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专家亲授:中医逆龄食疗课_一日三餐吃出好气色好身材,省时省钱又安全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35 KB
- 文档页数:1
《养生堂》糖尿病的食疗方专家:倪青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糖尿病的食疗方—1》关键字:糖尿病、血糖、肾病、一型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盯住糖,还要治理络。
其中大血管被中医称为脉络,会产生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发在体型较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而小血管则被中医称作络脉,其并发症包括眼部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一般一型糖尿病患者易发。
敬请收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倪青为您主讲的《糖尿病的食疗方—1》。
中医有句名言“五脏柔弱,善病消瘅(消渴病)”。
就是说,五脏的生理功能不协调,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容易出现气血津液等多方面的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人高血糖阶段的高葡萄糖毒症,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低)”,中医称为阴虚燥热证。
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糖尿病人如果血糖等控制目标不理想,常常表现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不断耗伤气血,使人体正气更虚。
出现“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郁(气滞、血瘀、痰凝)、燥(燥热、燥毒)、实(本虚标实,出现口渴、恶心呕吐、便秘、心悸、羞明流泪、肢体疼麻等症状)。
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位在肾,涉及心、肝、脾等脏器,病机为脾肾虚亏,经脉瘀阻,所以治疗的原则为调补阴阳,益肾健脾养心,兼活血化瘀。
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
本虚主要责于脾肾阴阳虚弱、肝血不足;标实主要指瘀血、痰湿、湿热阻络等。
“凉、麻、痛、痿”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四大主要症状。
其主要病机是以气虚、阴虚、阳虚失充为本,以瘀血、痰浊阻络为标,血瘀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
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糖尿病的食疗方—2》关键词: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糖尿病足、野蒜、荠菜、鱼腥草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称为“心悸”、“胸痹”等。
是在糖尿病基础上,久治不愈而发生的,属于消渴病中后期的兼证。
自学中医养生食谱
1. 温补食谱
- 早餐:燕麦粥,加入枸杞和桂圆干
- 午餐:炖鸡汤,加入山药、红枣和姜片
- 晚餐:红烧猪蹄膀,加入花椒、陈皮和良姜
2. 清热食谱
- 早餐:绿豆粥,加入薏米和荷叶
- 午餐:凉拌黄瓜,加入香菜和柠檬汁
- 晚餐:番茄炒蛋,加入干辣椒和蒜末
3. 润燥食谱
- 早餐:黑米粥,加入红豆和莲子
- 午餐:鸡汤面,加入香菇和葱花
- 晚餐:清蒸鲈鱼,加入豆豉和姜丝
4. 补血食谱
- 早餐:红枣粥,加入百合和枸杞
- 午餐:煮牛肉,加入枸杞和当归
- 晚餐:红烧狮子头,加入黑木耳和红枣
5. 提神食谱
- 早餐:蜂蜜柚子茶,加入薄荷叶和柠檬片- 午餐:清炖鸽子汤,加入淮山和益智仁
- 晚餐:凉拌海带丝,加入香菜和花椒油
请注意,在自学中医养生食谱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饮食养生十大养生食谱让你年轻十岁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其中中医饮食养生理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饮食养生中的十大养生食谱,这些食谱据说能够让人们年轻十岁。
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养生食谱,大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改善身体健康。
一、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人们的肝胆保健非常有帮助。
绿豆汤是制作绿豆的常见方法,将绿豆煮熟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清热解毒。
长期饮用绿豆汤可以清肝明目,保持肝脏的健康。
二、山药粥山药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
制作山药粥时,将山药、大米一起煮熟,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经常食用山药粥可以帮助人们补充体力,提高免疫力。
三、黑木耳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益气、润肺止咳的作用。
黑木耳可以制作成凉拌、炒菜等多种形式食用,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够滋养身体。
经常食用黑木耳能够改善皮肤质量,延缓衰老。
四、黄豆黄豆富含蛋白质、磷脂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黄豆可以制作成豆腐、豆浆等多种食品,经常食用黄豆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保持年轻活力。
五、藕粉藕粉是一种功效颇多的食品,具有健脾胃、止泻、通乳等功效。
