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女性生殖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117
医学院护理教学教案第一节概述一、阴道微生态正常阴道微生物群(与宿主阴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达到动态平衡)——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假丝酵母菌等——乳杆菌占优势,在维持阴道正常微生物群中起关键作用阴道的自净作用——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并增加糖原含量——乳杆菌将单糖转换为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H ≤4.5,多在3.8~4.4)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阴道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提炼课本内容,罗列知识点。
【目的】帮助学生构建阴道微生态知识框架。
【设计】女性内外生殖器图片【目的】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紧跟教师节奏,记忆阴道微生态重点内容。
和教师一起回顾女性内外生殖器的内容。
15mins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外源性病源体侵入三、病原体及其传染途径1.病原体(1)内源性(2)外源性2.感染途径(1)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2)经血液循环蔓延(3)经淋巴系统蔓延(4)直接蔓延3.炎症的发展与转归:(1)痊愈:病人抵抗力强、病原体致病力弱或治疗及时、抗生素使用恰当,病原体完全被消灭,病人痊愈。
(2)转为慢性:炎症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或病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身体防御功能和病原体的作用处于相持状态,炎症长期持续存在。
【设计】流程图展示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目的】帮助学生直观回忆。
【设计】图片展示感染途径,并列举。
【目的】建立临床思维,加强知识基础的学习。
【设计】流程图。
【目的】帮助分类记忆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紧跟教师节奏。
1.病因因前庭大腺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
2.临床表现前庭大腺囊肿多由小逐渐增大,囊肿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3.处理原则: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4.护理要点:同前庭大腺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阴道炎症一、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l tivaginitis)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也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第一章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外生殖器外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一)阴阜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皮肤开始长阴毛。
(二)大阴唇大阴唇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青春期后有色素沉着和阴毛。
大阴唇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当局部受伤时,易发生出血水肿。
(三)小阴唇小阴唇分两叶,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富含丰富的神经末梢。
(四)阴蒂阴蒂具有勃起性。
阴蒂分为3部分:阴蒂头、阴蒂体、阴蒂脚,其中阴蒂头极敏感。
(五)阴道前庭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形成舟状窝,经产妇分娩后此窝消失。
阴道前庭包含结构: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及处女膜。
前庭大腺:也称巴氏腺,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腺体在性刺激下,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此腺易形成囊肿或脓肿。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的后方。
二、内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及卵巢合称子宫附件。
(一)阴道阴道为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和胎儿分娩的通道。
1、位置和形态:阴道前壁比阴道后壁短,前壁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相邻。
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为阴道穹隆,其中后穹窿与盆腔最低的子宫直肠陷凹相邻,此处可作为宫外孕引发的盆腔积血穿刺引流的典型位置。
2、阴道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其上端1/3发生周期性变化,可作为检测女性卵巢或胎盘功能的采样部位。
阴道壁间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子宫是产生月经、孕育胚胎及胎儿的器官。
1、位置和形态: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
成人的子宫重50~7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
子宫组成部位: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
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前为1:2,生育期为2:1,绝经后为1:1。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其上端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称为组织学内口。
人卫2022年第七版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课后思考题答案及解析案例一:某女士27岁,因婚后正常性生活三年未孕,于2021年6月4日就诊。
自述结婚三年未避孕,平素月经规律,12282665--,LMP :2021年5月27日,G0P0。
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史、家族遗传病史及过敏史。
查体:神志清,体温36.3℃,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 ,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毛分布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不多,白色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光滑,无宫颈抬举痛及摇摆痛;宫体前倾前屈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度良好,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问题:1.根据该女士妇科检查结果,分析不孕原因可能与哪些生殖器官有关?答:根据该女士妇科检查结果,考虑其不孕原因可能与子宫、输卵管、卵巢有关。
2.该女士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及经期分别是多少?答:月经史的公式是: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月经期,因此该女士月经初潮年龄12岁,月经周期26-28天,经期5-6天。
3.若该女士想知道是否排卵,最简便快捷的方法是什么?答: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有无排卵的简易可行方法。
基础体温就是每天早上在起床之前进行体温测量。
测量以后就把它记录在专门的体温测量表上面。
正常情况下,来月经的时候,基础体温会偏低,在排卵期就更低。
但随着排卵期的结束,基础体温会逐渐地升高,高温相持续至下次月经到来之前。
一般来说在排卵以后体温会增加0.3-0.5℃,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会跟着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
案例二:某女士,28岁,已婚,临床诊断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
问题:1.若发生异位妊娠破裂,血液最可能积聚在哪里?为什么?答:异位妊娠破裂后,因子宫直肠陷凹为盆腔最低部位,故血液多积聚在此处。
2.若进行诊断性穿刺,应选择哪个穿刺部位?为什么?答:若进行诊断性穿刺,应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
