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312.82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资料八上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人类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下历史微课微课|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 |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微课 |七下历史: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微课 |七下历史: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微课 |七下历史:6.北宋的政治微课 |七下历史:7课七下历史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提纲、课件微课|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微课|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微课|七下历史.第11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微课微课|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微课|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18、19 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21微课初中历史速记口诀,太棒了!快为孩子收藏!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古代史五大专题导图来源网络侵权告删除。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示意图:北朝(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南朝()隋唐时期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81年,定都长安;历史作用: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战乱分裂的局面,时间:605年特点:纵贯南北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XX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南至余杭(今XX)三点:起点涿郡,中心点XX,终点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历史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利于巩固国家⑤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二世而亡贵族李渊(唐高祖)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建立时间:618年,定都长安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开明治国思想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⑴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⑵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政策措施⑶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⑷大兴学校,发展科举,人称"房谋杜断";重用的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晚年称帝,把国号改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励精为治:任用贤才(例如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
史称开元年间的政局为"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907年,唐朝灭亡。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农业③蔬菜引进许多新品种;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X围盛行;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最为有名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唐都长安城:城内实行“坊市制”。
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商业手工业武则天②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科、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X 围 完善科举的三位关键人物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的影响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逐渐僵化科举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XX 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