藕粉可以制作成粥、糕点等多种食品,不仅方便美味,还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长期食用藕粉可以改善人体的肠道健康,增强体质。
六、红枣红枣被誉为“天然留养品”,具有补气养血、益肾补脾的作用。
红枣可以用来煮粥、炖汤,也可以直接食用。
经常食用红枣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状况,提高身体免疫力。
七、蜂蜜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对于改善皮肤质量、补充能量非常有好处。
蜂蜜可以用来代替糖来调味饮品,也可以直接食用。
经常食用蜂蜜可以改善肌肤的光泽度,延缓衰老。
八、枸杞枸杞被称为“长寿果”,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
枸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泡茶、煮汤等。
经常食用枸杞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力,保持年轻活力。
九、海带海带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清热解毒、软化血管的作用。
20120618养生堂视频:李刘坤讲避毒、抗毒、解毒、排毒嘉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刘坤,主题是健康排毒一身轻(1),主要介绍避毒、抗毒、解毒、排毒相关的内容。
人体内或多或少都会有“毒”。
因为人吃进去的食物总会产生废物,而如果解毒、排毒的功能差,毒素排不出去,就会淤积,影响五脏的健康,严重会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毒”,可以通过舌头、脸色来判断。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几道自测题自我诊断。
只要您有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表示您身体可能有“毒素”,要注意排毒。
体内的毒是从哪来的呢?专家认为,人体的毒素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体内代谢之毒;二是吸入之毒;三是食入之毒。
其中体内代谢之毒,是指如蛋白质代谢产生之氨、尿素氮、尿酸、肌酐等;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等;糖类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都可以引发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尽量选择,代谢产生毒少的食物。
如果您检测发现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就要及时驱毒。
专家认为驱毒分为四步:避毒→抗毒→解毒→排毒。
避毒是指尽量避其毒气。
然后重要的是要增强身体抗毒的能力。
增强抗毒的方法一是气血充足;二是理气活血。
要想做到这两点,李老推荐了一个很好的食疗方。
枸杞杂粮粥枸杞20克、赤小豆20克,黑豆20克、黄豆20克、麦子米30克、糙米30克、小米30克、高粮米20克、薏米30克。
20120619养生堂视频:李刘坤讲解毒、护肝、养肝、排毒嘉宾是教授李刘坤,主题是健康排毒一身轻(2),主要介绍解毒、护肝、养肝、排毒相关的内容。
喝过有“清宿便排肠毒”功效产品的童鞋请睁大双眼啦!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刘坤教授告诉我们,部分有排肠毒功效的产品,会含有番泻叶、大黄等泻药。
而中医对泻药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强调“一服利,止后服”。
意思是说服用一次后,如大便通畅,就不能继续服用。
虽然每种产品药方配伍不会完全相同。
但长期服用、滥用也有可能导致严重恶果!人体内的已经存在的毒素,随着血液循行会沉淀在五脏六腑,这时候就需要先解毒再排毒。
中医调理身体的秘密一日三餐该如何搭配在中医养生理念中,饮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理身体,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中医调理身体的秘密——一日三餐该如何搭配。
早餐:粗细相间,营养丰富早餐是一天的第一餐,要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养分。
根据中医理论,早餐应注重“粗细相间、营养丰富”的原则。
首先,早餐应包含粗粮以及以小米、糙米、玉米等为主的杂粮食物。
粗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体内废物,同时能够提供长效的能量。
其次,早餐中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如豆腐、鸡蛋、鱼类等。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修复和生长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
另外,早餐还需要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此外,饮用一杯温水或者白开水也是必要的,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
午餐: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午餐是一天中精力充沛的时候,也是摄入营养的关键时刻。
中医养生强调五谷杂粮的均衡摄入,口味的变化以及荤素搭配。
午餐的主食可以选择大米、小米、糙米等杂粮搭配,食用少许的肉类或鱼类,同时搭配几种新鲜的蔬菜,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和根茎类蔬菜。
这样的搭配可以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此外,中国的传统药膳文化中也有许多适合午餐的菜肴,如当归炖鸡、黄芪煲瘦肉等。
这些菜肴融合了药膳与食物的烹饪技巧,既能提供营养,又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午餐后可以饮用一杯粥或者茶水,有助于消化和利尿。
