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吗?谈一谈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景阳冈》,去认识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书课题:景阳冈(解题)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与打虎有关系吗?⑶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字音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小黑板出示:吓唬、诡计、踉踉跄跄、腰胯等词语。
⑵指名朗读。
⑶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⑷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读“打虎”片段。
1、细读打虎的内容,说说老虎和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横线画下来品析。
3、展示交流打虎:⑴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学习。
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闪在青石旁闪在大虫背后又闪在一边)⑵武松的这一系列的“闪”能否换成“躲”,说说理由。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抡劈揪按踢提打),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
⑷让学生试着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⑸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机智勇敢和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老虎的凶猛,读出武松的机智勇武。
⑺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3、喝酒:⑴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与动作描写来学习。
《景阳冈》导学案设计《景阳冈》导学案【学习目标】1.流利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难点】1.体会课文打虎以外的内容与打虎这一内容的关系。
2.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讨论交流适时点拨【知识链接】1.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一个个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的讴歌。
本书机构严谨,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各个故事穿插其间,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准确,生动。
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2.文本解读本文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学习过程】一.自学准备:1.用横线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景阳岗(gāng gǎng) 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 脊梁(jī jǐ) 前爪(zhǎo zhuǎ)蹿下来(cuān cuàn) 折断(zhéshé) 迸出(bèng bìng) 挨下岗(aī aí)2.解释下列字。
a.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b.手脚都酥软了。
筛:酥软:c.正是晌午的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饿。
晌午:饥饿:d.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无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过往:请勿自误:3.按要求写句子。
a.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点气力了。
b.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喝了十八碗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景阳冈》导学案(1)一、课文导入导入活动: -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课文背景。
二、课文学习1.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2. 预习导学•让学生通过预习文字和插图,猜测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朗读。
4. 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问题和疑惑展开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增强学习的参与度。
5. 课文分析与理解•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关键要素。
三、课后练习1. 生字词巩固•布置生字词的语音、字形、意义等方面的练习作业。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巩固新学词汇。
2. 课文情境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中重要情节的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导师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背诵•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背诵展现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四、课后反馈与总结1.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进行答疑和指导。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反馈,促进学习效果的巩固。
2. 知识总结•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
五、课外拓展1.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主题的书籍或资料供学生阅读,拓展课外知识面。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课文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延伸。
2. 创意绘画•打开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绘画展现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描绘。
•鼓励学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想法。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5 景阳冈》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相关生字词的用法和意义,提升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永登县柳树乡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五年级学科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辅备人五年级语文组组长审批:课题20 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课型学习目标1.理解 11 个生字。
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爽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
学习重点了解武松打虎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预1. 介绍《水浒传》及作者习2. 认读生字吓唬诡计踉踉跄跄腰胯霹雳泄气簌簌迸出酥软交3.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筛客官如何但凡榜文吊睛白额大虫岂哨棒请勿自误流印信耻笑踉踉跄跄说时迟,那时快掀他不着霹雳平生力气酥软探默读课文,想一想:1.这篇课文什么顺序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除了写打虎还写了哪些究内容?释2.用﹏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能够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的句子,用“▲”划出武疑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动词,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交流展示从武松和店家的对话,武松上冈后的心理活动以及武松打虎的惊险场面你觉得武松有哪些性格特点 ?有人说武松打虎的故事再不能读了,你怎么看?拓展延伸达标测评1.我能标出这些字的准确读音。
景阳冈( gānggǎng)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脊梁( j ī j ǐ)前爪(zhǎo zhuǎ)蹿下来(cuān cuàn)折断( zhé sh é)迸出(bèng bìng)挨下岗(aīaí)2. 《景阳冈》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理解了一个的武松。
3.《景阳冈》是按顺序写的,可概括为,,,等几个部分。
