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特点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60.22 KB
- 文档页数:5
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铭记。
它们是为打破过去的记录而生的,它们都代表了最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代表着时代的进取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港珠澳大桥,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接近50 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 公里,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
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 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
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项目一旦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将是现代世界最瞩目的宏伟工程,大桥有如下几个亮点:1、港珠澳大桥单列5 0 0 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据悉其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通过填海建造两个人工岛,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2、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主跨采用“双塔双索钢箱梁斜拉桥”、其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能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其景观效果也更是一流,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总高1 7 0 . 6 9米,建成后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养眼外貌;3、人工岛将建设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岛内的绿化工程及岛上造型美观的建构筑物均能做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且在海景较美的地方打造世界一流观景平台;4、由于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以及便于游客的观赏、将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然而,要建造这样的工程却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
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造成的两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
一种方案是将建岛地点的淤泥挖掉,但要挖去800万的淤泥,却很困难,这些淤泥足以建造3座146m的胡夫金字塔;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圆钢桶围岛,根据人工岛的面积将需要120 个,每个直径为22.5m,高度为55m(18层楼高)重量达55吨(一架A380空中客车),但却没有如此大的模具可以建造圆钢桶,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将其分解为72 个单元进行拼装,为了使误差不超过3cm采用内胆拼装,建造这些圆钢桶的钢板达12960片,共6万吨,这足以搭建8座埃菲尔铁塔,而吊装这些圆钢桶的误差更是不能超过2cm,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世界奇迹
——港珠澳大桥
□陈铁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中国人又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被称为世界第七大新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大桥全长约55千米,大桥路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桥面总面积有70万平方米之多,车辆通过的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千米,将珠海、澳门陆路前往香港的平均出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30分钟。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
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总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
大桥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还能经得起30万吨的撞击,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多出20年。
港珠澳大桥历时近10年的建设,共有20000多名工人参与了施工建设,组建了1000多人的科研攻关团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新的世界奇迹,解决了许多世界性的难题,申请专利454项,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显示我国的建桥技术达到超世界一流水平。
港珠澳大桥使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连为一体,从香港到珠海选择从港珠澳大桥比其他通道节省约100港元的过桥费及约200千米的路程。
港珠澳大桥还将有力带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带来400亿元的经济效益。
宏伟的港珠澳大桥,中国人的骄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九总小学)。
