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载冷剂和润滑油
- 格式:ppt
- 大小:552.50 KB
- 文档页数:38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员工对制冷机的安全意识,掌握制冷机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进行制冷机安全教育培训。
二、培训对象1. 制冷机操作人员2. 维修保养人员3. 管理人员4. 与制冷机相关的工作人员三、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3天。
四、培训内容一、制冷机基础知识1. 制冷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 制冷剂、润滑油及辅助设备的作用与特性3. 制冷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二、制冷机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制冷机及辅助设备是否完好b. 确认制冷剂、润滑油及冷却水充足c. 了解制冷机的工作状态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口罩等b.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高压部件c. 注意观察制冷机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d. 操作过程中,严禁擅自离开工作岗位3.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a. 关闭制冷机及辅助设备b. 检查制冷剂、润滑油及冷却水是否充足c. 对制冷机进行日常保养三、制冷机故障处理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 故障排除注意事项四、制冷机维修保养1. 维修保养的目的及意义2. 维修保养的周期及方法3. 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五、制冷机事故案例分析1. 制冷机爆炸事故案例分析2. 制冷剂泄漏事故案例分析3. 制冷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六、应急处理及救援1. 事故应急预案2. 应急处理流程3. 救援措施七、法律法规及安全规章制度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 企业安全规章制度3. 员工安全责任八、考核与总结1. 培训考核2. 培训总结3. 提出改进措施五、培训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使员工对制冷机安全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事故案例,使员工认识到制冷机安全的重要性。
3. 实地操作法:让员工亲自操作制冷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事故现场,让员工掌握应急处理及救援技能。
2.2 载冷剂在间接冷却系统中,将制冷机产生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物体的中间介质称为载冷剂。
如中央空调中的冷冻水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内被冷却,经过水泵输送到空调房间后去冷却空气,这里,冷冻水就是载冷剂。
采用载冷剂的优点是能使制冷装置的各种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减小制冷剂管路系统的总容积和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施工安装方便。
其缺点是增加了一套载冷剂系统,整个系统比较复杂,而且在被冷却物和制冷剂之间增加了一级传热温差,增加了冷量损失。
理想的载冷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应为液体。
沸点要高,凝固点要低,而且都应远离工作温度;(2)载冷剂循环运行中能耗要低。
也就是说要求载冷剂的比热要大,密度要小,粘度要低;(3)比热大,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少载冷剂的循环量,同时载冷剂的温度变化不大;(4)载冷剂的工作要安全可靠。
稳定性要好,对管道及设备不腐蚀,应不燃不爆,对人体无毒害;(5)导热系数大,可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6)价格低廉,便于获得。
常用的载冷剂是水,但只能用于高于0℃的条件。
当载冷剂温度要求低于0℃时,一般采用盐水,如氯化钠或氯化钙水溶液;或采用乙二醇或丙三醇等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
1.1.1盐水溶液盐水可用作工作温度低于0℃的载冷剂。
常用的盐水是有氯化钙(CaCl2)或氯化钠(NaCl)配制成的水溶液。
常用在制冰等场合。
盐水的性质与盐溶液的浓度有关,图2-1示出了NaCl盐溶液与CaCl2盐溶液的相平衡图。
图中左右各有一条曲线,左边是析冰线,右边是析盐线。
两曲线的交点称为冰盐合晶点(或称为共晶点)。
水平线是凝固线。
由析冰线可知,溶液的析冰起始温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由析盐线可知,溶液的起始析盐温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冰盐合晶点是盐水的最低凝固点,共晶浓度的盐水性质与纯液体的性质相同,即结晶时温度不变,液相与固相的浓度相同。
氯化钠水溶液合晶点的温度(称作共晶温度)为-21.2℃,质量浓度为23.1%(称作共晶浓度),氯化钙水溶液在合晶点上二者的参数分别为-55℃和29.9%。
制冷剂与载冷剂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制冷剂必备的特性以及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主要性质。
2.1 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在系统中循环工作的,汽化和凝结交替变化进行传递热量的工作流体。
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实现制冷),而在高压高温下凝结放热(蒸汽还原为液体)。
有适宜的压力和温度,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几十种,常用的不过十几种。
在空调、冷藏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不过几种。
2.1.1制冷剂的种类与编号2.1.1.1制冷剂的种类与分类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较多,其种类如下: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R22、R134a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407C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即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剂。
所谓标准蒸发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沸点。
1)高温(低压)制冷剂:标准蒸发温度t s>0℃,冷凝压力Pc≤0.2~0.3MPa。
常用的高温制冷剂有R123等。
2)中温(中压)制冷剂:0℃>t s>-60℃, 0.3MPa<Pc<2.0MPa。
常用的中温制冷剂有氨、R12、R22、R134a、丙烷等。
3)低温(高压)制冷剂:t s≤-60℃。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绪论一、填空: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三、问答: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一、填空:1、lp-h图上有压强、温度、比焓、_比熵、干度、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
