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法施工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2
Xxx工程Xx标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Xx公司Xx标段项目部Xx年六月八日标线工程首件施工总结标线工程于xx年7月30日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承蒙各参建单位对首件标志基础的检查、指导,使首件工程进展顺利。
Xx年7月31日完成桩号位置为xx 路K0+600-K0+1600路段标线施工。
现将首件标志基础施工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该标线首件工程基础几何尺寸为长1800mm×宽1600mm×深2000mm。
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
基础主筋为Φ16的热轧带肋钢筋,箍筋为Φ16热轧带肋钢筋。
底座法兰盘采用Q235钢制作,地脚螺栓为M20*825高强地脚螺栓。
所有法兰盘、地脚螺栓和螺母均进行热浸镀锌处理,紧固件镀锌量为350g/㎡,其他钢构件镀锌量为600 g/㎡。
二、现场管理人员名单:三、机械设备配置1、施工班组人员配置2、机械设备配置20KW柴油发电机2台、振捣棒2台、混凝土运输车辆2台、小货车1辆,磅秤1个、试模6组、钢筋切割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水准仪1台、板厚千分尺1把。
四、施工组织实施情况我项目部在基础工程未开工前,先组织好技术人员察看施工现场,审阅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方案;对施工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材料试验试配,合格后方进场使用。
为确保工程质量,对施工操作及每一工序,我项目部严格执行有关的质量规范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项目,先经过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验,监理同意施工后,方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五、主要材料试验和试块试验强度记录情况原材料: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1份、钢筋拉力及弯曲试验报告3份、粗集料检验报告各4份,细集料检验报告各1份,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查报告1分,检验结果全部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六、标志基础分项施工质量情况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明挖施工方法。
人工清理整平后将基地夯实。
开挖深度、基坑轴线和几何尺寸均符合实际及规范要求。
双耳墙明洞施工总结任东辉(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1、工程概况该隧道为兰渝线位于苍溪县陵江镇茶店乡池鲤村,该隧道为陶家湾隧道出口明洞,该隧道起讫桩号DK654+140-DK652+875全长为1265,明洞段为DK654+140-110为30米,本工程明洞设计采用有仰拱的封闭式结构,类型为1型,洞门型式为双耳墙式。
2、明洞.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1 施工程序隧道明洞施工程序:施工准备→路堑开挖→边坡防护→基地处理→仰拱施工→仰拱回填→拱圈施工→防水层施工→明洞回填。
2.2 工艺流程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3、施工准备采用明挖法施工,边坡按设计坡比开挖,并施做锚喷网防护。
明洞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并应线做好边仰坡外的截(排)水沟及洞口排水、截水处理。
截(排)水沟中线距边仰坡开挖边缘不小于5m。
3.1 现场准备施工明洞衬砌前,应进行精确放样,并将仰拱施工完成,中央排水沟完成。
考虑好衬砌混凝土运输路线,修建适宜的施工便道。
路面调平层分幅施工,以便于隧道开挖工作不停。
对于明洞施工期间的洞身开挖运输路线,应进行专门设计,使衬砌与开挖达到同步作业,衬砌台车下部结构采用门架式,确保不影响出渣作业。
洞身开挖及初支的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在确认围岩稳定后方可进行二次衬砌,在洞口段二次衬砌具备条件时方开始明洞浇筑,在明洞浇筑后立即进行洞身二衬,便于施工组织。
3.2 机械设备配置江北岭隧道出口端明洞工程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3.3 技术准备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进行完成,确保三级交底到位。
3、配合比试验、进场原材料检验工作完成,并保证现场有一定数量的备料。
4、上道工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字交验。
5、必要时在施工前对衬砌台车进行预压试验,检验台车的刚度,防止在施工时发生变形过大的情况。
6、拌和机(站)的运转参数通过试验确定,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定合格,参数设定由专人进行调整。
4 边仰坡防护4.1、仰坡开挖采用1:0.5坡度放坡,仰坡开挖后及时用锚杆加固并挂双层钢筋网喷射砼进行防护。
隧道开挖方法总结1、全断面法全断面开挖法是指将整个隧道开挖断面一次钻孔、一次爆破成型、一次初期支护到位的隧道开挖方法。
全断面开挖法施工操作比较简单,主要工序使用移动式钻孔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装药连线,然后将钻孔台车退后至安全地点再起爆,一次爆破成型,出碴后对整个开挖轮廓进行初喷,钻孔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再推移到开挖面就位,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利用支护台架全断面施作剩余初期支护工作。
由于全断面法一次开挖成形,开挖跨度较大,高度较高,隧道周边围岩出现更大范嗣的塑性化和更大的变形,隧道拱脚和墙脚处的应力集中更严重,隧道拱顶更不稳定。
对于硬岩隧道,由于其自身强度一般比较高,所以围岩自身强度并小是影响隧道稳定与安全的决定因素。
但对于软岩隧道,由于其自身强度一般偏低,往往成为影响隧道稳定与安全的控制因素。
对于按照《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削定标准》判定的围岩等级,在确定隧道开挖力方法时成允分考虑围岩自身强度。
