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29.35 MB
- 文档页数:103
微课设计及教案制作模板标题:微课设计及教案制作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特定主题或概念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理解障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所需的教学素材、多媒体设备等。
2. 教学环境:确保教学环境符合微课教学的需求,如投影设备、网络连接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 提出问题或展示引人入胜的素材,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本课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 结合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3. 概念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4. 实践操作(15分钟):- 设计一系列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践任务或活动。
-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5分钟):-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及时进行解答和澄清。
6. 作业布置(5分钟):- 设计一项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2.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拓展学习: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或网上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
2.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是当今教研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新生事物, 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微课程的概念,在国内,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早期的“微课程"有以下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程”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程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程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程”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9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篇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双方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特签署本合同。
一、合同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二、合同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付款方式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额的____%,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2.项目结束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余款,即人民币¥___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四、责任与义务1.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相关设计和制作工作。
2.乙方需在规定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并送交甲方签字认可。
3.甲方根据乙方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承担因版权、文责所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
五、产权约定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才享有著作权,否则,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因设计和制作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经过大量调研工作的同时更需设计师的精心创作,乙方在开始着手设计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因此,甲方如提前终止合同,预付款乙方不予退还。
七、甲乙双方如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果则提请法律途径解决。
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对方签字盖章合同一份,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学习资源,它要求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精简到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下面介绍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一些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微课程的主题应该有针对性、实用性,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需求。
2.编制教学大纲:根据主题,编制好微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微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评价标准等。
3.制作课件: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素材和内容,设计好PPT或其他课件,辅以图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习体验。
4.录制课件:使用屏幕录制软件、PPT录制软件等工具,将制作好的课件录制成视频,包括讲解声音和显示操作内容的视频。
要注意录音录像的清晰度、音质等。
5.编辑制成微课程:在录制好视频后,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剪辑、合成、编辑等,制作成完整的微课程内容。
6.制作学习辅助材料:微课程的学习辅助材料一般包括思维导图、PPT讲义、习题集和相关阅读材料等,帮助学生
加深对微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7.测试和评价:在微课程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纠正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总之,微课程设计和制作需要慎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要素,将微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适当的呈现出来,并尽可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体验。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教学每一单元之前,就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单元的总主体、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要求。
本单元要。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艺术的魅力。
2、让学生知道本组课文学习内容和要求。
3、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
通过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让学生知道第八单元学习的内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人物及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1、说明总题:艺术的魅力;
2、课程内容总结:《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3、明确目标:
A、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B、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
C、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课程内容(第八单元总述、伯牙绝弦):
1、第八单元总述及《伯牙绝弦(xián)》的简介;
2、介绍俞伯牙;
3、介绍钟子期教学总结伯牙绝弦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
可以用“/”画出停顿。
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内容,会读得更好。
微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微视频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掌握微视频的基本知识、制作技巧以及应用场景。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微视频的定义、格式、拍摄技巧等基本知识;掌握微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如剪映、Adobe Premiere等;掌握微视频剧本撰写、拍摄、剪辑等制作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微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视频的基本知识、拍摄技巧、编辑软件使用、剧本撰写等。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第一章,微视频概述,介绍微视频的定义、格式、发展历程等;第二章,微视频拍摄技巧,讲解拍摄设备的选择、拍摄角度、光线运用等;第三章,微视频编辑软件使用,以剪映、Adobe Premiere为例,讲解基本操作和功能;第四章,微视频剧本撰写,介绍剧本的结构、角色塑造、情节设计等;第五章,微视频制作实践,学生分组完成微视频的制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以实践法为主,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
同时,课程还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微视频素材、软件教程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采用《微视频制作教程》作为主教材,辅以相关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提供各类微视频素材、软件教程等,方便学生自学和参考;实验设备方面,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拍摄设备,如摄像机、三脚架等,以及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等情况;作业分为练习题和实际制作任务,主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
本微课程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了解图层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流程分为导入新课、微课研究、任务演示、任务实践与创新制作、小结反馈和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六个部分。
在导入新课部分,教师用几幅以Ps的《中国速度》宣传
画视频来引出微课程,并列举出微课研究的要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
同时,教师还展示了为小女孩打扮的拼图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课前准备部分,教师以录屏的形式展示了本节课任务所需的素材,并介绍了其作用。
在任务演示部分,教师使用CS录制电脑屏幕,边操作边
讲解,让学生学会图层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任务实践与创新制作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实践,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进行创新制作。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集体解决。
在小结反馈部分,学生组内交流通过微课研究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在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并评出最有创意作品进行总结反思。
通过本微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图层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等内容,培养创新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