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提取、酶工程技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半仿生提取、新型吸附剂电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高速逆流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亲和色谱、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生物色谱、分子生物色谱、细胞膜色谱、多维组合色谱、萃取与色谱技术联机耦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分子蒸馏技术及双水相萃取等新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进展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有效成分,并发展新药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显示极大的应用前景,使中医药工业更加生机盎然。
以下笔者将这些新技术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避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
随着现代化工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中药生产中来,大大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使中药制药工业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S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目标成分进行萃取的新技术。
以CO2为流体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的极性与正己烷相似,所以最适合用于溶解亲脂性、低沸点的物质,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及环氧化合物等,是目前解决中药制药工业中挥发性或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有效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正交试验优化超高压提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工艺研究陈瑞战,张守勤*,王长征X(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5)摘 要:目的 研究超高压提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最佳工艺。
方法 采用超高压技术常温提取,正交试验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人参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 超高压提取人参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为50%乙醇,固液比为1∶75,提取压力为500M P a,提取时间2min,人参皂苷的得率高达7.76%。
结论 超高压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能耗低、杂质含量少等优点。
关键词:人参;超高压技术;人参皂苷;正交设计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3036504Optimizing super pressure extracting technique for ginsenosidefrom Panax ginseng by orthogonal testCHEN Rui-zhan,ZHANG Shou-qin,W ANG Chang-zheng(College o f Biolog y and Ag ricultura l Engineer ing,Jilin U niv ersit y,Chang chun1300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optim um procedure of ex tr acting g insenoside from Panax ginseng by super pressure extracting technique(SPET).Methods SPET w as used to ex tract ginsenoside fr om P. ginseng at the norm al temperature.T he optim um extracting process w as selected by the orthog onal test. The contents of ginseno side in P.ginseng w ere deter mined by UV-spectrophotometry.Results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SPET w as as follow s:w hen the solid dissolved in50%ethanol,ratio of raw P.ginseng (g)and solvent(mL)w as1∶75,the pressure w as kept at500MPa fo r2min;the high y ield of g inseno-side w as up to7.76%.Conclusion SPE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 es,such as hig her efficiency,shorter extracting tim e,and lo w er exhausting energ y,at the same time,the impurity is little,etc.Key words:P anax ginseng C.A.Meyer;super pressure ex tr acting technique(SPET);ginsenoside; orthog onal desig n 人参P anax ginseng C.A.M eyer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活性部位人参皂苷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用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
中药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陈旺炜摘要:本文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酶工程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等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提取;技术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中药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且最低限度的浸出无效甚至有害成分。
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滤法、回流法等)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困难等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中药开发的进程。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酶工程技术、半仿生提取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
