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4
上海交通大学2023软科排名多少(最新)2023上海交通大学软科排名(国内+世界)1、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4位;2、按照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世界排名第54位。
软科点评:工程医学实力超群,国际化教育的典范。
附:上海交通大学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年份国内排名世界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202245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综合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2021459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综合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202046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综合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软科排名简介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办学层次:是否是985是是否是211是是否是双一流是主管单位教育部创建时间1896年博士点数量一级:47,二级:0硕士点数量一级:56,二级:0学校类型综合类所在城市上海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985,211,双一流上海交通大学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
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首页(一)引言概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一所专门负责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的机构。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物理实验中心的主要内容。
正文:一、实验中心简介1. 实验中心的历史背景和成立目的2. 实验中心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3. 实验中心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设施二、实验教学体系1. 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2. 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3. 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要点4. 实验教学中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技巧5. 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三、科研创新成果1. 实验中心的科研方向和重点项目2. 实验中心的科研团队和学术交流合作情况3. 实验中心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情况4. 实验中心的专利申请和技术转化情况5. 实验中心在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的表现四、实验中心的公共服务1. 实验中心开放时间和预约方式2. 实验中心提供的实验工具和设备借用服务3. 实验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和讲座活动4. 实验中心的学生实习和就业指导服务5. 实验中心的社会服务和合作伙伴关系五、用户评价和发展规划1. 学生对实验中心的评价和反馈2. 教师对实验中心的使用体验和建议3. 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和改进措施4. 实验中心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5. 实验中心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在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验中心在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提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支持。
未来,实验中心将继续努力,迎接挑战,推动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有哪些?—上海交大考研热门专业排名!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考研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学校,选择专业。
当然考研最重要的的就是专业的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提供好的就业岗位以及高薪资,作为各大学校,都有其王牌专业,王牌专业师资雄厚且研究经费较高。
鸿知上交大考研网()带各位考生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几大热门专业。
详情点击【上海交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最热门的专业有五大专业: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
专业排名靠前的学科还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其中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及临床医学国内大学学科排名第一。
机械工程我校历史最悠久的王牌学科之一,曾经培养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毕业生。
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又赋予了机械工程以新的内涵,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
主要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称为四大力学)、汽车理论与构造、机器人技术、先进电子制造导论等。
学生从第6 学期开始,可按其志愿选择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高精密制造技术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大量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
每年超过1/2 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下设的一个重要部门,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在科研领域的重要平台,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一流的研究设施,为学校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其中,包括著名学者、科学家和优秀的研究人员。
这些研究团队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能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工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格局,推动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发展。
其次,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拥有一流的研究设施。
研究院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同时,研究院还积极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注重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转化应用。
研究院组织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和科技成果展览,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研究院还积极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机构,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一流的研究设施
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研究院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推动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的交流和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机构设置.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
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
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机构设置研究生院简介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专业学位办公室院办公室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办事指南 • 文件法规 •• 研究生院简介• 招生办公室• 培养办公室• 学位办公室 • 专业学位办公室 • 院办公室 •• 培养方案 • 课程简介 • 导师介绍 •• 学位申请与授予• 论文评审• 论文答辩与公告• 优秀论文评选 •• 学科评估与申报 • 学位授权点信息 • 同等学历••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 博士生国内访学 • 研究生创新中心 • 其他...• 研究生工作手册 • 专业学位工作手册 •• 表格下载 • 课程表 • 校历 • 旁听系统• 交换生选课 •• 研究生学习与生活指南 • 请您留言 • 学生信息查询 • 学历查询 •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生院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简介上海交通大学从1931年起培养研究生,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姓名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复试成绩徐号钟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0李颢钰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90姚旭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76杨梦豪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70何志涛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1曹鑫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8周宇航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0郭丹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8屈金哲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78耿添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1郁晨江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189倪利时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59.56余思尧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76.42张玥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81.42罗系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75.85张昊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73.42吕千一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72.28王星翰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71.42袁文君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58.46陈俊名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300建筑学157.14华培成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1.8陈亚飞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1.5吴国强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9平焕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郭征明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4吴祎菲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0.5施俊鹏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4.7陈家昊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1.2宋晶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9.6范岩旻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8.6李林家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4王玄玄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吴威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9.2杨燕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1.8马合龙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4.8张杨梅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马宁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3贾林睿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3邹乐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9.2王丽君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82.2徐一鸣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9.2陈勇鑫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78.6唐隽玉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82谢智超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75张开盛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87张圆斌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82李明宇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62马骋远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8.4赵国成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8.2吕元博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8吴天昊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91.6高颂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90.6夏可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9.8许慧丽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8.2张益敏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7.2张亚东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9.6赵百惠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3.2昝森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4.2宫贤亮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7.2龚正琦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6聂小云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1张晓慧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8.2王泽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3.6于汉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3赵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2.2张湘栋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7.2贾波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3.4沈王刚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3.6姜钧喆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62陈桢皓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1.9刘力宇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4.2张天健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1.6陈曦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0.8盖晓娜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68.4陈思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8.2李清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0胡秋皓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6.4邹一麟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81.6周珂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74张明娟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168.4雷超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6.8张忆州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6王学范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5.6祁荷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吴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3辛丽婷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1顾颖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4.9胡行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4赵相浩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5汤城城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5潘佳禾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86李新臻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7.9吕豪杰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8韩文洋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69林楠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172姜若云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2交通运输工程174米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2交通运输工程168李云祥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2交通运输工程165许思羽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2交通运输工程178刘阳东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2交通运输工程160陆亚兵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5.6郭泽宇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71.2付丹文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9.6程宇骁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5胡珍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3.8徐建云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2.8张磊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8.8谢雨轩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5.5艾勇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8毛砚辉