晚餐:清淡易消化,蔬果主导晚餐时间较紧凑,而身体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因此晚餐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中医建议晚餐主要以蔬菜和水果为主。
晚餐中应避免过量的肉类、油腻和油炸食品,以免负担消化系统。
可以选择蔬菜类水煮、蒸、炖等烹饪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晚餐的过量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代谢紊乱等问题,因此要注意控制食量。
尽量不要吃过于刺激的食物、刺激性饮品和零食,避免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食疗养生课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疗法的兴趣增加,食疗养生在保健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
食疗养生课程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掌握食疗养生知识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食疗养生课程的重要性、内容安排以及其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一、为何重要食疗养生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首先,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健康水平,而学习食疗养生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选择和搭配食材,改善饮食结构,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其次,食疗养生课程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种食材的特性和功效,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最后,食疗养生课程对于预防和控制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病率。
二、课程内容食疗养生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灵活可变。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课程内容。
1. 食材特性介绍:课程通常会介绍各种常见食材的特点、功效以及搭配原则。
比如,大蒜具有抗菌作用,适宜与生姜搭配食用,可以提高免疫力。
学员可以通过了解食材的特性,灵活搭配菜品,发挥食疗养生的效果。
2. 膳食调理实践:课程会引导学员亲身参与膳食调理的实践,比如制作一些健康的饮品、汤品、素菜等。
学员通过亲自动手,了解食物的处理和烹饪方式,培养健康的烹饪技巧。
3. 养生原理讲解:课程还会讲解一些养生原理,如中医养生理论、食物疗法等。
通过了解养生原理,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食疗的要点,提高对食疗养生的认识。
三、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参加食疗养生课程对个人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学习食疗养生知识,人们可以对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选择适宜的食材和营养搭配,改善身体状况,促进身体健康。
其次,食疗养生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让学员亲身参与烹饪和调理食物的过程,提高烹饪技巧,培养对食物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最后,食疗养生课程还可以提高个人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食疗养生课程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北京卫视《养生堂讲座》笔记(1)88岁名中医讲:热胀冷缩,冬天血管收缩快,高血压的易中风。
冬天血流漫易血栓。
中风单眼看不清东西,话说不清楚,手麻,头晕。
三高的症状:摔跤、脑缺氧、肢体障碍、眼发黑、哈欠不断、睡觉多和小指麻到手麻都是中风的前兆。
防中风的方子挺棒,一味药治脑血栓。
如一老人脑栓,静脉也栓,脚痛不通。
老医生不开刀,用中药化血栓,消肿不痛。
那神奇的药面白色的,即三七粉(白色),三七也是白色。
三七叫金不换,养血活血最好,三七也叫人参。
古训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关节肿,湿在关节里停留。
喝水要因人而异。
一天八杯水对健康人好,对身体有湿的不适合,早晨起来喝一杯水不适合湿气重的人,所以不能盲目跟从。
葛洪说:人饿才吃,渴才喝,不渴喝水伤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耳道皮肤要干湿适中。
人的身体即水体,水多即湿,水少就燥。
湿向下,如脚气就是湿太重,真菌喜在湿的地方长。
湿的特点:重(身体沉重即湿多)、肿(关节)、胀。
五种祛湿:燥湿化湿泄湿散湿利湿中医发汗即散湿,湿气在表要发汗。
有的湿和寒在一起。
湿在内部就要化湿,芳香化湿。
利湿即排尿。
泄湿即通大便。
排汗就是祛湿,可以汗蒸、桑拿,可家做汗蒸房。
可食物排湿:薏米、赤豆、黑豆、冬瓜。
可药物祛湿:即车前子。
茯苓燥快快不能吃。
身体燥外界因素,某些食物产生燥,如口干、咽干、便秘。
中医认为,皮干、头发干、干燥综合症(全身干燥),是免疫性疾病,腺液破坏了,就是身体保湿机制坏了。
皮肤干燥不能从外改变,可用中药恢复锁水机制。
有人身体即有燥。
又有湿。
下面湿上面燥,先要利湿。
有个青年口鼻出血,久治不好,一老医生开三七给吃好了。
三七要长三到七年才可以吃,才有药效。
是姓田的一生发现,所以叫田三七。
三七有生用有熟用,生用活血、化瘀、止痛,一般有瘀用生的三七;用熟的三七补血。
三七粉一瓶3克,买的三七大多是制的熟的。
云南白药里面有三七。
心经的脉到舌底,脑部、肺部、心部的病可看舌下。
舌青或黑紫就是血瘀。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是一档集健康、养生、保健、生活为一体的综艺节目。