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应用新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具有产率高、纯度高、提取速率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这些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1.中药提取新技术1.1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发展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石油、食品和煤化工等诸多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独特溶解能力和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压力、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特性,通过升温、降压手段(或两者兼用),将超临界流体中所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它兼有精馏和萃取两种作用[1]。
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CO2,因为CO2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同时具有惰性、无毒、纯净、价格低廉等优点。
SCFE 由于可通过调控温度和压力,选择性地萃取某些成分,兼具提取和分离的功能,因此特别适用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产品基本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较高。
它较适用于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从研究范围来讲,SFE 技术也主要应用在生物碱、挥发油、醌类、香豆素、木脂素、黄酮类等有效成分提取上[2,3]。
但对极性大、分子量大的物质如苷类、多糖类,需要加夹带剂(一般常用的夹带剂有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中药材的提取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
其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提取原理、萃取过程、操作参数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该技术在提取中草药、茶叶等中药材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提取原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将CO2置于高压高温状态下,使其成为超临界流体,然后与待提取物质进行接触,使其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分离出需要的成分。
这种技术的原理在于,超临界CO2具有类似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高扩散性、低粘度、高溶解度等优秀性质,可以快速实现提取效果。
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萃取过程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萃取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萃取、分离、回收四个阶段。
其中,预处理阶段旨在减小待提取物的颗粒度及使其表面积增加,以提高CO2与物质的接触面积。
萃取阶段即将预处理后的物质与CO2进行接触,待提取物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分离出需要的成分。
分离阶段主要用于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得到目标物质。
回收阶段则用于将未被消耗的CO2回收并循环利用。
三、操作参数的影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提取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温度、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等。
当提取操作的压力升高时,CO2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从而增加萃取效率。
随着温度升高,萃取效率会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在过高的温度下,物质的活性成分会被分解而导致萃取效率下降。
此外,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也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应用现状目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草药、茶叶等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用于从当归、三七等中草药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如养血活血等的活性成分,而不会对其产生热损失和氧化分解等问题。
此外,茶叶等茶饮料中的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等,也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提取。
中药高效节能提取浓缩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愈发强烈。
在传统的中药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废物排放多等问题。
因此,研究中药高效节能的提取浓缩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药高效节能提取浓缩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中药高效提取浓缩的关键技术1.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波通过在介质中产生强大的压缩波和剪切力,能够破坏细胞壁结构,加速溶质的迁移,从而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提取速度快等优点。
2.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将微波能量传输给中药材料,从而使中药有效成分迅速溶解。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能源消耗低、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利用液相色谱柱分离中药有效成分,通过改变柱内固定相和溶剂组合等方法,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4.超高压萃取技术:超高压萃取技术是将高压力施加到提取系统中,使得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与中药材料进行高效物质迁移。
超高压萃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二、中药高效提取浓缩的成套装备应用1.中药超声波提取机:中药超声波提取机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和高频率特性,实现对中药材料的快速提取。
该设备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特点。
2.中药微波辅助提取设备:中药微波辅助提取设备通过微波能量传输给中药材料,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该设备具有能源消耗低、提取速度快等特点。
3.中药高效液相色谱设备:中药高效液相色谱设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该设备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4.中药超高压萃取设备:中药超高压萃取设备利用超高压力将溶剂与中药材料混合,快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该设备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综上所述,中药高效节能提取浓缩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超高压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作者:井凤刘峰刘伟来源:《科学与管理》2016年第04期摘要:超高压技术在食品杀菌、保藏及某些加工过程中,而且在微生物菌种诱变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人们开始将该技术应用到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