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
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三、问答: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答: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常用的制冷剂有: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毒性,对人体有肯定的危害,氨可以燃烧和爆炸,但是氨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纳无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的蒸汽比容很大,因此它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的冷冻水;二、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觉察,比重大,工质循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
.氟里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火和高温。
.如①氟里昂12〔R12〕:R12是早期中小型空调和冰箱中使用较普遍的制冷剂,R12在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
.R12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的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高的冷冻机油。
.R12中水的溶化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长,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属于中温制冷剂。
.②氟里昂22〔R22〕: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是—40.8℃,凝固点是—160℃,但是R22不燃不爆,在大气中的寿命约20年。
.R22对绝缘材料的腐蚀性较R12为大,毒性也比R12稍大。
.R22的化学性能不如R12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大,故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强。
.③氟里昂11〔R11〕R11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
.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
.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大。
编写负责人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签字)
第1章:液压甲板机械本章答疑时数:0.5
第2 章:液压泵本章答疑时数:0.5
第3 章:液压控制阀本章答疑时数: 1
第4 章:液压马达本章答疑时数:0.5
第5 章:辅助液压元件本章答疑时数:0.5
第6 章:液压油使用技术本章答疑时数:0.5
第7 章:舵机本章答疑时数: 1.5
第8 章:船舶起货机本章答疑时数:0.5
第9 章:系泊设备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0 章:船舶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本章答疑时数: 1.5
第11 章:制冷剂、载冷剂、润滑油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2 章: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系统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3 章:船舶制冷装置的管理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4 章:船舶空气调节装置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5章:船用泵本章答疑时数: 4
第16 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7 章:船舶海水淡化装置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8 章:船舶辅助锅炉本章答疑时数: 2。
载冷剂的具体作用
谈到冷媒也许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说道载冷剂相信内行一点的人都会知道。
那么载冷剂究竟具体怎么应用,作用又是什么呢?下边具体介绍一下载冷剂的作用。
载冷剂又称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载冷剂作用如下几方面。
载冷剂的作用就是向被间接冷却的物体输送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
作为冷量传递、贮蓄和分配的载冷剂系统,可用载冷剂向较远的、分散的用户供冷。
载冷剂是制冷系统热容量加大,可使系统的温度波动减小,这使得工业冷水机组比较容易满足对温度波动有严格限制的一些用户的需求。
有的物料冷却器不能做成受压容器(或者由于容器直径很大,承受压力后,器壁太厚很不经济),考第一采用敞开式的载冷剂系统,以避免容器受压。
这一点,对于低温型工业冷水机制冷系统更为重要。
采用载冷剂冷却较直接蒸发冷却技术问题少,因为直接蒸发各回路是两相流,有时制冷剂分配难以均匀,这样既降低了蒸发器的效率,又使温度分布不均匀,而采用载冷剂就容易达到要求。
总之,在实际的工程中,载冷剂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载冷剂好坏不一,良莠不齐,选择使用载冷剂的用户还是要选择更专业的载冷剂。
“冰河冷媒”是专业载冷剂产品,其核心科技M3超膜防锈及Modify2000复合改性技术使其具有用量省、载冷能力强、防锈性无与伦比的突出优点,冰河冷媒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替代品的诸多缺点,添补了国内载冷剂技术的空白。
技术资料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绪论1. 什么是制冷?2. 人工制冷的方法都有哪些?空气调节领域最常用的两种制冷方法是什么?3. 什么液体汽化制冷?第一章 蒸气压缩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2. 在图示有液体过冷,又有回汽过热的制冷循环中,写出各热力设备名称、其中发生的热力过程及制冷剂在各热力设备前后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力、物态)压缩机1234( )( )( )绝热压缩高温高压过热气体3. 制冷剂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4. 试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 p -h 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
5. 已知R22的压力为0.1MPa ,温度为10℃。
求该状态下R22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
6.已知工质R134a参数值如下表所示,请查找lg p-h图填入未知项。
7.什么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跨临界循环8.有一个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高温热源温度为30℃,低温热源温度为-15℃,分别采用R22和R717为制冷剂,试求其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试说明针对这些区别应如何改善理论循环。