硬岩隧道可通过采取超前铺杆、超前小管棚、超前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进超前预加固,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而对于软岩隧道,各种超前预加固措施对围岩自身强度提高幅度有限。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考虑,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对于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全断面法主要适用于非浅埋I~Ⅲ级硬岩地层和IV~Vl级软柑地层。
当隧道处于非浅埋Ⅳ级硬岩地层时,在采取超前锚杆、超前小管棚、超丽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但应根据具体围岩情况适当缩短开挖进尺。
浅埋段、偏压段和洞口段不适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施工机械,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较分部开挖法减少了爆破震动次数。
但由于开挖面较大,围岩稳定性降低,且每个循环工作量较大,每次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动较大,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并严格控制爆破作业。
2、台阶法台阶法施工就是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或几个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断而或几个工作面分步开挖,根据地层条件和机械配备情况,台阶法又可分为正台阶法、中隔端台阶法等。
第1篇一、引言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路基施工工艺是指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本文将从路基施工的基本原则、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路基施工工艺。
二、路基施工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公路路基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2. 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路基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3. 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4. 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三、路基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和资料: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核对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
2. 施工场地: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3. 施工材料:备齐路基施工所需的材料,如土石、砂石、水泥、钢筋等。
4. 施工设备:检查施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完好。
5. 人员组织:明确施工人员职责,组织施工队伍。
6. 施工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四、路基施工过程1. 路基土方工程(1)路基挖方:根据设计要求,挖掘路基土方,确保路基横断面尺寸符合要求。
(2)路基填方:选用合适的填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筑,分层压实,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3)路基压实:采用压实机械对路基进行压实,确保路基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 路基排水工程(1)路基排水沟: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路基排水沟,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2)路基纵横向排水:设置路基纵横向排水设施,如边坡排水沟、截水沟等,防止路基积水。
3. 路基防护工程(1)路基边坡防护:采用边坡防护措施,如砌石、喷锚、土工网等,确保路基边坡稳定。
(2)路基边坡绿化:对路基边坡进行绿化,美化环境,提高路基稳定性。
4. 路基路面工程(1)路基路面基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路面基层施工,确保基层质量。
(2)路基路面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面层施工。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通用6篇)土木工程实习总结篇1转眼间,为期一周的土木工程专业认知学习接近了尾声,在这一周的学习思考中,我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专业认知学习,我第一次有了和行业里从事专业科研教学多年的老师、教授有了面对面的机会。
学习期间,老师们生动的讲解、耐心的解答以及课上播放的与专业有关的纪录片让我对土木工程的各个方向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虽然老师讲的有些专业名词,专业技术名词听不大懂,但是从老师们的讲解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土木工程是一个探索的专业,实践的专业,是一个值得我用一生去践行的专业。
土木工程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实践对于一个土木专业从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这次专业认知可以说是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纽带、认识与实践的纽带。
为期五天的认知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和铁道工程。
1、建筑工程课上,老师着重介绍了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优劣。
混凝土分为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钢结构指的是以钢材为主体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于抗腐蚀能力强,缺点在于自重过大,钢结构的有点儿在于弹性好,缺点是防火能力差。
说道防火能力差的时候老师举了9.11事件中双塔轰然倒塌的例子。
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
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
