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9-新发传染病的识别
与诊治策略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趋势
1、下列不属于新发传染病的是()
A、水痘[正确答案]
B、SARS
C、H1N1
D、黄热病
E、MERS
2、关于MER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2年9月沙特首次报告了2例临床表现类似于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B、2015年5月23日,WHO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答案]
C、截至到2016年8月中旬,全球共有27个国家累计报告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1800例
D、韩国自2015年5月20日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
E、截至6月10日,韩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8例,其中死亡9例
3、()年美国医学会提出了新发传染病概念
A、1990
B、1992[正确答案]
C、1999
D、2002
E、2009
4、寨卡病毒病出现在哪年()
A、2012
B、2013。
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为规范和指导全市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二、暴发疫情分级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依据呼吸道传染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全市内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发生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或国内尚未发现的呼吸道传染病2在本市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者发现国内已消灭的呼吸道传染病重新流行。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2、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1)在全市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
(4)乙、丙类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5)国内尚未发现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本市发生或者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6)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7)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8)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3、较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Ⅲ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措施作者:马丽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由于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新发性质,人群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不强,一旦出现病例,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随着H7N9型禽流感的出现,引起了社会恐慌。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便成为了医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概况以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概况;控制措施据调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新发传染病已经出现了近50例。
近年来出现各种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比如:SARS、H1Nl流感以及H7N9型禽流感等。
由于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新发性、传播快、途径多、范围广以及难控制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1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概况2003年爆发的世界性SARS传染病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针对疫情制定了相关的防控标准,我国也在“非典”期间对呼吸道传染病制定相关标准。
经过卫生部的不断调查研究,近几年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得以控制。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H7N9型禽流感,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30人,其中死亡人数36人,死亡率达到28%。
如此高的死亡率,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度恐慌,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1.1流行现状据国家卫生部信息,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我国感染病例5327例,349人不幸死亡,死亡率高达6.56%;2005年,我国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也出现了死亡病例,直到2009年,全球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38例,其中死亡人数高达262,占总数的60%;2013年,全国各地陆续出现H7N9型禽流感疫情,截止到2013年5月16日,全国发现感染人数130人,其中36人不幸死亡,占总数的27.7%。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最高。
中老年人不但容易诱发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且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也更易老病复发或病情加重,还容易并发肺炎和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怎样才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帮助中老年和慢阻肺患者安然度过冬季,减少急性发作呢?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天气寒冷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原因呼吸系统本身具备一整套完善的局部免疫防御机制,是阻挡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进入,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
只有当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冲破了该防线之后,才能导致病毒和细菌的复制和繁殖,引发支气管和肺部感染。
其病情轻重,一方面取决于致病微生物毒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疾病微生物存在的部位及肌体的免疫能力。
一般而言,健康人的上呼吸道和鼻腔、咽喉及气管内都有少量细菌存在,下呼吸道则保持无菌状态,平时该门户由相当复杂的防御机制来维护健康平衡。
若防御机制出现缺陷,或病原微生物的毒力过强,就会引发呼吸道急性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则更容易遭受细菌和病毒的侵犯。
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之所以最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是因为他们体质虚弱,免疫与抗病能力低下,在严寒或气候剧烈变化的天气里,肺部防御机能更容易出现变故的结果。
保证呼吸道健康的主要措施为了预防与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慢支炎、肺气肿等旧病复发,避免严重并发症,必须以预防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为此,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适当锻炼尤其要重视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等),可以进行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等训练,增强体质,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机体免疫力。
