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一)》的通知
- 格式:docx
- 大小:16.68 KB
- 文档页数:9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9号公布根据2004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技术服务第三章机构及其人员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
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
国家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中央财政对西部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第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并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国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鼓励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
第二章技术服务第六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第七条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包括下列内容:(一)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咨询;(二)提供避孕药具及相关的指导、咨询、随访;(三)对已经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提供相关的咨询、随访。
第八条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可以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下列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一)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三)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四)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项目。
卫⽣部关于印发⼈类辅助⽣殖技术与⼈类精⼦库评审、审核和审批管理程序的通知⽂号:卫科教发[2003]177号颁布⽇期:2003-06-27执⾏⽇期:2003-06-27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卫⽣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卫⽣局,部直属单位,部内有关司局:为规范和促进我国⼈类辅助⽣殖技术和⼈类精⼦库技术的应⽤和发展,保护⼈民群众健康权益,我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类辅助⽣殖技术管理办法》和《⼈类精⼦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及其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
⽬前,相关技术准⼊管理⼯作正在全国范围内进⾏。
为保证上述技术准⼊评审、审核与审批管理⼯作的科学、严谨、客观和公正,使其更具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加公开、透明并有章可循,以确保两个《办法》的有效实施,我部在对全国部分省、⾃治区、直辖市进⾏技术评审和审批⼯作的基础上,制订了《⼈类辅助⽣殖技术与⼈类精⼦库评审、审核和审批管理程序》(以下简称《审批管理程序》)。
现将《审批管理程序》印发给你们,并就实施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类辅助⽣殖技术属于特殊⾼新技术,应由各省、⾃治区、直辖市卫⽣厅局科技主管部门严格把好技术准⼊关。
在⼈类辅助⽣殖技术和⼈类精⼦库的审批过程中,要符合本省区域卫⽣发展规划和医疗技术需求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类精⼦库设置,每省不得超过⼀家;开展⼈类辅助⽣殖技术的机构由各省、⾃治区、直辖市卫⽣厅局根据⼈群客观需求和实际承受能⼒及本省技术⼒量情况⾃⾏决定,但要严加控制其数量和质量,严禁“试管婴⼉”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进⾏申请、评审、审核、申报和审批。
⼆、根据2002年10⽉1⽇起实施的国务院《计划⽣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2000年7⽉1⽇起实施的卫⽣部、外经贸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办法》的有关规定,凡持有《计划⽣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省级以上(含省级)计划⽣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同时持有卫⽣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符合设置条件和上述规范要求的,可以提出开展⼈类辅助⽣殖技术和设置⼈类精⼦库的申请,经国务院卫⽣⾏政部门按照两个《办法》审查批准后,⽅可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计划生育评审服务项目标准技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内容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篇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标准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基本标准按照《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符合本标准。
一、开展下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的条件:1、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宫内节育器取出术;2、孕10周以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宫腔镜技术不得用于终止妊娠手术);3、避孕、节育、生育的健康教育、知情选择、指导、咨询和随访。
(一)医疗保健机构部门设置应设置计划生育门诊(接诊室和检查室)、咨询室、宣教室、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术后休息室。
(二)工作用房要求1、布局合理,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规定。
环境应符合建筑安全要求和消防要求;保障水电供应,并具备温控设施和空气净化设施。
2、计划生育门诊:面积≥15平方米,具备非触摸式洗手设施,诊查区域应相对私密。
检查室每天应开展空气消毒。
2.1.咨询室:环境温馨,私密,便于交流。
2.2.宣教室:面积、设施、宣教内容与功能任务相匹配。
2.3.门诊手术区域:妇产科手术室属于一般手术室,应同其他门诊手术室要求相同,如果是洁净手术室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要求。
手术室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并要求有实质性隔断。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应设置:2.3.1.手术间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5平方米;2.3.2.准备室;2.3.3.刷手间或刷手处;2.3.4.更衣室或更衣处;2.3.5.术后观察室:设床位1~3张;2.3.6.污物处理区域。
2.4.药物流产观察室:设置观察床,数量与功能任务相匹配。
2.5.功能分区要求:无菌区:手术间、刷手间或刷手处。
清洁区:更衣室或更衣处、术后观察室,如手术室设浴室或厕所应在清洁区的外端。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及技术评审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4.19•【文号】国卫办职健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及技术评审准则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11号),我委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2号)中的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认可程序》和附件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同时失效。
