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图解
- 格式:docx
- 大小:8.15 KB
- 文档页数:9
二次回路的接线和接线图
一、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
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纳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坚固牢靠。
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4、电缆芯线和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字迹清楚且不易脱色。
5、配线应整齐、清楚、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2根。
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8、盘、柜内的二次回路配线、用于连接盘、柜门上的电器、掌握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还应符合其它要求。
二、二次回路接线图的绘制要求与方法
1、二次设备的表示方法
全部二次设备都必需按规定,标明其项目。
项目是指接线图上用图形符号所表示的元件、部件、组件、功能单元、设备、系统等。
2、接线端子的表示方法
全部设备上都有接线端子,其端子应与设备上端子标志全都。
假如设备的端子没有标志时,应在接线图上标示端子。
3、连接导线的表示方法
连续线表示法、中断线表示法
用连续线表示的连接导线假如全部画出,有时显得过于繁复,因此在不致引起误会的状况下,也可将导线组、电缆等用加粗的线条来表示。
在配电装置二次回路接线图上多采纳中断线来表示连接导线,显得简明清楚,对安装接线和维护检修都很便利。
一、二次回路的定义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二次回路在词典中的解释: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
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二、二次回路的组成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所配置的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
一次回路的组成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或称为主接线。
三、二次回路的分类1、按电源性质分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
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及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信号电源等。
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源。
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接线端子等。
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
四、二次回路识图常用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圈、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图、施工图(二次回路又称背面接线图、盘面布置图)。
1、看图A、"先看一次,后看二次"。
断路器控制回路图控制回路是二次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种类和型号多种多样,控制回路的接线方式也很多,但其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这里以某变电站控制回路图为例,简要说明看图的基本方法。
完整的二次回路原理图一般由四张图构成:原理图—端子图—端子图—原理图。
完整的控制回路图一般包括操作箱接点联系图—保护屏端子图—汇控柜端子图—断路器控制回路图。
按照上述顺序联接。
下面逐一进行说明:1、操作箱接点联系图我们以A相合闸回路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识图方法(图1)。
图1 A相合闸回路先来看图上的两种端子:是箱端子,位于保护装置后侧,是屏端子,一般位于保护屏后两侧,固定在保护屏上。
图的左边为装置的逻辑回路,右侧相对于逻辑回路标有继电装置的种类及回路名称。
如图中根据回路名称,我们可以快速找到A相合闸回路,其中包括跳位监视回路、合闸回路、防跳回路。
跳位监视回路从正电源101通过4D62屏端子接至4n76箱端子,通过跳闸位置继电器TWJa接至4n44,并引至屏端子4D168,从屏端子通过电缆连接至断路器操作机构箱。
图中的7A为回路编号(功能相同的回路在不同型号的设备中都有统一编号,比如合闸回路的编号一般为7,跳闸回路编号一般为37)。
合闸回路的启动靠手动合闸继电器SHJ或重合闸继电器ZHJ,手合命令发出后启动SHJ,重合闸命令发出后启动ZHJ,然而合闸命令只是一个脉冲,保证合闸回路导通直至断路器合上的是合闸保持继电器HBJa。
SHJ或ZHJ发出合闸脉冲后,HBJa线圈励磁,启动合闸回路的HBJa长开接点,这时合闸回路靠HBJa接点继续导通,直至A 相合闸成功,机构箱内的合闸回路断开,HBJa线圈失磁,HBJa长开触点才断开,切断合闸回路。
图中1TBJa为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串联在跳闸回路中,以便当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于跳闸时,使1TBJa可靠的启动。
一个是防跳回路中的电压保持线圈,其主要作用是在继电器动作后能可靠地自保持。
(经典图文教程)手把手教你二次布线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各级电压等级变压器端子箱和高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回路配线。
2、配线工艺流程3、技术要求3.1严格依照二次图纸要求、按工艺文件要求、按技术标准要求制做,接线要准确,途径要简捷,布局合理、横平竖直、美观大方、牢固清晰。
3.2选用的二次导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铜芯塑料绝缘导线(BV、BVR)其截面要求电流回路采用2.5m㎡,电压回路采用1.5m ㎡,其颜色一般为黑色,安全接地采用黄绿双色导线,截面不小于2.5m㎡,电子器件小电流、低电平允许采用小于1.5m㎡,但不得小于0.75m㎡。
计量回路当电力和设计部门有特殊要求时,电流回路为4m㎡、电压回路为2.5m㎡、零线为2.5m㎡,且颜色分别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为蓝色配置。
3.3二次回路的线束布置一定要有规律,原则上应以活动门铰链侧由上而下,布置做到合理、牢固、安全,分流的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除必要弯曲(如转换方向)外,不能有弯斜、扭曲的现象。
捆扎方式要规范、牢固可靠、均匀。
3.4 所有的门应有可靠牢固的接地装置(接地柱),应与柜体柜架构成一个良好、安全接地体系。
装置采用螺栓不能小于6mm,且接地点上应平整、光滑、无漆渍、无锈痕,连接的导线不能小于2.5m㎡(建议采用不小于4m㎡裸铜软线)的黄绿双色软线。
3.5二次回路的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敷设,高压柜线束与导电部位的净距离3kV不小于75mm,6kV不小于100mm,10kV不小于125mm,35kV不小于300mm。
