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492.62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而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是了解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方法。
首先,建议在儿童体格生长评价中引入多种评价指标。
传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只能反映儿童体型的基本情况,而不能全面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
因此,可以考虑加入其他指标,如体脂率、肌肉量、骨密度等,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其次,建议对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仅仅得到一个数值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原因。
比如,一个儿童的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可能是饮食不均衡、运动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第三,建议建立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数据库。
收集和整理大量儿童的体格生长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的体格生长情况差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儿童体格生长状况。
最后,建议加强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宣传和普及。
对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结果进行宣传,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醒家长和学校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
同时,也需要普及儿童体格生长的相关知识,让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了解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性和评价的方法,从而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总之,改进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方法对于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发展很有意义。
通过引入多种评价指标、分析和解读评价结果、建立数据库以及加强宣传和普及,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这将为中国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生长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是儿科医师,尤其是儿童保健医师的日常工作。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价是用以监测、干预个体和群体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最简便、经济、无创伤的方法,对早期诊断营养性、慢性系统性和内分泌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进行干预对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潜在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重庆地区曾就儿童生长监测及生长曲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长曲线的使用率偏低并随年龄增长下降,同时发现部分健康工作者描记与解释生长曲线尚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儿童生长监测与评价的开展及其成效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不理想[1-2]。
为充分发挥生长监测与评价在儿童健康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便于儿童保健医生在工作中认识儿童生长规律,正确使用生长曲线,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偏离并及时进行干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普遍采用的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制定本建议。
本建议亦适用于临床儿科医生及助理医生、全科医生、儿童营养师、高级护士、卫生工作者及公共卫生部门,以帮助其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方法测量及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指标并进行生长监测。
一、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正确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长)和体重,<3岁儿童应常规测量头围,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有坐高(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等[3];(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附件一)[4];(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建议根据情况选择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或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特别是需国际比较时)[5-10];(4)定期评估儿童生长状况,即生长监测[11-12](表1)。
表1 儿童生长监测年龄频率(月/次) 体重身长头围身高的体重体质指数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6月龄 1 0.5~1√√√√√√√√6~<12月龄 2 1 √√√√√√√√1~<3岁 3 1~2 √√√√√√√√√(≥2岁) √(≥2岁)3~<6岁 6 2~3 √√√√√√√√≥6岁12 3~6 √√√√√√注:a高危儿:产前、产时和产后存在危险因素影响的儿童,包括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严重疾病,持续头颅B超、CT或MRI异常;使用体外膜肺(ECMO),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持续性喂养问题,持续性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家庭或社会环境差等;母亲孕期TORCH感染等医学情况;“√”为应检查项目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包括生长水平(横断面资料)、生长速度(纵向资料)和匀称度(身体各部比例关系)评价[13]。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与促进(一)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询问或打听谁家新添了宝宝时,被问到的总是几斤重而不是多少长。
哪怕是来儿保门诊体检的宝宝家长,也有许多是回答不出宝宝的出生身长的,有的甚至连产科记录上也找不到出生身长的具体数值。
但是,在宝宝长大成为孩子,家长及孩子自己对身高却是有期望值的,而对体重反而很少有要求,是因为体重的增减是有可能改变的。
我们说就像一个人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变数的,如工作不满意可以辞职,大学不满意可以再努力学习再考研换一所,婚姻不如意可以离婚再结婚,甚至对孩子不满意可以离了婚再生一个,等等。
但是,成年期的身高却无法改变!联合国儿基会也已经把儿童未来的成年身高作为对儿童营养问题关注的第一目标,而体重没有在目标中被提到。
下面将从几方面谈谈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和成长促进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怎样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
一、生长水平的评价我国目前使用的标准有2006版的WHO标准和中国九城市标准(曲线图以前博客中有过介绍)。
采用标准百分位数法和标准差法,百分位法有3、10、25、50、75、90、97七个等级,标准差法的中位数相当于50百分位,平时我们说的生长迟缓就是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在临床,中位数更方便跟家长解释,更容易让家长明白。
WHO标准和中国九城市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小年龄中位数九市的比WHO的高1cm,4岁后增,7岁时更明显,但终身高反而比WHO低(男孩中九为172cm,WHO为176cm)。
这里有可能提示我国儿童进入青春期早,骨龄增快,性早熟可能,而青春期潜能小(女孩初潮后约长5cm)。
二、未来成年身高在有了儿童的生长数据,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成年身高,当然前提是孩子按照这一曲线生长,但在门诊很多家长会问的是我的孩子长的正不正常,而按照曲线等级,在10以上的都算其正常范围。
所以要告诉家长的是对应的成年身高。
而不是正常!三、遗传靶身高的评价遗传靶身高计算公式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追踪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和纠正生长迟缓、超重和肥胖等问题,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此外,儿童体格生长测量还可以为儿童发育评估、智力评估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方法1.测量身高:测量儿童的身高是了解其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估算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使用身高尺或身高仪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身高;估算测量是通过测量躺姿、坐姿或站姿的身高,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测量身高时,需注意儿童保持自然站立或坐立姿势,垂直于地面,额、肩、臀部和脚跟等部位贴紧垂直测量尺。
