初中历史知识歌谣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历史顺口溜完整版七年级
当你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的时候,
顺口溜来帮你记忆更有效。
古代史从古人开始说起,
夏商周,历史上的三朝代。
夏朝是传说,商代是真实,
周朝建都洛阳和开封。
春秋战国时期来到了,
列国争霸,战争不少。
孔子和墨子都是圣人,
思想家们影响深远。
秦朝统一六国,一统华夏,
始皇帝修长城,保护国家。
汉朝兴起,开辟丝绸之路,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纷争不休。
隋唐五代,宋朝元朝都有,
明朝时期,大航海时代到来。
清朝最后一朝,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多变迁。
这是初中历史七年级的顺口溜,
记住它,历史知识更有趣。
希望它能帮助你记住历史的脉络,学习历史,开阔视野,更充实生活!。
八年级(上)-1中国近代史提纲1840鸦片战,中国近代史开端。
五次侵略战争来,四个条约丧主权。
洋务维新革命派,五四运动最坚决。
中共成立到长征,抗日国共结同盟。
三大战役辽淮平,渡过长江占南京。
侵略屈辱和抗争,百年历史泪写成。
第1课鸦片战争英国走私毒鸦片,危及中国清政权。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美名传。
1840英国兵,发动中英鸦片战。
南京条约42年,割地赔款开口岸。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近代史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至60,英法美俄再来战。
英法联军占北京,抢掠再烧圆明园。
中俄签订多条约,中国领土被割占。
东北西北好河山,被占一百五十万。
第3课收复新疆1865阿古柏,率兵占领我新疆。
民族英雄左宗棠,抗击侵略收新疆。
先北后南得胜利,阿古柏兵败身亡。
文武齐上对俄国,收回伊犁美名扬。
第4课甲午战争1894甲午年,中日黄海大海战。
邓世昌,勇向前,冲锋陷阵撞敌舰。
北洋舰队后覆没,鸿章赴日去求和。
1895《马关约》,割让土地台澎辽。
赔款白银达二亿,中华民族陷危机。
第5课八国联军战争西方列强共八个,组成联军打中国。
1900进北京,烧杀抢掠恶全做。
1901《辛丑约》,赔款白银四亿多。
不准人民再反帝,完全沦为半社会。
第6课洋务运动1860至90,自强求富洋务运。
中央代表有奕 ,地方曾李左张洞。
学习西方科技术,军事民用建海军。
自救运动终失败,促进民族资义生。
第7课戊戌变法1985有康梁,公车上书要图强。
1898戊戌年,光绪颁布变法令。
改革政府办企业,兴办学堂开言论。
慈禧太后发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
百日维新终失败。
英勇就义谭嗣同第8课辛亥革命1905日东京,孙文成立同盟会。
三民主义为纲领,民族民权又民生。
1911年双十,湖北武昌起义军。
辛亥革命首次胜,武汉三镇全占领。
中山被选为总统, 12元旦就上任。
封建帝制两千年,辛亥革命终推翻。
民主共和深人心,袁世凯后窃总统。
第9课新文化运动陈李胡鲁为先锋,掀起新文化运动。
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潮流起。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一)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一)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记忆歌谣潘勇原创,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记忆歌谣
陈桥兵变960,黄袍加身赵匡胤,取代后周建北宋,建都开封改东京,庙号定为宋太祖。
北宋建立正当时,统一趋势已形成,先南后北促统一,中原南方割据除。
北宋建立强集权,知识重要要牢记。
措施首先要掌握;第一强化在军事,解除禁军将领权,控制军队乱调动,将领握兵无发兵,军队将领常调换,定期换防互不识;第二政治要分权,中央地方分又分。
中央分化事务权,宰相权力被削弱,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加宰相数,多人一起议大政;二是多重机构设,分割宰相军财权;地方文臣州县官,三年一换防专权,各州还要设通判,以分知州专断权;取消节度收税权,设置财赋转运使,地方财赋归中央。
这些措施影响大,中央集权大强化,皇帝权力得加强。
重文轻武宋朝始,防止唐末武将专,主要措施有三项:宋太祖时重文臣,文臣掌握军政权;太宗文臣统军队,文官地位超武将,武将权力多牵制,严重束缚指挥权;注重发展文教事,改革发展科举制。
这些措施影响深,积极消极两面性,积极因素很突出,扭转尚武轻文风,杜绝武将跋扈兵变生,利于政权稳固社会安,读书风气日渐浓,文化素养大提高,科技发达文化昌,人才辈出文治昌。
消极方面也重要,两宋命运与相关,军队战斗能力弱,政府行政效率低,朝廷财政支出大,积贫积弱难振兴。
宋朝科举大发展,科举改革分不开,主要措施有两点:大幅增加取士数;进士地位得提高,授官从优升迁速。
科举改革影响大,全国读书风气浓,文化素养得提高,科技发达文化昌,人才辈出文治昌。
八年级上册历史歌谣版为开市场输鸦片,中国人民遭灾难。
顽固慈禧搞政变,(谭)嗣同流血把命献。
民族英雄林则徐,三九虎门来销烟。