本文就超高压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超高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8超高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Technique)的研究始于1914年[1],在超高压条件下,生物大分子的非共价键发生变化,使蛋白质变性以及酶失活等,而维生素、香精等小分子化合物是共价键结合,能够完整保留。
因此,该技术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食品业,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储藏时间[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是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工艺特点、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直接关系到被提取有效成分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等。
因此探明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机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明确应用前景等逐渐成为中药生产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十分活跃,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但这些方法由于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低,难于富集,许多有效成分热敏,易水解等因素,使得传统分离与富集技术获得的产品收率低,同时成本高、耗时长、工艺复杂、消耗溶剂多、能耗高、成本大、一些溶剂毒副作用较大等缺点[3]。
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环保、节能的技术特点,已逐渐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2004年吉林工业大学张守勤等[4]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中草药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提取的技术,在中草药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提取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效、环保、无毒、无残留等。
本文将介绍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中草药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一、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的原理超临界流体是指当温度和压力都超过了某个临界值时,流体无法分为液相和气相,而是形成一种具有高扩散能力、低粘度和高溶解力的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扩散能力和高溶解力,将需要提取的物质从固体或液体基质中溶解出来。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的提取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超临界流体与物质之间的接触和扩散,然后是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最后是将物质从超临界流体中分离和回收。
因此,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和提取条件的设置对提取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提取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有着许多优点。
首先,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提取技术。
由于超临界流体的高扩散能力和高溶解力,物质可以迅速地从基质中溶解出来,提取时间通常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只需要几分钟。
其次,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通常是无毒、无害、易回收和无残留的,可以保证提取的物质的质量和纯度,也有利于减少废物的产生。
再次,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一种可控的提取技术。
通过控制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和提取条件,可以对提取的物质的组成、纯度和产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
三、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中草药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中草药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很重要的来源之一。
然而,中草药提取技术存在许多困难,如提取效率低、污染严重、成本高等。
因此,研究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中草药制备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草药提取中,一些化学成分可能受到温度或水分的影响而分解失效,而且提取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这些溶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提取过后仍有大量残留。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前景摘要:目前我国中药的提取技术普遍较为落后,存在着浪费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众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了中药的有效成分中来,为中药的提取展开了新思路,主流的有CO2超临界萃取,膜过滤,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等。
高压脉冲电场(PEF)技术原用于灭菌,近年来国外众多的科研人员将其运用到了成分的提取上,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本文着眼于该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上的应用,以期为中药的高效提取出一份力。
关键词:高压脉冲电场(PEF)中药成分提取前景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对中药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应运而生,通过研究,探明有效成分的的化学机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修饰或改造,以与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等。
有效成分的类型主要有:糖类、苷类、醌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萜类和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鞣质等。
提取是用适当的溶剂(一般为水或乙醇)把固体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这类单元操作在化工上叫固液提取。
一般固液提取可分为化学提取、洗涤提取、扩散提取三种类型。
中药的提取情况比较复杂,三种类型都可能涉与,其中以扩散提取最为主要,因此,中药提取过程实质上就是以扩散机理为基础,溶质由固相传递到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强化中药提取的传质过程,无疑是提高提取效率的最佳途径。
