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报告(图文)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9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这是一个引人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金融资产,用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国际地位。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大于进口,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资本流入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市场,追逐中国的高回报投资机会。
汇率因素也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家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具备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外汇储备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
外汇储备还是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贸易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过高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的外汇储备会增加国内货币政策的难度。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国央行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购买外汇,这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过度的外汇储备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大量的外汇储备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使得一些国内急需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
外汇储备的增加还可能面临汇率风险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和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仍将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可能逐渐改变过去单纯追求外汇储备数量的做法,而更加注重外汇储备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外汇储备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陡增的现象,截至2010年3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4470.84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
巨额外汇储备有利于展现我国的大国形象、提高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多并诱发通货膨胀以及给人民币带来的升值压力等。
【关键字】国际储备外汇储备负面影响应对措施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量飞快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在外贸中始终处于顺差地位,经济也保持持续增长,大量外资不断涌入,外贸出口不断攀升,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10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4470.84亿美元。
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飞速增长,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以及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现阶段了解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在进行分析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概念。
所谓国际储备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当局或其他官方机构所持有的,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在国际上可以普遍被接受的一切流动资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资产构成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会员国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07 材料化学姓名:董兰明学号:C50714044论文(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所谓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等;(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注:票据包括汇票、支票、本票等)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记得有几个月《新闻联播》常常用一种自豪的口吻告诉我们中国的外汇又增加了多少,等到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一跃世界第一时《焦点访谈》还做了特别节目。
总的来说央视的宣传无形中给我们的感觉是外汇储备规模越大越好,记忆可能源自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那一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所以中国人对那一年印象特别深刻。
亚洲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是外储危机,原因是危机的爆发都是危机国无法保证本国货币的信用,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
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规模。
表1 我国1993-2004年外汇储备余额单位:亿美元“城门失火”,虽然没有“殃及池鱼”,但发生在家门口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预警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之后中国逐步加快外汇储备的增加,从中可以看到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但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因此未雨绸缪,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加外汇储备,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更是进一步加快了外汇储备的规模。
下图是2006年末2007年初六个月的外储规模图。
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更是高达2.2万亿美元。
那么中国持有并保持这样规模的外汇储备用意在哪呢?我们知道外汇具有三大特征:(1)自由兑换性;(2)普遍接受性;(3)可偿性。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中国外储的分析1、外汇储备简介2、外储的配置分析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与外储流动性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与最终结算5、止损的办法与后期的外储管理6、总结1、外汇储备简介外汇储备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上图可以瞧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与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就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就是美国促进消费。
于就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