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4年4月19日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一、申请与受理第一条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以下称资质认可机关)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见附录1);(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的知悉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义务、权利和风险的承诺书(附录2);(三)营业执照或者其他法人资格证明;(四)工作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合同;(五)专业技术人员、专职技术负责人、质量控制负责人的名单及其技术职称证书、劳动关系证明;(六)仪器设备清单、工作场所布局与面积示意图;(七)在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其他材料(详见附录3第二部分第八项)。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二)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评审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内容和目标:评审人员应该了解该项目的服务内容和目标,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2. 技术方案和方法:评审人员需要对该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方法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实现途径、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性、技术设备的运用以及技术服务的操作流程等方面。
3. 项目经费预算:评审人员需要对该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合理、公正、透明,并且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
4. 服务质量和效果:评审人员需要对该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以及服务效果的量化和可衡量性。
5. 项目管理和运营:评审人员还需要对该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管理流程等方面,以及项目运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风险掌控能力等方面。
以上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评审基本标准。
评审人员需要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并根据评审标准提出具体的评审意见和建议。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6号【发布部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2001.12.29【实施日期】2001.12.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6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主任:张维庆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的各级各类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时,有权了解自身的健康检查结果和常用避孕节育方法的作用机理、适应证、禁忌证、优缺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负责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在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劳动强度及其所处的生理时期,指导公民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并为其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技术服务。
对于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以长效为主的避孕方法。
第四条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免费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发放避孕药具;孕情、环情检查;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人工终止妊娠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
第五条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具体结算标准和结算形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一、引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保障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权益,制定本规范。
二、规范宗旨本规范的宗旨是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权益,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规范内容1、机构资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包括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
2、人员要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3、服务内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当包括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服务。
4、服务流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预约、就诊、检查、诊断、治疗、随访等环节。
5、质量控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定期检查、定期评估、定期整改等。
6、安全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处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7、信息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包括患者信息保护、数据统计等方面。
四、实施要求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检查。
2、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本规范要求。
3、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4、社会各界应当支持和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共同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本规范是针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法规,它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权益。
我们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以及社会各界都能够认真执行本规范,共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通过医疗手段来指导、规范、支持人们进行生育规划的一种服务形式。
随着人口问题的日益凸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育权益,各级卫生部门要坚持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进行规范,并制定常规和操作规程。
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设置1.基本原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合规成立,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人员,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良好的医疗服务信誉和声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服务范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应该包括孕前检查、孕期护理、生殖健康指导、生育规划等服务项目,同时还要提供避孕、节育的相关服务。
