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95.50 KB
- 文档页数:78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概述 P1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核心含义,根本特征)(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二、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五)教育的交往起源论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教育(三)近代教育(四)现代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P6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况在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小学教育。
“校、序、庠”西周“学在官府”春秋“官学衰废”“私学兴起”隋朝“科举制度”20世纪除科举制度废除在国外,古埃及第一种寺庙学校第二种宫廷学校第三种书吏学校中世纪“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中西共同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权利。
教育目的: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教育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
教育方法: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权利: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1、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1)小学教育的基础化。
(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
(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1。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与方法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教育学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学生与教师、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美育、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章节,共计36学时。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内容涵盖课程所有章节,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02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030201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情感与意志发展特点情感发展意志发展小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过渡,同时社会规范意识也逐渐形成。
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对策适应认知发展规律培养良好情感品质促进意志品质发展关注个性与社会性发展03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德育原则与方法论述德育原则方法论述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艺术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案例分析:成功德育经验分享案例二案例一某班主任通过个性化教育和心理辅导,成功转化了一名问题学生,使其逐渐融入集体并取得显著进步。
案例三04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智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智育目标内容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