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国际私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国际私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国际私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国际私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既得权说是()提出来的。

A. 巴托鲁斯

B. 杜摩兰

C. 戴西

D. 库克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2. 国际私法主要解决()

A. 区际法律冲突

B. 时际法律冲突

C. 人际法律冲突

D. 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3. 19世纪前,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仅有的方法是()。

A. 冲突法调整

B. 实体法调整

C. 国际公约调整

D. 程序法调整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4. 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一般是通过()。

A.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直接规定

B. 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直接规定

C. 单边冲突规范间接规定

D. 双边冲突规范间接规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5. A国汽车制造商甲将其产品出口到B国,B国公民乙从代销商丙处购得一部汽车,汽车设计缺陷致乙受伤。乙以甲违约提起诉讼,B国法院根据该国法律认为此问题属于侵权,而非违约,遂决定适用有关侵权的法律规定。法院此行为属于()。

A. 识别

B. 司法协助

C. 法律援助

D. 法律规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6. 在“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冲突规范中,“侵权行为”系()。

A. 范围

B. 系属

C. 连接点

D. 准据法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凯弗斯提出了()。

A. 政府利益说

B. 最密切联系说

C. 国际礼让说

D. 结果选择说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8. 识别的对象是()。

A. 客观事实

B. 冲突规范

C. 连接点

D. 系属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最早的国际私法成文法规范出现在()中。

A. 《巴伐利亚法典》

B. 《永徽律》

C. 《法国民法典》

D. 《德国民法施行法》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0

10. ()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间产生的法律冲突。

A. 时际法律冲突

B. 人际法律冲突

C. 静态法律冲突

D. 区际法律冲突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11. 以国内立法的方式系统规定冲突规范,适于()。

A. 《巴伐利亚法典》

B. 《永徽律》

C. 《法国民法典》

D. 《德国民法施行法》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0

12. 杜摩兰在()中指出,契约关系应该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习惯。

A. 《现代罗马法体系(第8卷)》

B. 《巴黎习惯法评述》

C. 《法律冲突论》

D. 《冲突法重述(第二次)》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13. ()在他发表的《现代罗马法体系

2016年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4)

《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C 3、A 4、A 5、A 6、A 7、C 8、C 9、B10、A11、ABCD12、CD13、ACD14、ABD15、CD 16、ABCD17、ABD18、ABC19、BCD20、BD 二、简述题 1、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间产生的法律冲突。 ①区际法律冲突广泛存在于联邦制国家。 ②一国存在不同法域,当冲突规范指引应该适用该国法律时就会产生适用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的问题。 2、19世纪,德国法学家费德里克·夫尔·冯·萨维尼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把国际私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他认为每一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和性质上必然与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联系每一法律关系都有一个确定的“本座”,即一个他在性质上必须归属的法域。法院进行选择时,应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法律关系的本座所在地,而该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就是该法律关系所应适用的法律对各种特定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且除个别的例外情况不应拘泥于其为外国的法律。 3、冲突规范:是指明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该适用何国实体法的规则,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法律规范 特点: (1)从冲突规范的内容来看,它仅仅指出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怎样适用实体法,其本身不能直接确定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从冲突规范的作用看,作为一种间接规范,冲突规范必须与它指引的某一特定的实体规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法律调整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作用。 (3)从冲突规范的结构看,它由“范围”和“系属”两大部分构成。 三、论述题 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萨维尼一改统治了几百年的通过法律性质选择法律的方法,代之以通过法律性质选择法律的方法,这在方法论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他创造性他提出了解决法律选择中的连接点,为国际私法的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萨维尼的理论对国际私法的发展具有极具深远的影响当今流行的“法律关系重心说”、“最密切联系说”等无一不是在法律本座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这种学说对推动欧洲冲突法的法典化和冲突法的趋同化也是有重大影响的并且使国际私法从荷兰学派开创的特殊主义-国家主义的影响下解放了出来,重新归复到普遍主义-国际主义的轨道上来。 四、课堂讨论报告 对反致制度我们是这样认识的。 传统国际私法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判决结果的一致性,特别是自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问世以来这,定一目标更为国际私法学者梦寐以求。各国冲突规范互不相同,彼此歧义:有的国家接受反致,有的国家不接受反致这就需要创造条件,以期达到不论案件在哪一个国家审理,都将适用同一实体规范,从而得到同一判决结果,承认反致,接受反致,就有可能实现判决结果一致性这一目标。 现代国际私法追求案件解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增加法律选择的灵活性,采用反致就能够增加法律选择的灵活性。反致制度能够满足传统国际私法的要求,符合现代国际私法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排除和限制,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反致制度,应予以肯定为宜。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反致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从某些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对反致的态度,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我国的冲突规范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该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该外国法为该国实体法,不包括冲突规范,确立了我国不接受反致和转致的立场。 作业2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 2、D 3、A 4、D6、D7、D8、A9、B10、C11、B 12、D13、D14、D15、A16、B17、CD18、ABD19、ABCD 20、BCDE 二、简述题 1、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缔约国根据条约的规定给予对方缔约国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该缔约国已经给予或将要给予任何第三国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1)最惠国待遇应以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为依据。 (2)最惠国待遇原本是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待遇,但这种待遇,却常常要通过受惠国的自然人、法人、商船、货物等所享受的待遇来加以体现。