通过嘉宾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名医介绍各种医学保健知识及药材食物的讲解,向大众传递正确的养生保健知识。
下面,我们将介绍《养生堂》常见的几位名医及他们分享的名方。
1. 李宇春老师李宇春老师是一位中医专家,她在《养生堂》中分享了许多中草药的知识和配方。
以下是几个她分享的名方:1.1 金银花菊花茶•材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煎数分钟,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解郁。
1.2 当归益母草红枣饮•材料:当归6克,益母草6克,红枣5枚。
•做法:将材料一起放入炖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炖3~4小时,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调经、润肠行便。
2. 刘青云医师刘青云医师是一位中医和针灸专家,他在节目中分享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养生技巧和配方。
以下是几个他分享的名方:2.1 红枣山药粥•材料:红枣10枚,山药100克,糯米50克。
•做法:将红枣、山药、糯米一起加水煮沸,小火煮40分钟至粥熟烂,加入适量白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
2.2 红枣香菇炖鸡•材料:鸡翅中500克,红枣8枚,香菇4朵,生姜适量。
•做法:将鸡翅中焯水捞出,将红枣、香菇、姜片一起加水加入炖盅中,慢火炖1~2个小时,加入盐、素油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血。
3. 沈莉医师沈莉医师是一位中医心理学专家,她在节目中分享许多养生心理学知识和中药保健方法。
以下是她分享的几个名方:3.1 青木瓜性福小球•材料:青木瓜1个去皮,鲜菠萝半个,南瓜子3勺,蜂蜜适量。
•做法:将青木瓜、鲜菠萝切碎,南瓜子稍微炒熟后一起加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搅拌成小球即可。
•功效:排毒通便、促进新陈代谢。
3.2 薏仁降血脂粥•材料:薏苡仁50克,红小豆50克,糯米50克,红枣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薏苡仁、红小豆、糯米、红枣一起加水起锅,转小火煮1个小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中医养生食谱日常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食谱,适合日常饮食:
1. 清热解毒汤:
材料:黄芩、连翘、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生姜。
做法:将所有草药材料加水煮沸,加入生姜继续煮15分钟。
滤掉草药渣,即可饮用。
2. 补气养血粥:
材料:红枣、山药、桂圆肉、米。
做法:将红枣、山药切块,桂圆肉洗净。
将米淘洗干净后与所有材料一同加水煮粥。
3. 安神补脑茶:
材料:夏枯草、天麻、远志、当归、枸杞。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水煮沸,然后慢慢炖煮15分钟。
滤掉草药渣,即可饮用。
4. 消食健胃汤:
材料:山楂、生薏米、鸡蛋清、莲子肉。
做法:将山楂煮开后加入生薏米、莲子肉,煮至米粒熟软。
最后加入鸡蛋清快速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5. 缓解便秘粥:
材料:黑芝麻、粳米。
做法:将黑芝麻磨成粉,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加水煮熟,加入黑芝麻粉搅拌均匀。
这些中医养生食谱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调整材料比例,食用时可适量加入糖或蜂蜜增加口感。
请注意,饮食疗法需结合个人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中医食疗药膳等课程
中医食疗药膳等课程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食物疗法和药膳烹饪技巧,帮助人们调节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基础知识: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疾病诊断与辨证施治等内容,帮助学员了解中医药的理论基础。
2. 食物疗法:介绍不同食材的性味、功效及适用人群,以及如何根据个体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食材,进行食疗调理。
3. 药膳烹饪技巧:教授药膳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包括药材的搭配、烹饪方式等,使学员能够掌握制作药膳的技能。
4. 疾病调理:针对常见疾病,介绍相应的食疗方案和药膳配方,帮助学员了解如何利用食物和药膳来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5.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学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医食疗药膳制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中医食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食疗和药膳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每日中医养生食谱
1. 早餐:清炖山药粥
材料:山药、糯米、水、蜂蜜
步骤:
1)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将山药、糯米和适量的水放入煲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至粥熟。
3)将粥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2. 午餐:红枣炖鸡腿
材料:鸡腿、红枣、枸杞、姜片、水、盐
步骤:
1)将鸡腿洗净,红枣去核。
