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香椿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野生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树种。
香椿叶子味道香气扑鼻,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然而,香椿的长势较快,枝繁叶茂,不适合在小型庭院内进行种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对香椿进行了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一、矮化技术香椿的高度是可以通过矮化技术来控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控制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细节方面如下:1. 剪枝香椿树的盆栽根系和空间都比较小,盆栽香椿可以通过适当的剪枝来控制分枝,使其树冠不断缩小和稠密。
剪枝时剪掉最枝梢和侧枝,保留主干,有利于树形美观。
适当的剪枝还可以刺激枝条的再生并促进萌芽生长。
目前市场出售的香椿基本上已进行过整形剪枝,所以一般只需要按时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使香椿更加完美。
2. 调整土壤香椿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矮化时可以采取措施影响营养水分的供应,然后使香椿的根系逐渐缩小,继而影响它的生长。
用土壤或根系形成一个小型的盆,只给香椿提供有限的营养和水分。
3. 培养空气根系香椿的盆栽生长环境较少,有可能会渐渐失去生长力,导致细小枝条的徒长,颜色不如平常的发黑。
为了增加香椿的茎散状,增强营养吸收力,有必要培养空气根系。
可以每周给香椿用混合水滴流浇水,使香椿叶片逐渐着色,发黄、褐化,形成一定的空气根系。
二、密植技术密植是指在相同面积范围内种植更多的植物,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密植调整技术原理就是压缩香椿根系,使深层土壤空气减少,使香椿根系深层吸水,从而避免植物蒸散和土壤中植物营养过多被泼洒。
下面是上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点。
1. 划分地块在同等的种植面积范围内,根据种植密度的不同区分为几个小块。
这样可以消除不同密度的株间竞争,利于香椿的良好生长。
2. 选种选择品种上发育速度较快,容易成活的植物。
这样有利于密植植物的成活率,同时适量的粪肥/化肥可以同时使用以加快香椿的生长。
3. 合理定植根据选好的香椿树种进行合理的定植,根据树木品种和种植面积确定密度,以增加产量及经济效益。
香椿矮化密植所谓短化密植,是指香椿苗木经过技术处理后,养成多侧枝的矮化幼树,树冠枝条密集,形成棚状,大密度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分期采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这种栽培技术,使香椿传统的粗放栽培变为精耕细作的栽培,提高了香椿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栽培方法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配置和密度:集中成片的香椿矮化密植园,采用单株栽植或3株三角形丛状栽植。
单株栽植的,行距1.5米-2.0米,株距0.8-1.0米,每亩用苗330-550株.丛状栽植的,株距30-35厘米,丛距2.0米,行距2.5-3.0米,每亩用苗330-400株.(2)栽植技术及季节:通常用直径1.0厘米以上,苗高0.8-1.2米的1年生幼苗.穴状整地,规格为50*50*50厘米;带状整地规格为深、宽各50厘米。
栽植前在穴中或带沟中施腐熟的圈肥。
秋季11月下旬落叶后或3月上旬萌芽前定植。
栽植时要把根系舒展接近自然着生状态,不要窝根。
载后浇透水,水渗后再覆上一层土。
树形矮化:一年生苗栽植后,在5月下旬平茬,即距离地面10-15厘米处翦掉主干。
在茬口处用100PPM的赤霉素涂抹,促使基部侧芽萌发形成侧枝。
或者6月底采摘顶芽后,在伤口处用100PPM赤霉素涂抹,促使顶芽以下的侧芽萌发,长成侧枝。
环剥后用赤霉素处理。
6月底采摘第二茬顶芽后,对2年生茎干进行环剥,伤口处用100PPM 赤霉素处理。
或者环剥后倒贴皮,再用50PPM赤霉素处理,效果更好,可发出4-5根侧枝。
采摘顶芽、平茬可以使树体变矮,促使下部侧芽萌发,形成侧枝。
赤霉素处理既能诱发侧芽萌发,又有促进侧枝生长的效能。
1年中,连续多次采收各级枝条上的顶芽或采收顶芽、平茬过晚(7月份以后),均不能使当年侧枝木质化,易遭受冻害,且树体衰弱。
