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存储器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7.14 KB
- 文档页数:7
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系统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内存储器:是cpu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的直接场所,内存储器速度次于cpu 速度,但是也算是高速存储设备,其包括ram(我们常说的内存),显存,及一些高速缓存。
外存储器:是外部存储设备,速度相对内存慢的多,但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如硬盘,cd-rom,闪存等等。
区别:(1)内存速度较快、容量较小,它可直接向运算器和控制器提供数据和指令,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待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与内存相比,外存的速度相对较慢,容量较大,且价格较低,它用以作为内存的延伸和后援,用于存放暂时不同的程序和数据。
(2)外存的信息不能直接被运算器和控制器所访问;但它可与内存成批交换信息,因此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调入内存方可被访问。
内部存储器与外部存储器的区别内部存储器与外部存储器的区别:所有的安卓设备都有外部存储和内部存储,这两个名称来源于安卓的早期设备,那个时候的设备内部存储确实是固定的,⽽外部存储确实是可以像U盘⼀样移动的。
但是在后来的设备中,很多中⾼端机器都将⾃⼰的机⾝存储扩展到了8G以上,他们将存储在概念上分成了”内部internal” 和”外部external” 两部分,但其实都在⼿机内部。
所以不管安卓⼿机是否有可移动的sdcard,他们总是有外部存储和内部存储。
最关键的是,我们都是通过相同的api来访问可移动的sdcard或者⼿机⾃带的存储(外部存储)。
外部存储虽然概念上有点复杂,但也很好区分,你把⼿机连接电脑,能被电脑识别的部分就⼀定是外部存储。
内部存储器:Android系统能够直接把⽂件存在设备的内部存储内。
默认情况下,保存在内部存储内的⽂件是应⽤程序私有的,其他应⽤程序(或⽤户)是⽆法访问的。
当⽤户卸载此应⽤程序时,内部存储的数据会⼀并清除。
Shared Preferences和SQLite数据库都是存储在内部存储空间上的。
内部存储⼀般⽤Context来获取和操作。
内部存储⼀般保存在“/data/data”⽬录下外部存储器:使⽤sdcard存储的数据,不限制只有本应⽤访问,任何可以有访问Sdcard权限的应⽤均可以访问,⽽Sdcard相对于设备的内部存储空间⽽⾔,会⼤很多,所以⼀般⽐较⼤的数据,均会存放在外部存储中。
要向外部存储器写⼊数据,你必须在清单⽂件中申请WRITE_EXTERNAL_STORAGE权限外部存储中的⽂件是可以被⽤户或者其他应⽤程序修改的,有两种类型的⽂件(或者⽬录):.公共⽂件Public files:⽂件是可以被⾃由访问,且⽂件的数据对其他应⽤或者⽤户来说都是由意义的,当应⽤被卸载之后,其卸载前创建的⽂件仍然保留。
⽐如camera应⽤,⽣成的照⽚⼤家都能访问,⽽且camera不在了,照⽚仍然在。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内存储器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通常也泛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储器中进行的,因此内存储器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储器(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分类T一般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有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微型机的内存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T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为ROM)。
1.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
RAM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读出时并不损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二是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一旦断电一旦断电一是可以读出,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RAM通常由MOS型半导体存储器组成,根据其保存数据的机理又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是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它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
原来存储的内容是采用掩膜技术由厂家一次性写入的,并永久保存下来。
它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储器是什么篇一:外存储器从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组成来说,计算机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这里的存储器就是指内存,而硬盘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cpu运算所需要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来自于内存,内存中的东西则来自于硬盘。
所以硬盘并不直接与cpu打交道。
硬盘相对于内存来说就是外部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器数据的,内存有高速缓存和内存,计算机内部存储,外存就是类似u盘的外部存储。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内存储器速度快价格贵,容量小,断电后内存内数据会丢失。
