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
岩石的组成实验报告研究背景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固态物质,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
研究岩石的组成对于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岩石样本的分析,了解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并探讨不同岩石的形成过程。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 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包括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2. 显微镜和放大镜。
3. 酸:包括盐酸和稀硝酸。
4. 化学试剂:如碳酸氢铵、硫酸铁、氢氧化钠等。
5. 实验器材:容器、滤纸、研钵、显微镜玻片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岩石样本,进行粗破碎,并用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和颜色。
2. 将破碎后的岩石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则表示岩石中含有碳酸盐矿物。
3. 另取一小块岩石样本,进行细破碎,并加入稀硝酸。
若有气泡产生并有淡黄色烟雾浸出,则表示岩石中含有硫化物矿物。
4. 取一小块岩石样本,用放大镜观察其断口和晶体结构。
5. 取少量岩石样本,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并用火烧烤金属探针加热。
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能含有硅酸盐矿物。
6. 取一小块岩石样本,加入硫酸铁和氢氧化钠溶液。
若有深红色沉淀生成,则可能存在硫化铁矿物。
7. 将岩石样本制备成薄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节。
实验结果火山岩火山岩通常呈黑色或灰色,含有的主要矿物质有辉石、磁铁矿、长石等。
在添加盐酸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岩石中存在碳酸盐矿物。
沉积岩沉积岩多呈灰色或黄色,常见的成分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在添加稀硝酸后,产生淡黄色烟雾浸出,说明岩石中含有硫化物矿物。
变质岩变质岩通常颜色较深,结晶程度高。
具体成分有石英、云母、长石等。
通过观察断口和晶体结构,发现岩石中晶粒较大且排列紧密。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和成分。
火山岩主要由辉石、磁铁矿和长石等矿物组成;沉积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变质岩主要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
这些岩石的形成过程与地球的地质变化密切相关。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探讨了岩石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的组成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岩石样本的分析,了解岩石的组成成分,探究不同成分对岩石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显微镜2. 岩石样本:包括花岗岩、石灰岩和页岩等3. 实验台4. 实验记录表格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并清洁表面杂质。
2. 将岩石样本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
3. 观察样本的颜色、晶粒大小、晶粒排列方式等特征,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对样本进行化学试剂反应实验,以确定样本中的成分。
例如,用盐酸滴在岩石表面,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判断是否含有碳酸盐类成分。
5.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岩石样本的成分组成,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岗岩样本:颜色多为灰色、白色或粉红色。
晶粒较大,排列紧密。
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长石和云母等。
这些矿物质的共同作用赋予花岗岩坚硬耐磨的特性。
2. 石灰岩样本:颜色多为白色、黄色或灰色。
晶粒较细,排列较松散。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石灰岩容易溶解,形成洞穴等地貌特征。
3. 页岩样本:颜色多为黑色、灰色或褐色。
晶粒微细,难以辨认。
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页岩具有较强的隔水、隔气特性,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透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岩石样本的组成成分有了初步的了解。
花岗岩富含石英、长石和云母,具有坚硬耐磨的特性;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容易溶解形成洞穴;页岩主要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构成,具有隔水、隔气的特性。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岩石的组成成分,还对不同成分对岩石性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在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样本的选择有限,无法包括所有类型的岩石;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也可能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扩大样本范围,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岩石标本制作方法
岩石标本制作的方法如下:
1.准备岩石样本:首先需要收集到适合制作为岩石标本的岩石样本。
采集时需要注意搜集标本的大小、形状、质地。
2.打磨石头:将采集到的石头放入石头切割机中,进行坯料加工,去除多余的部分。
接着将石头放入石板磨光机中进行平整的打磨。
3.切割石头:将磨光的石头放到切割机上,根据标本大小进行切割,保持标本整洁和美观。
4.喷涂漆面:将岩石样本涂上一层透明漆面,让岩石表面更亮丽、美观。
5.标记标本:在标本上标明名称、产地和采集日期等信息。
6.制作支架:根据标本的大小,制作一个专门的支架,将石头固定在支架上。
支架可以让标本更稳定地展示,也更加方便存放。
以上就是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时需要保证工具的安全操作,避免伤害自己。
制作完成后,可以将岩石标本放置在相应的展示柜或者架子中展示,一定会给人们带来一份奇妙的视觉体验。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所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与分析。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相关试验并计算了试验结果。