锻炼应根据人的年龄、体质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持之以恒。
运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和气喘为度。
老年人和体弱者,遇到大风降温天气、雾天、下雪天最好不要外出锻炼,可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
2、防寒保暖感冒是引发多种疾病的诱因,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可引起急性发作。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兴传染病威胁。
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作为一类具有较高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提高预防和控制水平,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预防意识不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预防意识不强。
由于人们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很多人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自觉的防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依然忽视个人卫生,不注意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二、防控体系不完善防控体系不完善也是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传染病防控涉及卫生、医疗、国境卫生检疫等多个领域,需要建立完善的综合防控体系。
但是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防控体系仍存在漏洞,各部门之间协作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在疫情爆发时无法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三、信息交流不畅另外,信息交流不畅也是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存在的问题之一。
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南。
但是一些地区在疫情信息发布和交流方面存在滞后、不透明等问题,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医疗资源不足另外,医疗资源不足也是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疫情爆发时,医疗资源需求激增,但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护人员紧张,医疗物资匮乏。
这些都会影响疫情的及时控制和救治工作。
五、国际合作不够国际合作不够也是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存在的问题之一。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全球化特征,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但是现实中,一些国家在疫情防控中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导致国际合作不够密切,给疫情防控带来一定困难。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中存在着预防意识不强、防控体系不完善、信息交流不畅、医疗资源不足、国际合作不够等问题。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关于传播途径,以下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A:肺鼠疫传播主要是通过鼠类和鼠蚤;
B:肺炭疽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昆虫刺咬传播。
C:猩红热可以通过尘埃传播;
D: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E:禽流感可以通过病禽接触传播;
• 2.患病后终身免疫的传染病是:
A:天花
B:风疹
C:水痘
D:流行性腮腺炎
E:SARS
• 3.以下传染病中传染源不是“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的是:
A:风疹
B:天花
C:水痘
D:流行性腮腺炎
• 4.以下属于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原因是:
A:免疫人口的迁出或死亡
B:免疫人口免疫力的降低
C:病原体变异
D:免疫人群迁入
• 5.传染病在人群传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B: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 6.对于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学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1.已知最小的DNA病毒是:
A:带状疱疹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博卡病毒
D:细小病毒B19
• 2.以下pH条件风疹病毒不被灭活的是:
A:pH=3
B:pH=4
C:pH=8
D:pH=11
• 3.关于杀灭病原体,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A:结核杆菌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月,日光照射2-7h均可杀灭结核菌
B:鼠疫杆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3月
C: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
D:腺病毒耐受乙醚、胰酶
E:脑膜炎球菌在低温条件下易死亡
• 4.决定流感特异性的是:
A:血凝素
B:核蛋白
C:膜蛋白
• 5.流感病毒属于什么科:
A:正粘病毒
B:副粘病毒
C:流感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和治疗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以下流感的并发症中仅见于儿童的是:
A:瑞氏(Reye’s syndrome)综合征
B:中毒性休克
C:中毒性心肌炎
D:横纹肌肌溶
• 2.风疹的出疹顺序是:
A: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B:面部-躯干-颈部-四肢
C:面部-颈部-四肢-躯干
D:颈部-面部-躯干-四肢
• 3.非典型麻疹中又被称为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的是:
A:无皮麻疹
B:孕妇和新生儿麻疹
C:免疫力低下者患麻疹
D:异型麻疹
• 4.人禽流感临床症状为结膜炎时感染的病毒是:
A:感染H9N2
B:感染H7N7
C:感染H5N1
• 5.治疗SARS中糖皮质激素的成人推荐剂量是:
A:80~320mg/d
B:相当于甲泼尼龙80~320mg/d
C:40mg/d
• 6.对A型和B型流感病毒均有效的药物是:
A:金刚烷胺
B:金刚乙胺
C: 奥司他韦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调查与控制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一般认为不存在带菌者的呼吸道疾病是:
A:百日咳
B:流脑
C:麻疹
D:禽流感
• 2.以下呼吸道传染病中潜伏期最长的是:
A:流感
B:流脑
C:腺病毒
D:腮腺炎
• 3.对流感的血清样本数要求是:
A:不少于3例
B:不少于5例
C:不少于10例
• 4.确定个体是否被纳入调查范围的统一标准是:
A:病例定义
B:病例搜索
C:信息收集
• 5.根据病因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并评价措施的效果属于现场调查”的哪个阶段性工作: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 6.以下关于调查与控制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控制的基础
B:调查时疫情处置的最终目标
C:调查与控制的优先权取决于对疾病病因的了解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如鼠疫爆发时,接种活鼠疫菌苗属于哪种预防措施: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治疗性预防
• 2.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
A: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B: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 3.用过氧乙酸对污染物品消毒的使用方法是:
A:擦拭
B:浸泡
C:气溶胶喷雾
• 4.麻疹属于哪类呼吸道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