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5
- 格式:doc
- 大小:27.03 KB
- 文档页数:6
输血技术师《基础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四种医德关系模式类型的是()(江南博哥)。
A.排斥对立型B.父子主从型C.谋生协作型D.知情同意型E.志同协调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关于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以dNTP作为底物B.反应需要模板C.反应需要引物存在D.DNA链生长方向为3′→5′E.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4.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的性质是()。
A.毒性降低B.毒性升高C.极性降低D.极性升高E.极性不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药物或毒物等非营养物质经氧化、还原、结合或水解后转变为极性较强、水溶性较大、易于排出的物质,这就是生物转化。
[单选题]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是()。
A.DNA连接酶B.DNA聚合酶ⅡC.逆转录酶D.RNA聚合酶E.多聚A聚合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6.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广泛应用()来评价行动方针。
A.成本分析B.效果分析C.后果论D.风险评估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关于白细胞物质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粒细胞的线粒体很少,故糖酵解是主要的糖代谢途径B.中性粒细胞能从头合成脂肪酸C.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可将花生四烯酸转变成白三烯D.粒细胞中含有较高的组胺E.组胺释放参与变态反应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A.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组织相容性抗原C.白细胞抗原D.移植抗原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9.无环鸟苷(ACV)有效控制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机理是()。
A.ACV抑制敏感细胞DNA复制B.ACV作用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C.ACV抑制病毒RNA聚合酶D.ACV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DNA合成E.ACV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10.可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
2023 年输血师真题——专业学问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棺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不规章抗体筛选试验所用谱细胞通常是A.与患者同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B.O 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C.AB 型2~3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D.O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E.与患者同型3~5 人份的洗涤红细胞2.导致输血所致免疫性溶血反响的主要缘由是A.献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B.献血者红细胞体外获得缺陷C.受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D.受血者、献血者血型不相合输血E.受血者脾亢所致红细胞损伤3.以下关于输血相关性疾病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HIV 是单链DNA 病毒B.HCV 是单链RNA 病毒C.HBV 是一种DNA 病毒D.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所致E.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的原虫4.红细胞制剂输注速度一般成人为每小时A.0.5ml/kgB.1.0ml/kgC.2.0ml/kgD.3.0ml/kgE.4.0ml/kg5.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需输注红细胞制剂时,应尽量输注A.全血B.悬浮红细胞C.辐照红细胞D.洗涤红细胞E.低温保存红细胞6.我国规定多长时间内患过疟疾的人不能献血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E.三年7.女性献血者体重不应低于A.40 公斤B.45 公斤C.50 公斤D.55 公斤E.60 公斤8.影响离心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离心机半径B.离心机重量C.离心加速度D.离心刹车强度E.离心时间9.无偿献血教育、发动和招募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公民中参与献血人数是否增加B.公民中家庭互助献血者人数是否增加C.无偿献血人数是否增加D.再次献血和连续献血人数是否增加E.由于输血传染病而永久排解献血的人数是否削减10.输血不良反响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的病症和体征。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浆去除成分后,剩余的液体称为:A. 全血B. 血浆C. 红细胞悬液D. 白细胞悬液答案:C2.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哪项?A. 慢性贫血B. 出血性休克C. 全血失血D. 高血压答案:B3. 输血前的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测哪种血型抗体?A. IgAB. IgED. IgM答案:C4. 输血后监测患者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时间段是:A. 1小时内B. 4小时内C. 24小时内D. 72小时内答案:C5. 输血所需的最佳血型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写“对”,错误写“错”。
1. 输血时,输血速度越快越好。
2. 晶体液适用于血容量不足和缺水的患者。
答案:对3. 输血前需进行配血试验,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否匹配。
答案:对4. 成人输血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采用18号针。
答案:错5. 输血后,患者需经过一定的观察时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答案:对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输血前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输血前的护理措施包括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相关信息,确定输血史和过敏史,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血容量及输血的适应症,进行配血试验,明确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
2. 输血反应有哪些常见症状?答:输血反应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潮红、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低血压等。
严重的输血反应还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溶血性反应等。
输血反应的症状应及时观察并适当处理。