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诊疗常规1.预约挂号2.医生诊断医生在接诊时应认真听取患者的病史,并仔细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准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要细心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做好病情告知工作。
3.治疗方案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特点及其它相关因素,确保治疗方案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及时跟踪病情进展,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4.药物使用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选用对患者最为合适的药物,并根据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服药时间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医生应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的恢复和注意事项,在行动上要细心关照,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及时、全面地执行医生的嘱咐,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操作规程1.文书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历记录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保存,确保患者的隐私安全。
2.医疗器械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通[2016]24号关于发布卫生标准清理复审结果的通告国卫通〔2016〕24号我委对现行有效的卫生标准进行了清理复审。
经复审,82项标准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废止,21项强制性标准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特此通告。
附件:1.废止的标准目录2.性质由强制性转化为推荐性的标准目录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2月28日附件1:废止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废止日期1WS/T194-1999改灶降氟效果评价2016-12-282GBZ167-2005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2016-12-283GBZ/T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2016-12-284GBZ/T208-2008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2016-12-285WS/T366-2011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2016-12-286WS/T17-1996尿中铅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WS/T19-1996尿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2016-12-288WS/T21-1996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2016-12-289WS/T24-1996尿中汞的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10WS/T28-1996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11WS/T31-1996尿中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016-12-2812WS/T33-1996尿中镉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2016-12-2813WS/T35-1996尿中钒的催化极谱测定方法2016-12-2814WS/T36-1996尿中铬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15WS/T43-1996尿中镍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16WS/T48-1996尿中酚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016-12-2817WS/T52-1996尿中马尿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18WS/T55-1996尿中对氨基酚的分光光度法2016-12-2819WS/T57-1996尿中对硝基酚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20WS/T60-1996尿中五氯酚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21WS/T64-1996尿中三氯乙酸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WS/T65-1996尿中杀虫脒及对氯邻甲苯胺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2016-12-2823WS/T68-1996研制生物样品监测检验方法指南2016-12-2824WS/T91-1996尿中铅的示波极谱测定方法2016-12-2825WS/T108-1999血中铅的示波极谱测定方法2016-12-2826WS/T174-1999血中镉和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2016-12-2827GBZ72-2002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2016-12-2828WS/T119-1999生存质量测量表2016-12-2829WS/T122-1999全血中血红蛋白的测定2016-12-2830WS/T123-1999红细胞比积的测定2016-12-2831WS/T124-1999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验总则2016-12-2832WS/T223-200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免疫检验方法2016-12-2833WS/T228-2002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2016-12-2834WS/T251-2005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2016-12-2835WS/T252-2005体外诊断用品标识2016-12-2836WS/T100-1998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2016-12-2837WS/T200-2001儿童少年斜视的诊断及疗效评价2016-12-2838WS/T201-2001儿童少年弱视的诊断及疗效评价2016-12-28WS/T202-2001儿童少年屈光检测要求2016-12-2840WS316-2010胃癌诊断标准2016-12-2841WS317-2010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2016-12-2842WS318-20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016-12-2843WS319-20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16-12-2844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2016-12-2845WS322.1-2010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第1部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2016-12-2846WS322.2-2010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第2部分: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2016-12-2847WS323-2010原发性肺癌诊断2016-12-2848WS324-2010 骨组织库管理2016-12-28 49WS325-2010 眼库管理2016-12-28WS330-2011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2016-12-2851WS331-2011妊娠期糖尿病诊断2016-12-2852WS332-2011急性阑尾炎诊断2016-12-2853WS333-2011胰腺癌诊断2016-12-2854WS334-2011 子宫颈癌诊断2016-12-28 55WS/T336-2011 前列腺癌诊断2016-12-28 56WS337-2011 食管癌诊断2016-12-28 57WS338-2011 