高分子答案

高分子材料作业 第1章绪论 ■总结高分子材料(塑料和橡胶)在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1)最早被应用的塑料 19世纪中叶,纤维素用硝酸硝化后制成硝化纤维素,替代象牙制造台球,但很脆,击打时有爆裂声。加入樟脑作为增塑剂,做成了俗称成为“赛璐珞”的塑料。 (2)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 应用苯酚和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成功了酚醛树脂(PF),由于电绝缘性好,被称为“电木”。PF也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树脂。 (3)是谁最早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 1920年,Staudinger首先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 (4)HDPE和PP的合成方法是谁发明的 Karl Ziegler Guile Natta (5)是什么发现导致了近现代意义橡胶工业的诞生? 充气轮胎的发明不仅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也使橡胶的应用得到了起飞。 ■树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的定义。 树脂:为半固态、固态或假固态的不定型有机物质,一般是高分子物质,透明或不透明。无固定熔点,有软化点和熔融范围,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趋向。受热、变软并渐渐熔化,熔化时发粘,不导电,大多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根据来源可分成天然树脂、合成树脂、人造树脂,根据受热后的饿性能变化可分成热定型树脂、热固性树脂,此外还可根据溶解度分成水溶性树脂、醇溶性树脂、油溶性树脂。 通用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低、性能一般,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ABS。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 工程塑料的定义: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能够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并在此条件下长时间使用,可作为结构材料。 ■弹性体、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的定义。

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练习-1 【题目后面的数字代表对应的章节】 1.名词解释 货币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融1: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宽泛) 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狭窄) 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流通各因素所作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信用货币1: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3: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3:,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而退出流通, 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 有限法尝3: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尝3:货币具有无限的偿还能力 流通手段2: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 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也叫延期支付标准) 2.简答 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1) 答: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有哪些职能?(2) 答: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简述金本位制的发展过程。(3) 答: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3) 答: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练习-2 1.名词解释 信用1:借贷行为的集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商业信用2: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赊销商品或者是预付款项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2: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指以货币为主要金融工具。通过银行体系吸收社会存款,再对企业、个人贷款的一种融资机制。 政府信用2:国家信用就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国际信用2: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别国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2: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用。 2.简答 高利贷的特点? 答:高利率:违反平均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贷)。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无直接联系。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现代信用的形式及其优缺点?3 a.社会性 b.伦理和文化特征 c.偿还和付息是经济和金融范畴中信用的基本形式 优点:1.促进资金合理运用;2.优化社会资源配置;3.推动经济增长。 缺点: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出现。 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 答:a.财产(货币或其他资产)由不同所有者占有或垄断; b.财产分布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可能是由社会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形成; c.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矛盾性; d.再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练习-3 1.名词解释