试验对象为一块来自地下矿区的岩石样本。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试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二、试验方法1.压缩试验采用标准压缩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压缩试验。
首先,将岩石样本放置在试验台上,固定好后施加压力。
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压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2.弯曲试验采用标准弯曲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弯曲试验。
将岩石样本放置于试验台上,以一定的速度施加弯曲力。
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3.剪切试验采用标准剪切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剪切试验。
将岩石样本放置于试验台上,施加垂直方向的力,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三、试验结果1.压缩试验结果根据压缩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初期变形阶段应变增加速度较快,之后应变增加速度逐渐减慢,直至达到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为XXXMPa。
此外,岩石样本在达到极限强度后发生破坏。
2.弯曲试验结果根据弯曲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应力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线性弯曲变形,之后弯曲变形速度逐渐加快。
最大应力为XXXMPa。
当应力超过一定值后,岩石样本出现断裂破坏。
3.剪切试验结果根据剪切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呈现出较明显的塑性变形。
剪切强度为XXXMPa。
剪切试验结束后,岩石样本出现剪切破坏。
四、试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岩石样本的极限强度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2.岩石样本的最大应力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3.岩石样本的剪切强度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综上所述,本次岩石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岩石样本在压缩、弯曲和剪切试验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这些数据对岩石结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岩石观察总结报告模板观察日期:20XX年X月X日观察地点:XXXXX观察对象:岩石样本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岩石样本的特征和性质,了解其成因、结构和可能的用途。
观察1:外观特征我们观察了岩石样本的外观,发现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质地和形状。
其中,样本A为灰色,质地较粗糙,呈块状;样本B为黑色,质地细腻,呈片状。
观察2:硬度和结构针对样本的硬度和结构特征,我们进行了观察和测试。
样本A 较为坚硬,可以用刀尖进行划痕测试,未见明显划痕。
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样本A由于颗粒较大且紧密排列,具有块状结构。
样本B较为柔软,无法用刀尖进行划痕测试,可以用手指轻轻压碎。
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样本B由于颗粒较小且层状排列,具有片状结构。
观察3:化学性质我们还测试了岩石样本的化学性质。
使用盐酸滴试液在样本A 和样本B上滴加,观察到样本A出现了气泡,并发生了剧烈的反应;而样本B没有明显的反应。
由此推测,样本A可能含有碳酸盐矿物,而样本B则可能不含碳酸盐矿物。
观察4:成因和用途根据上述观察结果,我们推测样本A可能是一种石灰岩,富含碳酸盐矿物,常见于沉积岩中。
样本B可能是一种片麻岩,形成于花岗岩的变质过程中。
根据这些岩石的性质和成因,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用途。
石灰岩常用于建筑、石刻和石灰生产等领域,而片麻岩则广泛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总结:通过对岩石样本的观察,我们了解到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硬度和结构,以及可能的成因和用途。
这次观察为我们在地质学和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增加了我们对岩石形成和利用的认识。
观察岩石实验报告观察岩石实验报告引言: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物质之一,通过观察岩石的外观、质地、颜色等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地质历史、地球演化以及地质资源的形成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岩石的观察,揭示地球的奥秘,并加深对地质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岩石样本包括花岗岩、石灰岩和煤炭。
2.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将岩石样本摆放在实验台上,用裸眼仔细观察其外观特征;然后,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岩石进行进一步观察;最后,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火成岩,其特点是坚硬、晶粒明显、颗粒状结构。
通过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花岗岩晶体的形状和颜色,有些晶体呈现出金属光泽。
此外,花岗岩还具有抗风化、抗腐蚀的特性,因此在建筑、雕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石灰岩:石灰岩是一种由碳酸钙等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特点是质地松软、颜色多样。
通过裸眼观察,可以看到石灰岩呈现出白色、灰色或黄色等不同颜色。
放大镜观察后,可以发现石灰岩中存在着许多微小的贝壳化石和化石残骸。
石灰岩常用于建筑材料、制造石灰等方面。
3. 煤炭:煤炭是一种由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埋藏、压实而形成的沉积岩,其主要成分是碳。
通过裸眼观察,可以看到煤炭呈现出黑色或棕黑色。
放大镜观察后,可以发现煤炭中存在着许多纤维状的植物组织。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等行业。
实验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岩石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和组成成分。
花岗岩由于其坚硬的特性,经常被用于建筑和雕刻。