这些外汇顺差就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内以规定的比率强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就是老百姓与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与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她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内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张纸给您、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白银都没了、您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2、外储的配置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白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与外储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因为中国外储的详细头寸布置就是不公开的、这里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这两张表在时间不一致,我们选最近的时间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选2011年1月份(人民币计价)、外储管理局的选2010年年底、按照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计算、央行的外汇一栏计算下来为31537亿美元、与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外汇一栏(4、4这一栏)相差31537-28473=3064亿美元、我们瞧头寸表中3、3这一栏、这个1985亿美元属于外汇现金、与储备资产中的外汇就是区分开来的、所以投资头寸表中外汇,可以瞧作就是已经投资出去的、主要就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好的国债与债权、不含现金与货币、那我们可以估算成货币当局手中的外汇现金头寸大概在3000亿美元左右、以2011年3月份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这里面的大致分配就是美元资产(含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其她证券)大概就是1、5万亿美元左右、(因为主要今年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资产)美元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比最大、大概就是在1、1万亿美元,差不多3000亿的两房债券,还有1000亿左右的其她类证券资产、欧元区资产大概就是9000-10000亿美元、这个主要就是估算(传闻就是中国配置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算上最近对欧元区的救助,这个数字应该略有上升)、剩下5000-6000亿美元,再分配到其她货币上面、比如日本国债、韩国国债这一类资产、这里要注意到一点,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就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债券进行注资的、如果就是央行购买,那应该就是记在对中央政府负债、这一栏算下来差不多就是2000多亿美元、这个不能算在外储里面了、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与外储流动性中国的外汇管理可以分成2块,一个就是投资类,另外一个就是储备类。
中国外汇储备状况诊断报告一、状况概述2005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 05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外汇储备总和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另据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显示,到今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711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0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 37亿美元。
考虑到外贸进出口顺差剧增的因素,估量今年外汇储备增加将许多于2000亿美元,这将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标志,是调解短期国际收支不平稳,稳固本国汇率以及坚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充足的外汇储备关于增强国家清偿能力、提升国内人民币信心、应对可能的金融风险、爱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过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会产生许多不利阻碍。
二、症结分析形成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要紧因素是:贸易顺差连续扩大,FDI投资增速不减以及短期投机资本(热钞票)的流入。
1、高额外汇储备背后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我国从1990到2004年15年间,有12年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显现顺差,即双顺差;累计经常账户顺差为2569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为3178亿美元。
2005年前8个月我国物资贸易顺差达602亿美元,接近200 4年全年的两倍。
应该讲,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双顺差是我国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进展的必定结果。
贸易顺差连续扩大要紧是我国在劳动力资源、物质资源、产品质量方面的价格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反映,同时也是我国以出口退税为主的出口促进政策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出口管制所致。
由此带来的进口增幅小于出口增幅导致了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这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的一个主因。
表1:1997年~2004年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顺差及外汇储备余额情形资料来源:国家外汇治理局网站2、外汇储备连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目前的投资政策应适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FDI拉动经济进展的思路以及采取的对境外投资给予超国民待遇的招商引资政策,使我们实现贸易顺差、出口创汇取得了庞大的成功。
中国外汇储备分析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储备资产的一个项目,它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方面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其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其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其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
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外汇储备相关数据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外汇储备如下:2006年2月,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上升到全球第一)2008年4月,17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总和)2008年9月,19056亿美元2008年12月,19460亿美元2009年四月,20000亿美元(全球第一个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独占全球外汇储备30%)截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中国外储的分析1、外汇储备简介2、外储的配置分析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6、总结1、外汇储备简介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
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
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内以规定的比率强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内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张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白银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2、外储的配置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白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外储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因为中国外储的详细头寸布置是不公开的.这里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这两张表在时间不一致,我们选最近的时间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选2011年1月份(人民币计价).外储管理局的选2010年年底.按照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计算.央行的外汇一栏计算下来为31537亿美元.与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外汇一栏(4.4这一栏)相差31537-28473=3064亿美元. 我们看头寸表中3.3这一栏.这个1985亿美元属于外汇现金.与储备资产中的外汇是区分开来的.所以投资头寸表中外汇,可以看作是已经投资出去的.主要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好的国债和债权.不含现金和货币.那我们可以估算成货币当局手中的外汇现金头寸大概在3000亿美元左右.以2011年3月份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这里面的大致分配是美元资产(含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其他证券)大概是1.5万亿美元左右.(因为主要今年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资产)美元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比最大.大概是在1.1万亿美元,差不多3000亿的两房债券,还有1000亿左右的其他类证券资产. 欧元区资产大概是9000-10000亿美元.这个主要是估算(传闻是中国配置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算上最近对欧元区的救助,这个数字应该略有上升).剩下5000-6000亿美元,再分配到其他货币上面.比如日本国债.韩国国债这一类资产.这里要注意到一点,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债券进行注资的.如果是央行购买,那应该是记在对中央政府负债.这一栏算下来差不多是2000多亿美元.这个不能算在外储里面了.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中国的外汇管理可以分成2块,一个是投资类,另外一个是储备类。