3. 如何预防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答: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措施包括严格执行输血前的配血试验,确保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匹配;使用经过合适处理和贮存的血液制品;确保输血器材的无菌和完整;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避免过快输血引起的负荷过重;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中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四、综合题请结合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流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输血前需经()核对。
A. 1人B. 2人C. 3人D. 4人。
2. 静脉输血的速度一般为()。
A. 开始速度宜慢,15滴/分钟,观察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B. 开始速度宜快,30滴/分钟,观察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C. 开始速度宜慢,10滴/分钟,观察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D. 开始速度宜快,20滴/分钟,观察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3. 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发热反应B. 过敏反应C. 溶血反应D. 循环超负荷。
4. 库存血在4℃的冰箱内可保存()。
A. 1 - 2周B. 2 - 3周C. 3 - 4周D. 4 - 5周。
5. 以下哪种血液制品不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A. 红细胞悬液B. 血浆C. 全血D. 血小板。
6. 输血时患者出现腰背剧痛,尿呈酱油色,应立即()。
A. 减慢输血速度B. 取端坐位C. 停止输血D. 加压给氧。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1. 静脉输血的目的包括()。
A. 补充血容量B. 纠正贫血C. 补充血浆蛋白D.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E. 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
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有()。
A. 取血标本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 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C. 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
D. 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E. 如为库存血需在室温下放置15 - 20分钟后再输入。
3. 输血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
A. 发热反应B. 过敏反应C. 溶血反应D. 细菌污染反应E. 循环超负荷。
4. 以下关于输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 输血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输血史和过敏史。
B.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C. 输血后应将血袋保存24小时。
D. 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E. 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2013年输血师真题——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棺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所用谱细胞通常是A.与患者同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B.O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C.AB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D.O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E.与患者同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2.导致输血所致免疫性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献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B.献血者红细胞体外获得缺陷C.受血者自身红细胞遗传缺陷D.受血者、献血者血型不相合输血E.受血者脾亢所致红细胞损伤3.下列关于输血相关性疾病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HIV是单链DNA病毒B.HCV是单链RNA病毒C.HBV是一种DNA病毒D.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所致E.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的原虫4.红细胞制剂输注速度一般成人为每小时A.0.5ml/kgB.1.0ml/kgC.2.0ml/kgD.3.0ml/kgE.4.0ml/kg5.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需输注红细胞制剂时,应尽量输注A.全血B.悬浮红细胞C.辐照红细胞D.洗涤红细胞E.低温保存红细胞6.我国规定多长时间内患过疟疾的人不能献血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E.三年7.女性献血者体重不应低于A.40公斤B.45公斤C.50公斤D.55公斤E.60公斤8.影响离心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离心机半径B.离心机重量C.离心加速度D.离心刹车强度E.离心时间9.无偿献血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公民中参加献血人数是否增加B.公民中家庭互助献血者人数是否增加C.无偿献血人数是否增加D.再次献血和连续献血人数是否增加E.由于输血传染病而永久排除献血的人数是否减少10.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按免疫学分类,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
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输血的目的是什么?A. 补充营养B. 增加血容量C. 治疗贫血D. 以上全部答案:D2. 下列哪种血型的人不能接受A型血?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3.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测试是:A. 血型鉴定B. 血常规检查C. 肝功能检查D. 肾功能检查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并发症?A. 过敏反应B. 溶血反应C. 空气栓塞D. 感染性疾病答案:C5. 新鲜冰冻血浆中不包含以下哪种成分?A. 凝血因子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清蛋白答案:B二、填空题1. 输血是一种________治疗手段,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
答案:血液;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2. 人类的血型系统非常复杂,最基本的血型系统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A型、B型、O型、AB型;Rh血型3. 在输血过程中,必须遵守________原则,以避免血液传染病的传播。
答案:同型输血4.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答案:血红蛋白;携带氧气5.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同型血可用,O型血可以作为________输给任何人。