2)将鸡腿、红枣、枸杞、姜片和适量的水放入煲内,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个小时。
3)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继续炖煮10分钟即可。
3. 下午茶:枸杞红豆糯米羹
材料:红豆、糯米、枸杞、冰糖、水
步骤:
1)将红豆洗净,糯米淘洗干净。
2)将红豆、糯米和适量的水放入煲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至材料熟烂。
3)加入枸杞和适量的冰糖继续炖煮10分钟即可。
4. 晚餐:香菇炖瘦肉
材料:瘦肉、香菇、生姜、料酒、盐、水
步骤:
1)将瘦肉切成小块,香菇洗净切片,生姜切片备用。
2)将瘦肉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备用。
3)将香菇、生姜、料酒、盐和适量的水放入煲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0分钟。
4)加入焯水后的瘦肉继续炖煮10分钟即可。
5. 宵夜:莲子百合糖水
材料:莲子、百合、冰糖、水
步骤:
1)将莲子和百合淘洗干净。
2)将莲子、百合和适量的水放入煲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0分钟至材料熟烂。
3)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继续炖煮5分钟即可享用。
养生课堂知识讲座第一节:健康饮食在养生的道路上,饮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体现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如何做到合理的饮食结构要想做到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保证膳食的多样化。
在每日的饮食中,应该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均衡。
不偏食、不偏补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健康饮食的原则1.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
2.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3.控制盐糖摄入:过量的盐糖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第二节: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饮食以外,生活习惯也对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前提。
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消化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并坚持长期坚持,将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
第三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它是人体健康的另一半。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需要同时保持。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接受失败和挫折: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挫折和困难,要学会接受失败,妥善处理挫折,保持心态乐观。
2.建立社交关系: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困难,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3.学会调节情绪:不要让情绪波动太大,学会通过各种方式调节情绪状态。
以上就是今天的养生课堂知识讲座,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健康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谢谢大家的聆听!。
93岁老中医用了60年养生秘方神奇好用都转给父母看看吧中央CCTV台的《中华医药》节目,介绍北京一名老中医已经93岁了,面对镜头精力旺盛思路清晰。
他至今都没有退休,不仅要来自给全国各地的病人看病,还经常参加各种日会议,日程安排比30多岁的壮年人还满,每天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从不知疲惫。
据他说,他30多岁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现在好,因为白天给来看病的人很多,到了晚上他就特别疲惫。
于是他夫人给他熬了一种粥,每天早晚喝一碗,3个月后他的精力明显比以前好很多,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可以给人看病。
就这样,他坚持喝了60年。
他长子应该也有60多岁了,从小跟着他一起喝这种粥,但从镜头后去像是40多岁的人。
一碗平常的粥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真的很叫人心动,我赶紧把粥的熬制方法抄了下来:主要成份:绿豆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1.先将绿豆、扁豆、莲子、薏米、大枣洗净,放进粥煲,加入一种黄色的水(什么水后面详述),用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煲40分钟。
2.再放入狗杞,煮10分钟,即可。
(枸杞一定要最后粥快熬好前再放,以免药性丢失。
)那么,那个黄色的水是什么呢?这是此粥最关键的一种成分----黄芪水为什么要用黄芪?因为黄芪是中医中的五种大补药之一,有补气之功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
而且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黄芪还可以泡水代茶饮。
注意黄芪属温性,上火之人可以在黄芪水中加入莲芯或者绿茶,以起平和之作用。
在这个粥里面,就有绿豆和莲子是寒性的,正好可以平和黄芪的温性。