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0.8赵鹏飞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2.8何昱恒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70俞炅旻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75.2汪小佳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5.4马晨增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1.8叶江舟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6葛云龙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7.4黄柳楠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1.4徐岑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3.4刘晓媛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76马颖怡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9.4彭程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1刘俊峰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1.8曹庆杰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53.2宋文浩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166.2孔令爽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周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陈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潘行健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姚利民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周志松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7赵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李子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陈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4方亮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朱梦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7钱彦懿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张伟鑫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毛励珩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3张壮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8曹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1罗政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刘欣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方玲珍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5郑扬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滕德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吕博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2黄剑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2李梦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王俊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1邓铭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高秋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徐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5吴易洲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3朱熠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叶天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1杨尚泽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刘志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1高丹妮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6李铭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3王博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闫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陈凯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李亚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9熊志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9叶仙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赖梓扬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赵洋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8常智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罗健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陈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王少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傅成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刘战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侯法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付廷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刁建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1于洋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续文浩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代泽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周清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李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申正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9刘润兴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魏树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周楠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吴长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倪培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李泽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陈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蒋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曾灿灿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唐小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卓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苏振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胡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周庆哲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夏昂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刘睿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3秦闯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1贺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林敏捷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谢宝莹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郭根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5邓超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庞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4刘然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汪晓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韩光耀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4陈林用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陶一丹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8公鑫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徐颖蕾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薛连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罗柽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5杨兴晨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1张頔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1闫慧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王明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2王成川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苏世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蒋鸿帆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李波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温斌荣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曹晓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李豆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庄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1文成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7雷博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6张焕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丁铖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2王心可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唐嘉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刘姝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李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陶宇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张亚静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张智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刘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0徐冠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7张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6于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2王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7屈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8张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5朱德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3柳祯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李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孟令通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7孙学礼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王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徐海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0常晏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90何凯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吴卓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4肖嘉任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9张健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72刘洋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9金智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85徐蔚青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167贾鹏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6吴东灵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3郭杨格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5阚银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柴少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7陈国珍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8韩佳宸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1刘进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2黄忠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6李晓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5张国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张峰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8刘思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9顾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2黄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60袁雄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3牛伟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9吕蓉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68傅达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4史晓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6刘春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1张嘉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8李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6李好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应天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4黄天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5张凯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1田仁秀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3程晓静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2陈宇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7陈文浩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2黄鼎斌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曾炜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钟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7赵柏扬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8翟天尧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0明珈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1苗嘉旭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5陈诗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3孙书洲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5李帮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4陆一凡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3邹臣堡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58周奇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5胡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5韦婷婷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8李萍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1秦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81吴斌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3周发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70高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68张健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64陈硕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83王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81高文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79郭宇翔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77赖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83宋美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86尧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77林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2700核科学与技术180朱恩泽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赵振亮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82尤佳欣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2吴林立梓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