(2020年更新)电大本科《国际私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和答案

最新电大《国际私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国际私法》形考共有5个任务,每个任务本人给出了两套题答案(任务试卷_0001、任务试卷_0002)。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这两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国旗国法是指()。 A. 发生涉外民事纠纷的船舶所悬挂的旗帜所属国家的法律。 B. 发生涉外民事纠纷的使馆人员其使馆悬挂旗帜所属 国家的法律。 C. 发生涉外民事纠纷的无国籍人自行选择的旗帜所属 国家的法律。 D. 发生涉外民事纠纷的外国人所共同选择的旗帜所属 国家的法律。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八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这条规定表明,我国()。 A. 采用反致 B. 不采用反致 C. 采用转致 D. 采用循环反致 3. 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 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 A. 驳回起诉 B. 适用我国法律 C. 适用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近似或相类似的其他国家的法律 D. 适用一般法理 4. ()是国际私法的核心规范。 A. 冲突规范 B. 统一实体规范 C.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 D.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5. 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始于()。 A. 鲍富莱蒙离婚案 B. 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C. 福果继承案 D. 特鲁弗特继承案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是()。 A. 单边冲突规范 B. 双边冲突规范 C. 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电大资料精品

《高分子》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 4 试从等规聚丙烯结晶(α型)的晶胞参数出发,计算完全结晶聚丙烯的比容和密度。 解:由X 射线衍射法测得IPP 的晶胞参数为 a =0.665nm , b =2.096nm , c =0.650nm ,β=99°20ˊ, 为单斜晶系,每个晶胞含有四条H31螺旋链。 比容()043sin ~M N abc W V V A ??==β 42 1210023.60299sin 10650.010096.210665.023999???'???????= ---×10 6 3068.1cm g = (或3 3 10 068.1m kg -?) 每mol 体积 每mol 重量

密度3 936.0~1cm g V ==ρ (或3 310936.0m kg -?) 文献值3 936.0cm g c =ρ 7 有全同立构聚丙烯试样一块,体积为1.42×2.96×0.51cm 3,重量为1.94g ,试计算其比容和结晶度。 已知非晶态PP 的比容g cm V a 3 174.1=,完全结晶态PP 的比容c V 用第四题的结果。 解:试样的比容 g cm V 3 105.194 .151.096.242.1~=??=

∴ 9 由大量高聚物的a ρ和c ρ 数据归纳得到13.1=a c ρρ,如果晶区与非晶区的密度存在加和性,试证明可用来粗略估计高聚物结晶度的 关系式V c a f 13.01+=ρρ 解:a c a V c f ρρρρ--= 13.01113.1111-= --=--=a a a c a V c f ρρρρρρρρ ∴ V c a f 13.01+=ρρ 12 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解: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

电子商务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答案

电子商务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商务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务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按照电子商务活动对象类型分类,可分为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之路应具备的三要素:整合、创新、基础设施。 4.银行最直接的参与电子商务的方式是建立网上银行。 5.物质因素是电子商务的第二类客体,二类客体最基本的构成是三种“流”,即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6.典型的企业电子商务架构方式为企业内部网+互联网+企业外部网。 7.从数据使用方式划分,数据仓库的使用者主要可分为数据查询者、数据探索者。8.按照覆盖距离来划分,计算机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 9.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是网络服务、传输介质、网络协议。 10.在Internet上,WWW的英文全称是World Wide Web。 11.OSI参考模型共分7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__数据链路层_、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根据OSI开放式互联模式的分层观点,网桥对应的是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对应的是网络层,中继器对应的是物理层层,网关对应的是应用层。 13.用户连入因特网的方式有: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通过专线连接到另一台已接入因特网的主机、 通过拨号接入因特网和以仿真终端方式接入因特网。 14.HTML文件分为两大部分:标头和文件内容。 15.要实现一个可以与用户交互信息的服务程序,所需要的内容有交互式主页 和用户输入信息处理程序。