答案:万能供血者三、判断题1. 所有的输血都应在医院的输血科或血库进行。
(正确)2. 输血时,如果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正确)3. 血小板主要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正确)4. 血浆置换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
(正确)5.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只要血液供应充足。
(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答:输血的基本原则包括:同型输血原则,即尽量输注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血液;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作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可以作为万能受血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血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2021年初级输血技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A1/A2型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无权行使法定“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权力的部门是()。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红十字会C.市人民政府D.县红十字会E.省血液中心√各级人民政府、红十字会有权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关于血液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B.是血液安全工作的核心C.为了提高血站的采供血数量√D.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E.为了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血液质量和质量管理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血液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而不是提高血站的采供血数量。
3.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过程环境的美观√B.识别不同的物品C.识别不同的状态D.合格产品的放行E.不合格产品的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目的: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使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于识别产品;②针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标识产品,便于识别产品的状态;③方便合格产品的放行,不合格产品的控制;④根据产品的标识可以在需要追溯的场合实现可追溯的目的。
4.戊型肝炎的病原体是()。
A.HAVB.HBVC.HCVD.HEV √E.HIV戊型肝炎的病原体是 HEV,主要通过食物传播、粪-口传播和输血传播。
5.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尤其是前者约占输血后肝炎的()。
A.≥10%B.≥30%C.≥50%D.≥70%E.≥90%√输血相关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丙型肝炎约占输血后肝炎的90%以上。
6.编写标准操作规程的部门是()。
A.质量管理部门B.质量控制部门C.业务管理部门D.具体使用部门E.专门编写小组√编写标准操作规程的部门是专门编写小组。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
A.信息的告知B.信息的透明C.信息的公开D .信息的保密E.信息的形式【答案】A【解析】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信息的告知与理解。
2.患者应该尽可能只接受()。
A.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细胞B.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C.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制品D.虽然不是最安全,但临床上有效的某一种血液成分E.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某一种血液成分【答案】E【解析】安全第一,再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血液制品。
3.适合用紫外线消毒的是()。
A.手术敷料B.平皿C.抗血清D.无菌室空间E.细胞培养液【答案】D【解析】紫外线适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手术辅料适用于用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室空间主要用熏蒸消毒,生物医学制品用电离辐射灭菌法。
平皿可以用用纱布和牛皮纸单独包扎好(平皿还可以用不锈钢灭菌桶盛装),采用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
细胞培养液适用于滤过除菌法。
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缓冲pHB.运输营养物质C运输铁D.调节体温E.运输02和CO2【答案】E【解析】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其中血红蛋白来完成的,其功能有二,一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另一为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因为红细胞内也存在一些缓冲对。
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
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菌群失调症【答案】E【解析】菌群失调症是由于宿主、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出现数量和质量变化,原来在数量和毒力上处于劣势的细菌或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在临床上发生菌群失调症或称菌群交替症。
主要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预防菌群失调症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
输血初级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检查是:A. 血型鉴定B. 血常规C. 肝功能D. 肾功能答案:A2. 成分输血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红细胞悬液B. 血浆C. 白细胞D. 血小板答案:C3. 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是:A. 过敏反应B.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 溶血性输血反应D. 输血相关性肺炎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适应症:A. 急性失血B. 贫血C. 低蛋白血症D. 低血糖答案:D5. 输血后出现发热,体温升高38.5℃以上,最可能的原因是:A. 细菌污染B.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 过敏反应D. 病毒性肝炎答案:B6. 输血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核对患者身份B. 核对血袋信息C. 快速输血D. 观察输血反应答案:C7. 输血后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原因是:A. 溶血性输血反应B.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 血型不合D. 