外存储器单位价格低,容量大,速度慢,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性能指标硬盘的基本性能指标●容量——通常所说的容量是指硬盘的总容量,一般硬盘厂商定义的单位1gb=1000mb,而系统定义的1gb=1024mb,所以会出现硬盘上的标称值小于格式化容量的情况,这算业界惯例,属于正常情况.●单碟容量就是指一张碟片所能存储的字节数,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一般都在20gb以上.而随着硬盘单碟容量的增大,硬盘的总容量已经可以实现上百g甚至几Tb了(存储器容量一般为1Tb=1000gb,不是1024gb)。
●转速——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单位是Rpm(每分钟旋转次数).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目前一般的硬盘转速为5400分和7200转最高的转速则可达到10000转每分以上.●最高内部传输速率——这是硬盘的内圈传输速率,它是指磁头和高速数据缓存之间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s.最高内部传输速率的性能与硬盘转速以及盘片存储密度(单碟容量)有直接的关系.●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现在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低于9毫秒.平均寻道时间越短,硬盘的读取数据能力就越高.优盘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论数据读取速度:18mb/s●理论数据写入速度:17mb/s●无需安装驱动程序(windows98除外)●无需额外电源,只从usb总线取电●容量大、品种多●带写保护开关,防止文件被抹掉,防病毒●led指示灯指示工作状态●体积小,重量轻:大约20g篇二:外存储器第三章外存储器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也称为外部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内存)相对应。
外存储器通常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较低的成本和较长的数据保持时间。
常见的外存储器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光盘(CD/DVD)、闪存驱动器(USB闪存驱动器、SD卡等)、磁带存储器等。
硬盘驱动器(HDD)硬盘驱动器是一种使用磁盘存储数据的外存储器。
它由至少一个旋转的磁盘和用于读写数据的磁头组成。
磁盘通过旋转在高速马达的驱动下进行操作,而磁头则在盘片表面上移动以读取或写入数据。
硬盘驱动器具有很高的存储容量、较低的成本和较长的数据保持时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大型数据中心等计算机系统中。
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是一种使用闪存存储数据的外存储器。
相比于传统的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不需要旋转磁盘和机械式读写头,而是使用闪存芯片直接读写数据。
固态硬盘具有较高的读写速度、较低的能耗和噪音,使其成为了替代传统硬盘驱动器的理想选择。
然而,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较小,成本较高,在一些需要大容量存储的场景中仍然难以取代传统硬盘驱动器。
光盘光盘是一种使用激光技术存储数据的外存储器。
光盘使用了一个圆形的塑料介质盘片,盘片上分布着一个个微小的凹坑。
当激光束照射到盘片上时,根据凹坑的有无反射光信号的变化,计算机可以读取或写入数据。
光盘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适用于存储音频、视频、软件等大型文件,广泛应用于娱乐、存档和发行等领域。
闪存驱动器闪存驱动器,也称为闪存盘或者USB闪存驱动器,是一种使用闪存存储数据的外存储器。
它使用了闪存芯片来读取和写入数据,采用了USB接口,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USB端口。
闪存驱动器具有小巧便携、使用方便、读写速度快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外接电源,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备份等场景。
磁带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是一种使用磁带带介质存储数据的外存储器,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备份和长期存档。
微型计算机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2011-02-20要具体的微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其中存储器又分内存储器、外存储器;通常我们把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统称为外围设备;而运算器和控制器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习惯上称为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是微机的运算部件;控制器是微机的指挥控制中心。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微处理器的所有组成部分都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目前广泛使用的微处理器有:intel公司的80486、pentium(奔腾)、pentiumpro(高能奔腾)、pentiummmx(多能奔腾)、pentiumii(奔腾二代)、pentiumiii(奔腾三代)、pentiumiv(奔腾四代);amd公司的amdk5、amdk6、amdk7等。
[我们熟知的286、386、486,指的是80286、80386、80486处理器。
因为在美国数字不能申请为商标,所以从80486以后,intel开始用pentium作为处理器的名称。
]表征微机运算速度的指标是微机cpu的主频,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主频的单位是mhz(兆赫兹)。