石灰岩中的化石残骸表明了地质历史中生物的存在和演化。
而煤炭则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植物残体的产物,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来源。
此外,观察岩石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例如,花岗岩是火成岩,它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火山作用有关。
石灰岩则是沉积岩,它的形成与古代海洋中的生物活动和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常见岩石的实验报告引言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地质物质,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
通过对常见岩石的实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形成过程。
本实验旨在研究几种常见岩石的实验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岩石的成因和特性。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了三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
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有:1. 样品: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均匀样本。
2. 天平:用于测量岩石样品的质量。
3. 显微镜:用于观察岩石样品的结构和成分。
4. 酸碱溶液:包括稀盐酸、稀硫酸、稀碱液等。
5. 试管和试管架:用于盛放溶液和进行实验反应。
6. 手套和安全眼镜: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步骤1. 通过天平测量每种岩石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用显微镜观察每种岩石的显微结构,并描述其颗粒和矿物质的特征。
3. 针对每种岩石,将其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按序加入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碱液,观察并记录反应情况。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每种岩石的酸碱敏感性和反应特性。
6. 使用化学试剂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分析,以确认岩石中特定矿物质的存在。
实验结果与分析岩石质量测量得到的三种岩石样本质量如下:- 花岗岩:32.5 g- 石灰岩:28.1 g- 砂岩:20.7 g显微结构与成分对每种岩石样品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1. 花岗岩:粗粒状结构,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2. 石灰岩:晶粒状结构,主要由方解石和贝壳残骸组成。
3. 砂岩:粗砂状结构,主要由石英颗粒和粘结剂组成。
酸碱敏感性和反应特性将不同的溶液与岩石样品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1. 花岗岩:与盐酸和碱液反应不明显,但与硫酸反应生成气泡。
2. 石灰岩:与盐酸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泡,与碱液反应微弱,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
3. 砂岩:对酸和碱的反应较弱,产生少量气泡。
化学成分分析进一步使用化学试剂进行了化学分析:1. 花岗岩:添加稀盐酸后有轻微气泡的产生,此为花岗岩中含有少量碳酸盐矿物质的证据。
岩石鉴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岩石鉴定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岩石分类、识别方法和岩石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2. 通过实验获取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因、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器材:1.岩石样本: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大理石。
2.砂纸、手镐、硬度计、锤子、钢尺、磁性偏差罗盘、盐酸、滴定管、三角板、显微镜。
实验步骤:1. 用手镐和锤子将岩石样本打成适当大小,并用砂纸将其表面磨光。
2. 测量岩石样本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
3. 用硬度计测试岩石的硬度,并记录测试值。
4. 用磁性偏差罗盘测试每个岩石样本的磁性,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将岩石样本放置,然后用钢尺测量其平行和垂直长度,并计算其体积。
6. 把一滴盐酸滴在岩石样本表面,如果有颜色改变或起泡的现象,说明此岩石含有钙质或其他酸溶性物质。
7. 用显微镜观察岩石样本的颗粒大小、形状和排布等微观特征。
8. 用三角板测量岩石样本中矿物簇的夹角。
实验结论:1. 花岗岩具有颗粒粗大、断口均匀等特点,其温度较高,富含硅酸盐和铝质矿物。
2. 玄武岩具有均匀致密、质地硬的特点,其温度较低,富含玄武质矿物;3. 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石,具有石板状分层结构,其矿物成分以云母、长英石和石英等为主;4. 大理石属于岩石变质后的产物,具有颜色多变、半透明等特性,富含碳酸盐矿物。
总结:岩石鉴定实验是研究地质学和岩石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和性质,并了解其成因和形成环境,对于深入研究地质学和岩石学等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岩石鉴定报告第一章:引言自然界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岩石通过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分类和鉴定。
岩石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其在石油勘探、建筑材料开采、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一种岩石的鉴定来展示岩石鉴定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岩石样本描述本次鉴定的岩石样本来自于一处沉积岩层,样本大小为10cm x 10cm x 10cm。
该岩石呈现出深黄色,质地坚硬,表面存在着明显的纹理和孔洞。
第三章:岩石鉴定方法为了对该岩石样本进行鉴定,我们采用了以下的鉴定方法:3.1 目测分析首先我们进行了岩石的目测分析,我们观察到该岩石呈现出深黄色,颗粒状结构明显,表面存在着纹理和孔洞,这些特征提示我们该岩石属于沉积岩。
3.2 岩石性质测试接着,我们对该岩石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岩石密度:2.65g/cm³硬度:7酸碱度:中性磁性:无这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岩石属于沉积岩。