导线线部裸露部位之间及裸露部位与金属框架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4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mm3.6电器元件上接点一般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二根,其工艺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所有接点与导线连接时应有防松措施,拧紧后应有2~5扣螺纹,所有的紧固件(螺丝、垫圈、螺母)均应为镀锌件。
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二次回路图(控制电路图解)
二次回路(secondary circuit)定义: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全部低压回路。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遇到困难和挫折,让我们感到: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解决后就会感到: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是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连成的电路。
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图解(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3、采用线束布线时固定线束应横平竖直布置并应捆扎和固定,捆扎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400mm。
4、同一列器件的线号读向尽量保持一致。
惯例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内到外。
5、二次线截面积要求: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2,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2,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2,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2,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2;6、所有二次回路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连接头只能位于器件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端子排上。
7、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8、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指断路器、接触器等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9、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
10、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作用可以不拆线直接测电流)接至测量仪表。
11、多股导线端部应加冷压端头接线。
弱电回路中截面面积小于1mm2的单股导线应采用锡焊或其它合适的方式接线。
12、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13、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1)硬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左右2)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3)合格压接。
4)不合格5)导线插入端子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上部不能露铜。
14、屏蔽电缆的连接:1)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 长为上;2)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3)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4)屏蔽线采用单端接地。
15、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超实用!(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在电气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布线工艺可以确保电气回路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并探讨其实用性。
一、合理规划布线路径1. 根据回路的功能和运行要求,确定布线路径。
2. 考虑回路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信号受干扰导致控制错误。
3. 考虑后续维护和排障的方便性,合理划分布线区域。
二、选用合适的导线和标准1. 根据电流负载和回路长度等因素,选择适当规格的导线。
2.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导线,确保电气安全和可靠性。
3. 严格控制导线的长度,避免过长导线引起的线损和功率降低。
三、合理安排回路的连接方式1. 选择适当的连接器和接线端子,确保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采用分段连接的方式,便于故障排查和维修。
3. 使用标准的接线图和标识,方便确认回路的连接状态。
四、进行回路的绝缘保护1. 在布线过程中加装绝缘套管或套管帽,保护导线免受机械损伤。
2. 采用绝缘胶带或热缩管对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
3. 定期检查和维护绝缘保护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五、进行回路的接地处理1. 确保回路的接地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2. 使用合适的接地导线,并保证其连接可靠性。
3. 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系统,确保其良好的接地效果。
总结: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布线路径、选用合适的导线和标准、合理安排连接方式、进行绝缘保护以及正确接地处理都是确保布线质量的关键。
只有在布线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才能保证电气回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配电柜二次原理图该怎么看?图文并茂带你详细识图配电柜接线图1、二次回路接线图分类(1)按照其用途可分原理接线图,安装接线图。
(2)原理接线图又分为归总式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原理图。
(3)微机型采用逻辑框图表明其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采用交流回路展开图表明电流电压输入回路。