细菌污染答案:A8. 以下哪项是输血的禁忌症:A. 贫血B. 急性失血C. 严重过敏史D. 低蛋白血症答案:C9. 输血后出现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A. 过敏反应B.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 溶血性输血反应D. 输血相关性肺炎答案:A10. 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是不必要的:A. 血型鉴定B. 血常规C. 肝功能D. 血型抗体筛查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 核对患者身份B. 核对血袋信息C. 准备输血器D. 准备抗凝剂答案:ABC2. 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A. 严格血型鉴定B. 严格交叉配血C. 避免快速输血D. 避免输血过量答案:ABCD3.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A. 急性失血B. 贫血C. 低蛋白血症D. 低血糖答案:AB4. 输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A. 过敏反应B.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C. 溶血性输血反应D. 输血相关性肺炎答案:ABCD5. 输血的禁忌症包括:A. 贫血B. 严重过敏史C. 低蛋白血症D. 严重心力衰竭答案: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科目模拟测试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2分)为什么要强调在ABO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做正反定型?( )A. 两种定型结果可互相验证,使血型鉴定结果更加准确B. 可以发现亚型C. 可以发现某些疾病因素导致血型抗原或抗体的改变D. 以上答案均是2.(2分)手工制备洗涤红细胞,必须在哪种环境中操作( )A. 洁净间B. 普通房间C. 万级净化间D. 100级净化间3.(2分)新生儿溶血病当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应首选( )A. 光照疗法B. 换血疗法C. 宫内输血D. 药物疗法4.(2分)冰箱细菌培养,允许霉菌生长吗?( )A. 不允许B. 无霉菌生长C. 少量霉菌生长D. 霉菌生长5.(2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第几条规定制定的( )A. 第十三条B. 第十四条C. 第十五条D. 第十六条6.(2分)全血保存液根据什么成分进行设计的?()A. 根据红细胞存活率进行设计B. 根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存活率进行设计C. 根据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存活率进行设计D. 红细胞、血小板7.(2分)对非法采集血液或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或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除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可并处多少万元以下罚款?( )A. 十万元B. 二十万元C. 五十万元D. 一百万元8.(2分)手工法制备血小板1单位的容量应为?( )A. 25-30mLB. 50-70mLC. 15mlD. 30-50ml9.(2分)机器单采血小板需要保存的应采集的容量及血小板含量为( )A. 2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B. 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C. 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0D. 1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⑩10.(2分)国内1单位冷沉淀通常由( ) ml新鲜全血制备A. 200mlB. 100mlC. 300mlD. 400ml11.(2分)通常ABO血型系统的IgM性质的血型抗体属于( )A. 免疫性抗体B. 37℃为最佳反应温度C. 天然抗体D. 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12.(2分)溶血标本不用于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 )A. 主侧不凝B. 次侧不凝C. 主次侧均不凝D. 游离HB可以掩盖抗体引起的溶血13.(2分)新生儿溶血病当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应首选( )A. 光照疗法B. 换血疗法C. 宫内输血D. 药物疗法14.(2分)血液发出后可以再退回吗?( )A. 能B. 只要不破封可再贮存C. 不能D. 破封后可在通冰箱保存15.(2分)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 )A. 22℃振荡保存B. 室温保存C. 4℃冰箱保存D. 6-8℃16.(2分)新鲜血的概念主要是指( )A. 用CPDA保存的7-10天的血,输入体内红细胞存活率接近正常,2丶3-DPG水平较高,钾含量接近正常B. 体时间越短越好C. 24小时的全血D. 3天内保存的血17.(2分)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为( )A. -20℃以下可保存4年B. -10℃以下可保存1年C. -20℃以下可保存2年D. -20℃以下可保存1年18.(2分)临床输血应沿用一百多年的输血习惯,还是其它方法?( )A. 应沿用百年经验输血B. 应科学的、合理的、安全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成分输血C. 百年经验和实际相结D. 以安全输血为主19.(2分)血小板输注手工浓缩血小板剂量成人一般为( )A. 2~3UB. 3~4UC. 4~5UD. 6~8U20.(2分)多次输注血小板可产生( )A. 胆固醇增高B. 白细胞增高C. 抗血小板抗体D. 淋巴细胞增高二、多选题21.(4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主要用于( )A. 已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B. 器官移植患者C. 白血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22.(4分)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措施有( )A. 尽可进行预防式输注B. 选用单一供者C. 自身血小板输注D. 紫外线照射血小板23.(4分)全血保存过程中有害成分增加的有( )A. 血钾B. 血氨C. ATPD. 血细胞碎屑24.(4分)ABO血型"改变"可见于( )A. 肠道腺癌患者B. 白血病患者C. 骨髓瘤患者D. 肺炎患者25.(4分)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主要优点( )A. 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携氧能量。
2013年输血师真题——实践能力试题及解析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皆为O型,他们的子女A.有可能是A型B.有可能是B型C.有可能是AB型D.只可能是O型E.只可能是Rh阳性2.可以加强献血者信息保密的措施是A.血站工作人员可以向他人提供献血者资料B.血站工作人员可以把献血者资料提供给患者C.血站允许在血液检验中使献血者姓名出现在样本管上D.患者可以到血站查询献血者资料E.提供场所使献血者和工作人员谈话不被第三者听到3.目前临床上鉴定RhD抗原的常规方法是A.盐水介质法B.酶处理试验技术C.聚凝胺介质实验技术D.白蛋白增强试验E.间接抗球蛋白试验4.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备的设备是A.生物安全柜B.酶标仪C.移液器D.孵育箱E.色谱仪5.新鲜冰冻血浆可在-20℃条件下保存A.28天B.15天C.半年D.1年E.5年6.经国际输血协会认定的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数量是A.4个B.1个C.6个D.30个E.300多个7.B型健康成人的血清中通常含有A.抗B抗体B.抗A抗体C.抗D抗体D.抗A和抗B抗体E.抗AB抗体8.以下不属于间接凝集反应的是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间接凝集抑制反应D.协同凝集反应E.沉淀反应9.目前临床上检测RhD抗原最常用的抗血清试剂起A.单克隆IgAB.单克隆IgDC.单克隆IgED.单克隆IgGE.