3.3 岩石显微镜下观察最后,我们对该岩石进行了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观察到该岩石中存在着大量的石英和长石,以及一些云母和黑色的矿物质。
这些矿物质的组成进一步证实了该岩石的沉积岩性质。
第四章:岩石鉴定结果通过以上三种鉴定方法的综合分析,我们结论该岩石为沉积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其中还包含了云母和黑色矿物质。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该岩石的颜色、纹理等特征进一步推测,该岩石可能形成于中新世时期,是由于大量沉积物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积形成的。
第五章:结论岩石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通过对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显微镜下的观察,可以得出该岩石的类型、成分、形成过程等信息。
本次岩石样本的鉴定结果为沉积岩,该岩石的鉴定结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岩石的识别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岩石的性质及特征,学习岩石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岩石样本(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物理测量仪器(例如放大镜、显微镜、刻度尺等)- 化学试剂(如盐酸、酒精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外观观察1. 取一块火成岩样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质地等。
2. 接着观察其断口特征,记录下岩石的晶体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步骤二:矿物成分分析1. 取一小块火成岩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显微镜放大镜头进行观察,并观察样本的颜色、透明度、晶体形态等。
2. 制备薄片样本,用显微镜的偏光镜进行观察,记录下晶体的双折射性质及其交叉消光情况。
3. 根据不同矿物组合的特点,对岩石中的主要矿物进行辨识。
步骤三:物理性质测试1. 对火成岩样本进行密度测试,用天平称量岩石的质量,并通过浸水法测量其体积,计算得出其密度值。
2. 使用刻度尺对火成岩样本进行测量,记录下其长度、宽度和厚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体积计算。
步骤四:酸碱性测试1. 取一小块火成岩样本放在试管中,并徐缓加入盐酸,观察其反应情况。
2. 如果岩石发生了剧烈的气体生成反应,或者试管中产生了明显的气泡和溶解物,则岩石可能含有碳酸盐矿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外观特征观察火成岩样本呈深灰色,结构致密,质地坚硬。
断口呈粗糙不整的形态,晶体较大,多为块状。
矿物成分分析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和偏光镜测试,观察到火成岩样本主要由以下矿物组成:长石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
这些矿物晶体形态多为块状或粒状,透明度较高,双折射性质良好。
物理性质测试测量得到该火成岩样本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cm³,则其密度为2g/cm³。
测量得到该火成岩样本的长度为5cm,宽度为4cm,厚度为3cm,则其体积为60cm³。
酸碱性测试在盐酸的作用下,火成岩样本表现出明显的气体生成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和溶解物,表明火成岩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矿物。
地质各个岩石及岩性
泥岩: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
粉砂岩: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
由粒径为0.0625~0.0039毫米(mm)的粉砂的含量占50%以粉砂岩标本的一种碎屑沉积岩。
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
除粉砂以外其它由砂、粘土或化学沉淀物组成。
按粒度划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
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
粉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砂岩: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
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
砂岩的颜色和成分有关,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
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
例如石英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
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
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
白砂岩:它是指粒度为2~0.0625mm的砂占全部碎屑颗粒50%以上的陆源碎屑岩。
按砂粒的直径划分为:巨粒白砂岩(2~1mm)、粗粒白砂岩(1~0.5mm)、中粒白砂岩(0.5~0.25mm)、细粒白砂岩(0.25~0.125mm)、微粒白砂岩(0.125~0.0625mm),以上各种白砂岩中,相应粒级含量应在50%以上。
按岩石(矿物)类型分类:石英白砂岩(石英和各种硅质岩屑的含量占砂级岩屑总量的95%以上)和石英杂白砂岩、长石白砂岩(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其中石英含量低于75%、长石超过18.75%)和长石杂白砂岩、岩屑白砂岩(碎屑中石英含量低于75%,岩屑含量一般大于18.755,岩屑/长石比值大于3)和岩屑杂白砂岩。
按种:类分为:白砂岩文化石,白砂岩蘑菇石,白砂岩切面,白砂岩板岩。
灰岩: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
在与砂岩过渡的灰岩中可含较多陆源碎屑,白云石化也可使白云石含量增加。
结构
灰岩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
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
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
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石灰岩(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
石灰岩是喀斯特地形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石灰岩中常混入白云石、石膏、菱镁矿、黄铁矿、蛋白石、玉髓、石英、海绿石、萤石等。
纯石灰岩中混入物一般少于5%。
灰质泥岩:
砂质泥岩:
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的断口较沙质泥岩粗糙,手搓的话,泥质砂岩的砂感更强些,而沙质泥岩细腻些
浸水后,泥岩易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