乳腺癌诊断2016-12-2858WS339-201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2016-12-2859WS340-2011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2016-12-2860WS382-2012肺炎诊断2016-12-2861WS383-2012支气管哮喘诊断2016-12-2862WS384-20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2016-12-2863WS385-2012先天性胆道畸形诊断2016-12-2864WS386-2012结直肠癌诊断2016-12-2865WS387.1-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1部分:心肺复苏2016-12-2866WS387.2-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2部分:催吐、洗胃2016-12-28WS387.3-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3部分:氧疗及人工气道建立2016-12-2868WS387.4-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4部分:呼吸道分泌物吸引2016-12-2869WS387.5-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5部分:外伤患者紧急止血、包扎和搬运2016-12-2870WS/T388-2012早产诊断2016-12-2871WS/T393-2012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2016-12-2872WS397-2012糖尿病筛查和诊断2016-12-2873WS/T398-2012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2016-12-2874WS/T422-2013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2016-12-2875GBZ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2016-12-2876GBZ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2016-12-2877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2016-12-2878GBZ162-2004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2016-12-2879GBZ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2016-12-2880GBZ214-2009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16-12-2881GBZ241-2012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2016-12-28GBZ242-2013放射性肝病诊断2016-12-28附件2:性质由强制性转化为推荐性的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GBZ141-2002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2WS236-2003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WS195-2001军团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4WS191-1999软下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5WS277-2007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6WS302-2008食物中碘的测定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7WS192-2008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19998WS309-2009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标准9GBZ232-2010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10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1WS321-2010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do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一部分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项目评审基本标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服务,由省级与设区的市级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上注明。
审批程序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申请开展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的机构,应符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一)》获准开展"终止早期妊娠手术"并同时符合下列要求:一、机构与科室设置要求(一)县级及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二)具有术后康复室或者术后观察室。
二、设备要求(一)麻醉机。
(二)喉镜。
(三)人工气道(气管导管、口咽通气道、喉罩、鼻咽通气道等)。
(四)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
(五)吸痰器(或者负压吸引器)、吸痰管。
(六)心电监护仪。
(七)血氧饱与度监测仪。
(八)自动测压装置(或者血压计)。
(九)心脏除颤器。
三、麻醉药品与抢救药品要求(一)按技术规范要求配备所需静脉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肌肉松弛药等,所配药品均应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与标准。
(二)抢救药品应配备:缩宫素、阿托品、可拉明、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纳洛酮、氟马泽尼、新斯的明、5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麻黄素、去甲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甘露醇、晶体与胶体静脉输液等。
四、人员要求(一)施术医师。
1.已取得妇产科或者计划生育专业执业医师证书。
2.持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书》或者《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通过麻醉镇痛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4.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
(二)麻醉医师。
1.持有麻醉专业执业医师证书。
2.三年以上住院麻醉医师并能独立承担全身麻醉。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在各国得到广泛的实施和推广。
为了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殖权益,各国相继制定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标准。
本文将围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标准,从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服务内容1. 健康家庭规划知识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第一步是向人民群众普及健康家庭规划知识,包括性教育、避孕方法、生育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宣传册、广告、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
2. 定期健康检查和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咨询,包括妇科检查、男科检查、生殖器官检查等项目。
通过检查和咨询,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 避孕药具和避孕技术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种避孕方法的指导和避孕药具的发放。
避孕方法包括常见的避孕药、避孕套、避孕环等,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4. 生育辅助技术咨询和服务对于一些需要生育辅助技术的夫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
生育辅助技术包括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通过专业的指导和操作,帮助夫妻解决生育问题。
