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窗声学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5.73 MB
- 文档页数:17
胃窗超声造影技术近年最新参考文献
(2014年03月)
[1]郭心璋,张武.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7(3):4-8.
[2]刘学明,主编. 腹部超声诊断学图解. 第一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82-230.
[3] Hong Shi, Xiu-Hua Yu, Xinzhang Guo, et al.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of gastric lesions .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 August 21;18 (31):4136-4144.
[4]郭心璋,施红,张武,主编.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临床应用及进展. 中
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年09月出版.
[5]施红,蒋天安,主编.实用超声造影诊断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258-334
[6]任杰,苏中振,主编.普通外科超声解剖与诊断图谱.第一版.广州:广东科技
出版社,2013:075-016。
胃声学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刘莉莉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1994(3)4
【摘要】本文对300例上腹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了胃声学造影的B超动态观察,对各种胃疾患的声像学特征进行初步讨论。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胃解剖轮廓和胃壁的层次结构,可作为胃疾患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总页数】3页(P361-363)
【作者】刘莉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504
【相关文献】
1.再谈胃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J], 朱邦杰
2.新型胃声学造影剂及其临床应用 [J], 吕国荣;苗立英
3.日本新·胃X线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J], 赵德明;孙永康;陈杰;杨瑜;杨友福;姜怡芳;顾小莺;刘敏婴
4.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常见胃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彭咏;周芳;王芬;廖惠
5.胃窗声学造影剂在下段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杨海云;曾广绥;高传江;欧冰;智慧;文艳玲;罗葆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窗声学造影显像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叶少军;盛燕红;阮郑【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16(21)3【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后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本院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
予服胃窗声学造影剂后,用超声显像观察胃、十二指肠的形态结构、胃肠壁结构及蠕动等变化。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结果与胃镜及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胃溃疡的诊断符合率93.5%(29/31),不符合率6.5%(2/31)。
十二指肠溃疡符合率88.6%(31/35),不符合率11.4%(4/35),二种消化性溃疡的总符合率为91%,误诊率为9%。
结论胃窗声学造影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尤其对各种原因不适宜或不愿意做内镜检查的患者,且可同时对其浆膜层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可作为内镜检查的有益补充。
【总页数】2页(P504-504,505)【作者】叶少军;盛燕红;阮郑【作者单位】312030 绍兴,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312030 绍兴,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312030 绍兴,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组织谐波成像与胃窗声学造影剂联合应用在胃病诊断中的价值 [J], 马乾凤;叶秀芳;张银菊2.新型胃窗声学造影剂在胃超声诊断中应用效果评价 [J], 叶秀芳;马乾凤;张银菊3.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黄瑞娟; 林振意; 曾超华4.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胡火英;胡满英;洪冰5.胃窗声学造影剂在下段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杨海云;曾广绥;高传江;欧冰;智慧;文艳玲;罗葆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窗声学造影剂技术要求一、引言胃窗声学造影剂是一种用于胃部超声检查的特殊药物,通过增强胃壁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声学对比,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以辅助医生进行胃部疾病的诊断。
本文将就胃窗声学造影剂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二、成分与性质胃窗声学造影剂的主要成分应具有良好的声学特性,能够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背向散射信号,从而增强胃壁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
同时,成分应稳定,不易受胃酸等消化液的影响,以保证在胃部的停留时间足够长。
此外,造影剂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不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
三、粒径与分布胃窗声学造影剂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对其声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粒径较小的造影剂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胃壁组织间隙中,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同时,粒径分布应均匀,避免出现大量团聚或沉淀现象,以确保在胃部各个部位都能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
四、稳定性与保存胃窗声学造影剂的稳定性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制造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添加稳定剂等,以提高造影剂的稳定性。
此外,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高温、潮湿等不利环境因素,确保造影剂在有效期内保持良好的性能。
五、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使用胃窗声学造影剂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造影剂应在检查前一定时间服用,并配以一定量的水,以确保其在胃部充分分布。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应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意见,确保安全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监管为确保胃窗声学造影剂的安全与有效性,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措施必不可少。
