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
- 格式:ppt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34
6 日 月 明 基础知识一、看k àn 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 í语y ǔ。
m ù tou sh ān l ín xi ǎo x īn shu ǐ t ǔ二、拼p īn 一y ì拼p īn ,读d ú一y ì读d ú,把b ǎ音y īn 节ji é抄ch āo 在z ài 相xi ān ɡ对du ì应y īn ɡ的de 生sh ēn ɡ字z ì上sh àn ɡ面mi àn 的de 拼p īn 音y īn 格ɡé里l ǐ。
ch én shu ān ɡ s ēn ti áo c ón ɡ m ín ɡ森 条 尘 从 明 双三、描mi áo 一y ì描mi áo ,写xi ě一y ì写xi ě,再z ài 填ti án 一y ì填ti án 。
土共( )画,第一笔是( )。
心共( )画,第二笔是( )。
林共( )画,第四笔是( ) 四、加ji ā一y ì加ji ā,减ji ǎn 一y ì减ji ǎn。
1.加一加:(日)+(月)=(明)( )+( )=( 休 ) ( )+( )=( 男 )2.减一减:(尘)-(小)=(土)( 鲜 )-( )=( )( 从 )-( )=( )能力精炼五、为w éi 生sh ēn ɡ字z ì组z ǔ词c í。
土( )( ) 十( )( ) 九( )( ) 力( )( )本( )( ) 木( )( )六、连li án 一y ì连li án ,把b ǎ两li ǎn ɡ个ɡè字z ì合h é成ch én ɡ一y í个ɡè字z ì。
《日月明》(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星辰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日月星辰的特点。
教学重点1.掌握日月星辰的名称及形象;2.了解日月星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日月星辰的特点;2.掌握日月星辰名称及形象。
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课件资料;3.画笔、画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互动问答,了解学生对日月星辰的认识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日月明》。
2. 讲解•呈现《日月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星辰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的名称及形象,让学生口头朗诵并在画纸上绘制;•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日月星辰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日出日落的变化、月相变化、星星的出现等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了解日月星辰对人类的影响。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初步的探究观察,了解时间变换和日月星辰变化的关系。
•学生自由绘制月相变化的图片,用彩色笔填色,体验月相变化的过程。
4. 总结•综合展示学生的绘图成果,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的绘图过程以及绘图中所展现的内容。
•让学生描述日月星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作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训练:可以着重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经历的一次日出日落和月相变化。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日月星辰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日月星辰的特点;掌握了日月星辰的名称及形象,并了解日月星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同时,通过绘图等练习,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
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诵读和理解课文《日月明》。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太阳、月亮、星星的感受和观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4.能够理解和掌握“太阳照在山上、山上有紫色的桃花”等意象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1.《日月明》的诵读与理解。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太阳照在山上、山上有紫色的桃花”等意象的含义。
2.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太阳、月亮、星星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日月明》。
2.图片:太阳、月亮、星星的图片。
3.互动黑板、彩色粉笔、卡片、讲解道具。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分钟导入,出示太阳、月亮、星星图案。
5分钟学生观察,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10分钟引入新课《日月明》。
15分钟课文朗读,理解。
10分钟“桃花红,桃花白,桃花在山外,山里有紫色的桃花”这句话的理解。
10分钟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太阳、月亮、星星的感受。
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六、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示范式教学。
2.听、说、读、写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同桌交流、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诵读课文《日月明》。
2.学生能否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太阳、月亮、星星的感受和观察。
3.学生对“桃花红,桃花白,桃花在山外,山里有紫色的桃花”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深刻。
4.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否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八、家庭作业1.诵读课文《日月明》。
2.观察夜空,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心目中的星星,写一篇日记。
识字9 日月明说课稿一、说教材《日月明》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识字部分的第4课。
本课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与规律。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第一单元的象形识字课为学生学习本课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田、土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
二、说学情由于学生刚进入小学,他们的汉字识字量少,对汉字的构成不了解,通过本课识字教学,了解汉字构字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会设计识字游戏,变换形式朗读课文等,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出发。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明、力、尘”等11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
2.通过会意字的构成加法来识新的生字,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达到诵读的程度。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重点)2.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汉字的规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形近字比较识字法,变顺口溜识字法,会意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情景识字法归类识字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做“贴苹果”的游戏师: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苹果宝宝,上面可有一些我们的老朋友呢,还认识它们吗,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让他们回到苹果树上吧?(出示“日、月、手、小、土、大、田、人、目”) 。
(评价:对老朋友可真热情)2.师:看,你们的热情吸引来了谁呢?(二)从“明”入手,导入新课1.请看屏幕,这是什么?(太阳)图片。
我们又叫——“日”,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2.这是什么?(月亮)。
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组成了一个新的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日月明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日月明》中的诗意表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表述;2.能够理解《日月明》中用字的基本意思;3.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感;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教学准备1.《日月明》课文;2. 课件PPT;3. 善于发现学生优异表现的心态;教学内容导入1.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物品,然后让他们说明这些物品的特点。
例如,桌子是方的,书是平的,笔是圆的等等。
2.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例如阳光、雨后的草地、玫瑰花等等。
学习1.播放PPT,呈现《日月明》课文;2.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3.了解《日月明》中汉字的基本意思,例如“日”指的是太阳,“月”指的是月亮,“秋天”是个凉爽的季节等;4.让学生理解《日月明》中诗意表达,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话意思是形容早晨的阳光照射到江边上的花和春天江水的颜色。
5.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感。
丰富讲解1.让学生展开想象力,让他们自己讲述自己心中的美好画面;2.引领学生参观校园内各个角落,令学生感到更生活化的语文学习。
3.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画出这些美好画面,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加深入的体现。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和复述整个故事。
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使他们乐于接受汉字的学习,从而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效果为了让教学更加互动化展示效果,老师可以在教学课件创建播放PPT。
通过动画效果加深学生的展示效率,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汉字的多样性与美好,让学生真正学会汉字的诗意,更好地理解和发掘世界的优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日月明》的基本情节和故事背景。
2.学习《日月明》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日月明》的基本情节和故事背景。
2.学习《日月明》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秋天的夜晚,是否看到了明月高悬,万里无云的晴天,又是否看到了夕阳残照,金黄的麦田,和大海里朝阳初升的壮景呢?学生:看到了!老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月亮光明明的,又是哪儿来的呢?引入主题《日月明》。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并根据学生反应,逐句解读生词词义。
例如: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遍《日月明》。
学生:(齐读课文):“日头在天上转个不停,可谓是大有内容。
它把当年春夏秋冬活动的历史,藏在自己身上,一天天地告诉我们。
”“身上”、“历史”这两个生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身上”一词表示:“在身体表面;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形容物品和身体相接触。
”“历史”一词表示:“指过去的事物,尤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类的思想、文化、传统。
”2.针对课文,进行细致问答。
例如:老师:大家看一看,日夜不停地转动的日头,一共带有哪些季节呢?学生:春夏秋冬。
老师:非常好,日头把四季的历史,藏在自己身上,一天天地告诉我们。
学生:噢,原来是这样。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例如:老师:大家认为为什么日头会把历史藏在身上呢?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可能是要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从而更好地生活。
4.教授课文重点难点内容。
例如:老师:为了强化大家的记忆力,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