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电离平衡教案(8篇)电离平衡教案篇1其次课时电离平衡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力量目标:1.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量。
2.培育学生分析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靠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今日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学问。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拟(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展,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转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上升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争论:在的平衡体系中:①参加:②参加:③参加: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4)电离平衡常数(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值大小可推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肯定量的盐酸反响,为减慢反响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参加以下物质中的()A.B.C.D.2.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参加()A.B.C.D.3.浓度和体积都一样的盐酸和醋酸,在一样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一样)反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盐酸的反响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响速率B.盐酸的反响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响速率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以下表达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一样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响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响:和的酸性强弱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较弱B.较弱C.两者一样D.无法比拟总结、扩展1.化学平衡学问与电离平衡学问对比比拟。
电离平衡知识点总结手写一、离子的电离平衡在溶液中,许多化合物会发生电离反应,将分子分解成离子。
在溶液中,电离平衡的建立是通过电离反应和逆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的。
在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稳定,但是离子仍然在不断地发生电离和结合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一个化合物的电离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来表示:A ⇌ B+ + C-其中A代表原始的电离物质,B+代表阳离子,C-代表阴离子。
在电离平衡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但是化合物A、B+和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电离平衡方程式:HA ⇌ H+ + A-其中HA代表弱酸,H+代表氢离子,A-代表酸根离子。
在这种情况下,酸的电离平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溶液的酸度。
二、离子浓度与电离平衡在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电离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从而影响了电离平衡的达成和维持。
通常情况下,离子浓度的大小受溶液的化学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时,电离反应的速率会增加。
这是因为反应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多了,所以反应速率会相应地增加。
而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少时,电离反应的速率也会减少。
另外,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电离反应的速率会增加。
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原子或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从而使得反应速率提高。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电离反应的速率会减少。
总之,离子浓度和温度是决定电离平衡的两个关键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因素来控制电离平衡的达成和维持。
三、酸碱平衡与电离平衡在化学中,酸碱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电离平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溶液中,酸和碱都会发生电离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而酸碱平衡的建立和维持正是通过电离平衡来实现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知识清单21 电离平衡知识点0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研究对象是弱电解质。
②等: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
③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1mol CH3COOH电离同时则有1mol CH3COOH分子形成。
④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⑤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各粒子的浓度要发生改变。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是弱电解质本身的结构与性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越弱越难电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外因:①浓度: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②温度: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形成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④酸碱效应:加入强酸(或强碱),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向形成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弱碱(或弱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⑤加入能与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aq)CH3COO-(aq)+H+(aq) 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c(H+)导电能力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弱加入少量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强通入HCl(g)向左增大增大增强加NaOH(s)向右减小减小增强加CH3COONa(s)向左减小减小增强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大增强【易错提醒】(1)一般情况下,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浓度减小,并非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2023年高三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2023年高三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电离平衡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平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电离平衡的条件;3. 了解电离平衡受温度、浓度以及压强等因素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离平衡的条件;2. 温度、浓度和压强等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温度、浓度和压强等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入电离平衡的概念:请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简要复习电离平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引出本节课的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电离平衡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Step 2 讲授电离平衡的条件(10分钟)1. 介绍电离平衡的条件:温度条件、浓度条件以及压强条件。
2. 分别解释温度条件、浓度条件和压强条件,并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Step 3 讨论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否会对电离平衡产生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学生在理论上如何描述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提出温度越高电离平衡位置的移动方向等观点。
Step 4 讨论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浓度是否会对电离平衡产生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学生在理论上如何描述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提出浓度越高电离平衡位置的移动方向等观点。
Step 5 讨论压强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是否会对电离平衡产生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学生在理论上如何描述压强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压强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提出压强越高电离平衡位置的移动方向等观点。
电离平衡状态及特征归纳与分析要点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当溶液的温度、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3、同离子效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CH3COO-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HCl,平衡也会左移,电离程度也减小。
4、能反应的物质: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锌或NaOH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要点诠释:使弱酸稀释和变浓,电离平衡都向右移动,这二者之间不矛盾。
我们可以把HA的电离平衡HA H++A-想象成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化学平衡:A(g)B(g)+C(g),稀释相当于增大体积,A、B、C的浓度同等程度地减小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B、C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浓度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变浓则相当于只增大A的浓度,v(正)加快使v(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C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增大,但A的转化率降低了,A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了而B、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了。
A的转化率即相当于弱酸的电离程度。
要点二、电离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的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
用K表示。
2.数学表达式。
对一元弱酸(HA):HA H++A-。
对一元弱碱(BOH):BOH B++OH-。
3.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强。
从K a和K b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H2SO3(K a1=1.5×10-2)>H3PO4(K a1=7.5×10-3)>HF(K a=3.5×10-4)>H2S(K a1=9.1×10-8)。
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电离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生成和消失的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的大小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影响了反应的进行和平衡位置的确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离平衡常数会增大。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反应物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导致生成物的浓度增加,从而使平衡位置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2. 浓度浓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将向生成物一侧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将增大。
相反,如果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位置将向反应物一侧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将减小。
3.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来说,压力的改变也会影响电离平衡常数。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压力增加时,平衡位置将向压力较小的一侧移动,电离平衡常数会增大。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并不改变电离平衡常数。
它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了活化能,从而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因此,催化剂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应速率上,而不是平衡位置上。
5. 溶剂溶剂的选择对电离平衡常数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溶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的浓度。
不同的溶剂还可以通过溶剂分子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6. 离子强度离子强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的平均值。
当离子强度增加时,离子间相互作用增强,电离平衡常数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当离子强度增加时,电离平衡常数会减小,因为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会抑制离子的生成和消失。
电离平衡常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离子强度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平衡位置的确定,为实验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来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平衡位置,以达到所需的反应效果。
班级姓名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1.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6 mol·L-1醋酸和20 mL 6mol·L-1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
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实验,则()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B.灯光变暗C.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大D.灯光变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和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熔化时不导电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4.NaHSO4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A.H+ B.Na+ C.SO42-D.HSO4-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A.Ca(OH)2B.CH3COOH C.BaSO4D.CH3COONa
6.把0.01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A.自来水B.0.1mol/LHNO3C.0.1mol/L醋酸D.0.1mol/LNH4Cl
7.一定量的稀H2SO4与过量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A.H2O B.NaOH固体C.CH3COONa固体D.NH4C1固体
8.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液态溴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D.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s) Ca2++2OH-中,能使c(Ca2+)减小,而使c(OH-)增大的是()
9.在平衡体系Ca(OH)
A.加入少量MgCl2固体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加入少量KCl固体D.加入少量Ba(OH)2固体
10.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A.氢离子浓度变小B.醋酸的浓度减小
C.酸性增强,PH变小D.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
11.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12、弱电解质的电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填写下表:
碳酸稀溶液中, 离子最多, 离子最少(碳酸电离的离子)。
14.已知HClO 是比H 2CO 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 2+H 2,
++ClO -,达到平衡后
⑴要使HClO 浓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质 (填代号)
A .SO 2
B .Na 2CO 3
C .HCl
D .NaOH
⑵由此说明在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 2的理由是 。
15.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左图所示,
⑴O 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⑵a 、b 、c 三点溶液的c(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⑶a 、b 、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⑷要使c 点c(Ac — )增大,c(H +)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写出三
种方法)
① ②
③ ④ 。
16.使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 3COO - + H +的电离平衡(要
求写出简单操作、现象及实验能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