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制冷剂的命名-PPT
- 格式:pptx
- 大小:96.64 KB
- 文档页数:9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混合制冷剂混合制冷剂(mixture refrigerants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制冷剂组成的混合溶液。
采用混合制冷剂为调节制冷剂的性质和扩大制冷剂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非共沸混合物相变过程中,气相与液相的成分不相同,而且各自都是变化的,直到相变完成。
共沸混合物在定压相变过程中,其温度滑移为零,且气相与液相的成分相同。
近共沸混合物相变温度滑移很小的非共沸混合物,定压下相变时气相和液相成分改变很小,其热力性状很接近共沸混合物。
相变存在温度滑移存在共沸点混合物的T-x 相图定压下混合物的露点线和泡点线呈鱼形曲线。
它在定压相变(蒸发或凝结)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的温度变化。
温度的改变量为混合物成分x 所对应的露点与泡点之差。
称该差值称为相变温度滑移。
另外,相变过程中,气相与液相的成分不相同,而且各自都是变化的,直到相变完成。
非共沸混合物的特征非共沸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其单级压缩循环的T-s 图如图所示,这就有可能较好的适应变温热源的情况,减少冷凝过程和蒸发过程中的传热温差,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非共沸制冷剂单级循环的T-s 图T T kmax T kmin T 0maxT 0mins降低了制冷循环中的压比,使单级压缩能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
同组成它的单一制冷剂相比,增大制冷机的制冷量。
混合制冷剂符号组分(成分)沸点/℃符号组分(成分)标准沸点/滑移温度/℃R401A R22/152a/124(53/13/34)-33.1R404A R125/143a/134a(44/52/4)-46.5/0.5R402A R125/290/22(60/2/38)-49.2R407A R32/125/134a(20/40/40)-45.8/6.6R402B(38/2/60)-47.4R407C R32/125/134a(23/25/52)-44.3/7.1R403A R290/22/21B(5/75/20)-50.0R410A R32/125 (50/50)-52.5/-R405A R22/152a/142b/C318(45/7/5.5/42.5)-27.3R507R125/143a(50/50)-46.5/0.2R406A R22/600a/142b(55/4/41)-22.0主要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物的特征定压下混合物的露点线和泡点线存在一个相切点,该点称作共沸点。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制冷剂的选取,关系到系统的压缩机,换热器等等关键元器件的选型和装配,现有流行的制冷剂多种多样,他们各自的命名是按照什么规则,从命名里面可以看出他们什么特性呢。
下面制冷快报就为大家仔细的归纳一下。
一、制冷剂的种类根据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根据制冷剂的组成可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根据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可将制冷剂分为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
二、制冷剂的编号我国国家标准GB7778—1987规定了各种通用制冷剂的简单编号方法,以代替其化学名称、分子式或商品名称。
这个国家标准主要等效采用美国ANSI/ASHRAE34标准。
标准中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编号。
字母作为制冷剂的代号,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及分子组成按一定的规则编写。
2.1、无机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无机化合物用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取整数部分)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
例: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其编号为R717。
二氧化碳和水的编号分别为R744和R718。
2.2、卤代烃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澳的衍生物的总称。
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衍生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
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pCLqBrr,其原子数m、n、p、q、r之间的关系式为2m+2=n+p+q+r卤代烃制冷剂的代号R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目减去1(即m-1),若碳原子数目为1,则m-1=0,可以不写。
R后面的第二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目n加上1(即n+l)。
R后面的第三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氟原子数目p。
例如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编号为R12。
四氟乙烷的分子式为C2H2F4,编号为R134。
制冷剂命名与分类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卤代烃制冷剂相继出现,杜邦公司将其命名为氟利昂(Freon以前用“F”代表氟利昂的。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ashraestandard34-67)中的规定。
这一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英文单“Refrigerant”的第一个字母“R”和化学分子式的结构联系起来,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
代号是由“R”和后面的数字组成的。
制冷剂分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混合工质无机化合物编号:R7**(**——无机化合物的分子量)例:氨——R717二氧化碳——R744水——R718有机化合物(1)卤代烃(氟利昂)分子式:CmHnFxClyBrz(满足2m+2=n+x+y+z)①命名法一:R(m-1)(n+1)(x)B(z)例:一氯二氟甲烷分子CHF2Cl------R22一溴三氟甲烷分子CF3Br--------R13B1四氟乙烷分子C2H2F4------------R134a②命名法2:区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
CFC——氯氟化碳,不含氢,公害物,严重破坏臭氧层(禁用)。
如CF2Cl2——R12———CFC12,CFCl3——R11———CFC11。
HCFC——氢氯氟化碳,含氢,低公害物质(属于过渡性物质)。
如CHF2Cl——R22———HCFC22,C2H2F4——R134a——HFC134a。
HFC——氢氟化碳,不含氯,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待研究开发)(2)烃类(碳氢化合物)烷烃类: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烯烃类:乙烯C2H4,丙稀C3H6。
①烷烃类命名方法:与氟利昂相同(丁烷例外,为R600),如CH4——R50,C2H6——R170,C3H8——R290。
②烯烃类命名方法:R后先写上“1”,再按氟利昂方法命名,如C2H4——R1150,C3H6——R1270。
混合工质(混合制冷剂)混合溶液是由两种(或以上)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