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从原料采购、生产环节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同时,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市场上的胃窗声学造影剂进行抽检,确保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
七、结论与展望胃窗声学造影剂在胃部超声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技术要求涉及成分与性质、粒径与分布、稳定性与保存、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与监管等多个方面。
胃十二指肠疾病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后的临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2T06:25:39.8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5期作者:陈昱彤[导读]胃十二指肠疾病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后的临床应用分析陈昱彤(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00)【摘要】目的:探析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技术的意义。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筛选出的60例胃十二指肠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及胃镜检查结果确诊,对其实施胃肠超声造影技术,获取胃肠超声造影技术的检出率。
结果:组内60例患者中,仅1例漏诊,胃肠超声造影技术检出率为98.33%(59/60)。
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胃肠超声造影技术的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胃肠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价值胃十二指肠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都是该类疾病,其出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结构有密切联系,近几年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
而在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首先需要对疾病类型,以及程度进行了解和掌握,以此为后续有效治疗提供保障,也就表明需要进行准确诊断。
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诊断方式有胃肠镜、X线钡餐检查等,但整体诊断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当前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超声造影技术日益完善,其在胃十二指肠中的诊断价值也被越来越多学者所认可[2]。
在此背景下,本项研究对该种诊断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展开探析,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所筛选出的60例胃十二指肠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及胃镜检查结果确诊。
组内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值最小32岁、最大80岁,均值为(52.13±2.16)岁。
研究符合伦理原则;入组对象均知情,且为自愿参与。
·论著·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2000301)作者简介:艾欣,硕士研究生,Email:aixin_1994@126.com通信作者:戴维德,主任医师,Email:dai.weide@126.com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艾欣a,王川予a,陈秀华a,范小晶a,刘媛a,贾静怡a,杜俊b,王薇c,周新平d,戴维德a(北京医院,a超声科,b病理科,c消化科,d普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摘要] 目的 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06例胃窗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癌49例,电子胃镜检出胃癌5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4.2%(49/52);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溃疡15例,电子胃镜检出2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8.1%(12/18);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息肉、胃良性肿瘤及胃炎等胃部良性疾病16例,电子胃镜检出29例,诊断符合率为55.1%(10/19)。
对于胃癌的诊断,胃窗超声造影与胃镜较为一致(κ=0.742),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胃窗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92.4%(κ=0.793)。
胃部恶性疾病较良性疾病胃壁增厚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的诊断及胃癌的检出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筛查技术。
[关键词] 胃疾病;超声检查,多普勒;胃镜检查;诊断技术,消化系统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0.03.013Thevalueofor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inthediagnosisofgastricdiseases AiXin ,WangChuanyu,ChenXiuhua,FanXiaojing,LiuYuan,JiaJingyi,DuJun,WangWei,ZhouXinping,DaiWeide( DepartmentofUltrasound,BeijingHospital;NationalCenterofGerontology;ChineseAcademyofMedical SciencesInstituteofGeriatrics;Beijing10073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DaiWeide,Email:dai.weide@126.com[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valueoforalcontrastinhancedultrasoundinthediagnosisofgastricdiseases.Methods Aretrospectiveanalysisof106patientswithoutpatientsorin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2toApril2019wasperformedwith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andpathologicalresults.Results 49casesofgastriccancerweredetectedbyor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and52casesofgastriccancerweredetectedbyelectronicgastroscope.