怎么熬黄芪水?煮粥前,先用250克黄芪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15分钟,将水滗出,再加入适量的水,再煮15分钟,将水滗出。
再用这些药水去煮粥。
特别提醒:绿豆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250克黄芪,是1个人5天的用量。
我已经准备去配原料啦,常煮给父母喝,嘻嘻...。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k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状,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亳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亳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10.胄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踹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既能袪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13.疼痛不舒服:最好自己有一张人体穴位图.当觉得身体那里疼痛不舒服的时候.就用红花,桅子,莪术各等量打成的药粉,调成膏状。
千尺学堂养生课三什么是养生?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一种生活方式。
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养生,我们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
养生课程的意义千尺学堂举办的养生课程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养生的重要性,学习养生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改善日常的生活习惯,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养生课程的内容涵盖了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参与者能够全面掌握养生的知识和技能。
饮食养生1. 注意饮食搭配合理的饮食搭配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合理选择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以下是一些饮食搭配的原则:•合理搭配谷类、蛋白质食品、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保证膳食的多样性。
•控制油盐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盐分的食品的摄入。
•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选择清淡、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
2. 食补养生除了合理的饮食搭配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食物来进行食补养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及其养生作用:•枸杞子:补肾益气,养肝明目。
•黑木耳:补血活血,润肺止咳。
•桂圆:养血安神,补脑健脑。
运动养生1. 适当运动与养生适当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
以下是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瑜伽:通过瑜伽的体位练习和呼吸法,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减轻压力。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大部分肌肉群,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益。
2. 注意运动方式在进行运动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运动方式,避免受伤或不适。
以下是一些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注意热身运动,保护关节和肌肉,避免运动损伤。
•注意运动后的恢复,包括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
心理健康养生心理健康对于养生同样至关重要。
【养生堂】北京卫视养生堂2012上半年视频大全集养生堂2012上半年55:14《养生堂》20120602:拆除身体的“定时炸弹”(1)54:42《养生堂》20120601:本草中的真“菌”子(5)52:19《养生堂》20120526:饮食决定健康(5)53:57《养生堂》20120525:饮食决定健康53:15《养生堂》20120521:生命腺告急51:09《养生堂》20120520:生命“腺”告急(1)53:01《养生堂》20120519:我的血压我做主(4)53:35《养生堂》20120518:我的血压我做主(3)52:29《养生堂》20120517:我的血压我做主51:53《养生堂》20120516:我的血压我做主(1)52:38《养生堂》20120515:别让癌症盯上你(1)52:32《养生堂》20120514:甜蜜的负担(3)50:56《养生堂》20120513:悦悦甜蜜的负担2 49:55《养生堂》20120512:悦悦甜蜜的负担1 54:12《养生堂》20120511:大国医陈文伯(5)51:56《养生堂》20120510:大国医陈文伯(4)46:57《养生堂》20120508:大国医陈文伯(2)52:27《养生堂》20120507:大国医陈文伯(1)50:37《养生堂》20120506:生活中的救心丸(2)50:37《养生堂》20120505:生活中的“救心丸”51:07《养生堂》20120504:呵护肝脏重在细节(2)51:38《养生堂》20120503:呵护肝脏重在细节(1)52:15《养生堂》20120502:腰腿疼预示的健康警告52:01《养生堂》20120501:谁偷走了你的记忆(2)《养生堂》20120501谁偷走了你的记忆(2)52:54《养生堂》20120430:悦悦谁偷走了你的记忆50:57《养生堂》20120429:宫廷医药那些事50:11《养生堂》20120428:餐桌上的健康要素50:47《养生堂》20120427:餐桌上的健康要素(2)51:17《养生堂》20120426:餐桌上的健康要素46:10《养生堂》20120425:栗坤藏在眼底的秘密3 