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包含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提取缓慢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近年来相继有众多的新技术运用到这一领域中来,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这些新的技术显示出了传统提取方法所不具备的巨大优越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对于热敏性的成分的提取优势更是明显。
高压脉冲电场(High Inten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 简称 PEF 或 HPEF)是把液态食品作为电解质置于容器,与容器边缘的两个放电电极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电脉冲进行加工的方法。
超高压处理对人参药材成分和药效影响规律的研究超高压处理是一种在高压条件下对物质进行处理和改变的方法。
超高压处理在食品工业、药品研究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究超高压处理对药材成分和药效的影响规律,特别是对人参这一传统中药材的研究。
人参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具有补益五脏、培元气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许多研究表明,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苷、多糖、人参多糖蛋白等。
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中具有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被广泛认为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
然而,人参中的有效成分往往不稳定,容易受到氧化、热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药效下降。
因此,超高压处理被用来改善人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药效。
超高压处理能够影响人参中的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释放特性。
通过超高压处理,可以破坏人参中的细胞结构,释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并改变其分子结构。
研究显示,超高压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人参皂苷和多糖的提取率,从而提高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
同时,超高压处理还能够改变人参中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
这些改变对人参的药效有着积极的影响。
超高压处理还能够改善人参的质量特性。
研究表明,超高压处理可以改变人参的颜色、气味和口感等质量特性,从而提高其整体品质。
此外,超高压处理还能够抑制人参中的微生物生长,延长其保存期限。
这对人参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超高压处理虽然可以改善人参的药效和质量特性,但过高的压力和处理时间可能会对人参中的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降低其药效。
因此,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处理参数,尽可能减少对人参中的有效成分的破坏。
综上所述,超高压处理可以对人参药材的成分和药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超高压处理能够提高人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改善其质量特性,并延长其保存期限。
然而,在应用超高压处理时需要合理控制处理参数,以免过度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
图1 超高压技术提取流程
2.2 超高压提取灵芝子实体有效成分项目组在完成预处理之后,开始采用超高压技术对灵芝子体有效成分进行提取。
根据Box-Behnken实验原理,以料液比、提取温度和保压时间3种因素为变量进行优化筛选。
试验过程如下:将完成超微粉碎的灵芝粉末与提取介质混合,然后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完成密封后使用超高压破碎仪急速提升压力至200 MPa以上,保压左右,然后快速卸压。
之后改变料液比、提取温度和保压时间完成正交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超高压提取技术中的超高压力提升了浸润溶质扩散速度,使得溶剂快速布满于药材毛细孔中,极大地提升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大概2 min能将细胞所在介质变为高渗透压介质,卸压时快速降低介质压力,迅速增大细胞内外渗透压差,这样保证了细胞内有效成分和提取溶剂能完成充分接触,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提取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表1 多糖提取结果
项目因素指标
提取率
A B C
1111 1.02 2122 1.46 3133 1.51 4212 1.43 5223 1.47 6231 1.44 7313 1.08 8321 1.22 9332 1.62
2.3 灵芝复方制剂生产工艺
完成超高压提取之后,项目组对灵芝复方制剂的生产等进行了研究。
以中药中的灵芝、丹参和大黄为主要原料,对调配牛磺酸、精氨酸等辅药的配比、混合条件等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以辅助保护化学肝损伤,增强人体综合免疫力为指标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确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超高压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宁娜,周晶*(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0)摘要:超高压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酶失活、细菌等微生物灭活,因此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业,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储藏时间。
近年来,人们开始将该技术应用到中药提取。
本文就超高压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超高压;提取;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始于1914年[1]。
在超高压条件下,生物大分子的非共价键发生变化,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等,而维生素、香精等小分子化合物是共价键结合,得以完整保留。
因此,该技术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食品业,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储藏时间[2]。
2004年吉林工业大学张守勤等[3]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
本文将对超高压提取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1超高压提取的原理[4]超高压提取(ultrahigh-pressure extraction, UHPE ),也称超高冷等静压提取,是指在常温下用100~1000 MPa的流体静压力作用于提取溶剂和中药的混合液上,并在预定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植物细胞内外压力达到平衡后迅速卸压,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忽然增大,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能够穿过细胞的各种膜而转移到细胞外的提取液中,达到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目的。