单克隆IgM10.检测血小板抗原抗体,下列哪项技术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结果A.流式细胞术B.血小板固相微板技术C.ELISAD.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E.分子生物学方法11.下列对一般的ABO血型抗体描述正确的是A.规则抗体B.不规则抗体C.不完全抗体D.同种抗体E.自身抗体12.引起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类别是A.IgAB.IgMC.IgGD.IgEE.IgD13.检测紫外光强度时,紫外光强度仪应距紫外灯A.0.5mB.1mC.2mD.5mE.10m14.目前血浆蛋白质定量的参考方法为A.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双缩脲比色法C.凯氏定氮法D.磺柳酸法E.盐析法15.申请输血将受血者样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时,同时应送交A.输血治疗同意书B.临床输血申请单C.受血者血型报告D.交叉配血申请单E.取血单16.ELISA Anti-HIV检测试剂的组成内容不包括A.阴性对照B.阳性对照C.室内质控对照D.酶标板条E.酶结合物17.相对于EIISA,不属于HBsAg快速法的优点的是A.操作简便B.检测快捷C.无需特殊仪器D.灵敏度高E.结果容易判断18.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应使用的方法是A.酶联免疫分析法B.血细胞自动分析仪C.邻甲联苯胺法D.比浊法E.溴甲酚绿法19.对采血室空气菌落数进行监测,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多长时间后送检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E.30分钟20.下列属于三期梅毒特征的是A.出现慢性肉芽肿B.皮肤粘膜损伤C.全身淋巴结肿大D.病损部位螺旋体量少但破坏性大E.出现无痛性硬下疳21.制备少白细胞血液制品最常用的方法是A.过滤法B.离心法C.化学修饰法D.灭活法E.辐照法22.ABO正反定型试验中,与抗B定型试剂反应的红细胞上必定存在A.B抗原B.A抗原C.D抗原D.C抗原E.E抗原23.安全储血量一般不少于几天常规医疗用血量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24.静脉采血时,不能抽血速度太快,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血标本A.形成脂血B.形成凝血C.造成溶血D.形成血栓E.造成气栓25.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质量检查时,检查的内容不包括A.外观检查B.标签C.无菌试验D.定量分析保养液成分E.热原26.病毒核酸检测与病毒抗原机体检测相比,其特点为A.敏感性高,缩短窗口期B.敏感性低,缩短窗口期C.敏感性高,延长窗口期D.敏感性低,延长窗口期E.敏感性不变,窗口期不变27.下列标本对ELISA检测不会带来影响的是A.标本被细菌污染B.标本4℃冰箱放置3个月C.标本反复冻融8次D.标本-70℃放置1年E.标本严重溶血28.PCR反应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模板B.引物C.脱氧核苷三磷酸D.Taq DNA聚合酶E.MMLV酶29.目前,我国献血者的相关疾病检测不包括A.乙肝病毒检测B.丙肝病毒检测C.梅毒检测D.艾滋病病毒检测E.细小病毒B19检测30.HCV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ELISA检测B.RIBA检测C.HCV抗体检测D.HCV DNA检测E.HCV抗原检测31.为了保证环境、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每年须定期对辐照设备进行的检测是A.自屏蔽效应B.放射源的放射剂量分布C.旋转盘的旋转情况D.辐照仪定时器E.辐照指示剂32.血袋分为单袋、双联袋、三联袋、四联袋和转移袋五种形式,代表双联袋的符号是A.SB.DC.TD.QE.Tr33.TRUST方法检测梅毒,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凝集反应,有凝块,判断阴性B.凝集反应,有凝块,判断阳性C.沉淀反应,有沉淀,判断阴性D.沉淀反应,有沉淀,判断阳性E.沉淀反应,无沉淀,判断阳性34.试验操作失误,导致ABO血型出现假阳性的是A.反应体系中未加入抗血清或被检血清B.使用失效的抗血清C.使用失效的细胞试剂D.离心速度或时间不够E.离心速度过高或时间过长35.枸橼酸钠用于凝血项目检查,其主要优点在于可稳定A.Ⅸ因子B.Ⅶ因子C.Ⅴ因子和Ⅷ因子D.Ⅹ因子E.Ⅺ因子36.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AC.IgMD.IgEE.IgD37.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为纠正贫血,申请备血的血液成分应为A.全血B.悬浮红细胞C.单采血小板D.新鲜冰冻血浆E.冷沉淀38.关于HIV感染后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P24抗原和Anti-HIV抗体都会转阴B.P24抗原会转阴,Anti-HIV不会转阴C.P24抗原和Anti-HIV抗体都不会转阴D.P24抗原不会转阴,Anti-HIV会转阴E.P24抗原先转阴,后期转阳;Anti-HIV不会转阴39.采血前静脉穿刺点的皮肤消毒面积至少为A.2cm×2cmB.4cm×4cmC.4cm×6cmD.6cm×8cmE.8cm×10cm40.采血使用的止血带或压脉带,能阻断静脉回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的压力为A.10mmHg~30mmHgB.20mmHg~40mmHgC.40mmHg~60mmHgD.50mmHg~70mmHgE.60mmHg~80mmHg41.有时利用效价评分法(或被称为效价积分)表示的效价可更精确地反映抗体的浓度和反应强度。
输血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1.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构成正确的是A.组织结构、程序、硬件、软件B.组织结构、程序、过程、人力C.组织结构、人员、过程、资源D.组织结构、程序、体系方法和资源E.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正确答案:E解析:质量管理体系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
人力、硬件、软件都是资源的一个部分。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均为A.质量方针B.质量目标C.质量控制D.质量管理E.质量计划正确答案:B解析: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ISO9000:2008)。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均为质量目标,没有目标的质量管理不能称之为管理,没有绩效的质量管理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质量管理。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应包括A.质量手册B.程序性文件C.作业指导书D.质量记录、质量计划等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为塔式结构,通常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可以包含在质量手册中);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文件、质量计划、质量记录、规范、表格及外部文件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E。
4.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主要包括A.人员、环境、资金、设备、软件B.人员、政策、设备、硬件、软件C.人员、环境、资金、设备、原材料D.人员、规划、资金、设备、原材料E.人员、环境、设备、方法、原材料正确答案:E解析: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即人(人员)、机(机器、设备)、料(原材料、耗材)、法(技术、方法)、环(环境)。