主频越高,微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2.内存储器(主存)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内存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内存按功能可分为两种:只读存储器(readonlymory,简称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ory,简称ram)。
rom的特点是: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取出),不能改写(存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或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ram的特点是:可以读出,也可以改写,又称读写存储器;读取时不损坏原有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
什么是外存储器_介绍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那么你对外存储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外存储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外存储器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储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价格贵;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
内存储器用于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间常常频繁地交换信息。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
软盘:软磁盘使用柔软的聚酯材料制成原型底片,在两个表面涂有磁性材料。
常用软盘直径为3.5英寸,存储容量为1.44MB.软盘通过软盘驱动器来读取数据。
U盘:U盘也被称为“闪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USB口存储数据。
与软盘相比,由于U盘的体积小、存储量大及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U盘已经取代软盘的地位。
硬盘:硬磁盘是由涂有磁性材料额铝合金原盘组成的,每个硬盘都由若干个磁性圆盘组成。
磁带存储器:磁带也被称为顺序存取存储器SAM。
它存储容量很大,但查找速度很慢,一般仅用作数据后备存储。
计算机系统使用的磁带机有3中类型:盘式磁带机、数据流磁带机及螺旋扫描磁带机。
光盘存储器:光盘指的是利用光学方式进行信息存储的圆盘。
它应用了光存储技术,即使用激光在某种介质上写入信息,然后再利用激光读出信息。
光盘存储器可分为:CD-ROM、CD-R、CD-RW、和DVD-ROM等。
外存储器的种类软盘、硬盘、光盘、U盘、磁带都是外部存储器。
从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组成来说,计算机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这里的存储器就是指内存,而硬盘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目前,微型机的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和光盘。
磁盘中主要以硬盘(Hard Disk或Fixed Disk)为主,软盘(Floppy Disk或Diskette)软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容量硬盘常以兆字节(MB,一百万字节)和千兆字节(GB,十亿字节)为单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容量多为 4.3GB~30.1GB。
作为个人计算机最大的数据储存器,硬盘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
而在容量上所受的限制,一方面来自厂家制作更大硬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来自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
硬盘的选择应做到容量够用,有一定盈余。
但现在4.3GB以下的硬盘基本已经被淘汰,因此,目前至少应选10GB 以上的硬盘。
当前的主流硬盘为20.1GB,以后会逐步向30.1GB过渡。
(2)数据传输率硬盘的运行速度是购买者最关心的。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输到内存的速率,以每秒可传输多少兆字节来衡量(MB/s),常见的为10~40MB/s。
数据传输率通常会受到总线速度、硬盘接口等因素的影响,对它影响最大的是硬盘磁头的读写速度。
如追求更快的速度或考虑到以后的升级需要,则应选择支持Ultra DMA接口的硬盘。
特别是大型文件使用较频繁的用户,更要注意选择高数据传输率硬盘。
由于市场上这普通接口和Ultra接口硬盘的价格相差很小,所以,建议尽量购买支持Ultra DMA100的新型硬盘,即使你目前的主板不支持Ultra DMA(Inter 430HX、VX 及其更低档次的主板),经测试,这种硬盘的速度依然略高于普通硬盘。
一旦以后将主板升级至TX甚至更高水平,该硬盘就可大显身手了。
(3)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计算机在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相应目标数据被找到所需时间,我们常以它来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
平均寻道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率相应也就越快。
外存储器是什么外部存储器,从这个名称来看,它的概念大家也能猜到一些了吧?用比较简单的话解释就是,外部存储器是一种独立于计算机的内存以及CPU的缓存之外的存储器。
哪怕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数据保存。
说起来这个名称似乎有点陌生,但是其实在生活中外部存储器的使用非常平凡,就跟电脑一样。