列强瓜分激民变,山东直隶义和团。
一八四零四二年,中英《南京条约》签。
一九00 俄英美,日德法意奥来犯。
通商割地又赔款,关税要听英意见。
北京天津都沦陷,次年《辛丑条约》签。
主权丧失土不全,经济又被资本卷。
赔款四五九八亿,海关交给洋人管。
半殖半封性质变,进入近代开新篇。
东交民巷使馆界,中国人都去一边。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编。
严禁人民去反帝,完全成为洋鹰犬。
一八五六六零年,英法火烧圆明园。
天津北京炮台拆,驻兵北京山海关。
俄国趁火来打劫,割地一百五十万。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兴中会建檀香山。
太平天国洪秀全,打死华尔洋枪寒。
全国政党同盟会,驱除鞑虏创民权。
收复新疆左宗棠,粉碎俄国阿古(柏)叛。
民族民权和民生,辛亥革命旗帜艳。
为保大清学西方,奕曾李左洋务办。
一九一一辛亥年,武昌新军把清反。
军事自强民求富,轮船电报铁路现。
次年元旦民国建,君主制度到此完。
状元张謇办实业,(詹)天佑京张铁路建。
《临时约法》中山颁,民主共和成观念。
九四九五甲午年,(邓)世昌黄海把命捐。
一五新文化运动起,陈李胡鲁是模范。
李伊签约在马关,苏杭沙重二万万,北大阵地《新青年》,民主科学大旗掀。
辽东澎湖和台湾,通商口岸工厂建。
还有道德和文学,思想解放救国难。
列强抢占租借地,纷纷把我土地圈。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狂人日记》第一篇。
公车上书有康梁,维新变法第一篇。
京师大学堂维新建,近代学府它最先。
启蒙严复《天演论》,鼓动变法推发展。
《奏定学堂章程》颁,初中高等三阶段。
一八九八戊戌年,光绪“定国是诏”变。
科举废除零五年,《申报》商务印书馆。
发展农工和商业,新式陆海军训练。
欲留资料来照相,要看电影《定军山》。
开放言论创报刊,新式学堂此时办。
中山颁布剪辫令,先生或君来问安。
科举废除八股文,多余衙门无用官。
西服正式中山装,女士高领旗袍现。
中国历史年代歌谣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版本: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五帝夏商两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晋。
凉燕赵,夏汉秦,北继胡,南承晋。
隋唐两宋夏辽金,后面连着元明清。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这些歌谣简练易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致发展脉络。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历史是了解一个国家、民族或文明的发展与变迁的重要途径,也是可以触发人们深思的重要课程。
初中历史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重要阶段,在初二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
如何高效地记忆这些知识点,是许多学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介绍三种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帮助初二学生轻松理解并记忆历史知识点。
歌谣式歌谣是一种简单易记的表达方式,利用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韵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
以下是几个例子:一、天下一统汉武帝天下分裂秦灭亡,汉高祖振兴中兴时,四百年经营汉家业,天下一统汉武帝。
这首歌谣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汉武帝登上帝位后所做的事情。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他的治理下,汉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开创了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二、七国之乱战国七雄鼎立时,七国之乱一统期,秦始皇即位建大业,楚汉之争中兴起。
以上歌谣通过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韵律,将战国时代神秘而又激烈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场战争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成就了秦王朝的崛起。
三、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元曲志,明清小说大成就,中国文学发展史,峥嵘起浪盛世领。
这首歌谣短小精悍地概括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整个过程,并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发展的历程。