配电柜接线图2、归总式原理图在原理图上,各种电器以整体形式出现,其互相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同一张图,显示出各部分的动作原理和连接关系。
3、归总式原理图的特点(1)二次接线与一次系统接线的相关部分画在一张图上,电气元件的线圈与触点以整体形式表示,表明各二次设备构成、数量、电气连接关系,直观、形象(2)电气元件采用统一的文字符号,按动作顺序画出(3)缺点是不能表明电气元件的内部接线、二次回路的端子号、导线的实际连接方式4、展开原理图特点按供电二次回路的独立电源划分,将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操作回路、信号回路分开表示。
(1)按不同电源回路划分成多个独立回路。
交流回路按照正相序排列、控制回路按动作顺序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排列。
(2)在图形上方有统一的文字标号。
(3)各导线、端子有统一的回路编号和标号。
(4)电气元件接线清晰、易于阅读和分析,是二次回路工作的依靠。
配电柜接线图5、安装接线图安裝接线图包括屏面布置图、屏背面接线图、端子排图安装接线图对设备的标志内容有,安装单位编号和设备顺序编号,设备文字符号,设备型号。
6、微机保护及自动装置图微机型装置二次系统中是整体,通过装置的外部端子与二次回路连接。
经常与原理展开图共同使用在微机保护中,形成完整的二次回路原理图。
7、二次回路编号原则(1)定义:指二次设备之间直接连接的导线的编号。
(2)特点:用编号表示回路的作用,回路的性质,根据编号进行正确的连线。
(3)回路编号的原则:采用数字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按照“等电位原则”进行编号。
所谓等电位原则,就是在电气回路中,连接于一个点上的所有连线均给以相同的回路编号。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二)引言: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电气控制柜内部各个元器件的正确连接和布线方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合理规划布线路径1. 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功能和布局确定布线路径。
2. 考虑电气控制柜内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合理划分布线区域。
3. 避免布线路径交叉,减少信号干扰和电磁干扰的发生。
二、选择适当的导线和接线端子1. 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功率和电流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
2. 选择品质可靠、安全性好的接线端子。
3. 采用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牢固连接。
三、正确连接元器件1. 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功能要求,正确连接开关、继电器、断路器等元器件。
2. 注意元器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避免接反。
3. 使用正确的连接方法,确保连接稳定可靠,避免短路和接触不良现象。
四、细致标注和整理布线1. 细致标注导线的编号和终端接线图,方便日后维护和排查故障。
2. 使用整洁的导线束整理,避免导线乱纷纷、绕在一起的现象。
3. 注意导线的长度和弯曲度,避免拉扯和损坏。
五、进行安全检测和调试1. 在布线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确保电气控制柜内部没有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2. 进行电气参数的调试,保证电气控制柜的正常运行。
3. 在调试过程中,记录关键参数和调整过程,方便以后的维护和改进。
总结: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的正确实施,对保证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布线路径、选择适当的导线和接线端子、正确连接元器件、细致标注和整理布线,以及进行安全检测和调试,都是保证布线工艺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电气控制柜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图解
二次回路是任何电气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回路的电气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台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
同时,其二次元件的装配、标号,导线的选择、敷设以及排列组合等项目,构成二次回路布线工艺的重要内容。
二次布线工艺水平的高低将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过去企业只注重产品的结构性设计及电气性能的改进,而忽视了二次布线工作,造成了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落后,方法陈旧。
在新的形势下,原来的二次布线工艺已远不能适应新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
因此,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用合适的新型电气附件等,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基本要求
1、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3、采用线束布线时固定线束应横平竖直布置并应捆扎和固定,捆扎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
400mm。
4、同一列器件的线号读向尽量保持一致。
惯例为从左到右,从下到1.0mm2,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Z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Z保护
6、所有二次回路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连接头只能位于器件的
8、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指断路器、接触器等元件),并不得防-220V
10、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作用可以不拆线直接测电流)接至测
13、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1)硬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左右2) 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3)合格压接。
14、屏蔽电缆的连接:1)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长为上;2)用线
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3)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4)屏蔽线采用单端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