从早期的光盘,软盘到现在的硬盘,U盘,这些东西是不是都很熟悉呢?其实这些就是外部存储器啦。
虽然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外存储器,但其中的奥秘却是鲜为人知的。
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关于外存储器的小秘密吧。
关于存储器,有很多种类。
标题中提到的外存储器和与之相对的内存储器,这两种类是按照用途的来分类的。
外存储器又被称为辅助存储器。
而内存储器就是主存储器啦。
内存储器主要是用来存放一些常用,必用的数据以及程序。
简单地理解,内存储器就是我们的电脑。
而外存储器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类似硬盘,U盘等这样的存储器。
主要用来存放一些暂时用不到的程序以及数据。
当然啦,现在大家更多地是用外存储器来存放一些资源资料,比如电影,音乐,工作文件等。
因为我们电脑的内存储器总是有限的,过多的程序会导致电脑运转变慢。
这时候就需要将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数据转存到外存储器中,来为电脑腾出空间。
而外存储器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流动性。
通过外存储器,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其中存储的数据转移到另一个设备中。
这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跟手机一样,外存储器可是职场人士以及学生的必备物品喔。
但是相较于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虽然有价格便宜以及携带方便的优点,却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比如在数据的传输速度上,因为外存储器的运转主要依靠机械部件,所以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的差距就比较大。
而不同价位,不同质量的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现在市场上的外存储器的内存大小,已经有高大几个T的移动硬盘。
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的需求。
而对于容量没有那么大要求的,则可以选择较小容量的U盘,一般也有16G的内存。
外存储器介绍内存由于技术及价格上的原因,容量有限,不可能容纳所有的系统软件及各种用户程序,因此,计算机系统都要配置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它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大部分可以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磁盘、光盘等属于外存储器,磁盘又可以分为硬盘和软盘。
软磁盘是一种磁介质形式的大容量存储器。
它的磁盘片被装在一个保护套内,保护套保护磁面上的磁层不被损伤,也防止盘片旋转时产生静电引起数据丢失。
在软盘套上开有若干个孔,其中有主轴孔、磁头读写孔和索引孔等。
软盘驱动器的主轴通过主轴孔将软盘卡紧,驱动软盘旋转。
软盘驱动器的读/写磁头通过磁头读/写孔与磁盘接触,将信息读出或写入。
索引孔为磁盘上每个磁道起始位置的标志。
除此之外,在保护套上还有写保护口,对磁盘中的数据进行保护。
磁盘写保护时,磁盘上的信息只能被读出,不能写入。
在软盘上存有重要数据且不再改动时,最好对磁盘写保护,以保护该软盘上的信息,同时也可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目前微型机上常用的软盘有3.5英寸盘,双面高密度3.5英寸盘的存储容量为1.44MB。
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磁道由外向内顺序编号,最外面的为0磁道,最里面的为末磁道。
磁道被从圆心放射出的若干条线分割为若干个扇区。
软盘上的信息就是按磁道和扇区存放的。
扇区是软盘的基本存储单位,每当读或写时,总是读写一个完整的扇区,不论其中数据多少。
软盘在使用前必须格式化,其作用就是划分磁道和扇区,指明扇区的位置、大小,并写入地址标志。
硬磁盘是由若干片硬盘片组成的盘片组,一般被固定在计算机箱内。
硬盘的存储格式与软盘类似,但硬盘的容量要大很多,存取信息的速度也快得多。
现在一般微型机上所配置的硬盘容量通常在几个GB。
硬盘在第一次使用时,也必须首先进行格式化。
光盘的存储介质不同于磁盘,它属于另一类存储器。
由于光盘的容量大、存取速度较快、不易受干扰等特点,光盘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外存储器是什么
篇一:外存储器
从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组成来说,计算机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这里的存储器就是指内存,而硬盘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CPU运算所需要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来自于内存,内存中的东西则来自于硬盘。
所以硬盘并不直接与CPU打交道。
硬盘相对于内存来说就是外部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器数据的,内存有高速缓存和内存,计算机内部存储,外存就是类似U盘的外部存储。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内存储器速度快价格贵,容量小,断电后内存内数据会丢失。
外存储器单位价格低,容量大, 速度慢, 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性能指标
硬盘的基本性能指标
●容量——通常所说的容量是指硬盘的总容量,一般硬盘厂商定义的单位1GB=1000MB,而系统定义的1GB=1024MB,所以会出现硬盘上的标称值小于格式化容量的情况,这算业界惯例, 属于正常情况.
●单碟容量就是指一张碟片所能存储的字节数,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一般都在20GB以上.而随着硬盘单碟容量的增大,硬盘的总容量已经可以实现上百G甚至几TB了(存储器容量一般为1TB=1000GB,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