“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2、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地铁的开挖工法通俗总结明挖:做法就类似挖水沟,挖一个大水沟,然后把水沟做好了,盖上盖子,把土填上。
盾构:是用一种机器,在地里钻,类似土行孙,钻地鼠。
他在地里打洞,同时将土往外运,顺便还能够给洞的外表面喷上混凝土以支护隧道。
引自知乎西南交通大学徐腾飞地铁一般分成两种标段,一个是车站,一个是区间。
车站用的方法,明挖法,就是围起来,开始挖,一边挖一边把坑边支撑起来,分层往下挖,然后再做好梁柱楼板,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向下升高两层或者三层的房子。
一些地铁站选址区域是十字路口,采取明挖顺作法的话,就先把十字路口围起来。
围起来之后,先做地连墙,隔水降水。
之后,从上向下开挖,一边开挖一边同步做支撑(抵抗土压力),直至开挖至地铁站设计的深度。
然后从-3层(举个栗子)开始浇筑,接着-2层,-1层,直到地表,最后盖上,铺装路面。
有的地铁站上方是火车站飞机场等已建好的交通枢纽或大型建筑,就不能从上方开始挖了。
于是就在建筑物的下方,先把地铁站所需的全部支撑做好,然后先挖-1层,浇筑混凝土,然后挖-2层-3层,直至完成。
这就是逆作法。
区间就是站与站之间的隧道。
一般在车站这个深基坑挖得差不多深度之后,从这个坑里再开始挖隧道。
这里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叫“矿山法”,就是跟采矿似的,由人进去,先爆破或用机械挖开,赶紧支撑好,然后精挖至设计的尺寸,撑第二道,再做装修等等;第二种方法就是下文提到的“盾构法”,是用巨大的机器来做,机器自己挖,自己撑,自己把土运出去。
引自知乎叶馨具体分析:地下铁建设一般有以下方式:明挖法、盖挖法和暗挖法等明挖法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地铁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
一般地铁车站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
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土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桥梁施工与维护总结报告桥梁施工与维护总结报告桥梁施工与维护总结报告桥梁是铁路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所以桥梁施工非常的重要关于桥梁施工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桥梁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调查的依据;(2)施工调查的主要内容;(3)编写施工调查报告;(4)技术准备;(5)开工条件;二;下部结构施工;桥梁基础和桥墩、桥台统称为桥梁下部结构。
桥梁基础有明挖基础、桩(管桩)基础,沉井(挖井)基础等。
(1)明挖基础的类型;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根据受力条件及构造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两大类。
明挖基础的施工方法;无支护法明挖施工、支撑法明挖施工、喷射混凝土护壁法明挖施工、土石围堰法明挖施工、钢板桩围堰法明挖施工、双壁钢围堰法明挖施工。
三;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是深基础的一种,它由桩和承台构成的基础类型,(1)桩基础的分类;1;按桩的材料2;按桩的承载性能3;按桩的施工方法4;按桩轴方向5;按承台板底面所处的位置6;按桩的布置形式(2)桩基础的构造1;承台板的构造2;桩与承台的连接3;桩的平面位置四;桩基础的设计计算特点一;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桩基础在设计的时候,应首先考虑地质、水文、荷载等已知条件,初步确定承台底面高程和尺寸、桩的类型、长度、直径、数量和排列布置方式等,经过多次反复试算,最后确定设计方案。
其有关的设计原则如下;(1)承台板底面高程的确定;承台板底面高程应根据桩基础受力的大小并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和施工的难易程度来确定。
(2)桩基础类型的选择;摩擦桩和柱桩的选择主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岩层的埋深来确定,在同一桩基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柱桩,不宜采用不同直径、不同材料的桩,也不宜采用长度相差过大的桩。
如果采用摩擦桩时,桩的长度不宜太短,否则无法发挥桩基础能够减少沉降量的优点。
除明挖基础和桩基础外,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基础还有沉井基础、挖井基础、组合基础等,但是没有这两个普遍,所以不做讲述。
土木工程施工的心得体会土木工程施工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施工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木工程施工的心得体会篇1随着大三下学期的考试科目完毕,我们的大三生活结束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暑期土木工程的生产实习。
这是一次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通过本次实习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是使我对土木工程各个部分项工程施工和组织与管理的了解,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知识的下一步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
未去工地之前我从没想象过六周的实习我能承受下来。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
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
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
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
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
没有这次实习也许绘图只是用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最后一点就是:这次实习我见到了只有在课本中才见过的打桩机械,了解了它的工作程序与原理。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在实践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