港珠澳大桥介绍范文
港珠澳大桥始建于2024年12月15日,由于它连接了中国香港、澳
门和珠海,也被称为“三地联结大橋”。
港珠澳大桥于2024年10月23
日通车,自此,港、澳、珠三地形成了一体化交通网络,将这三个过去孤
立交通的地缘文化带动地区之间的交流加快,实现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
化发展的梦想。
港珠澳大桥是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马公路局、中国科学院
水文控制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大型公路跨海大桥。
该大桥从珠海市
坦洲半岛的台山市,位于珠江分水岭,穿过横琴台山湾、梅山湾和季村湾,横跨珠江口,接驳珠海市和澳门至东走海口湾,穿越香港岛,从长江西岸
橫跨珠江,最终接驳新会湾,抵达中国大陆珠海市的斗门区,此路程总长
约55公里,其中桥梁部分共3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概述范文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构建的一座跨海大桥,它是中国最长(55公里)、最宽(120米)、最高(塔高208米)、最复杂的海底跨海大桥,是世界
上最大的跨海大桥群体之一、该大桥位于东部沿海的广东省海洋岛群和珠
江三角洲之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三方共同建
设而成。
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建筑设计,她的设计酷似一只展
翅高飞的鸟,跨越了8座大小不一的礁岛,她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岩土力学、海洋工程、船舶建造与核心技术、动态监测等领域获得的建设成效,并成
功地完成塔基、桥墩和桥面等多项重点工程任务,获得了海外及国内的普
遍认可。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基础简介:这座大桥投资达90亿美元,跨度达26英里(约合41公里),是由六个车道组成的桥梁网络,其中包括一段长达4.2英里(约合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大桥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城市中心连在一起。
香港商人胡应湘曾积极倡导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当港珠澳大桥2016年建成通车时,驾车从珠三角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将从原来的大约四小时缩短到仅45分钟。
第一种由合和实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胡应湘提出,大桥全长约28公里,由香港赤腊角的北大屿山公路起经大澳,接上一条长1400米、能让大型船舶通过的斜拉桥,再转为较低矮桥身越过珠江出口,然后在接近陆地时做Y形分叉,一条通往珠海,另一条接澳门,投资约150亿元。
第二种方案由三地专家提出,港口与大桥并举,以珠海万山群岛的青洲岛、牛头岛为中心,建立一个可停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和100只散杂货船、油船、年吞吐能力1.5亿吨的国际枢纽深水港———万山港,东连香港大屿山鸡翼角,西连珠海拱北,南连澳门大水塘,全桥长32公里,预计投资约250亿元人民币。
这个方案的最诱人之处是,港区造地6.45万亩,按每亩地价40万元计算,可得土地收入260亿元,几乎等于零投资。
究竟用哪种方案,目前还在论证阶段。
主要作用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珠港澳大桥四个亮点:[1]据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
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1.“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将分别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南北两侧,通过填海建造2个人工岛!”香港一名参与大桥设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介绍,人工岛间将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同时,两者之间的转换,我们还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既是"中转站",又是"艺术品"!”该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道。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基础简介:这座大桥投资达90亿美元,跨度达26英里(约合41公里),是由六个车道组成的桥梁网络,其中包括一段长达4。
2英里(约合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大桥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城市中心连在一起。
香港商人胡应湘曾积极倡导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当港珠澳大桥2016年建成通车时,驾车从珠三角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将从原来的大约四小时缩短到仅45分钟。
第一种由合和实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胡应湘提出,大桥全长约28公里,由香港赤腊角的北大屿山公路起经大澳,接上一条长1400米、能让大型船舶通过的斜拉桥,再转为较低矮桥身越过珠江出口,然后在接近陆地时做Y形分叉,一条通往珠海,另一条接澳门,投资约150亿元。
第二种方案由三地专家提出,港口与大桥并举,以珠海万山群岛的青洲岛、牛头岛为中心,建立一个可停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和100只散杂货船、油船、年吞吐能力1.5亿吨的国际枢纽深水港-——万山港,东连香港大屿山鸡翼角,西连珠海拱北,南连澳门大水塘,全桥长32公里,预计投资约250亿元人民币。
这个方案的最诱人之处是,港区造地6。
45万亩,按每亩地价40万元计算,可得土地收入260亿元,几乎等于零投资.究竟用哪种方案,目前还在论证阶段。
主要作用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珠港澳大桥四个亮点:[1]据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