二、服务流程1. 预约和登记人民群众在需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时,可以提前通过电话、网上等方式进行预约,填写相关信息并登记。
2. 咨询和检查预约后,人民群众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查。
咨询包括家庭规划知识、避孕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检查包括健康体检和生殖器官检查等项目。
3.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咨询和检查的结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包括避孕方法的选择以及生育辅助技术的推荐等。
4. 服务实施和跟踪根据制定的计划,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发放避孕药具、进行生育辅助技术以及进行定期的跟踪和复查等。
三、服务质量1. 客户满意度调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和需求。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8.19•【文号】国人口发[2005]45号•【施行日期】2005.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政府采购正文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办法》的通知(国人口发[2005]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现将《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1、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申请表(略)2、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专家组评审意见表(略)二00五年八月十九日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为规范《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编制管理工作,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指导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推广和应用,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是指由中央财政资金统一采购并免费供应给育龄群众的避孕药品、宫内节育器和避孕套。
第三条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目录》的编制,对《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目录》的编制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对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按照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和安全、有效、适用、择优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进入《目录》的程序第四条申请进入《目录》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必须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部门批准注册的准字号产品,且在有效期内;(二)生产企业具有合法的生产相关产品的资质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三)生产企业资信状况良好,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反馈意见;(四)产品符合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服务需求,且易于推广应用;(五)新产品须经过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或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进行的引入性试验,证明适宜基层推广使用。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6号)(2004年 12月 10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的各级各类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时,有权了解自身的健康检查结果和常用避孕节育方法的作用机理、适应证、禁忌证、优缺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负责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在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劳动强度及其所处的生理时期,指导公民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并为其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技术服务。
对于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以长效为主的避孕方法。
第四条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免费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发放避孕药具;孕情、环情检查;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人工终止妊娠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
第五条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具体结算标准和结算形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国家向城市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城市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接受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其费用解决途径为:参加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和其它相关社会保险的,由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支付;未参加上述保险的公民,由所在单位或地方财政负担。
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对西部困难地区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概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通过医学手段来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安全和效果,以下是相关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二、诊疗常规1. 诊断和评估a. 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需求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生育史以及相关的家族遗传情况。
b.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生殖器官、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c. 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验、尿液检验、内分泌激素水平等方面的检查。
2. 术前准备a. 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心理辅导、手术风险评估等。
b.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并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和沟通。
3. 手术操作a.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包括节育手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
b.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c. 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和措施。
4. 术后护理a. 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感染情况等。