香椿栽培技术目录一、如何进行香椿栽培 (3)二、香椿大棚栽培要点 (3)三、香椿根系育苗三法 (3)四、香椿的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要点 (4)五、香椿苗越冬防冻、四法 (6)六、香椿的无性繁殖技术 (6)七、“香椿蛋”的水培技术 (7)八、香椿地窖式栽培技术 (8)九、香椿的加工技术 (10)十、日光温室香椿丰产栽培技术 (12)十一、培育香椿壮苗的关键措施----矮化处理 (15)十二、香椿芽菜的栽培 (15)十三、香椿日光温室大棚生产技术 (16)十四、冬香椿的栽培技术 (21)十五、香椿种芽菜生产技术 (21)十六、日光温室香椿栽培技术 (26)十七、日光温室香椿促成栽培技术总结 (27)十八、香椿食品开发与精加工 (30)十九、红芽香椿无公害栽培技术 (31)二十、香椿芽棚室栽培关键技术 (33)二十一、温室香椿怎样种 (34)二十二、香椿树插根繁殖快 (35)二十三、大棚栽培香椿效益高 (36)二十四、香椿插根繁殖快 (37)二十五、适时采摘香椿芽 (38)二十六、香椿芽如何保持新鲜 (39)二十八、种苗繁育香椿树 (40)二十九、香椿芽生产技术 (40)三十、香椿育苗也可在夏季 (41)三十一、香椿体芽菜的生产 (42)三十二、无基质香椿芽的培育 (43)三十三、香椿栽培技术(二) (43)三十四、香椿的栽培技术(三) (45)三十五、香椿栽培季节与方式 (48)三十六、香椿栽培管理技术 (48)三十七、香椿芽特征和特性 (51)三十八、香椿芽类型和品种 (51)三十九、香椿芽栽培方法及季节 (52)四十、香椿芽栽培要点 (53)四十一、香椿芽利用方式 (54)四十二、香椿种芽的生产技术 (55)四十三、香椿矮化密植与保护地栽培技术 (56)四十四、香椿贮藏保鲜技术 (57)四十五、菜用香椿的矮化栽培 (58)四十六、香椿芽贮藏保鲜技术 (60)四十七、品种介绍----红芽绿香椿 (61)四十八、品种介绍----红香椿 (61)四十九、品种介绍----褐香椿 (62)五十、怎样培育香椿苗 (62)五十一、让芽苗香椿春节上市 (63)五十二、香椿芽腌制与贮藏技术 (64)五十三、温棚香椿咋管理 (65)五十四、香椿芽的保鲜贮藏 (66)五十五、香椿大棚高产种植 (67)五十六、棚室香椿矮化密植 (68)五十七、露地栽香椿高产又高效 (69)一、如何进行香椿栽培香椿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蔬菜。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选地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合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香椿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香椿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香椿,一类是绿香椿。
矮化密植栽培对栽植品种要求较高,最好选用适合矮化密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早且食味、品质较好的红香椿。
选用前一年秋后采收的新种子。
优质种子籽粒饱满,种皮呈红色,种仁为黄白色,发芽率为40%以上;若种子为黑红色,有油感和光泽,失去了香椿种子特有的香味,种子干燥,则不可选用。
将适量种子与水按3∶1的比例倒入55℃的温水中,不停地搅拌3~5min,在20~30℃环境下浸泡一昼夜。
换清水反复搓洗至水清亮,捞出控水,再用拧干的毛巾吸去多余的水分,然后装入新纱布缝制的袋子里,厚度不得超过3cm。
在20~25℃的环境下避光催芽,每天翻动种子1~2次,洗后控干水分。
待种子吸水膨胀、有30%裂嘴时加2~3倍的细沙拌匀播种[1]。
2培育壮苗香椿属浅根性树种,对水肥和光照的条件要求较高。
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不涝不黏、土壤肥沃、背风向阳、保水保肥性好的两合土、砂壤土。
施优质有机肥75 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600 kg/hm2作基肥。
整地做到深、平、细。
撒施多菌灵8g/m2进行土壤消毒。
整地后,播前浇足底墒水。
待地皮发白时松土,在1.2m宽的畦上按行距30cm开沟,沟宽5~6cm,深2~3cm。
香椿育苗移栽播种量为45kg/hm2,香椿种子发芽出土的适宜温度为13℃,一般为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
根据气候条件可适期早播。
趁墒把混有细沙的种子顺沟均匀撒播,播后覆盖0.5~1.0cm厚的细土。
覆土要均匀、细实,播后最好能覆盖地膜[2]。
播后7d左右开始出苗,15d左右齐苗,覆盖地膜的苗床在幼苗拱土时立即割膜放苗,以防止烧伤幼苗,按播幅割膜,行间用土封严。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香椿别名椿芽,楝科楝属中的栽培种。
香椿营养丰富,馥郁芳香,甘美可口,四时可用,列为蔬菜中的上品,并可入药。
1、施肥播种:春椿是一年种植,8~10年受益,当播种时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阳坡地深耕细作,施足基肥。