比较式比较式是将历史知识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寻找相似之处或对比,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几个例子:一、百岁老人来自古代我们今天很难想象活到百岁的生命是多大的一个里程碑,但在古代,百岁老人并不奇怪。
因为古代人的生活条件远远落后于现代,医疗技术、保健和营养水平都比现在低得多。
二、纸张重要性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没有纸张有多么不便,但在古代,写字是使用竹简、兽皮或者其他硬纸质材料完成的。
纸张的出现使得文化知识得以大规模传播和传承。
三、商业繁荣在古代,商业非常繁荣,与现代的商业一样重要。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
学习历史,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非常的枯燥,很难记忆。
所以,本文将介绍三种巧记方法,帮助初二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一、歌谣式记忆法歌谣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歌谣之中,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忆。
歌谣式记忆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而轻松地记住历史知识点,而且还能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例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天下汉兴唐盛宋辽金夏元明清近看完这些中国历史知多少这首歌谣把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朝代简单地串起来,用韵律和押韵使整首歌谣更加好记。
同样的,将其他的历史知识点用类似的方式编写歌谣,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忆,并迎合学习英语记单词、背诗文的思路。
二、比较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记忆。
这种方法注重于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点。
例如:中国最早的两个朝代是夏朝和商朝。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不同点是夏朝建立者为启,商朝建立者是汤,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商朝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
通过比较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毕竟交叉比对不仅减轻了单独记忆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建立概念体系,将知识点结合起来三、推导式记忆法推导式记忆法,是指通过推导和归纳历史知识点的规律来记忆。
这种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尼罗河文明。
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文明孕育了埃及文明。
通过推导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总结以上是三种巧记方法,即歌谣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和推导式记忆法。
初一下册历史巧用歌谣记忆初一下册历史巧用歌谣记忆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北周到了 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二)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贯通海、黄、淮、长、钱,“天下转漕仰此渠”,炀帝统治施,隋末农民大起义。
“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丝织陶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守键,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和同为一家”(一)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金倡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
(二)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云南王,怀仁可汗治回鹘,民族友好万年长。