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和详细程度通常不取决于A.组织的规模与类型B.组织的经济实力C.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相互关系D.员工的整体能力和水平E.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需要正确答案:B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和详细程度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个规模很小的组织,可能只需要_本包括体系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的质量手册即可实现质量管理需求;而对于一个大型组织,可能设计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过程,它对质量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要求就会更高;员工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对体系文件的详细程度的要求,如果组织内员工文化层次低、培训周期短、操作熟练程度差,那在编制体系文件,特别是作业指导书的时候就需要尽量细化,以便于理解和掌握,相反则可以使文件简化,只要满足基本要求即可。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初级(师)214)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试卷及解答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什么?A. 输血支持疗法B. 输血治疗同意书的鉴定C. 不同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D. 输血目的、经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同种免疫反应及不可预测的过敏反应答案:D解析: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输血的目的、通过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风险、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以及不可预测的过敏反应等关键信息。
这是确保患者或其家属充分知情并做出同意的重要步骤,符合医疗伦理和法律规定。
选项A“输血支持疗法”只是输血的一个方面,没有全面覆盖需要说明的内容;选项B“输血治疗同意书的鉴定”并非医生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的内容,而是后续可能涉及的步骤;选项C“不同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非输血前的必要说明,且可能误导患者或家属认为不输血会有更大风险。
2、患者到什么单位做自身储血的采集和贮藏?A. 采供血机构B. 医院输血科或血库C. 病房医护人员D. 手术室答案:A解析:患者进行自身储血的采集和贮藏应前往具有专业资质的采供血机构进行。
这些机构具备相应的设备、技术和专业人员,能够确保血液采集、处理、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选项B“医院输血科或血库”虽然与输血相关,但并不直接负责自身储血的采集和贮藏;选项C“病房医护人员”和选项D“手术室”更是与血液采集和贮藏无直接关联,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条件保障。
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采供血机构。
3、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所用谱细胞通常是:A. 与患者同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B. O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C. AB型2~3人份的洗涤红细胞D. O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E. 与患者同型3~5人份的洗涤红细胞答案:B解析: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是输血前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的重要步骤,这些不规则抗体通常是针对红细胞上的非ABO系统抗原的抗体。
输血技术(师)[专业代码:214]初级模拟试题一(总分:100.0分)一、A1/A2题型(总题数:85,分数:85.0分)1、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分数:1.00分)A、与癌基因的表达无关B、肿癌细胞出现时才表达C、不存在于人类正常细胞中D、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E、缺失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关2、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
(分数:1.00分)A、芽胞B、细胞壁C、荚膜D、细胞膜E、细胞质3、下列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1.00分)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两股单链从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4、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分)A、水溶性大B、易透过生物膜C、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D、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E、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5、维生素A缺乏时可引起( )。
(分数:1.00分)A、癞皮病B、脚气病C、夜盲症D、坏血症E、佝偻病6、tRNA分子上3′-端序列的功能是( )。
(分数:1.00分)A、剪接修饰作用B、辨认mRNA上的密码子C、辨认与核糖体结合的组分D、提供-OH基与糖类结合E、提供-OH基与氨基酸结合7、糖酵解的关键酶是( )。
(分数:1.00分)A、乳酸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C、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磷酸果糖激酶-1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8、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 )。
(分数:1.00分)A、球蛋白B、清蛋白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E、氯化钾9、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 )。
(分数:1.00分)A、范德华力B、疏水键C、氢键D、盐键E、酯键10、操纵子不包括( )。
(分数:1.00分)A、基因编码序列B、启动序列C、操纵序列D、其他调节序列E、阻遏蛋白11、组成核酸分子的碱基主要有( )。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15(总分60,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A2型题1.血液发出前出现哪种情况仍可将血液发出SSS_SINGLE_SELA 血液颜色变成暗紫色B 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C 大量血块存在D 血浆层出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漂浮物E 血浆层呈乳糜或明胶化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解析:血液发出前,肉眼观察血液是否存在颜色变成暗紫色、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大量血块存在、血浆层呈乳糜或明胶化等异常情况,血浆层出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漂浮物是正常的,在37℃加温时易溶解呈透明状。
2.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Hb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细胞比容不低于SSS_SINGLE_SELA 0.34B 0.38C 0.40D 0.42E 0.45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解析: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Hb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细胞比容≥0.34。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Hb和Hct的要求。