10.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1.某空调用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氨,所需制冷量为48kW,空调用冷水温度tc=10℃,冷却水温度tw=32℃,试进行制冷剂的热力计算。
计算中取蒸发器端部传热温差δt0=5 ℃,冷凝器端部传热温差δtk=8 ℃,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度δtsc=5 ℃,吸气管路有害过热度δtsh=5 ℃,压缩机容积效率ηv =0.8,指示效率ηi=0.8。
12.在同一T-S图上绘出理想循环(逆卡诺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循环过程,比较两种循环,指出理论循环有哪些损失(在图中用阴影面积表示)。
针对这些损失,说明如何改善蒸汽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3.活塞式压缩机,制冷量为1120kw,各状态点参数如下:h1=1780kJ/kg,ν1=0.25m3/kg,h2=1950kJ/kg,h4=650kJ/kg,计算q0、qk、qv、wc、Mr、φk、Pth、εth。
常用的载冷剂和制冷剂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CO2、氟利昂(氯氟烃类: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 氢氯氟烃类:R22、R123、R141b、R142b、R22 氢氟烃类:R134a、R125、R32、R404A、R407C、R410A、R152、R507等)。
常见的载冷剂代用品:盐水、乙二醇、二氯甲烷等缺点是载冷能力小、消耗大,温域窄、腐蚀金属、存在安全隐患。
新型专业载冷剂冰河冷媒:用量省、载冷能力强、温域宽、防锈性较好、安全、无毒、环保。
冰河冷媒,是一种专业载冷剂。
载冷剂广泛应用于冷冻冷藏行业的二次制冷中,将被冷却系统的热量传递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使制冷剂和被冷却系统互不接触,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
冰河冷媒较其他载冷剂有防锈性高,粘度低,导热系数大等特点,是二次制冷系统良好的载体。
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递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
LM-4 型冰河冷媒由水溶性二元醇改性加入缓蚀剂、防霉剂、水稳定剂等精制而成,外观为浅色液体。
安全低毒、无异味、不易燃、不挥发、防锈性能优良[5]。
20℃时,密度为 1.105g/cm³,比热为0.598cal/g·℃,粘度为12.5mPa·s(CP),热导率为0.26W/m·k。
沸点高于150℃,冰点低于-50℃,原液闪点为120℃(水溶液无闪点、不可燃)。
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替代载冷剂代用品盐水、乙二醇、二氯甲烷等,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二次制冷剂,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冷量的目的。
载冷剂和制冷剂统称为冷媒,他们都是传输冷量的介质。
长期以来,工业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载冷剂主要是工业盐、乙醇、乙二醇水溶液二氯甲烷等。
这些载冷剂主要优点是价格较为低廉。
其缺点是载冷能力小、消耗大,粘度大、能耗高,腐蚀金属、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传统载冷剂的上述缺陷,使得制冷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很高,使用寿命却很短。
新型载冷剂冰河冷媒系列产品攻克了传统载冷剂存在的几大问题,本品具有用量省、载冷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防锈性能优异等特点,无论新旧冷却系统,不需要任何改动,都可以直接添加使用。
彻底解决了其它冷却介质严重锈蚀设备的难题;解除了冷却系统发生内外泄漏的危险;节能环保,大大减少了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
只要连续使用,就可以使载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二倍以上。
保障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145℃~330℃温度范围,有20多种不同型号可供选择,是工业盐、酒精、乙二醇、二氯甲烷等载冷剂的换代产品。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有哪些?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制冷剂和载冷剂是两个常用的术语。
虽然它们的名称相似,但是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用途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制冷剂和载冷剂之间的区别。
制冷剂制冷剂是用于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冷却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们在空调和制冷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制冷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氯氟碳化合物(CFCs)、氢氟碳化合物(HFCs)和氢氯氟碳化合物(HCFCs)等。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被排放到空调中的换热器中。
这时,制冷剂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以及制冷机内部产生的热量。
接下来,制冷剂被输送到蒸发器中,并释放掉吸收的热量,不断地循环这个过程,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然而,由于CFCs等化合物会影响臭氧层,对人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多数国家已禁止使用它们作为制冷剂。
载冷剂与制冷剂不同,载冷剂是一种无色、透明、不易燃的液体,用于传递热量到蒸发器中。
它们在空调系统中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媒介,以有效地传递热量。
这种媒介可以是水、汽油、油脂等。
在空调系统中,载冷剂被用来吸收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并将其传递到蒸发器中。
当它到达蒸发器时,载冷剂中的热量会被释放,并从蒸发器中吸收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完成制冷过程。
与制冷剂不同,载冷剂不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被压缩。
因此,载冷剂比制冷剂更加安全,也因此更加广泛地使用。
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区别虽然制冷剂和载冷剂都涉及到热传递和温度控制,但它们的作用和用途不同。
其主要区别如下:•制冷剂主要作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中,用于降低系统的温度和吸收热量。
而载冷剂主要用于传递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并促进制冷循环。
•制冷剂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压缩,以实现制冷。
相比之下,载冷剂不需要被压缩。
•制冷剂在系统中的使用需要注意排放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臭氧层。
而载冷剂不会造成这个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制冷剂和载冷剂在空调和制冷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