b. 根据手术的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抗感染和止痛治疗。
c. 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包括生活习惯调整、饮食调理等。
三、操作规程1. 术前准备a. 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并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
b. 术前禁食: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以防止手术期间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导致感染。
c. 术前清洁: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手术操作a. 确定手术部位: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并进行必要的标记。
b. 麻醉操作: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麻醉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c. 手术器械准备: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d.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切口操作,注意切口的大小和位置。
e. 手术缝合: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缝合,保证伤口的愈合。
3. 术后护理a. 监测生命体征: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
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基本标准按照《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符合本标准。
一、开展下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的条件:1、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宫内节育器取出术;2、孕10周以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宫腔镜技术不得用于终止妊娠手术);3、避孕、节育、生育的健康教育、知情选择、指导、咨询和随访。
(一)医疗保健机构部门设置应设置计划生育门诊(接诊室和检查室)、咨询室、宣教室、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术后休息室。
(二)工作用房要求1、布局合理,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规定。
环境应符合建筑安全要求和消防要求;保障水电供应,并具备温控设施和空气净化设施。
2、计划生育门诊:面积≥15平方米,具备非触摸式洗手设施,诊查区域应相对私密。
检查室每天应开展空气消毒。
2.1.咨询室:环境温馨,私密,便于交流。
2.2.宣教室:面积、设施、宣教内容与功能任务相匹配。
2.3.门诊手术区域:妇产科手术室属于一般手术室,应同其他门诊手术室要求相同,如果是洁净手术室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要求。
手术室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并要求有实质性隔断。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应设置:2.3.1.手术间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5平方米;2.3.2.准备室;2.3.3.刷手间或刷手处;2.3.4.更衣室或更衣处;2.3.5.术后观察室:设床位1~3张;2.3.6.污物处理区域。
2.4.药物流产观察室:设置观察床,数量与功能任务相匹配。
2.5.功能分区要求:无菌区:手术间、刷手间或刷手处。
清洁区:更衣室或更衣处、术后观察室,如手术室设浴室或厕所应在清洁区的外端。
缓冲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污染区:污物处理。
(三)基本装备要求1、妇科检查床、妇科手术床、手术包、器械台、器械柜、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会阴冲洗器具、筛网、大小量杯、其它妇科检查条件(窥阴器、一次性防护垫、消毒手套、棉签、载玻片、生理盐水、长镊、宫颈刮片、10%氢氯化钾、润滑剂、消毒剂等必备器材);2、基本急救条件: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吸氧设备、电动吸引器、常用急救药品、手电筒、导尿包等;3、常规临床检验条件:常规生化、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测;4、放射检查条件;5、心电检查条件;6、病理检查条件或与其他医院病理检查科建立合作关系。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一)一、放、取宫内节育器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乡(镇)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1、手术室和妇科检查室及接诊室分别设立;2、进入手术室前有缓冲区(包括更衣),并设有洗手及清洁器械池;3、手术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有纱窗和纱门、毛玻璃窗户、活动门,必要时应有取暖和降温设施;4、手术室平顶,水磨石或地砖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光滑便于清洁消毒;5、手术室面积12-16平方米。
(二)设备要求1、术前洗手设备;2、空气消毒设备:合格紫外线消毒灯等;3、器械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4、妇科手术床及冲洗设备;5、妇科检查用具;6、器械浸泡器皿、无菌储物罐;7、单头冷光源手术灯或照明立灯及手术凳;8、小型移动器械台;9、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包(数个);10、无菌手术器械柜、手术备用器械及敷料;11、污物桶、污物处理用品;12、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氧气袋、急救药品箱);13、B型超声仪;14、术后观察床;15、显微镜及其它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器材和试剂;16、具有获得宫颈防癌检验结果的条件。
(三)技术人员要求至少一名技术服务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已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合格证》上载明有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项目;具备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技术能力。
(四)管理要求有以下正式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1、各类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手术质量管理制度;2、避孕节育咨询、指导规范和手术知情同意制度;3、手术室工作制度;消毒登记、紫外线灯使用登记制度;4、贯彻《计划生育手术常规》的制度;5、手术证明、手术记录(包括各类手术记录、高危手术登记及差错事故登记等)管理制度;6、抢救、转诊及登记制度;7、随访、统计工作制度;8、医案管理,包括病历、登记、报表档案管理制度。
(五)妇科检查室要求1、妇科就诊室与检查室应分设;2、设妇科检查床、检查台(桌)、诊察桌椅等;3、妇检用品:一次性臀垫、手套、窥器、长镊及冲洗、消毒用品、污物处理用品等;4、阴道分泌物检查用品:生理盐水、10%氢氧化钾、载玻片、棉签、宫颈刮板及试剂等;5、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门诊病历、登记表册等。
国家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
评审基本标准(一)》的通知
国计生发〔2001〕140号
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第5号令)的有关规定,我委组织专家制定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一)》,该标准是审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执业项目的依据,现印发各地,请严格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评审基本标准(一)
一、放、取宫内节育器
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乡(镇)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
1、手术室和妇科检查室及接诊室分别设立;
2、进入手术室前有缓冲区(包括更衣),并设有洗手及清洁器械池;
3、手术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有纱窗和纱门、毛玻璃窗户、活动门,必要时应有取暖和降温设施;