教成功学后不足记一、教材分析《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能找出具体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正确、流利朗读,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我能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我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每一部分请用两个字做标题进行概括)
自学环节:找出具体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认真朗读,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1.从哪些地方看出老虎很凶猛?哪些地方看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用
“---”画出相关的词句认真体会,可作适当批注。
2.课文除了打虎,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4.自学完成后对有困难的问题,可采用师友对学或小组讨论,汇总后小组
长分配任务准备小组展示,注意倾听、纠错、质疑和点评。
总结收获:
1 .梳理我这节课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写了108个梁山好汉,有很多章节描写了武松精彩的故事。
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名著的乐趣。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题20* 景阳冈课型展示课主备谢艳审核督查日期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记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从中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学习准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中有关本课的章节。
课时:一课时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同学们一定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吧?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景阳冈”,一睹那惊心动魄的打虎场景。
首先总结一下,通过前两篇文章的学习,自己学到了哪些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然后再运用前面学到的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体会本课人物的性格特点。
基础达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山冈(gǎng gāng)晌(xiǎng shǎng)午蹿(cuān cuàn)下来诡(wēi guǐ)计吓唬(hǔ hu)折(zhéshé)做两截(2)辨字组词唬()跪()抢()跨琥()诡()跄()胯霹()励()拼()踉劈()雳()迸()粮(3)看你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方法提示:可以先把文章读熟练,然后把不懂的词语放到文章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如何:吃:○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但凡:○3却把大虫吓唬我。
把:○4武松吃那一惊。
吃那一惊:○5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
半歇:2、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挑战自我(1)根据前两篇课文你学到的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试着概括武松的性格特点。
(2)把你对武松性格特点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3)试着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学贵有疑:本课我有这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交流、讨论。
疑问一疑问二二、拓展阅读1、你能理解下列词语吗?上首:依草附木:彩头:2、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理睬—()厚待—()羞惭—()小瞧—()较量—()推辞—()3、你觉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像《景阳冈》这篇文章一样,本文题目虽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但文章开始却写林冲的谦让,这是为什么呢?5、本文与《景阳冈》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
(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
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四、学习“喝酒”部分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谈酒、谈虎)(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20*《景阳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备人: 审核人: 执教者: 授课时间:【温馨寄语】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
【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唬、诡、踉、跄、胯、霹、雳、泄、簌、迸、酥”等11个字。
2.抓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反复朗读,从读中品味武松的机智镇定和勇武过人。
【学法指导】1、采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词。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句子,并看一看电视剧武松打虎的片段。
3、标出课文中你有疑问的地方,并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教别的同学或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
【知识链接】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自主学习】运用“五步法”自学课文读一读,标一标:自由朗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查一查,注一注:通过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生字注音,在文中为不理解的词语注解。
吓唬诡...下簌.簌迸.出酥.软...部霹雳泄..计踉跄胯想一想,答一答:1、课文讲了哪些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划一划,问一问:通过自主预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快标注在书上吧!【合作探究】一、抓住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反复朗读,说说武松的性格特点。
二、文章除了写打虎,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拓展延伸】一只饿熊闯进一家农户对其农人进行嘶咬,可是村民却束手无策,原因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熊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没有上级命令不能擅自伤害。
待村长打电话请示上级后再去营救那村民,那村民已被熊咬死。
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现在人们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武松打虎这类文章不该看了,你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学习小结】《水浒传》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单单描写武松就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 23《景阳冈》导学案 备课人: 班级: 姓名: 等级:
教师寄语:导学案是你的家庭教师,教你学会学习;导学案更是你进步的阶梯,帮你成为学习的小能手!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难点】 1、 理解武松打虎一部分内容。
2、 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重、难点突破方法】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请你用四个词语概括出整个故事的情节:
( )——( )——( )——( ) 2、本文重点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
3、“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是 对 说的,表现了他 的特点。 【课内研讨】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 2
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检测】
一、以下四句话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把正确的答案选出
来( )。 1.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3.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4.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 A. 爱面子 机敏 心细 无畏 B. 无畏 机敏 爱面子 心细 C. 无畏 机敏 心细 爱面子 D. 无畏 心细 爱面子 机敏 、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 请勿自误: A. 错 B.因自己做错而使人受伤害 C.耽误、耽搁 D.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