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1胎儿期2 •新生儿期3•儿童期W 12岁①8岁之前,幼稚型生殖器;阴道上皮薄、酸度低,抗感染能力低;子宫颈:体=2: 1, 卵管细曲;卵泡自主生长、血雌激素水平低②8~12岁:GnRH抑制状态被解除,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少量卵泡发育、子宫卵巢、输卵管降入盆腔•雌激素水平上升。
4.青春期WH(规定:10~19岁? 从乳房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管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
? 第一性征:卵巢发育,性激素增多,内外生殖器发育:外阴成人型,阴道变宽长,出现皱襞,子宫体增大,颈:体=1:2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殖,可以使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月经;中枢系统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为成熟-有卵泡发育成熟,却不排卵。
2〜4年月经周期渐渐正常,初潮后55%〜95%为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可发生无排卵功血。
★5.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起,约30年,卵巢功能成熟,生殖活动旺盛,有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有周期变化。
★6.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
始于40岁,历时不等,可长10余年。
? 绝经:最后一次月经•中国女性约44〜54岁,平均49. 5岁? 更年期/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渐衰退至绝经后一年,生殖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趋于萎缩。
? 围绝经期综合征: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7•绝经后期★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一)卵巢的功能1、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2、合成产生多种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二)卵巢生殖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期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周期性变化。
三环节:卵泡发育、主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1 .卵细胞的发育及成熟:窦前卵泡(初级卵泡)具备合成性激素能力•2 .排卵:卵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被排出的过程•此时完成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入成熟分裂n前期排卵时间:规则月经者在下次月经前14天卵子运行:输卵管伞部捡拾-壶腹部等待受精—入宫腔后着床或排出。
女性生殖系统(female reproductivesystem)乳腺-附属腺:不属于生殖系统,但其变化与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自青春期开始到绝经期,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受神经内分泌调节。
一、卵巢(ovary)一般结构:(为一对略扁的椭圆形器官,借卵巢系膜附着在子宫阔韧带的后叶上。
)❖表面: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细胞构成的表面上皮,❖上皮下: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
❖分为外周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二者分界不明显:➢皮质:•较厚,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以及黄体和闭锁卵泡等结构;•卵泡间的结缔组织基质富含网状纤维和梭形的基质细胞;➢髓质:•狭小,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近卵巢门处有少量平滑肌及门细胞卵巢年龄变化:新生儿-两侧卵巢共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
幼年时-双侧卵巢内共有约30万~40万个原始卵泡。
青春期-约有4万个原始卵泡。
40岁~50岁-几百个原始卵泡。
❖自青春期(13~18岁)起至更年期(45~55岁),卵巢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每隔28天左右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左右卵巢交替排卵。
❖在女子一生约30~40年的生育期内,两侧卵巢共排出卵细胞400~500个,其余卵泡均于不同年龄先后退化为闭锁卵泡。
❖到更年期(45~55岁),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月经渐停,进入绝经期。
绝经期后的卵巢不再排卵,卵巢内结缔组织增生,表面常凹凸不平。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卵泡❖卵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数量最多,体积最小。
❖组成(1)初级卵母细胞:➢光镜特点:•圆形,体积较大;核大而圆,染色质细疏,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电镜特点:•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除含有一般的细胞器外,核周处有层状排列的滑面内质网,称环层板;•可见内质网与核膜相连,这可能与核和胞质间物质传递有关。
第六章女性生殖系统掌握:女性生殖系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输卵管的位置、分部。
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主要毗邻和固定装置。
阴道的形态和位置及阴道穹的构成及毗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
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构造。
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并了解其一般位置。
会阴的境界和组成。
尿生殖膈和盆膈的构成及通过物,了解尿生殖三角和肛门三角的位置,了解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和作用。
熟悉:坐骨直肠窝的位置。
概述女性生殖器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卵巢为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生殖腺;输送管道包括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附属腺体包括前庭大腺。
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前庭球等。
另外,女性乳房是授乳器官。
第一节卵巢1.位置:卵巢位于小骨盆侧壁,由髂内、外动脉所夹成的卵巢窝内,外被浆膜,为腹膜内位器官。
2.形态及固定装置卵巢呈扁椭圆形,分为内侧、外侧两面;上、下两端和前、后两缘。
上端借卵巢悬韧带连于髂总动脉分叉处,下端借一条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的卵巢固有韧带固定于子宫底的两侧。
卵巢后缘游离,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的后面,其系膜内有分布于卵巢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第二节输卵管1.形态和位置输卵管是一对输送卵子或受精卵的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长约10~12cm,位于小骨盆腔内,约呈冠状位被包裹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其内侧端穿子宫角开口于子宫腔称输卵管子宫口,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女性腹膜腔可借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
2.分部输卵管全长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输卵管子宫部:为贯穿子宫壁的局部,短而狭窄,其内侧端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外侧续连于输卵管峡。
输卵管峡: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内侧1/3,细短而直,输卵管结扎术多在此部进展。
此段向外侧移行为壶腹部。
输卵管壶腹:此段管腔膨大成壶腹状,约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外侧2/3,管腔大而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