4、手术室平顶,水磨石或地砖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光滑便于清洁消毒;
5、手术室面积12-16平方米。
(二)设备要求
1、术前洗手设备;
2、空气消毒设备:合格紫外线消毒灯等;
3、器械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
4、妇科手术床及冲洗设备;
5、妇科检查用具;
6、器械浸泡器皿、无菌储物罐;
7、单头冷光源手术灯或照明立灯及手术凳;
8、小型移动器械台;
9、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包(数个);
10、无菌手术器械柜、手术备用器械及敷料;
11、污物桶、污物处理用品;
12、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氧气袋、急救药品箱);
13、B型超声仪;
14、术后观察床;
15、显微镜及其它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器材和试剂;
16、具有获得宫颈防癌检验结果的条件。
(三)技术人员要求
至少一名技术服务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已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
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合格证》上载明有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项目;具备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技术能力。
(四)管理要求
有以下正式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各类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手术质量管理制度;
2、避孕节育咨询、指导规范和手术知情同意制度;
3、手术室工作制度;消毒登记、紫外线灯使用登记制度;
4、贯彻《计划生育手术常规》的制度;
5、手术证明、手术记录(包括各类手术记录、高危手术登记及差错事故登记等)管理制度;
6、抢救、转诊及登记制度;
7、随访、统计工作制度;
8、医案管理,包括病历、登记、报表档案管理制度。
(五)妇科检查室要求
1、妇科就诊室与检查室应分设;
2、设妇科检查床、检查台(桌)、诊察桌椅等;
3、妇检用品:一次性臀垫、手套、窥器、长镊及冲洗、消毒用品、污物处理用品等;
4、阴道分泌物检查用品:生理盐水、10%氢氧化钾、载玻片、棉签、宫颈刮板及试剂等;
5、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门诊病历、登记表册等。
二、终止早期妊娠手术
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乡(镇)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同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室要求。
(二)设备要求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设备基础上增加以下部分:
1、人工流产包(数个);
2、人工流产专用负压吸引器;
3、筛网、量杯;
4、10%福尔马林液及送病理器材;
5、转送疑难、急重症病人的应急设备。
(三)技术人员要求
1、至少一名技术服务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持有效《合格证》,《合格证》上
载明有终止早期妊娠手术项目;
2、一名持有效《合格证》的检验人员。
(四)管理要求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终止早期妊娠术并发症治疗常规;
2、手术记录、随访及登记制度。
(五)开展药物流产项目,须在具备急诊刮宫手术和给氧、输液、输血(如无输血条件的单位必须有就近转诊条件)的县(区)级以上
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并应另设药物流产观察室,内有观察床;技术服务人员应持有效《合格证》并载明有药物流产服务项目。
三、输卵(精)管绝育术
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乡(镇)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
1、手术室自成单元,有缓冲隔离区;
2、有更衣间、洗手间、手术准备间、手术间等;
3、手术间面积15-20平方米;
4、手术间平顶、水磨石或地砖地面,墙面贴瓷砖,毛玻璃窗户,有纱窗和纱门,弹簧活动门,天花板光滑便于清洁消毒,室内有冲刷条件;
5、手术间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工作人员和受术者通道分开;必要时有取暖、降温设施。
(二)设备要求
1、术前洗手设备;
2、空气消毒设备:合格紫外线消毒灯;
3、器械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
4、器械浸泡器皿、无菌储物罐;
5、手术床;
6、四孔以上无影灯;
7、电动吸引器;
8、输卵(精)管结扎包(数个);
9、无菌手术器械柜,手术备用器械及敷料;
10、中型移动器械台;
11、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设备、输氧设备、急救药品);
12、术后观察床;
13、显微镜及其它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检验器材和试剂;
14、常规备皮工具;污物桶及污物处理用品;
15、转送疑难、急重症病人的应急设备。
(三)技术人员要求
1、至少有2名技术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持有效《合格证》,《合格证》上载明有相应手术项目;
2、至少1名持有效《合格证》的专业检验人员。
(四)管理制度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输卵(精)管绝育术并发症处理常规;
2、手术记录、随访及登记制度。
四、皮下埋植避孕术
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乡(镇)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同输卵(精)管绝育术手术室要求,并备皮埋手术包;
应具有获得生化检验结果的条件。
(二)技术人员要求
1、至少有1名技术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持有效《合格证》,《合格证》上载
明有相应手术项目;
2、至少1名持有效《合格证》的专业检验人员。
(三)管理制度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皮埋术并发症处理常规;
2、手术记录、随访及登记制度。
五、终止中期妊娠手术
应在具备下述条件的县(区)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基本同输卵(精)管结扎术手术室要求;另备分娩室。
(二)设备要求
在人工流产设备条件基础上增加以下部分:
1、引产包(数个);
2、急救推车(放置急救药品及器械);
3、静脉切开包及气管切开包;
4、有输氧设备、输血条件及抢救监护条件;
5、有转诊应急设施;
6、设有住站病房;
7、有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出、凝血时间的检验条件。
(三)技术人员要求
1、技术服务人员中,至少有一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或妇产科专业的
技术人员,持有效《合格证》并载明相应手术项目;
2、持有效《合格证》、能进行生化测定的专业检验人员一名。
(四)管理制度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病房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等抢救常规置于明显处,方便查阅;
3、手术记录、抢救登记、管理制度。
六、输卵(精)管吻合术
应在具有下述条件的县(区)级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中进行。
(一)手术室要求同绝育手术室要求。
(二)设备基本同绝育手术室设备条件,另有以下要求:
1、具备9孔以上无影灯;
2、万能手术床;
3、显微外科手术设备及器械;
4、吻合术手术包;
5、输卵管通液和放射、造影设备;
6、如开展输精管吻合术,需具备显微镜和精液分析常规检验的器材。
(三)人员要求
1、至少有2名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或妇产科和/或外科专业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持有效《合格证》并载明相应的手术项目;
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已取得《合格证》的麻醉师一名,持有效《合格证》的专业检验人员一名。
(四)管理制度
在放、取宫内节育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制度并有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
1、病房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输卵(精)管吻合术并发症治疗常规及随访、登记管理制度;
3、输卵(精)管吻合术证明查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