3.与全血相比,下列关于悬浮红细胞主要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有SSS_SINGLE_SELA 携氧能力较全血稍差,但容量仅为全血的一半,因而减少了循环超负荷的危险性B 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减少了血浆蛋白引起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C 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橼酸盐的含量输入D 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可供其他患者应用E 适用于慢性贫血,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解析: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具有同样运氧能力的红细胞,而容量为全血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因而减少了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性。
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避免或减少了血浆蛋白成分引起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
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橼酸盐的含量输入,因而减少了对心、肝、肾等的毒性作用。
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可供其他患者应用等。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采血室、成分分离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检查频次和标准是(分数:2.00)A.每月检查2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 3B.每周检查1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 3C.每月检查1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 3√D.每周检查1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300CFU/m 3E.每月检查1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300CFU/m 3解析:解析:采血室、成分分离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其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 /m 3。
2.采血室、成分分离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检查,空气采样,琼脂平板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__________ (分数:2.00)A.在采样点暴露1分钟后送检培养B.在采样点暴露2分钟后送检培养C.在采样点暴露3分钟后送检培养D.在采样点暴露4分钟后送检培养E.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解析:解析:空气采样: (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采血或成分分离前期间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采样点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 2,则设一条对角线,在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1点、两侧距墙角1m处各取1点;室内面积≥30cm 2,则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距墙1m。
(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3.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检查,将采样后的平板于30~35℃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求出(分数:2.00)A.5个或3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B.1个或2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C.2个或3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D.3个或4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E.5个或6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解析:解析: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1)检查方法:将采样后的平板于30~35℃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求出5个或3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输血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5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公正”这个概念与“应得赏罚”有联系,伦理学中的公正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分数:2.00)
A.分配公正
B.回报公正
C.程序公正
D.形式公正√
E.以上都是
解析:
2.患者求医、医生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生和患者不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具有___________特点
(分数:2.00)
A.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地位
B.当患者求医时自己的健康、命运,甚至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C.患者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生的信任
D.由于医学知识上的不平等,使患者处于脆弱的不利的地位
E.以上都是√
解析:
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医学家长主义仍然是有效的,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模式
(分数:2.00)
A.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时√
B.选择手术方式时
C.决定是否输血时
D.选择检查方式时
E.以上都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尊重患者选择
解析:
4.“医患是平等的合伙人,患者是自主的,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做出独立判断,并将其付诸实施。
”是下列哪种医患关系模型的理论
(分数:2.00)
A.医学家长主义模型
B.契约模型√
C.医生独立选择模型
D.程序正义模型
E.实质正义模型
解析:
5.契约性是指医患关系带有契约的性质,只是类似一种契约关系,医患关系与一般的契约关系有所不同。
下列哪一项表明医患关系与一般的契约关系有所不同
(分数:2.00)
A.医患关系一般不是从明确地协商定立某种契约开始
B.医患关系不是一种在契约生效期间的“短期行为”
C.医患关系寻求一种长期稳定的对患者全面负责的关系
D.医患关系中的契约概念包含深刻的伦理学含义
E.以上都是√
解析:
6.“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是出自下列哪位医学大家的言论(分数:2.00)
A.李杲√
B.赵学敏
C.徐大椿
D.李时珍
E.扁鹊
解析:
7.__________的医德品质最能体现出医学人道主义
(分数:2.00)
A.仁慈√
B.诚挚
C.公平
D.节操
E.敬业