马志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4李东玮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王旱霖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80刘星晨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0周文韬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8林子洋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6黄远征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0安建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6余雄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80王庆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胡一星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55詹其秦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9罗炜智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6杨小波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3顾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0张睿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吴昊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林文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6胡超迪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2蓝捷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8高利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0孙世旭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52陆翔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53穆翔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8唐陈诚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0陈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57李勰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5和伟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80韩鸣晓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5吴佳静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3王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60章骄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70郭云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185吴以坚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87许旭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4徐鹏飞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47闫百驹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81张亚辉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9周鸿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3李沛珂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5杨怀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55朱启晨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0梁茂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58蒋澄阳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8姜金东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4李冠群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60祁冬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63袁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61苏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70郑健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80邓畅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06动力工程184周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169黄志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175刘昺轶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178郑玉涛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181饶开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178何冠中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82武韬略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70易灿明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57詹杨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67霍文斌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60万旭敏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4车辆工程175卞诗怡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6工业工程170楼国成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6工业工程170宋轲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6工业工程182胡乔宇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5236工业工程173段珂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58马嘉翊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5吴昊宇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3周雨薇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0成丹妮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0孙杭宙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73丰懿阳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5李达伟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72任清宇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73钟虹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86鲁姗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2刘保帅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9尹哲浩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81高强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79王伟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2洪振翔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7朱慧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66冀锐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177闵晓晴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8童安平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3倪兆瑞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6朱航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9郭晨雨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2李昂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5黄通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4毛宇晗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6范帅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3黄淳驿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0刘志远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1张弘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8施金晓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4孙弢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7季高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30赵洪峰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9刘瑞麟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6沈浩博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6王可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5徐嘉隆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0王林童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5杨燕华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6赵小波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6王天风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4方燕琼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70李臻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38文刚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83张林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0李文宇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6何红玉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7王文琪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5李鑫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67程益生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0王小匆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40左珺凉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151。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是哪个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是哪个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是哪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是哪个1、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是“上交大研招”公众号。
2、关注公众号。
3、微信搜索“上交大研招网”公众号,然后点击进入公众号并关注。
4、公众号菜单栏。
5、在公众号左边的`菜单栏,“招生信息”可以查询上交大的夏令营、硕士、博士和港澳台招生简章。
拓展:上海交通大学简介1、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2、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3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学位留学生2837人;专任教师3236名。
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67个。
3、截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专任教师3061名,其中教授98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4名,青年拔尖人才24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6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73名(青年项目获得者7名)。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简称“上海交大”,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杰出院校,跟着一起来了解下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概况吧,欢迎阅读。
一、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2-3]截至202X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6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学位留学生240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6名(含双聘);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6个。
二、历史沿革1.清末发源1896年,清政府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碧海青云医者心——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创始人钱碧云 干思思甘坐医学领域“冷板凳”2020年上半年,一场新冠肺炎的疫情席卷而来。
谁也未曾料到,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演变成为一场针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大考”。
疫情的暴发,使大家对于公共卫生领域预防医学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意识到了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
虽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策一直主张以预防为主,强调医学的前沿要“关口前移”,但是在传统的医学领域里面,预防医学依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投入和人才队伍都相对小众。
这无疑算得上是医学领域里的一条“冷板凳”,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创始人钱碧云教授在此前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默默深耕于肿瘤临床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之中。
这是一位淡雅而知性的女医学家,但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学科问题面前,她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偏离和谬误,有着坚定的执着与顽强。
“最初刚踏入肿瘤流行病学之门的时候,癌症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种罕见病。
”钱碧云介绍道,“而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反而越来越普遍,不仅是癌症,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开始和我们息息相关。
”医者父母心,钱碧云每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病人身上都非常焦急,感觉自身背负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2007年,她被派往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慢性病流行病学系学习。
耶鲁癌症中心同属耶鲁大学医学院,与流行病学系一直密切合作,临床研究也正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临床流行病学这一门重要的方法学学科正是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教授提出,并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为现代流行病学的一分支学科。
那段学习生涯对于钱碧云的科研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她呼吸到了一股新鲜空气。
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之上,无论是从学科认知还是从眼界开阔上,都算得上她人生中一个里程碑似的阶段。
她把中国人的勤奋和谦逊带到了大洋彼岸,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图书馆里和实验室内,争分夺秒地泡在里面做研究或者读文献,汲取学科营养。
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是交通大学下属的一个研究生教育机构,是中国学术领域内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研究生培养机构之一。
研究生院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下设有多个学院,每个学院分别专门负责某一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如交通运输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
这些学院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
研究生院还设有研究生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都会配备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指导和培养。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始终秉承"具有高起点,面向前沿,强调实践,立足应用"的培养理念。
研究生的培养
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研究生课程设置合理,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
除了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还注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优秀研究环境。
许多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在国内外顶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论文,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声誉。
综上所述,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学校以其优良的教学质量和独特的培养理念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认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安排和上课时间表
2015学年-2016学年第二学期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
2.特殊情况需更改上课时间,请提前一周与教务办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安排和上课时间表
2015学年-2016学年第二学期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电机、高压)
注意:1.上课必须按照上表规定的节次和教室,不得擅自调换。
公共课课表以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为准。
2.特殊情况需更改上课时间,请提前一周与教务办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安排和上课时间表
2015学年-2016学年第二学期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电力电子、电工)
注意:1.上课必须按照上表规定的节次和教室,不得擅自调换。
公共课课表以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为准。
2.特殊情况需更改上课时间,请提前一周与教务办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