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介绍 PPT
- 格式:ppt
- 大小:16.13 MB
- 文档页数:91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桥梁长约29公里。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7月30日,首节180米管节海底安装;2014年7月23日,港珠澳大桥E11沉管安装成功;2015年9月6日,港珠澳大桥的全部墩台均告完工;。
2016年3月30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箱梁吊装全部完成,通航孔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港珠澳大桥桥梁将全面合龙;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全线贯通;2016年12月28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1]快速导航•词条图册关系表知乎精选中文名港珠澳大桥地理位置香港、珠海、澳门之间,珠江口(伶仃洋)设计时速100公里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所在线路G94外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Bridge大桥总长49.968公里工程造价1000亿元以上预计通车时间2017年底设计行车时速100km/h车道数双向六车道总工期96个月1/7那些惊艳了世界的中国“超级工程”•千里青藏一根轨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打破了这句鲁莽的断言,也为雪域高原带来更多的改变。
相关词条: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西部开发•南水润北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它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相关词条: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西部开发•能源大局,西电东送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而“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港珠澳大桥 - 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英语: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语: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东亚建设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公里(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约41.6公里)。
1983年,香港的建筑师胡应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桥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
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成。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小客车通行费每车次150人民币。
基本信息港珠澳大桥,属于G94100-120公里。
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路线总长为55公里。
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整座大桥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一百公里。
1983年,港珠澳大桥计划的构想最初在提出,大桥的建成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在交通方面,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
获得荣誉港珠澳大桥创多个世界之最最长:港珠澳大桥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最大: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约75000吨,而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吨。
最重:沉管预制由工厂化标准生产,使用钢筋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
在这75000吨重的沉管下面,是预先安装好的256个液压千斤顶。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港澳两地的一座跨海大桥,被誉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大陆地区首个连接中国香港、澳门的跨海大桥,建成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桥梁。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成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港珠澳三地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设始于2009年,历时9年多,耗资约1800亿元人民币。
大桥由众多桥梁、隧道组成,全线起点为珠海市,途径澳门,最终到达香港,总长约55公里,是一座连接三地的综合性跨海通道。
作为世界上首条设计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的特大型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规模宏大,工程难度极大,堪称世界工程史上的一大壮举。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有效缩短港珠澳三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内就可到达,极大地方便了三地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通过大桥的便捷通行,将大大提升港珠澳三地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旅游交流,促进区域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港珠澳大桥不仅在交通便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在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大桥的建成使得港珠澳三地的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开发,将有助于提高三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也有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互补发展和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新经济的崛起。
这将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成功,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大型跨海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建设水平,体现了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工程奇迹,也为中国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