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was94.2%(49/52);15casesofgastriculcerweredetectedbycontrastenhancedgastrosonographyand22casesweredetectedbyelectronicgastroscope.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ofthetwowas68.1%(12/18);16casesofbenigngastricdiseasessuchasgastricpolyps,gastricbenigntumorsandgastritisweredetectedbycontrast enhancedultrasound,29casesweredetectedbyelectronicgastroscopy,and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was55.1%(10/19).Forthediagnosisofgastriccancer,or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isconsistentwithgastroscopy(κ=0.742),and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methods(P>0.05).Comparedwithpathologicalresults,theaccuracyofgastricwindowcontrastultrasonographywas92.4%(κ=0.793).Themalignantgastricdiseasehadathickergastricwallthanthebenigndisease,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Or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hasapplicationvalueinthediagnosisofgastricdiseasesandthedetectionofgastriccancer.Itcanbeusedasanearlyscreeningtechnology.[Keywords] Stomachdiseases;Ultrasonography,doppler;Gastroscopy;Diagnostictechniques,digestivesystem 胃部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造影剂及临床应用造影剂是一种能够使人体内脏器或血管显影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注射、口服、灌肠等方式进入体内,然后在影像学中通过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技术观察器官或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造影剂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手术中引导。
首先,造影剂在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生常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来观察患者的器官或血管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造影剂可以通过在血管内或脏器中引入,显影出血管或脏器的详细形态,有助于医生发现潜在的病变或异常情况。
例如,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情况,从而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葡萄糖钙片剂可以通过口服进入体内,然后通过摄影机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用于胃溃疡和胃食管逆流病的诊断。
这些都是造影剂在诊断中的应用。
其次,造影剂在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造影剂具有杀菌、止血和消炎等特性,可以直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碘化聚维酮酸盐是一种常用的抗感染剂,可以通过灌肠的方式达到杀灭肠道细菌的效果,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
肺通气灌注显影剂可以用于肺栓塞的治疗,通过注射使血栓溶解。
肝动脉栓塞化疗剂可以灌注肝动脉中,用于肝癌的治疗。
这些都是造影剂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造影剂可以在手术中发挥引导作用。
在某些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清晰地看到血管或器官的位置和走向,便于准确地操作。
造影剂可以在手术前注射或灌入体内,然后通过X射线或CT进行观察,帮助医生确定手术范围和防止误操作。
例如,在肾脏手术中,医生可以注射肾盂造影剂,通过X射线观察肾盂的形态,以便更加准确地切除肿瘤。
这种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总结起来,造影剂在临床中有诊断、治疗和手术引导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医生观察器官或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某些需要明确器官位置和走向的手术,造影剂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因此,造影剂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2-02-16T06:45:44.1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作者:秦菊敏[导读] 超声波胃肠检查是一种客观的诊断方法,就像X射线内窥镜一样。
山东省肿瘤医院外八科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440号超声波胃肠检查是一种客观的诊断方法,就像X射线内窥镜一样。
胃肠道疾病种类多,应对的检查方法也不尽相同。
其中超声波就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有益的补。
超声波不但可以用于体格检查,也是可以用于胃肠道综合检查。
在X光检查和无环境条件的内窥镜检查的前提下,超声波可以提供更多的疾病信息。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于于3mm的病灶和小于5mm肿瘤源容易被忽略。
有时胃粘膜和肠道的观察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不符,胃肠道的相关性一般不明显,而相对超声波来说,在准确性上,内镜检查效果较好。
下面就来说一下胃肠超声波在临床上的应用。
1 胃肠超声波在临床优势超声波最重要的优点是声速通过胃壁形成胃壁的秒数,可以根据以上来判断胃癌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烟雾诊断法预测胃癌和壁癌的进展一般规律是通过控制胃镜转移来补充胃镜功能和X线,根据治疗方案临床异常口腔超声检出率很低。
胃肠道超声仪对胃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对早期胃癌的敏感度仅为15%,在进行胃癌判定时,不宜使用超声内镜应用,此外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胃内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胃肠道超声是较为自然的一种诊断方法,它利用生物元素穿透胃壁和胃壁的高度,提供胃壁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有时它可以测量胃肠道疾病的侵袭程度。
是胃肠道超声波检查的重要手段。
通过降解的诊断方法,利用生物技术穿透胃壁,可以代表胃壁的层次结构,临床信息、肿瘤部位、大肠超声通常包括胃溃疡、胃癌、胃肠道穿孔等疾病的检测。
为了不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胃癌和胃肠道超声也会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
2 超声检查临床应用方式胃肠道疾病的调查等方法包括采样、内镜检查、超声检查等,胃肠道超声临床应用的实际分析和临床检查种类很多。
胃窗声学造影检查方法郭心璋胃窗声学造影剂可以减少或消除胃十二指肠超声伪影,使胃肠腔形成特定的声学界面,不出现后方增强效应,也不导致后方声衰减,能明显提高胃肠壁及周邻脏器的声像清晰度,增强超声分辨能力。
因此,它对胃十二指肠壁病灶的显示更丰富、更敏感,尤其在解决普查消化道早期小病变的难题上,具有良好优势。
此外,该法能使胃十二指肠保持30~50分钟的超声造影显像时间,便于超声医生仔细检查分析。