2超高压提取的特点2.1提取效率高由于压力较高,溶剂能在极短时间渗透到细胞内,使有效成分迅速达溶解平衡。
且超高压法的提取液澄清度、稳定性较传统工艺高,杂质含量少,简化了后续的分离纯化工作。
2.2保留提取物生理活性超高压提取过程中压力每升高100 MPa,温度大约升高3 ℃。
由于高压容器和外界环境有良好的热交换,在整个提取过程中基本可以维持在室温下进行,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药中生物活性物质,避免了因热引起的有效成分变性、损失和药理活性降低等问题。
[13] Howesa M elan ie-Jayne R,Houghton P J.Plants us ed in Chi-nes e an d Indian traditional m edicine for im provement of mem-or y and cognitive fu nction[J].P harmacol Biochem Be hav-ior,2003,75:513-527.[14] Jeffs P W,Arch ie W C,Haw ks R L,et al.Biosyn th es is ofmes em brine and r elated alkaloids.Th e amin o acid pr ecu rsors[J].J A m Che m S oc,1971,93:15.[15] Eich horn J,Takada T,Kita Y,et al.Bios ynthes is of th e A-maryllidaceae alkaloid galan th amin e[J].P hy tochemistry,1998,49(4):1037-1047.[16] Wang X Y,Huan g M R,Han Z M.S eparation of galan-tham ine from Amaryllidaceae fam ily an d the application inmed icine[J].J N anj ing F ore st Univ:N at S ci(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4):79-83.[17] Fan H J,Luan W,Li G K.Determin ation of alk aloids in Ly-coris rad iata w ith microwave-ass isted ex tr action coupled withhigh perform ance liquid ch romatography[J].J I nstr A nal(分析测试学报),2006,25(3):27-30.[18] Wang X Y,Huan g M R,Han Z M.M icrow ave as sis ted ex-tr action of galantham ine in Lyc oris rad iate[J].J N anj ingTr adit Chin M ed Univ(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6):374-375.[19] Xiao G X.Stud y 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 traction techniqu esof galanth amin e in Ly cor is[A].Dissertation of M aster De-gre e o f T ianj in Univ ersity(天津大学硕士论文)[D].T 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ublis hing House,2005.[20] M arco L,Car reiras M C.Galanthamine,a natu ral productfor the treatment of Alz heim erøs Diseas e[J].R ecent P atCN S Drug Dis,2006,1:105-111.[21] Zh on g J.Amaryllidaceae and S celetiu m alk aloids[J].N atP rod Rep,2005,22:111-126.[22] Liu T.Study on th e techn iques of synthesis of galanthamin e.[A].Dissertation of Doctor Deg ree of Zh e j iang Univ er sity(浙江大学博士论文)[D].Hangz 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6.[23] He S L,S hu X C,Yao Q J,e t al.T issu e culture of L ycorisr adiata(LøHer.)H erb.[J].J J iangsu F orest Sc i T echnol(江苏林业科技),2003,30(4):18-20.[24] W an g Q,Peng F,Xiao Y.Tis sue cu 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Ly coris aurea Herb.[J].P lant Physiol Commun(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259.[25] Liu Z G,Tong Z K,Chu J M,et al.T is sue culture in vitroof Lycoris albif lora[J].J Zhej iang F or est Coll(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3):347-350.[26] Xiao Y,Peng F,Wang Q,et al.Study on tissu e cu lture ofL ycoris aurea Herb.[J].J H unan Coll Tr adit Chin M ed(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1):27-28.[27] L Y H,T ong J,Gong Z D,et al.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tw o ornamental Lycoris in v itr o[J].J Sichuan Univ:N at S ci(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6):1233-1237. [28] Yao Q J,Xia B,Peng F.S tud y on cutting b reeding of g arlicof Lycoris[J].J Jiangsu Ag ric S ci(江苏农业科学),2004,6:108-110.[29] Li A R,Zh ou J.S tu dy of th e grow th cycle and developmentof L ycoris c hinensis leaves[J].Ch in B ull B ot(植物学通报),2005,22(6):680-686.[30] Li Y P,Yu F,T ang G T.Effects of planting den sity ands hading level on the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cut flow ers ofL ycoris rad iate[J].J N anj ing For est Univ:N at Sci(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93-95.超高压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陈瑞战1,2,张守勤3,刘志强2X(1.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新药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022;3.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5)摘 要: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耗能小、提取温度低、操作简单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热敏和易焦糊食品的低温灭菌,病毒灭活,疫苗制取,淀粉和蛋白质改性,食品加工,制药等诸多领域,为生物、医药和食品工程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