对外友好往来(一)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历史歌谣七年级历史(上)作者: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中学教师崔毓忠1、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从此摆脱类人猿。
2、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与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现。
3、山顶洞人一出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4、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磨制石器彩陶铸。
5、长江流域河姆渡,干栏房子共居住;耒耜耕地种稻谷,磨制石器有进步。
6、山东居民大汶口,农耕为主陶玉铸;生产发展余品多,私有财产贫富分;阶级对立替平等,原始社会寿终寝。
7、华夏文明有渊泉,炎黄子孙齐赞叹;炎帝神农尝百草,教人耕作创医药;制陶开市通有无,商品经济有渊源。
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兵器衣裳和文字,挖井造宫会车船;历法音乐与计算,妻子嫘祖会养蚕;人文始祖民共仰,炎黄平定蚩尤乱;阪泉大战降炎帝,联合奠定华夏渊。
9、中华圣人尧舜禹,民主禅让美名传;疏导筑堤大禹功,化害为利百姓安;过门不入甘吃苦,勤劳勇敢乐奉献。
10、夏朝开国是夏禹,奴隶国家始建立;王位传于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筑城造殿建军队,刑法监狱机构立;夏朝历时四百七,暴君夏桀被商取。
11、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农牧瓷漆全发展,甲骨文字流芳传;青铜文明有精品,司母戊鼎四羊鐏;青铜人像出自蜀,商代杰作三星堆;纣王荒淫又暴残,炮烙酷刑挖比干;武王伐纣牧野战,一零四六被周灭。
12、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尊卑有序靠宗法,分封制度定国策;军队刑法施暴力,礼仪教化维秩序;西周经济大发展,农业灌溉作物多;分工精细制瓷器,砖瓦用在建筑上;天下土地归天子;平民奴隶苦劳作;奴隶人身无自由,命运悲惨戴枷锁;任赏任卖任屠杀;人殉人祭数量多;西周末年王室衰,厉王残暴无人道;幽王烽火戏诸侯,最后终被犬戎灭。
13、齐国君主齐桓公,任用名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号令,最先争霸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信守承诺扬美名;避退三舍成义举,大败楚军城濮中;问鼎中原胁天子,打败晋国楚再兴。
吴王夫差重女色,越相施计献西施;皇天不负苦心志,勾践卧薪霸业成。
14、齐楚燕韩赵魏秦,东西南北七雄争;六国合纵秦连横,苏秦张仪游说行;各国图强竟变法,孝公重用商鞅君;奖励耕战开阡陌,建立县制废分封;编制户口重刑罚,统一标准度量衡;经济由此大发展,军事强大国力增;秦王嬴政扫六合,长平战后统一成。
15、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牛耕技术广泛推,生产发展提效率;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革命史书提。
16、鲁国孔丘是圣人,思想教育都精通;主张爱人察民情,为政以德反酷刑;创办私学三千徒,因材施教出贤能;启发学生多思考,主张温故而知新;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17、老子道家创始人,学说收入《道德经》;主张事物对立面,相互转换辨证论。
18、兼爱非攻墨子学,仁政治国是孟轲;道家代表是庄周,无为而治来治国;法家典范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兵家圣人为孙武,《孙子兵法》谋略通;知彼知己战不殆,军事商家人人爱。
儒墨道法兵在此,百家争鸣好形式;思想活跃学术浓,文化繁荣百业兴。
19、防洪灌溉都江堰,战国李冰父子建;造福天府千秋功,世界遗产美名传。
20、战国编钟艺精湛,湖北随州青铜产;音域宽广又浑厚,中华旋律自古传。
21、经济文化联系紧,民心所向大一统;商君奠定强秦基,长平战后无劲敌;远交近攻扫六合,嬴政终成始皇帝;结束战国割据势,中央集权定大局;废除分封立郡县,三公位列在中央;统一文字度量衡,抵御匈奴筑长城;焚书坑儒毁文化,秦施暴政严刑罚;兵役徭役赋税多,功过自有世评说。
22、秦朝暴政民愤激,戍卒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张楚,陈吴败后项刘继;项羽领兵创奇迹,破釜沉舟鼓士气;百二秦关终属楚,巨鹿打败秦主力;约法三章整军纪,刘邦率军咸阳逼;抓住楚秦决战机,攻克咸阳秦朝废。
23、秦朝败亡楚汉争,西楚霸王羽自封;汉王刘邦兵力弱,被逼鸿门去谢罪;项庄舞剑杀沛公,刘邦识破借故离;汉王善任收民心,实力逐渐超项羽;垓下楚歌四面起,霸王别姬典故提;无颜愧见江东老,乌江自刎演悲剧;楚汉战争刘邦胜,二0二前终称帝;西汉创建都长安,汉室基业高祖立。
24、汉初萧条修养息,文景之治奠根基;武帝雄才施大略,决心开拓一统业;召集学者问治国,罢黜百家尊儒术;专制思想正统位,延续封建两千年;加强君权有妙招,颁布推恩削封国;强化监察更有方,司隶校尉中央设;地方划分十三州,委派刺史督官员;巩固帝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史无前。
