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讲 茶具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5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茶具的分类茶具主要分为茶壶、茶杯、茶叶罐、茶盘、茶漏等几个方面。
1.茶壶茶壶是用来沏茶的器皿。
按照用途,茶壶可分为怀炉、水仙壶、中壶和大壶等。
按照材质,茶壶可分为紫砂壶、白瓷壶、玻璃壶等。
2.茶杯茶杯是盛放茶汤的器皿。
按照杯身形状,茶杯可分为高脚杯、低脚杯、圆杯、方杯等。
按照杯底形状,茶杯可分为光底杯、毛底杯、锥底杯等。
3.茶叶罐茶叶罐是用来装茶叶的器皿。
按照形状,茶叶罐可分为圆罐、方罐、方罐、圆罐等。
按照材质,茶叶罐可分为紫砂罐、金属罐、玻璃罐等。
4.茶盘茶盘是用来沏茶和品茶的器皿。
主要分为盛茶器、排渣器和洒水器等。
5.茶漏茶漏是用来过滤茶汤中的茶叶渣的器皿。
按照材质,茶漏可分为竹漏、铜漏、铁漏、不锈钢漏等。
二、茶具的作用茶具不仅是盛放茶汤的器皿,更是展现主人品位与修养的重要象征。
它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沏茶茶壶、茶杯、茶叶罐等是用来沏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搭配使用,可以烹制出不同口感和味道的茶汤。
2.品茶茶盘、茶杯、茶杯托等是用来品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使用,可以让品茶的过程更加优雅愉悦。
3.展示精美的茶具可以展现主人的品味与修养,也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在茶艺表演和茶空间的布展中,茶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茶具的保养茶具的保养主要包括清洗、晾晒、存放等几个方面。
1.清洗使用茶具后,应及时清洗。
茶壶、茶杯、茶叶罐等可以用清水冲洗,不要使用洗洁精等化学清洁剂。
紫砂壶可以用茶汤清洗,不要用水清洗。
茶盘应保持干净,及时清除污渍。
2.晾晒清洗后的茶具应晾干,然后再收藏。
不要将湿的茶具直接存放起来,以免出现霉变。
3.存放茶具在存放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也要遇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发霉变质。
四、茶具的讲究茶具的讲究主要包括摆设、搭配等几个方面。
1.摆设在摆放茶具时,要讲究整齐美观,不要杂乱无章。
茶壶、茶杯、茶盘等都应摆放得体。
另外,在布置茶空间时也要考虑茶具的搭配与陈列。
茶具基础知识
茶具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具的分类:茶具可以分为传统茶具和现代茶具两大类。
传统茶具包括茶壶、盖碗、盖盏、茶杯、茶盘等,而现代茶具则包括电热壶、电子茶盘等。
2. 茶具材质:传统茶具的材质多为紫砂、瓷器和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保温、陶性良好等特点,适合冲泡多种茶类;瓷器茶具质地细腻,带有一定的透明度,适合冲泡花茶;玻璃茶具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茶叶的变化。
3. 茶具的使用和保养:使用茶具时,要注意控制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使茶叶能够充分展开,释放出最佳的香气和味道。
保养茶具时,要用温水轻柔地清洗,不可使用硬物刷洗,以免划伤或破坏茶具。
4. 茶具的摆放和装饰:茶具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同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装饰品,如茶席、茶道器具等,增加茶具的美感和雅趣。
总之,了解茶具的基础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和保养茶具,提升茶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茶具的知识有哪些茶具也可以叫做饮茶器具亦或是茶器,器为茶之父。
关于器的选择,有好多玄而又玄的理论。
那么你知道多少茶具的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茶具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器之质地粗细与茶之发酵和新老程度成正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来选择茶器,也就是说,发酵程度越低的茶,宜用质地细密的器物,如绿茶宜用青瓷或玻璃器皿,乌龙宜用泥质较细的紫砂,黑茶宜用粗陶或泥质较粗的紫砂。
是因为,质越细密,越容易将发酵程度低或不发酵的茶的温润体现出来。
而粗陶,能吸收老茶异味,所谓水过砂则甜,有助老茶浊气散发。
二、器形之高矮与茶之老嫩成正比在茶器的选择原则上,越老的茶,由于不怕焖,宜选择高深的器皿,如紫砂中的秦权、汉铎等,能将老茶的茶*很好地逼出来。
而细嫩的茶,如绿茶,宜选择无盖或浅腹的的器皿,才不会将嫩芽焖坏。
按这个标准,嫩芽做的红茶,如金骏眉,虽然发酵程度高,由于细嫩,宜选择浅腹的紫砂。
三、香气多少与茶器质地粗细成反比以紫砂为例,以香气见长的茶,如乌龙茶,宜选择泥质较细的紫砂,香气不宜散发。
而香含在茶汤中的茶,如普洱,宜选用泥质较粗的紫砂。
四、当你无法选择时,盖碗是万能的替代品由于盖碗的可控程度高,如通过盖之开合,可散可闷,来适应不同老嫩和发酵程度的茶;通过观看汤*,判断茶汤浓淡,决定出汤时间等等。
当你无法备齐各种茶器时,盖碗是必不可少的泡茶用具。
1、绿茶配玻璃杯高档绿茶水温不宜过高,碧螺春等细嫩绿茶要采用“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放茶的方法。
玻璃杯可以体现茶叶在水中的优雅姿态,**也更好。
2、花茶配盖碗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菊花茶夏天想要消暑解渴的话,可以喝菊花茶。
菊花茶具有很好的养肝、平肝、清肝的功效,对于眼部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效果。
夏天喝菊花茶还能够帮助小数解暑,特别是对于夏天天气闷热引起的肝火较旺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茶具全面知识点总结一、茶具的种类1、茶壶:茶壶是泡茶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茶壶可分为紫砂壶、陶瓷壶、玻璃壶等。
茶壶的形状也有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扁平的、多孔的等,不同的形状能够影响到茶水的浸泡和流动情况。
2、茶杯:茶杯也是茶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材质,茶杯分为品茗杯、公道杯、盖碗、大白杯、海碗等。
每种茶杯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形状,例如品茗杯用于品尝高质量的茶叶,盖碗通常用于喝茶,大白杯则是用于冲泡普洱茶等。
3、茶托:茶托是用于放置茶杯的小平底器皿,可以保护茶杯不易打翻,一般选用陶瓷、玻璃等材质制作。
4、茶盘:茶盘是泡茶时放置茶具的一个平台,用于方便冲泡和倒掉冲泡后的冲洗水,茶盘可以分为木质茶盘、紫砂茶盘、石制茶盘等。
5、茶匙:茶匙用于搅拌茶叶或挑取泡好的茶叶,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茶叶搅拌匙、茶叶挑匙等。
6、茶几:茶几通常是泡茶时放置茶具和茶叶的一个小桌子,起到整理茶具和茶叶的作用。
二、茶具的选择技巧1、材料的选择:茶具的材料直接影响着茶水的味道和质量,一般来说,紫砂壶能够吸收茶水中的异味和杂质,提高茶水的纯净度和口感;陶瓷壶能够保持茶水的温度和香气,适合泡制白茶、绿茶等;玻璃壶则能够观察到茶水的流动和变化,适合泡制花草茶等。