解析: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种医德关系模式类型
(分数:2.00)
A.排斥对立型
B.父子主从型
C.谋生协作型
D.知情同意型√
E.志同协调型
解析:
9.医学伦理学的宗旨是
(分数:2.00)
A.扬善抑恶,更好地发挥医学效益,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B.描述医德
C.解释医德
D.树立医德
E.以上都是
解析:
10.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
(分数:2.00)
A.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善性
B.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
C.是医德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
D.是对丑恶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
E.以上都是√
解析:
11.医德评价的根本指导原则具体是
(分数:2.00)
A.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和和长寿
B.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C.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
D.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12.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2.00)
A.可以互相代替的
B.可以互相补充的
C.互不相干
D.可以割裂的
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解析: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理论
(分数:2.00)
A.医德的社会作用
B.医德的文化属性
C.医德的历史发展变化规律
D.医德评价√
E.医德的特征
解析:
14.下列哪一个不是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分数:2.00)
A.生命论
B.美德论
C.人道论
D.价值论√
E.效果论
解析:
15.下列关于医德品质和医德行为的关系,哪一个是错误的
(分数:2.00)
A.医德品质是在医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通过医德行为来加以体现和印证
B.已经形成的医德品质,反过来对医德行为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
C.医德行为与医德品质是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统一整体
D.医德行为是在医德品质基础上形成的√
E.医德品质是一系列医德行为的总和
解析:
16.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行善原则与人体实验是相矛盾的√
B.行善原则是指为了病人的利益应施加的好处
C.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伤害病人,而且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D.行善原则比不伤害原则更加广泛
E.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权衡利害,使行动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而带来最小可能的危害解析:
17.构成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的根本前提是
(分数:2.00)
A.病人求医行为已含对医师的信任√
B.病人在医患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C.医师是仁者
D.现代医学服务是完全可以依赖的
E.医患交往中加入一些特殊因素
解析:
18.医学伦理学的无伤原则,是指
(分数:2.00)
A.避免对病人的躯体伤害
B.避免对病人造成躯体痛苦
C.避免对病人的身心伤害
D.避免对病人的心理伤害
E.避免对病人的任何身心伤害√
解析:
19.下面关于指导一合作型的医患关系模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患者无条件地配合医师诊治
B.患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自己治疗
D.医师虽处指导地位,但患者也有一定主动性√
E.患者与医师有同等权力和主动性
解析:
20.医德关系的哪一方面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分数:2.00)
A.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
D.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21.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除了
(分数:2.00)
A.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权或决定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C.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D.保守患者的秘密
E.保守患者的隐私
解析:
22.医学伦理学的公正原则,是指
(分数:2.00)
A.不同病人给予不同对待
B.不同的经济给予不同对待
C.不同样的需要给予同样的对待
D.同样需要的人给予同样的对待√
E.不同的病情给予同样的对待
解析:
23.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愿意接受或拒绝医生制订的诊治方案,这种权利是(分数:2.00)
A.自主原则的体现√
B.有利原则的体现
C.尊重原则的体现
D.公正原则的体现
E.不伤害原则的体现
解析:
24.下列关于保密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对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诊断保密
B.对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不良预后保密
C.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为患者保守一切秘密√
D.为属于患者隐私权范围的个人隐私保密
E.为涉及党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医疗秘密保密
解析:
25.输血医学的伦理原则是评价输血医学领域内我们采取的行动的伦理框架。
下列关于输血医学伦理学原则哪一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
A.献血的自愿原则
B.献血的无偿原则
C.献血和输血的安全原则
D.献血和输血的风险/伤害告知原则
E.以上都是√
解析: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NO.2条规定,我国实行
(分数:2.00)
A.有偿献血制度
B.无偿献血制度√
C.义务献血制度
D.血液买卖制度
E.自愿献血制度
解析:
27.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最初版本于___________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国际输血协会第16届大会上通过(分数:2.00)
A.1980年√
B.1990年
C.1997年
D.2000年
E.2008年
解析:
28.为安全,临床医生对需要输血的病人应做哪些工作
(分数:2.00)
A.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手术回收血,动员亲友献血√
B.让病人及家属自行解决
C.向本院输血科申请
D.放弃治疗
E.向当地血站申请
解析:
29._____________是在输血医学领域内贯彻尊重人和知情同意原则
(分数:2.00)
A.有偿献血制度
B.家属互助献血
C.献血自愿原则√
D.单位组织献血
E.强制献血政策
解析:
30.无偿献血的无偿原则也是献血的一条根本原则。
献血的无偿原则,反映了(分数:2.00)
A.献血是一项崇高的利他主义行动
B.献血是为了救治他人生命,不是为自己谋利
C.血液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以买卖
D.每个人的血液来自人类,又应归于人类
E.以上都正确√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