25、汉初难御匈奴侵,高祖无奈走和亲;武帝国力大昌盛,敢把匈奴主动攻;起用卫青霍去病,三大战役退胡兵;单于归汉并求亲,昭君出塞定安宁。
26、张骞两次通西域,本为联络大月氏;加强联系派使节,开通商旅丝绸路;长安出发向西行,穿越河西进新疆;跨过葱岭中西亚,直抵欧洲大秦国。
古道商旅往来多,东西文明大汇合。
27、秦汉科技水平高,蔡侯造纸有奇招;中华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有创举,研制全身麻醉药;东汉数学成就高,《九章算术》是代表。
28、佛教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入中国;东汉使臣到天竺,促进佛学广传播;宣扬人生都是苦,消除欲望才解脱;讲究轮回报因果,修的来世逰天国。
29、道教创于东汉末,土生土长在中国,修身养性炼药丹,长生不老成道仙,传统文化有体现,医药化学大发展。
30、中国史书纪传体,《史记》乃是开山作;黄帝汉武三千年,共记一百三十篇;鲁迅夸赞司马迁,文学史学大贡献;成就“无韵之《离骚》”,开启“史家绝唱”篇。
31、威武雄壮秦俑阵,雕塑杰作高水平;气势恢宏规模大,积极进取耀中华。
32、东汉末期政局乱,军阀割据百姓惨;曹操挟君令诸侯,实力剧增占河南;打败袁绍统北方,官渡之战二百年;刘备求贤问诸葛,三顾茅庐隆中策;联吴抗曹定大计,二零八年在赤壁;曹丕废汉建曹魏,刘备成都自称帝;吴国孙权踞江东,三国鼎立天下局;建国相继差一年,西晋统一司马炎。
(注:魏220年、蜀221年、吴222年、魏灭蜀263年、司马炎代魏建西晋266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80年。
)33、西晋后期多战乱,北方民众大南迁;补充劳力带工具,先进经验助江南;农耕纺织冶铸业,青瓷烧制大发展;城市繁荣人口多,商品经济初发展。
34、东汉以来“五胡”迁,民族融合已显现;北魏统一黄河域,结束北方割据面;孝文迁都到洛阳,实施改革学习汉;以身作则亲践行,强化措施促融合。
35、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水平明显高;南朝数学祖冲之,推算圆周后七位;成就世界他第一,要比欧洲早千年。
36、农学专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他写;内容具体又丰富,中国农学第一部;地理学家郦道元,实地考察搜文献;山川矿藏风土情,文史价高《水经注》。
37、东晋书圣王羲之,行书代表《兰亭序》;飘若浮云娇惊龙,唐人摹本现今存。
同代名家顾恺之,点睛传神画人物;现存摹本有珍品,女史箴图洛神赋。
38、北魏佛教艺术多,凿窟石雕有杰作;云冈大佛龙门窟,华夏文明远扬播。
七年级历史(下)39、外戚杨坚建隋朝、文帝年号为开皇;灭陈结束格局势,统一全国继秦汉;励精图治谋改革,开皇之治国力强;贯通南北大动脉,开凿运河连京杭;勾通五系共四段,世界运河它最长;炀帝巩固统一业,大兴土木连征战;不惜民力施暴政,激起各地官民反。
40、李渊起兵建唐朝,六一八年都长安;兼并割据再统一,高祖奠定盛唐基;次子世民功勋建,继承皇位玄武变;隋亡教训大震撼,仁政爱民徭赋减;选贤任能诚纳谏,三省六部强皇权;修改隋律宽刑罚,《唐律疏议》大贡献;政治清明国力增,贞观之治谋发展。
41、则天女皇改号周,重用酷吏责贵族,创立殿试重科举,选拔贤才壮基础;减轻民负促生产,增加人口扩疆土;治宏贞观有遗风,政启开元奠基础。
42、玄宗重贤整吏治,改革财军漕运制;耕作灌溉促生产,粮食增加大发展;手工生产越前朝,疆域辽阔人丁旺;经济繁荣创辉煌,,开元盛世国运昌。
43、科举制度选官员,隋朝创立唐完善;明经进士主科目,增强活力提效率;选拔贤才范围广,激发前途信心强;推动革新创造力,开创社会新局面。
44、博大宏放唐文化,社会习俗兴时尚;中西贯通纳百川,胡汉交融大开放;昂扬进取建功业,时代精神活力创。
45、唐代民族友睦处,平等融洽和一家;扫平漠南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本地贵族管,保留民族旧习惯;感恩唐朝政策宽,太宗被尊“天可汗”。
46、汉藏交流大发展,松赞干布做贡献;文成金成先后嫁,唐蕃合同为一家;大昭寺前会盟碑,团结和睦历史见。
47、开发西南边疆境,南诏做得贡献深;南诏首领皮逻阁,“云南王”是玄宗封;点苍会盟无离心,唐代文化影响深。
48、胸怀博大唐帝国,兼容并包蓄精华;开放交流成典范,遣唐使传唐文化,晁衡来华留佳话;鉴真东渡扬佛法,中日交流玄奘西行求佛经,天竺文化入中华;著有《大唐西域记》,经藏西安大雁塔。
49、隋唐科技发明广,世界领先贡献多;雕版印刷兴唐初,现存最早《金刚经》;火药源于炼丹术,唐末用在军事上;单孔石拱赵州桥,隋朝名匠李春造;现存完好最古老,世界桥梁是代表。
50、唐代诗歌成就高,反应社会全景貌;科举推崇帝王爱,诗歌艺术放异彩;诗仙李白情奔放,浪漫诗篇千古扬;诗圣杜甫创“史诗”,忧国爱民现实篇;51、观者如山唐乐舞,成就斐然高手多;玄宗《霓裳羽衣舞》,太宗《秦王破阵乐》;“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雕塑壁画有敦煌,满壁风动飞天像;奇特神韵有魅力,世界瑰丽艺术宝。
52、契丹政权九一六,定都上京改辽国;北宋建于九百六,后周大将赵匡胤;辽国举兵攻北宋,寇准主战澶州城;皇帝亲征讨敌兵,士气大振挫辽军。
一零零五澶渊盟,宋辽议和定安宁。
北宋屈辱负担重,换的百年保和平;从此南北相贯通,互市不绝促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