2、形状的选择:茶具的形状也直接影响着茶水的冲泡和流动情况,一般来说,茶壶的注口宽度适中,可以方便倒水和控制浸泡时间;茶杯的开口宽度和杯底的设计能够影响到茶水入口的角度和茶香的扩散情况。
3、功用的选择:不同的茶具有着不同的功用,根据泡茶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茶具,例如泡制红茶适合使用瓷质茶壶和杯子,泡制铁观音适合使用紫砂壶和杯子。
4、款式的选择:茶具的款式一般要与泡茶者的性格和审美情趣相匹配,一般来说,有传统经典的款式、现代简约的款式、民族特色的款式等,泡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气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款式。
三、茶具的使用技巧1、茶具的保养:茶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和晾干,避免水渍和异味残留,茶具的存放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损坏材质和造成色泽褪色。
茶具的认识与基本使用茶具是品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对于品茗体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茶具的认识与基本使用方法。
一、茶具的种类与认识1.茶壶茶壶是用来盛放茶叶和水的主要器具,一般由壶身、壶盖和壶嘴组成。
根据材质和造型特点,茶壶可分为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
不同材质的茶壶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紫砂壶透气性好,能很好地发挥茶叶的香气;瓷壶造型美观,透光性好;玻璃壶则可以清晰地观察茶叶的形态和汤色的变化。
2.茶杯茶杯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器具,一般分为品茗杯和闻香杯。
茶杯的材质多样,有陶瓷、玻璃、竹木等。
品茗杯较为常见,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腰形等。
闻香杯则较为细长,方便闻取茶叶的香气。
3.茶盘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器具,一般由木、竹、塑料等材质制成。
茶盘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4.茶勺茶勺是用来取用茶叶的器具,一般由竹、木、塑料等材质制成。
茶勺的形状细长,方便准确取用茶叶。
5.茶滤茶滤是用来过滤茶汤中的茶叶和杂质的器具,一般由陶瓷、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茶滤的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锥形等,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二、基本使用方法1.茶壶的使用方法在泡茶前,先用开水将茶壶和茶杯烫洗一遍,以去除杂质和灰尘。
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开水,盖上壶盖等待适当时间后倒出茶汤。
在倒出茶汤时,要注意壶嘴不能对着客人或主泡者,以示尊重。
2.茶杯的使用方法在品茗时,一手持杯柄或将杯子放在茶盘上,另一手用茶勺将茶汤慢慢倒入杯中。
在品尝时,应先闻其香,再观其色,最后品尝其滋味。
品茗时不要将嘴唇触碰到杯沿上,以免不卫生和不礼貌。
3.茶盘的使用方法在放置茶具时,可将茶盘放在客人和泡茶者之间的桌面上。
在取用茶叶时,可将茶叶放在茶盘上或用茶勺从茶罐中取出放入盘中。
在冲泡时,可将废水倒在废水盂中或直接倒在茶盘上。
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和卫生。
4.茶滤的使用方法在过滤茶汤中的杂质时,可将茶滤放在漏斗形的瓷器中,然后将冲泡好的茶汤倒入瓷器中。
第二节 瓷器类茶具 、学习要求: 1. 1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了解瓷器类茶具 中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产地。 1. 2重点:
瓷器茶具的分类及特点。 1. 3难点:
瓷器茶具的主要特点。 1. 4知识点:
1. 瓷器茶具的分类。
2. 瓷器茶具的特点。
二、学习内容: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 就逐渐被瓷质茶具所替代。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 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2o 1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行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 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 名窑场。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石”之称。有瓷都之称的景 德镇在北宋时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 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了元代,景德镇因 烧制 青花瓷而闻名于世,还远销国外,在日本,名为“珠光 青瓷”。明朝时,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 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色彩鲜艳,画意生动,被视同拱 壁,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我国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 新。到雍正时,珪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 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当时珪琅彩 瓷茶具只供宫中享用,民间绝少流传。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 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瓷器向来重视瓷釉色彩。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 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 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宋、 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色占很大比例;
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颜色取众窑之长,承前启后,造 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如今景德 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 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 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 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在“白如玉、薄如纸、明 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