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1。
港珠澳大桥建筑工程概况介绍作为中国大陆境内最长的跨海大桥和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在建设之初,港珠澳大桥就备受瞩目。
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工程,让人们在惊叹之余,也感叹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
下面将按照工程的分类,结合丰富的资料,对港珠澳大桥的建筑工程进行概况介绍。
一、主体工程:以桥梁为主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陆续穿越南海东部的钻控隧道、翻越珠江口的斜拉桥和伸入澳门的桥梁等组成。
设计采用造桥技术和隧道技术相结合,使用总长约5.6公里的海底隧道。
工程中最长的主桥主跨长达1.05公里,由单一悬臂斜拉桥构成,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单一斜拉桥。
建设中还设置了一些世界规模的创新技术,如跨海桥梁的施工涂料、环保系列脚手架、钻机精准定位系统等。
二、隧道工程:钻控技术如何运用港珠澳大桥通过海底隧道的设计,破解了横跨珠江口难以克服的自然条件和造价难以控制等问题。
海底隧道的建设从深海的测量、岩土力学分析到钻机的选型、隧道开挖顺序等都需要具备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采用了纵向预制法和水下下沉技术等创新技术。
其中,钻控技术在海底隧道中的应用,更是引人注目,实现了在水底控制钻机进行斜井穿越作业,其难度和技术含量不言而喻。
三、钢结构工程:斜拉桥的设计之美斜拉桥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悬臂式斜拉结构,采用单主塔+单索面布置,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设计体现了传统的工艺美学理念。
斜拉桥特别之处在于其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这是对工程师设计和执行力的极大考验。
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需要精益求精和科学的计算方法,需要具备高超的匠艺精神和深厚的钢结构技术功底。
四、海洋工程:超级码头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包括港珠澳大桥东海岸人工岛、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及口岸公路、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及口岸公路、港珠澳大桥中途岛、中途岛人工岛。
其中,港珠澳大桥东海岸人工岛是项目中首个建成的重点项目。
它是以钢筋混凝土成型的人工岛,包括快速路、停车场及服务设施。
岛上还配备了船舶和人员的检查和过境设施。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 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 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 120年,可以抗 击八级地震。
基础简介:这座大桥投资达90亿美元,跨度达26英里(约合41公里),是由六个 车道组成的桥梁网络,其中包括一段长达 4.2英里(约合6.7公里)的海底隧道。
大桥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城市中心连在一起。
香港商人胡应湘曾积极倡导港第二种方案由三地专家提出,港口与大桥并举,以珠海万山群岛的青洲岛、牛头岛为中心,建立一个可停泊第五、第六代 集装箱船和100只散杂货船、油船、年吞吐能力1.5亿吨的国际枢纽深水港 ---------------- 万山港,东连香港大屿山鸡翼角,西连珠海拱北,南连澳门大水塘,全桥长 32 公里,预计投资约250亿元人民币。
这个方案的最诱人之处是,港区造地 6.45万 亩,按每亩地价40万元计算,可得土地收入260亿元,几乎等于零投资。
究竟用 哪种方案,目前还在论证阶段。
主要作用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珠港澳大桥四个亮点:[1]据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
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 景线! 1. “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将分别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南北两侧, 通过填海建造2个人工岛!”珠澳大桥的建设。
当港珠澳大桥2016年建成通车时, 的时间将从原来的大约四小时缩短到仅45分 钟。
驾车从珠三角一端到另一端■ LM I 片to 第一种由合和实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胡应 湘提出,大桥全长约28公里,由香港赤腊角的 北大屿山公路起经大澳,接上一条长 1400米、 能让大型船舶通过的斜拉桥,再转为较低矮桥 身越过珠江出口,然后在接近陆地时做 丫形分 叉,一条通往珠海,另一条接澳门,投资约150 亿元。
港珠澳大桥简介100字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全长55公里,横跨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城市之间的珠江口,是连接港澳三地的重要通道。
港珠澳大桥全线共涉及6个主要岛屿:澳门半山岛、路氹城、九洲岛、藤洲岛、香港湾仔和珠海东山头,其中路氹城穿越湾仔海峡部分为海底隧道,九洲岛到藤洲岛段为海上跨海桥,其他段为公路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从总体规划到细部设计、施工及运营,涉及到地质、海洋、气象、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
- 1 -。
港珠澳大桥特点范文1.极大的工程规模: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总长约55公里,包括主桥、隧道和连接线,是集桥梁和隧道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2.独特的桥梁设计:港珠澳大桥主桥采用了双塔斜拉索拱式桥的设计方案,主跨长达约480米,桥梁采用了多项世界先进的技术,如两根附挂式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临时斜拉索辅助安装技术等。