使用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璋牌”胃窗声学造影剂,取一人份倒入杯中,按说明调制成混悬液,搅拌均匀,成人每次口服500~600ml,小儿酌减,同时进行超声扫查。
一、仪器实时超声诊断仪是胃窗声学造影检查的理想仪器。
探头通常选用凸阵式或线阵式,频率范围2.5~12MHz,也可根据受检者年龄及身体胖瘦程度选择使用。
依据仪器分辨率的高低,可显示胃十二指肠相应的图像质量。
二、胃窗声学造影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及禁忌症1.受检者前一日晚餐进软食和素食,然后禁食,查前8小时内禁水;2.通常把胃窗声学造影检查安排在上午,并在受检者保持空腹状态下进行;3.胃窗声学造影检查应安排在X线钡剂检查之前进行;4.重复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须间隔2小时以上;5.幽门梗阻患者查前需洗胃,并尽量保持胃内无潴留物;6.临床禁食患者禁用。
三、胃窗声学造影剂用法1.调制方法将一人份造影剂倒入杯中,先加120~300ml左右冷开水搅匀,再加热开水至500ml~600ml,边加边搅拌,充分搅匀,温服即可。
不同年龄段使用胃窗声学造影剂的建议口服量:3~10岁建议量: 200~400ml10~15岁建议量: 400~500ml15岁以上建议量: 500~600ml注意:(1)调制好的造影剂基本均匀,如有少量沉淀不影响效果,在温度适可后给受检者使用,口服前应搅匀;(2)每包造影剂冲至500~600ml时,可获得最佳超声造影显像效果,故在调制时必须保持冲泡浓度和加水量,但受检者口服时可酌情减少用量;(3)根据超声检查医生的使用习惯,如需要较稠的造影剂混悬液,可在调制时加冷开水120ml左右,然后搅匀冲沸开水至500~600ml,即可调制出较稠的造影剂混悬液;如在调制时加冷开水300ml左右,然后搅匀冲沸开水至500~600ml,则可获得较稀的造影剂混悬液。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陆文明一、概述胃肠道占据腹腔容积的3/4,构成消化管的绝大部分,是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脏器,也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脏器之一。
目前临床诊断胃肠疾病主要是X线钡剂造影、内窥镜(胃、肠镜)等检查,CT、MRI、DSA等也部分用于胃肠疾病诊断中。
胃肠超声检查可显示胃肠管腔内的充盈和排空等变化;管壁的蠕动、厚度和层次结构;对肿瘤以及其它胃肠管壁增厚性疾病有良好的显示能力,能够提示病变的所在部位和范围,测量病变大小和管壁增厚的程度,了解肿瘤的周围临界及浸润情况。
另根据胃肠管腔的阳性超声所见诊断管腔扩张性、梗阻性、炎症性疾病。
胃肠的超声检查检查主要包括:经腹壁胃肠超声检查、胃肠充盈超声检查(胃肠超声造影法)、术中胃肠超声、内窥镜等腔内超声和胃肠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目前临床应用主要是;1.经腹壁直接检查法: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胃肠道多不易形成良好的声学反射界面,因而仅能观察到很小部分胃肠病变的表现,远远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诊断准确性远远低于X线钡剂造影和内窥镜检查,但在胃肠疾病急腹症的诊断承担主要任务,有一定价值,但仍有较大限制,特别是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小病灶的显示等效果不满意,不能普及推广应用。
2.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法:它是采用造影剂充盈胃、肠腔,通过改善胃肠的超声内部环境,以利于超声波声束穿透,使胃肠结构和其病变得于更加清晰地显示。
随着造影剂不断研制开发,品种从单纯的一种向多种发展,使这种检查方法逐渐发展和推广,这项技术将成为超声诊断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而得到推广普及,共同和X线钡剂造影、内窥镜检查担负起胃肠疾病的主要诊断任务。
3.内窥镜法即超声内镜(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人体腔内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的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查,以获取管道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属于腔内超声之一。
它结合了内镜和超声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发性肝癌较为少见。
肝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并且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均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及时的、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并通过尽早的治疗措施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周期,增强CT与超声造影是临床常用的、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肝脏增强CT扫描具有时间间隔短、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在增强扫描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充分利用肝脏的双重血供特点和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的特点来充分反映病灶的特征[3],并且能够检出直径在10mm左右的微小癌灶[4],其典型影像表现为快进快出,即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
超声造影则能够对病灶三期的血流动态起到实时动态监测的作用,其病灶门脉期与延迟期的回声情况还可为临床诊断良性或恶性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超声造影还具有无辐射、可随时进行、简便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显示病灶强化细节的效果较好,其临床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强化动态为动脉期高增强,而门静脉期与延迟期低增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于肝癌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80.0%、83.0%,无显著性差异(P >0.05),故这两种影像学检测方法无明显的诊断准确率区别,但各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增强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良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所在部位,同时能检查出10mm左右的微小癌灶,而超声造影也能够良好的显示肿瘤情况,而且两种检查均能提示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是否有癌栓。
结合以上结果与临床实际诊断经验,增强CT与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二者联合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临床检出率。
【参考文献】[1]周步琴,张强,蒲宝平.超声造影联合CT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肝癌合并肝硬化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8,39(2):172-174.[2]张雪棉,李春晖,张佳圆.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6):755-758.[3]乔颖,马立公,等.肝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2):164-165.[4]张红万,王小进,仲阳.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1):1841-1843.胃窗超声造影是采用回声造影剂,对胃腔进行充盈后能够呈现胃腔中的回声界面,此回声界面分布均匀,和实质性组织回声存在相似性,将干扰黏液和胃腔中的气体予以消除,对内环境予以改善,有助于声束的穿透,清楚的呈现患者胃壁结构和病变情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