中国1985-2012年外汇储备调查分析报告下图是中国自1985至2012年外汇储备量变化趋势图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从总体来看,从1985年2012年呈逐年递增趋势,除了1992年有下降趋势,其他年份较上一年份都成增长趋势。
其中在这18年间越往后变化的幅度越大。
从1985到1994年的十年间我们又可以看出,1985到1988年这三年间增长平缓,从1989年到1991年增长幅度加大,1991年到1993年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从1993年到1994年增长幅度再次加大,这次增长幅度在1985到1994年的十年间,增长幅度最大。
从1995到2012年的18年间,1995年到2000年的六年间,增长平缓,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从2003年开始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
在2012年达到33100亿美元。
二.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原因通过查阅1985年到2012年的国际收支表,有很大一方面因素就是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增加。
还有近年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保持了顺差;我国在1994年到1996年间,外汇储备债务性特征十分明显,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资本项目的顺差。
而资本项目的顺差又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不断加剧,投资性资本大量涌入,这是外汇储备量持续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我国巨额外汇的储备既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
好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本币的地位;二是弥补了国际收支逆差;三是支持本国货币汇率;四是增强国际清偿力,提高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五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坏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通货膨涨压力,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二是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三是高额的外汇储蓄成本;四是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阐明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特点我国的国际储备由四个部分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外汇储备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
总额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外汇储备的总体情况。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的多元化投资比例不断提高,有效降低了外汇储备的风险。
再者,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我国外汇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外
汇管理政策,加强外汇风险防范和监测,有效保障了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和改革,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我国外汇储备的作用也在不断拓展。
外汇储备不仅是我国国际支付的重
要保障,也为我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外汇储备还可以用于支持国际合作和援助,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看,我国外汇储备情况良好,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
提升,作用不断拓展。
这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将继续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保障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外汇储藏的分析(图文)中国外储的分析1、外汇储藏简介2、外储的配置分析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5、止损的方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6、总结1、外汇储藏简介外汇储藏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藏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藏在2000年年底时缺乏1700亿美元,之后开场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参加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展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场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
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
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藏的主要来源,另外一局部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以规定的比率强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藏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藏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藏关乎着人民币的坚硬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2、外储的配置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外储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因为中国外储的详细头寸布置是不公开的.这里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这两表在时间不一致,我们选最近的时间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选2011年1月份(人民币计价).外储管理局的选2010年年底.按照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计算.央行的外汇一栏计算下来为31537亿美元.与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外汇一栏(4.4这一栏)相差31537-28473=3064亿美元. 我们看头寸表中3.3这一栏.这个1985亿美元属于外汇现金.与储藏资产中的外汇是区分开来的.所以投资头寸表中外汇,可以看作是已经投资出去的.主要是一些流动性比拟好的国债和债权.不含现金和货币.那我们可以估算成货币当局手中的外汇现金头寸大概在3000亿美元左右.以2011年3月份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藏到达3万亿美元.这里面的大致分配是美元资产(含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其他证券)大概是1.5万亿美元左右.(因为主要今年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资产)美元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比最大.大概是在1.1万亿美元,差不多3000亿的两房债券,还有1000亿左右的其他类证券资产. 欧元区资产大概是9000-10000亿美元.这个主要是估算(传闻是中国配置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算上最近对欧元区的救助,这个数字应该略有上升).剩下5000-6000亿美元,再分配到其他货币上面.比方日本国债.国国债这一类资产.这里要注意到一点,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债券进展注资的.如果是央行购置,那应该是记在对中央政府负债.这一栏算下来差不多是2000多亿美元.这个不能算在外储里面了.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中国的外汇管理可以分成2块,一个是投资类,另外一个是储藏类。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中国外储的分析1、外汇储备简介2、外储的配置分析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6、总结1、外汇储备简介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