3.创新的隧道设计:港珠澳大桥其中一条隧道为海底隧道,隧道长达约6.7公里,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大跨度隧道全封闭浇筑施工技术,有效避免了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4.先进的工程技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智能预制、模块化施工、数字化测绘等,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工期。
5.严格的安全标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安全,建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同时也考虑到主桥和隧道的安全性能,以抵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6.交通运输便利性: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极大地便利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交通,缩短了跨海时间,增强了珠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交流的便利。
7.环保可持续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注重了环保可持续性,大桥配备了太阳能板和海水淡化设备,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水资源的节约,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8.旅游景观价值: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不仅是一条便捷的交通通道,同时也成为了一座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建筑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
总之,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以其独特的桥梁和隧道设计、先进的工程技术、严格的安全标准等特点成为了中国和全球工程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通过充分发挥其交通便利性和环保可持续性,港珠澳大桥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和介绍作文在咱这广袤的大地上,有一座堪称奇迹的大桥——港珠澳大桥。
这座大桥啊,那可真是不一般!先来说说它的规模吧。
港珠澳大桥那叫一个长,从这头望到那头,感觉眼睛都不够使。
它全长 55 公里,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大海之上。
开车在桥上跑,那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冒险。
想象一下,你开着车,听着喜欢的音乐,旁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海,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
这一路,风景美得让人陶醉。
这座桥可不单单是长,它的设计那也是相当精妙。
桥身分为桥梁段和海底隧道段。
为啥要有海底隧道呢?这可就有讲究啦。
因为这片海域里,船只来来往往,要是桥身都是高高的,那大船可就过不去啦。
所以呢,就有了那段神奇的海底隧道。
你想想,在海底穿行,头顶上是厚厚的海水,周围是坚固的隧道壁,这感觉多奇妙啊!再说这桥的建造材料,那可都是精挑细选的。
为了能经受住大海的风浪和各种恶劣天气,使用的钢材那都是超级坚固耐用的。
而且啊,这些材料还得能抗腐蚀,毕竟海水的腐蚀性可不是闹着玩的。
港珠澳大桥的桥面上,那也是别有洞天。
车道划分得清清楚楚,标识醒目得很。
而且啊,还有专门的应急车道,万一有个啥突发情况,救援车辆能迅速到位。
路边的栏杆也不是普通的栏杆,那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美观又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我曾经有幸亲自开车上桥体验了一把。
那一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的。
我从珠海出发,一上桥,心里就忍不住一阵激动。
车开得不快,我就是想好好欣赏欣赏这壮观的景象。
海风呼呼地吹着,带着咸咸的味道。
远处的海面上,有几只海鸥在飞翔,它们时不时地俯冲下来,好像在和大海嬉戏。
我开着车,看着桥两边的风景。
海面平静的时候,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能把天空都映在里面。
要是赶上有浪,那浪花拍打着桥墩,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桥的故事。
一路上,我看到了不少指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各种信息,比如限速、距离啥的。
这让我心里特别踏实,感觉这座桥处处都透着贴心和安全。
经过海底隧道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太特别了。
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和介绍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香港玩,坐上了全新的汽车,感觉十分新奇呀!爸爸说,我们今天要走一条非常不寻常的大桥,叫跨江大桥。
哇!大桥好长好长,像一条巨龙一样,蜿蜒在碧蓝的海面上。
爸爸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十个足球场加起来还要长呢!
大桥上有很多个高高抬起的桥墩,外表看来像一个个巨人一样,稳稳地支撑着整座大桥,让它稳当当立在海面上。
桥面很宽,有四条车道,一个下车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人们可以开车、走路、骑自行车过桥,方便极了!
最奇妙的是,大桥上有好多灯,晚上暗下来,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在夜空中舞动起来。
听他们说,大桥的灯光会随着节日变化颜色,真是很漂亮啊!
爸爸还说,这条大桥直接连接到了香港、珠海和澳门,让三个城市距离更近了,以后我们去澳门玩就方便多了!