景阳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3)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景阳冈》,我们要深入了解武松打虎的英勇事迹,感受其英勇无畏、机智过人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我们还要分析武松在面临危险时展现出的冷静与勇气,以及他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从中领悟勇气与责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勇敢品质,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要学习武松为民除害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武松打虎这一英勇事迹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探究武松在面对猛虎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以及他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和精炼有力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展现情节,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还需要关注武松这一英雄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理解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
2.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_______,赤手空拳打死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二、选择题1. 武松打虎的地点是()A. 景阳冈B. 梁山泊C. 黄泥冈D. 快活林2. 武松在酒店喝了多少碗酒?()A. 十八碗B. 九碗C. 三碗D. 五碗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武松的性格特点?()A. 勇敢无畏B. 豪放不羁C. 狡猾多端D. 机智敏捷三、简答题1. 请简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2. 谈谈你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
四、中心思想《景阳冈》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武松打虎的英勇事迹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好汉歌》,导出名著《水浒传》)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段,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足智多谋。
今天,让我们来走进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一部——《水浒传》,看看今天,我们在景阳冈上,会遇到谁(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识字。
(1)学生自由练习读生字,练习完毕,随机指名检查练习成果,指导正音。
(2)注意:多音字“泊”读bó时,多是动词,停泊;读pō时,指水域,如湖泊,所以,梁山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3.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喝了酒之后趁着酒兴上了冈,遇见老虎并与之搏斗,最后杀死老虎并挨下冈来。
)(2)根据故事情节,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四个部分)如何划分第一部分:喝酒(1~4自然段);第二部分:上冈(5~7自然段);第三部分:打虎(8~12自然段);第四部分:下冈(13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1~4自然段,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武松去店里喝酒,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过冈。
)1.大家在读这部分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懂的词语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筛、客官、如何、但凡、吊睛白额大虫)大家遇到这些不懂的词时,会用什么方法理解呢其实,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比如说,筛了一碗酒其实就是说倒了一碗酒。
永登县柳树乡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单元 第五单元
主备人 辅备人 五年级语文组 组长审批:
课题 20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人 课型
学习目标
1.理解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 诡计 霹雳 酥软 踉踉跄跄 ”等词
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爽
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
学习重点
了解武松打虎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预
习
交
流
1.介绍《水浒传》及作者
2.认读生字
吓唬 诡计 踉踉跄跄 腰胯 霹雳 泄气 簌簌 迸出 酥软
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筛 客官 如何 但凡 榜文 吊睛白额大虫 岂 哨棒 请勿自误
印信 耻笑 踉踉跄跄 说时迟 ,那时快 掀他不着 霹雳 平生力气
酥软
探
究
释
疑
默读课文,想一想:
1.这篇课文什么顺序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除了写打虎还写了哪些
内容?
2.用﹏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能够看
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的句子,用“▲”划出武
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动词,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交
流
展
示
从武松和店家的对话,武松上冈后的心理活动以及武松打虎的惊险场面
你觉得武松有哪些性格特点?
拓
展
延
伸
有人说武松打虎的故事再不能读了,你怎么看?
达
标
测
评
1.我能标出这些字的准确读音。
景阳冈(gānggǎng) 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
脊梁(jī jǐ) 前爪(zhǎo zhuǎ) 蹿下来(cuān cuàn)
折断(zhé shé) 迸出(bèng bìng) 挨下岗(aī aí)
2.《景阳冈》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
理解了一个
的武松。
3.《景阳冈》是按 顺序写的,可概括为 , , ,
等几个部分。
教 学 后 记 成功
不足
一、教材分析
《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
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
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纵观
全文,有如下特点:
1、篇幅较长,适合学生实行快速默读训练。
2、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在布置预学作业时,重点是鼓励学生多花时间掌握生字新词。
3、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
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
4、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特别是描写“打虎”一章
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而在“喝酒”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语言。“上冈”时着重表现
人物心理。所以在阅读指导中,应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心理和动作,来指导学生概括分析
人物个性品质,这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在以上对文本解读后,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A类: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B类: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
四、预习作业
因为本课篇幅长,生字难字多。并且有较难理解的文言词汇。所以在预习作业方面,我
作了以下安排。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读音问题,读通、读顺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言词汇,初步明了课文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武松的语言、心理的句子和描写武松动作的词。
4、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你能想到的二三词概括。
5、搜集现在老虎的生存状态和老虎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的相关资料。
五、教法阐述
通过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以读促思——重点重读---读中感悟”。在本课教学过程中,
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
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