超高压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宁娜,周晶*(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0)摘要:超高压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酶失活、细菌等微生物灭活,因此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业,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储藏时间。
近年来,人们开始将该技术应用到中药提取。
本文就超高压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超高压;提取;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始于1914年[1]。
在超高压条件下,生物大分子的非共价键发生变化,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等,而维生素、香精等小分子化合物是共价键结合,得以完整保留。
因此,该技术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食品业,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储藏时间[2]。
2004年吉林工业大学张守勤等[3]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
本文将对超高压提取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1超高压提取的原理[4]超高压提取(ultrahigh-pressure extraction, UHPE ),也称超高冷等静压提取,是指在常温下用100~1000 MPa的流体静压力作用于提取溶剂和中药的混合液上,并在预定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植物细胞内外压力达到平衡后迅速卸压,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忽然增大,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能够穿过细胞的各种膜而转移到细胞外的提取液中,达到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目的。
2超高压提取的特点2.1提取效率高由于压力较高,溶剂能在极短时间渗透到细胞内,使有效成分迅速达溶解平衡。
且超高压法的提取液澄清度、稳定性较传统工艺高,杂质含量少,简化了后续的分离纯化工作。
2.2保留提取物生理活性超高压提取过程中压力每升高100 MPa,温度大约升高3 ℃。
由于高压容器和外界环境有良好的热交换,在整个提取过程中基本可以维持在室温下进行,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药中生物活性物质,避免了因热引起的有效成分变性、损失和药理活性降低等问题。
2.3耗能低、适用范围广超高压提取过程中流体形变较小,在流体压缩时耗能较少,在保压和卸压过程中无能量的消耗及传递,并且提取时可根据有效成分特点选用多种溶剂,包括水、醇和其它有机溶剂。
2.4工艺操作简单、安全超高压提取法使用的是流体传质,液体的可压缩性小,如水在从800 MPa 恢复到常压时其体积膨胀12%,而超临界流体CO2恢复到常温常压体积膨胀500倍,因此超高压提取设备的安全性远高于超临界CO2萃取设备。
3超高压提取的影响因素3.1提取溶剂的影响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中药中的亲水性成分易溶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成分则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此外,溶剂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溶剂极性、被提取成分及共存的其它成分性质,同时还需兼顾溶剂是否使用安全、价廉易得、浓缩方便等。
3.2溶剂浓度的影响中药有效成分复杂,需要根据所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功能基的极性大小、数量等情况选择合适浓度的提取溶剂。
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极性大小不同,因而对提取产物的溶解性也不同。
3.3提取压力的影响压力是超高压提取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对药材浸润速率的影响:在溶剂通过药材颗粒表面毛细孔浸润到细胞内部过程中,增加压力、升高温度、增大药材颗粒的比表面积都可以加快浸润速率;②对有效成分扩散速率的影响:溶剂浸润到细胞内部后,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在卸压过程中增大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加快了有效成分向外扩散的速率;③对传质阻力的影响:超高压可以破坏细胞壁和细胞内各种膜,降低了有效成分的传质阻力。
在升压和卸压过程中,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使有效成分充分暴露,溶出更加迅速完全。
3.4 溶剂和原料比的影响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与原料的比值越大,则提取效率越高,但是当固液比过大时,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浓度过低,会导致分离纯化的困难。
3.5 提取时间的影响超高压条件下,中药细胞内外有效成分的扩散迅速,在极短时间内溶解扩散达到平衡。
4 超高压提取工艺流程及设备4.1 超高压提取工艺流程超高压提取工艺流程见图1。
具体特点说明如下:①原料筛选:从原药材中筛选所需的叶、根茎等;②预处理:药材的干燥、粉碎等前处理;③与溶剂混合:药材与提取溶剂按照一定的料液比混合后包装并密封;④超高压处理: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值进行处理;⑤除去残渣:采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⑥挥干溶剂:减压蒸馏等回收处理;⑦纯化:进行萃取、层析、重结晶等纯化处理;⑧有效成分:可进行相关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
图1 超高压提取工艺流程图4.2 超高压提取设备间歇式超高压提取原理示意图见图2。
将中药与溶剂按照一定的料液比混合后装在耐压、 无毒、柔韧并能传递压力的软包装内密封,然后放入高压容器内,启动高压泵。
首先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升高到所需的压力,并在此压力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迅速打开控制高压回路的阀门,卸除压力;取出高压处理后的料液,进行后续处理。
图2 间歇式超高压提取原理示意图5超高压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5.1黄酮类李宏伟等[5]采用超高压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确定提取工艺参数如下:溶剂为50%乙醇,压力为400 MPa,料液比为1∶45,温度为60 ℃,时间为3 min。
黄酮收率达到9.67%。
王丽娟[6]用热回流法提取2 h的收率为7.25%,微波辅助提取的收率为8.38%。
综合比较,超高压法耗时分别为热回流法的1/40、微波辅助提取的1/45,收率分别比二者高出2.42%、1.29%。
由此可见,超高压法与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具耗时短、效率高的优点。
刘春明等[7]通过试验确定超高压法提取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如下:溶剂为50%乙醇,压力为350 MPa,时间为5 min。
以淫羊藿总黄酮为指标,此条件下的收率为9.67%,而回流法提取4 h的收率为6.14%。
胡筱等[ 8]用超声法提取20min的收率为7.64%。
可见,超高压分别比回流法和超声法的收率高3.53%、2.03%,且耗时分别为热回流的1/48、超声法的1/4。
所以超高压法为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新方法。
张守勤等[9]使用超高压法提取水飞蓟素,工艺参数如下:溶剂为75%乙醇,压力为400 MPa,料液比为1∶50,时间为3 min。
以水飞蓟素为指标,超高压提取3 min的收率为2.424%,热回流提取3 h的收率为2.16%。
由此可见,超高压提取法耗时仅为热回流提取法的1/60,收率却与热回流相当。