2.测量体重:测量儿童的体重是了解其体态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称重秤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体重。
测量体重时,需注意儿童脱去外衣,光脚站立在称重秤上,并尽量保持平衡,避免身体摇晃。
3.测量头围:测量儿童的头围是了解其脑部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卷尺等工具围绕儿童头部最突出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头围时,需注意卷尺紧贴头皮,且不可过紧或过松。
三、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指标1.身高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差(SDS)和身高百分位数等。
身高标准差用于衡量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差异程度,正常值为-2SD至+2SD;身高百分位数表示儿童身高在同龄儿童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以3、10、25、50、75、90和97等百分位数来评价。
2.体重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体重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标准差(SDS)、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百分位数等。
生长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是儿科医师,尤其是儿童保健医师的日常工作。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价是用以监测、干预个体和群体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最简便、经济、无创伤的方法,对早期诊断营养性、慢性系统性和内分泌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进行干预对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潜在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重庆地区曾就儿童生长监测及生长曲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长曲线的使用率偏低并随年龄增长下降,同时发现部分健康工作者描记与解释生长曲线尚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儿童生长监测与评价的开展及其成效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不理想[1-2]。
为充分发挥生长监测与评价在儿童健康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便于儿童保健医生在工作中认识儿童生长规律,正确使用生长曲线,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偏离并及时进行干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普遍采用的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制定本建议。
本建议亦适用于临床儿科医生及助理医生、全科医生、儿童营养师、高级护士、卫生工作者及公共卫生部门,以帮助其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方法测量及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指标并进行生长监测。
一、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正确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长)和体重,<3岁儿童应常规测量头围,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有坐高(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等[3];(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附件一)[4];(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建议根据情况选择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或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特别是需国际比较时)[5-10];(4)定期评估儿童生长状况,即生长监测[11-12](表1)。
表1 儿童生长监测年龄频率(月/次) 体重身长头围身高的体重体质指数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正常儿童高危儿a<6月龄 1 0.5~1√√√√√√√√6~<12月龄 2 1 √√√√√√√√1~<3岁 3 1~2 √√√√√√√√√(≥2岁) √(≥2岁)3~<6岁 6 2~3 √√√√√√√√≥6岁12 3~6 √√√√√√注:a高危儿:产前、产时和产后存在危险因素影响的儿童,包括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严重疾病,持续头颅B超、CT或MRI异常;使用体外膜肺(ECMO),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持续性喂养问题,持续性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家庭或社会环境差等;母亲孕期TORCH感染等医学情况;“√”为应检查项目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包括生长水平(横断面资料)、生长速度(纵向资料)和匀称度(身体各部比例关系)评价[13]。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介绍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是为了评估儿童身体发育状况而制定的一套参考指标和方法。
儿童的体格发育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对于提供适当的保健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的意义保障健康发展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身体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提供个体化干预每个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或保健专家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满足儿童特定的生长需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指标生长曲线生长曲线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工具。
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可以制作相应的生长曲线图,比较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从而评估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另一个常用的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
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通过比较儿童的BMI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体重过轻或超重的问题。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方法体检定期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估的首选方法是体检。
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检查骨骼和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儿童的生殖器发育,观察儿童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或异常。
系统回顾系统回顾是一种分析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方法。
通过收集儿童的生长数据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家族遗传特点和环境因素,综合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误差和限制个体差异儿童的体格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同样年龄的儿童之间可能存在身高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在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存在。
地区和民族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存在差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具体地区和民族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总结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是评估儿童身体发育状况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