港珠澳大桥真是多么伟大!它像一座彩虹桥,连接着截然不同的城市,也连接着我们的梦想。
我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开车去体验一下,行驶在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特点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港珠澳大桥
超级工程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铭记。
它们是为打破过去的记录而生的,它们都代表了最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代表着时代的进取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港珠澳大桥,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接近50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公里,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
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
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项目一旦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将是现代世界最瞩目的宏伟工程,大桥有如下几个亮点:
1、港珠澳大桥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据悉其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通过填海建造两个人工岛,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
2、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主跨采用“双塔双索钢箱梁斜拉桥”、其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能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其景观效果也更是一流,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总高170.69米,建成后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养眼外貌;
3、人工岛将建设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岛内的绿化工程及岛上造型美观的建构筑物均能做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且在海景较美的地方打造世界一流观景平台;
4、由于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以及便于游客的观赏、将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
然而,要建造这样的工程却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
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造成的两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
一种方案是将建岛地点的淤泥挖掉,但要挖去800万的淤泥,却很困难,这些淤泥足以建造3座146m的胡夫金字塔;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圆钢桶围岛,根据人工岛的面积将需要120个,每个直径为22.5m,高度为55m(18层楼高)重量达55吨(一架A380空中客车),但却没有如此大的模具可以建造圆钢桶,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将其分解为72个单元进行拼装,为了使误差不超过3cm,采用内胆拼装,建造这
些圆钢桶的钢板达12960片,共6万吨,这足以搭建8座埃菲尔铁塔,而吊装这些圆钢桶的误差更是不能超过2cm,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港珠澳大桥采用大直径钢管复合桩、且首次采用埋床法施工;每个沉管的重量为7.4万吨,相当于3.7万辆车(每辆车按2.0T计),每个标准沉管长度是180米,宽度38米、高11.4米,建好后达到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管壁最厚地方达到1.4米,每个沉管的规模相当于一艄航空母舰;沉管两边密封后可漂浮在水面上,用大型船舶把它拉到施工安装现场;沉管间对接误差要控制在2CM内,并顺利地沉放到海底44.5米深的地方,沉管的沉放需要非常精确的定位,除了有自动的定位系统,沉管两端都会安装浮出水面测量塔,沉管间的衔接处有数十处相互对接的定位,沉管沉到海底后,两端涂好的胶层将使其一个个连接并密封,之后再用水泥在连接处密封。
第二个难题是海底隧道建造。
隧道基础软基的加固设计施工,如果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沉管的预制,如此规模的砼构件,质量控制尤其是裂缝控制是一个难题;沉管的运输、沉放安装、连接止水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出不得问题;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都是自由端,没有现成的固定端作为转换点,也是一个难题。
在海底隧道施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沉管式与盾构式两种,港珠澳大桥是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其优点主要是它能够把隧道长度和人工岛的规模控制在较小范围,显着减少人工岛的阻水率,另外沉管隧道的施工建设风险相对较小。
为了在海底建造隧道就需要沉管,数量为33节,每节沉管长180m,宽33m,高11m,重量为76000吨,这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的质量,为了能够将沉管很好的安装采用了拼装技术,即一节沉管分为8个单元。
而建造这些沉管的钢模板的钢用量达到了3000多吨,如何确保这些钢材的焊接不超出误差又是一个难度啊。
除此之外,沉管在水中的最大敌人是氯盐,它能够锈蚀混凝土中的钢筋,最后可能导致混凝土开
裂甚至于剥落。
如何来保证大桥长达120年的使用寿命?根据20年的测试数据,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柴瑞和他的团队最终找到一个抵抗氯盐的好办法,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由此诞生,它抵抗氯离子的能力比普通混凝土提高数倍以上。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裂缝控制、隧道管节的浮运、沉放、隧道机电安装、安全、耐久性的每个施工环节质量、安全都必须控制好,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三个难题是桥梁的建造。
桥梁采用全钢建造,总长度为22km,重量达到了55万吨,这相当于5个鸟巢的钢用量。
虽然全钢的桥梁比传统混凝土桥梁重量轻了很多,但它依然要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地震。
通过一系列实验,港珠澳大桥工程师谢红兵和他的团队最终把目光集中到了一个最新的科技材料--高阻尼橡胶。
这种材料制造而成的支座,可以将地震能量通过分子之间的力来进行了消弭。
采用埋床法全预制墩台、全预制墩身的安装,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构造细节设计技术以及跨海超长钢箱梁长寿命桥面铺装技术等是港珠澳大桥桥梁方面的几大关键技术重点和难点。
伟大的作品源于伟大的构思,伟大的工程有伟大的建设;每一个建设环节力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目标方能实现。
在实现梦想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敢于面对,不是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