51:52《养生堂》20120424:藏在眼底的秘密(2)52:26《养生堂》20120423:藏在眼底胡秘密(1)49:42《养生堂》20120422:不可忽视的“颈”告(2)50:11《养生堂》20120421:不可忽视的“颈”告(1)51:18《养生堂》20120420:调气活血养五脏51:12《养生堂》20120419:悦悦益气养血健五脏51:00《养生堂》20120418:调气活血养五脏(3)51:45《养生堂》20120417:调气活血养五脏(2)51:40《养生堂》20120416:调气活血养五脏(1)49:21《养生堂》20120415:做自己的理疗医生2 49:22《养生堂》20120415:做自己的理疗医生2 51:48《养生堂》20120414:做自己的理疗医生49:51《养生堂》20120413:头等大事(2)51:04《养生堂》20120412:头等大事(1)50:31《养生堂》20120411:复杂病症巧梳理(3)50:05《养生堂》20120410:复杂病症巧梳理50:54《养生堂》20120404:放缓衰老的脚步膀胱49:53《养生堂》20120403:放缓衰老的脚步--肾脏50:42《养生堂》20120402:放缓衰老的脚步49:42《养生堂》20120402:不可忽视的“颈”告(2)53:07《养生堂》20120401:胸险就在身边255:33《养生堂》20120331:“胸”险就在身边(1)55:33《养生堂》20120331:“胸”险就在身边(1)51:48《养生堂》20120330:春季养肝正当时—肝与消化54:51《养生堂》20120329:春季养肝正当时肝与眼54:23《养生堂》20120328:春季养肝正当时--肝调情志54:46《养生堂》20120327:春季养肝正当时53:28《养生堂》20120325:春季养肝正当时53:13《养生堂》20120323:百病之源血瘀证54:06《养生堂》20120322:万病之源血瘀症49:41《养生堂》20120321:辛凉化湿健五脏-脾胃55:24《养生堂》20120320:悦悦辛凉化湿健五脏-肺的湿热47:46《养生堂》20120319:辛凉化湿健五脏—肝的湿热53:11《养生堂》20120318:“肺”常关注生命长青(2)54:34《养生堂》20120317:肺常关注生命长青54:34《养生堂》20120317:肺常关注生命长青54:04《养生堂》20120315:肾的湿热56:25《养生堂》20120314:拍拍打打也养生(5)55:24《养生堂》20120313:拍拍打打也养生(4)52:49《养生堂》20120312:拍拍打打也养生54:25《养生堂》20120311:解读女人身体密码55:30《养生堂》20120310:解读女人身体密码(3)56:44《养生堂》20120309:解读女人身体密码(2)55:50《养生堂》20120308:解读女人的身体密码(1)54:17《养生堂》20120307:拍拍打打也养生(2)55:33《养生堂》20120306:拍拍打打也养生(1)49:55《养生堂》20120305:肺为娇脏须慎养55:47《养生堂》20120304:健康听我的55:02《养生堂》20120303:健康“听”出来(1)55:22《养生堂》20120302:肺为娇脏须慎养(2)55:58《养生堂》20120301:肺为娇脏须慎养56:22《养生堂》20120229:古为今用解“危急”57:56《养生堂》20120228:古为今用解“危急”--脑卒中56:35《养生堂》20120227:古为今用解“危急”--心梗56:22《养生堂》20120226:直击“腰”害56:13《养生堂》20120225:直击腰害(1)57:06《养生堂》20120224:读懂皮肤语言(2)57:06《养生堂》20120223:读懂皮肤的语言(1)55:46《养生堂》20120222:巧通腹畅全身理通53:17《养生堂》20120221:巧通腑畅全身52:54《养生堂》20120220:巧通腑畅全身58:14《养生堂》20120219:谁偷走了你的记忆(2)56:58《养生堂》20120218:从口味谈健康苦58:28《养生堂》20120217:病从脾胃生痰邪57:46《养生堂》20120216:病从脾胃生阳虚57:50《养生堂》20120215:病从脾胃生--湿邪53:41《养生堂》20120213:病从脾胃生血虚56:36《养生堂》20120212:从口味谈健康(六)56:42《养生堂》20120211:从口味谈健康(五)57:28《养生堂》20120210:从口味谈健康(四)57:58《养生堂》20120208:从口味谈健康(三)56:12《养生堂》20120207:从口味谈健康(二)56:51《养生堂》20120206:从口味谈健康(一)57:15《养生堂》20120205:“氧”足常乐(2)56:30《养生堂》20120204:“氧”足常乐57:36《养生堂》20120203:补从食来病从膳去--天麻56:13《养生堂》20120202:补从食来病从膳去--葛根58:56《养生堂》20120201:补从食来病从膳去57:53《养生堂》20120130:补从食来病从膳去:梨53:39《养生堂》20120129:谈脂论道37:33《养生堂》20120128:佳节送健康(5)42:27《养生堂》20120127:佳节送健康(4)55:46《养生堂》20120126:佳节送健康(3)56:24《养生堂》20120125:眼睛的防护方法56:37《养生堂》20120124:佳节送健康51:03《养生堂》20120121:健康年货健康年(5)54:09《养生堂》20120119:健康年货健康年(3)53:28《养生堂》20120118:健康年货健康年(2)54:50《养生堂》20120117:健康年货健康年(1)49:24《养生堂》20120116:面子问题无小事过敏53:29《养生堂》20120114:安心过冬54:37《养生堂》20120113:面子问题无小事斑块54:07《养生堂》20120112:面子问题无小事--皮脂54:09《养生堂》20120111:面子问题无小事指甲44:27《养生堂》20120110:面子问题无小事54:57《养生堂》20120108:谈脂论道(2)54:25《养生堂》20120107:谈脂论道(1)55:50《养生堂》20120106:幸福生活睡当先(4)56:31《养生堂》20120105:幸福生活睡当先(3)56:21《养生堂》20120104:幸福生活睡当先(2)54:38《养生堂》20120103:走进北大元旦特别节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