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
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以规定的比率强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2、外储的配置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外储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因为中国外储的详细头寸布置是不公开的.这里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这两表在时间不一致,我们选最近的时间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选2011年1月份(人民币计价).外储管理局的选2010年年底.按照201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7计算.央行的外汇一栏计算下来为31537亿美元.与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外汇一栏(4.4这一栏)相差31537-28473=3064亿美元. 我们看头寸表中3.3这一栏.这个1985亿美元属于外汇现金.与储备资产中的外汇是区分开来的.所以投资头寸表中外汇,可以看作是已经投资出去的.主要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好的国债和债权.不含现金和货币.那我们可以估算成货币当局手中的外汇现金头寸大概在3000亿美元左右.以2011年3月份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这里面的大致分配是美元资产(含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其他证券)大概是1.5万亿美元左右.(因为主要今年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资产)美元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比最大.大概是在1.1万亿美元,差不多3000亿的两房债券,还有1000亿左右的其他类证券资产. 欧元区资产大概是9000-10000亿美元.这个主要是估算(传闻是中国配置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算上最近对欧元区的救助,这个数字应该略有上升).剩下5000-6000亿美元,再分配到其他货币上面.比如日本国债.韩国国债这一类资产.这里要注意到一点,中投公司的2000亿美元,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债券进行注资的.如果是央行购买,那应该是记在对中央政府负债.这一栏算下来差不多是2000多亿美元.这个不能算在外储里面了.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中国的外汇管理可以分成2块,一个是投资类,另外一个是储备类。
从国际头寸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类只有41260-29142=12118亿美元,其中对外的直接投资只有3100亿美元。
投资类的收益应该是负的,从各机构在外的投资亏损情况来看,现在我们顶多能做到帐面不亏损,因为这些投资的证券在最终结算之前,还没有反映到帐面上来。
储备类是大头,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长期以来有70%以上是美元资产。
以美国10年期国债为代表。
从2001年开始计算,大概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
如果不考虑美元的贬值和石油涨价,只计算上我们的投资损失的话,我们的外汇类资产总体收益率还是相当低的。
大概在2-3%的年化收益率。
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以石油为单位来衡量我们的外汇储备的话,我们的损失是惊人的。
从2001年石油大概是25美元一桶,现在大概是100美元一桶。
现在的3万亿美元,只相当于10年前的7500亿美元。
现在货币当局手中约330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中,储备资产为1.5万亿美元资产,1万亿欧元资产,5000亿日元韩币等资产。
还有约3000亿美元的现金。
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其中3万亿美元的储备资产最后结算时的真实价值。
在世界经济正常运行,国债收益率没有大幅拉高之前,这些储备资产可以等同于现金。
如果各国国债收益率大幅拉升,那这3万亿美元的外储将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我们如果投资2000亿美元到西班牙的国债上,正常的收益率是5%。
如果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跟希腊一样,收益率拉升到15%以上。
那意味着我们持有的西班牙债券以欧元计价起码有10%的损失,如果欧元再对美元大幅度下跌20%,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也许比这个更糟糕。
这个时候,中国如果抛售这些债券。
这个损失将是2000-2000*0.9*0.8=560亿美元,损失超过25%(这个还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因为按照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减持,起码还要按照30%的折价率来算)。
比较悲剧的是,我们1.5万亿的非美资产都有潜在的风险。
而我们1.5万亿的美元资产,也同样面临着价格大幅下跌,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危险。
另外在非常时期,如果中美交恶,美国还可以锁定中国的资产,使我们这些债券彻底失去流动性。
由上可以看到,货币当局帮老百姓(贸易顺差)和国外投资者(FDI,热钱)管理的这些外汇资产,长期以来的投资收益率相当低,几乎没有增值。
目前这些资产还存在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根据上面的分析,中国的外汇积累主要来自于两块,一个是贸易顺差,另外一个是FDI。
贸易顺差分为两种,一个是经常项目顺差,另外一个资本项目顺差。
FDI是对外商的负债。
热钱也是通过顺差或者FDI等方式进来的。
如果暂不考虑国实际贸易顺差这部分仓位在国的形成的收益率和最后的兑付要求。
那中国的外储最终结算,至少需要面对FDI和热钱以及这些钱产生的利润。
从国际头寸表中可以看出,对外负债占到了所有对外资产的56%。
其中把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这两项抵消掉。
把(B1栏-A1栏)/A4栏,即(14764-3108)/29142=0.4这也就是说,央行所谓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
其中有40%不是通过中国实际贸易顺差赚来的钱。
而是外商寄存在央行的。
从国最近10年的高速增长来看,FDI的投资年均收益率起码在20%以上。
如果以投资房产为例,房价大概涨了8-10倍。
如果再加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多。
如果我们取个中间值,按比较保守的方式来估算,这些钱在中国产生了起码5倍以上的利润。
另外,中国国贸易顺差产生的这部分利润也是相当惊人的,这个收益率跟外资投资收益率是差不多的。
从总量上来看,3万亿美元的外储,如果债权人最后拿着手中的美元代用券--人民币去做清算的话,货币当局会最终遭遇10-15万亿美元的兑付要求。
最终结帐的方式很可能会比较残酷,外资(含FDI和热钱)在国资本收益率开始下降,资产价格达到高点的时候率先结帐走人,同时带动国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人民币仓位开始挤兑外汇储备。
而这个时候恰好是美元指数拉升,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时间点。
中国的外储需要面临非美资产的货币贬值和国债贬值的双重损失。
最终我们的外储不仅需要归零,还需要欠下一大笔债,才能应付兑换需求。
而更多来不及兑换的人民币则失去信用支撑,实际价值归零。
当然货币当局必定不会眼看着悲剧发生,最大的可能是出现集中兑付的苗头之时,迅速关闭兑换窗口。
因为货币当局手中的外储资产和现金头寸在应付完外资的兑换之后,还需要用来大量进口石油,粮食等必需品来满足国的基本需求。
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短期措施1,将非美资产,美国国债资产中的70%以上转成美元现金2,停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其在中国军力围之外的国际化项目一律暂停。
3,进行外汇管制,重新建立金融围墙,严禁外资结帐走人4,停止人民币升值,有序进行人民币贬值。
5,控制国企业借贷美元外债,上调存贷款利率并下调准备金率。
6,清理国债务和控制银行风险,把保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改成保人民币币值为主以上措施在经济决策层没有被敲掉之前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眼下的损失无法避免。
中长期措施关键在于更改货币发行模式,现在人民币等于是美元的代金券,美国决定了我们人民币的发行量,所以后面要把货币发行模式改成以全国商品总供应量为锚的模式(就类似原来云主管经济的时候的那种模式),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经历一定烈度的震荡后敲掉现有的经济决策层(卖国利益集团)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6、总结:其实,在我们加入WTO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输了,我们出卖了我国的货币发行权这个最大经济领域的主权,那时起,我们购买的美国国债(我们的外汇储备)就已经注定拿不会来了。
美国现在就是要挟我们的外汇储备,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放弃全身而退的幻想,钱在人家手里(就算我们持有的欧元区债券也是美国的对手盘),美国是一个海权帝国,他的军事力量独步天下,其实道理往简单里说了就是有个拿枪的强盗问你借了钱,现在他跟你说一声不还了,我们在没有枪之前是没有办法保障我们的权益的,我们只能做的就是保证我们国家在政治和地缘政治层面的利益(就是敲掉卖国利益集团,并且建立中俄联盟,保证后面不再被美国敲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