矮化密植采取种子直播育苗,精心抚育,间密补稀,当苗高1米时抹掉顶芽,促发侧枝,采收嫩芽。
越冬时,于小雪前在地径周围培土30厘米以上,保墒保温保苗,翌春除去封土,就能正常生长采收,若移苗栽种,就选择苗圃地的大壮苗秋季带叶移栽。
净种直播矮化密植行距为50厘米,每平方米10~15株,每(亩)控制0.8~1万株;间套直播矮化密植,采取宽窄带方式,宽带4~5米,种植粮菜作物,窄带1米,直播香椿,按行距50厘米,10~15厘米的密度条播;净种移栽矮化密植行距5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5株,每亩1600株左右。
2、矮化树型培养:矮化树型的培养可分4种。
(1)多台型:即苗高近2米时,摘除顶梢促发侧枝和腰枝,从地径算起,大致各层次分别按40、60、70厘米的距离,留3盘腰枝作为骨干枝采收椿芽,这种树型的特点是树干高,木质化充分,抗寒旱性能好,产量稳定。
(2)扫把型:即苗高1米左右时,抹掉顶梢促发,促发侧部椿头,对新发椿头只采嫩叶不打顶,待这些侧部椿头长20~30厘时,再抹掉顶梢,促发新芽进行采收,这类树型,每株要保持4~5个椿头。
(3)矮杆密集型:即直播密植午椿苗长至1米时就摘除顶梢促发新芽,不定期的视嫩芽生长情况及时采收。
四是矮林丛状型,即接山坡地矮林丛植的密度每穴3~5株,苗高1.5米时,摘除顶梢,促发新枝新芽,使每穴保持15个以上的椿头,供采嫩芽。
3、树体管理:椿芽的产量取决于椿头数量和分布距离。
因此,要结合树型培养,在冬夏适时进行修剪,以控制树势、防止枝干徒长。
冬剪在1月份进行,主要对多年生徒长枝条进行短截,促使春季多发椿头。
夏剪在7月初进行,主要对当年着生的过旺过长的干枝进行短截,在基部留12~15厘米长,促使其萌发侧芽,以便到秋后形成2~3个12~15厘米长的充实短枝。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香椿别名椿芽,楝科楝属中的栽培种。
香椿营养丰富,馥郁芳香,甘美可口,四时可用,列为蔬菜中的上品,并可入药。
1、施肥播种春椿是一年种植,8~10年受益,当播种时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阳坡地深耕细作,施足基肥。
矮化密植采取种子直播育苗,精心抚育,间密补稀,当苗高1米时抹掉顶芽,促发侧枝,采收嫩芽。
越冬时,于小雪前在地径周围培土30厘米以上,保墒保温保苗,翌春除去封土,就能正常生长采收,若移苗栽种,就选择苗圃地的大壮苗秋季带叶移栽。
净种直播矮化密植行距为50厘米,每平方米10~15株,每(亩)控制0.8~1万株;间套直播矮化密植,采取宽窄带方式,宽带4~5米,种植粮菜作物,窄带1米,直播香椿,按行距50厘米,10~15厘米的密度条播;净种移栽矮化密植行距5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5株,每亩1600株左右。
2、矮化树型培养矮化树型的培养可分4种。
(1)多台型:即苗高近2米时,摘除顶梢促发侧枝和腰枝,从地径算起,大致各层次分别按40、60、70厘米的距离,留3盘腰枝作为骨干枝采收椿芽,这种树型的特点是树干高,木质化充分,抗寒旱性能好,产量稳定。
(2)扫把型:即苗高1米左右时,抹掉顶梢促发,促发侧部椿头,对新发椿头只采嫩叶不打顶,待这些侧部椿头长20~30厘时,再抹掉顶梢,促发新芽进行采收,这类树型,每株要保持4~5个椿头。
(3)矮杆
密集型:即直播密植午椿苗长至1米时就摘除顶梢促发新芽,不定期的视嫩芽生长情况及时采收。
四是矮林丛状型,即接山坡地矮林丛植的密度每穴3~5株,苗高1.5米时,摘除顶梢,促发新枝新芽,使每穴保持15个以上的椿头,供采嫩芽。
3、树体管理椿芽的产量取决于椿头数量和分布距离。
因此,要结合树型培养,在冬夏适时进行修剪,以控制树势、防止枝干徒长。
冬剪在1月份进行,主要对
多年生徒长枝条进行短截,促使春季多发椿头。
夏剪在7月初进行,主要对当年着生的过旺过长的干枝进行短截,在基部留12~15厘米长,促使其萌发侧芽,以便到秋后形成2~3个12~15厘米长的充实短枝。
香椿嫩芽以肥嫩无丝为佳,故采收宜早不宜迟,10~15厘米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
控制嫩芽顶梢时,只需轻轻抹掉就会萌发侧芽,掰除或重剪易病腐枯枝。
矮化密植香椿芽的采收时间每年约持结在6个月左右,采收次数较多,对树体养分和土壤养分的消耗很大,要结合采芽及时补充养分,春夏是采收椿芽的主要季节,高峰期的6~8月10天左右就要采收,故必须每月混施1次氮磷钾肥,或结合锄草追施农家肥。
4、采收头水椿芽着生于枝头顶端,呈玉米花状,柄端基部有托叶,品质佳,为椿芽中的上品,若不采收适龄,树枝头就会开花结果。
二水以后采收的椿芽,系头水椿芽采收后萌发的侧芽和腰芽,逐渐长大为分枝,但不会开花结果。
头水椿芽长至12~15厘米时,整朵采收。
二水以后椿芽采收时不要整枝掰剪,只能环绕枝芽采收嫩叶,并
在适量的健壮枝基部留2~3个叶片,作营养叶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既能经常采收嫩叶,又能保留一定数量的椿头,提高椿芽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