张守勤等[10]采用超高压方法从蜂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实验证明该法处理1 min的收率分别比在常温常压下连续提取7 d和热回流连续提取4 h的收率高。
5.2皂苷类陈瑞战等[11]在以下工艺条件使用超高压法提取人参皂苷:溶剂为50%乙醇,料液比为1∶75,压力为500 MPa,时间为2 min。
该法与水煮法、回流法和超声法进行比较,以人参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超高压法提取2 min的人参皂苷收率为7.33%,水煮法提取4 h的收率为5.75%,超声法提取30 min的收率为5.89%。
可知,超高压提取法无论在时间还是在有效成分收率上均优于其它三种方法,为人参皂苷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张守勤等[12]使用超高压提取西洋参中人参皂苷,并和其它五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即索氏提取法、热逆流法、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临界CO2提取,以人参三醇的提取率为指标,超高压法2 min的提取率为0.861%,而超临界CO2提取、热回流等提取方法耗时在15 min~6 h之间,收率在0.284%~0.661%之间。
可见,超高压法在提取西洋参皂苷方面较其它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5.3多糖类吴华等[13]通过超声辅助超高压提取灵芝孢子多糖,工艺参数如下:溶剂为5% 乙醇,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0 min,提取压力为400 MPa,保压时间为5 min。
在该条件下,灵芝孢子的破壁率高达88%。
薛艳华等[14]经实验证明,超临界CO2破壁处理法处理,即超临界时间为1 h,超高压处理时间为12 h,破壁率为85.7%;若不经高压处理,则破壁率仅为10.0%;匀浆法处理30 min的破壁率为26.7%;超声法处理60min的破壁率为15.3%。
可见超高压工艺处理时间最短,破壁率最高,而且该工艺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一次加工处理完成灵芝孢子的破壁与提取,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可降低提取成本、增加收益。
5.4生物碱类宁志刚等[15]采用超高压提取乌头原碱,工艺条件如下:乙醇浸泡2 h,压力为600 MPa,料液比为1∶10,时间为5 min。
以乌头原碱的提取率为指标,超高压提取5 min的收率为5.21 mg/g药材,热回流提取6 h的收率为1.06 mg/g 药材,煎煮法提取1 h的收率为0.76 mg/g药材。
即超高压耗时分别为热回流的1/72、煎煮法的1/14,而提取率分别为热回流的5倍、煎煮法的7倍。
可见,超高压法克服了传统提取法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
6超高压提取技术存在的问题超高压提取技术虽然在提取方面有许多优点,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超高压条件下虽然不会影响生物小分子的结构,但能够影响如蛋白质[16]、淀粉[17]等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
因此,该技术在提取中不适于提取活性成分主要为蛋白质类的中药,且当药材中含有大量淀粉时,压力过高可引起淀粉的糊化从而阻碍有效成分溶入提取溶剂中;②超高压提取法需要特定的提取设备;③目前,超高压提取法主要在单味药提取中应用,在复方制剂的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④该提取技术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提取工艺参数之间的协同效应等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7前景超高压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并且超高压提取是在密闭环境下进行的,没有溶剂挥发,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技术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适宜由实验室推广到现代化大生产中。
相信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得到不断完善,在中药的提取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梁淑如,赵国建,吉慧明,等.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8):1[2]Ariette M.Matser,Bregje Krebbers,Robert W.van den Berg,et al. Advantagesof 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 on quality of food products.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04,15(2):79[3]Zhang Shou-qin,Zhu Jun-jie,Wang Chang-zheng. Novel high pressureextracti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4,278(2):471[4]陈瑞战,张守勤,王长征,等. 超高压提取西洋参皂苷的工艺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21(5):150[5]李宏伟, 张守勤,窦建鹏,等. 超高压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吉林大学学报,2006,36(3):438[6]王立娟.微波辅助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条件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3):131[7]刘春明,朱俊杰,张守勤,等. 高压技术提取朝鲜淫羊藿总黄酮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11[8]胡筱,魏毅,沙玫.淫羊藿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海峡药学,2004,16(4):88[9]张守勤,朱新春.常温超高压提取水飞蓟素的研究.农机化研究,2007,(3):143[10]Z hang Shou-qin,Xi Jun,Wang Chang-zheng.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propoli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5,80(1):50[11]陈瑞战,张守勤,王长征. 正交试验优化超高压提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工艺研究. 中草药,2005,36(3):365[12]Z hang Shou-qin,Chen Rui-zhan,Wu Hua,et al. Ginsenoside extraction fromPanax quinquefolium L.(American ginseng) root by using ultrahigh pressure.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6,41(1):57[13]吴华,张守勤,朱俊洁. 破壁提取法的灵芝孢子破壁.吉林大学学报,2004,34(2):314[14]薛艳华,史权,庞海河,等. 灵芝孢子几种破壁方法比较分析.植物研究,2004,24(4):216[15]宁志刚,崔彦丹,刘春梅,等. 超高压提取技术应用于乌头注射液生产. 吉林中医药,2006,26(11):68[16]L opez Fandino,R. High pressure-induced changes in milk proteins and possibleapplications in dairy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6,16(10):1119 [17]H.E. Oh, D.N. Pinder, Y. Hemar, et al. Effect of high-pressure treatment onvarious starch-in-water suspensions. Food Hydrocolloids,2007,2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