16.我们在配置网络服务器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数据流量、存储容量、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相应的备份措施。 二.名词解释: 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电子手段和其他客体要素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2.企业商务活动: 企业商务活动是企业为实现当前利益目标和长远利益目标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活动。 3.客户集成: 客户集成是指企业的生产与客户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生产,同时也通过创新性的生产推动客户的需求。 4.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有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的资源共享的系统。 5.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连网的实体之间用来保证相互通信的规则,包括三个部分:语义、语法、时序。 6.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是使用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把一台服务器主机分成几个或几十个“虚拟”的服务器主机,每一台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或IP地址,具有完整的因特网服务器功能。 三.选择正确答案: 1.按照电子商务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电子商务可以分为(AB)。 A完全电子商务 B 非完全电子商务 C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D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E 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 2.按照电子商务活动的范围分类,电子商务可以分为(ACD)。

金融学第一次作业资料

金融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40.00分) 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A. 生活费用指数 B. 生产物价指数 C. 批发物价指数 D. 消费物价指数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利息是资金的() A. 价值

B. 水平 C. 价格 D. 指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A. 货币市场 B. 证券发行市场 C. 证券转让市场 D.

资本市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4. 利率是有种重要的()A. 政治手段 B. 经济杠杆 C. 法制手段 D. 经济措施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二、多选题(共20.00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A. 信用配额 B.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C. 再贴现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E. 优惠利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C D 正确答案: B C D 教师评语: -- 2. 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信息中介 E. 金融服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B C D E 教师评语: -- 三、判断题(共40.00分) 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A. 正确 B.

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答案

08国际私法作业答案 《国际私法》形考作业1答案一、不定向选择题1.国际私法主要解决( D ) A、区际法律冲突 B、时际法律冲突 C、人际法律冲突 D、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2.(C)是国际私法渊源的最早表现形式。 A.国际条约 B.国际惯例 C.国内立法 D.国内判例 3.在判例法国家,权威学者的著作是解决国际私法纠纷的依据。在英国,可以作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的权威著作是( A )。 A、戴西和莫里斯的《冲突法论》 B、戚希尔和诺思的《国际私法》 C、巴蒂福尔的《国际私法总论》 D、萨维尼的《现代罗马法体系》4.19世纪以前,国际私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C )。 A、成文法 B、判例法 C、学说法 D、成文法与学说法并存5.以当事人本国法作为属人法起始于( C )。 A、1756年《巴伐利亚法典》 B、1794年《普鲁士法典》 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1898年《日本法例》6.意思自治原则是( D )提出来的。A.格劳秀斯B.胡伯C.奥斯汀D.杜摩兰7.既得权说是( C )提出来的。 A、巴托鲁斯 B、杜摩兰 C、戴西 D、库克: 8.在“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冲突规范中,“侵权行为”系( A )A、范围B、系属C、连接点D、准据法9.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这条冲突规范的连接点是( B )。 A、侵权行为 B、侵权行为地 C、侵权行为法律 D、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1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条冲突规范是( A )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选择型冲突规范 D.重叠型冲突规范11.在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可以表现为(ABCD )。 A、国内立法 B、国内判例 C、国际条约 D、国际惯例 E、国际私法权威学者的学说12.属人法是以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为连结点的系属公式,主要解决( CD )等方面的法律冲突。 A、物权方面的 B、行为地方面的 C、人的能力、身份、家庭财产方面的 D、财产继承方面的13.物之所在地法解决与物权有关的法律冲突,具体说来,物之所在地法( ACD )。 A、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 B、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 C、决定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 D、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14.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D ): A、对同一民事关系,相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B、一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国法律的域外同时作用于同一民事关系,法律的域内效力与法律的域外效力产生冲突 C、对同一法律概念,相关国家作出了不同的法律解释 D、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15.统一实体规范是指在(CD )中规定的用来确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规范。A.国内立法B.国内判例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16.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包括(ABCD )。A.冲突规范 B.统一实体规范 C.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 D.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17.经冲突规范援引某国法律作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准据法,而该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采取(ABD )方法确定准据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A.以法院地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B.按多法域国家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C.当事人协商确定准据法D.法院地冲突规范专门针对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规定了应以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18.识别可以基于以下(ABC )原因产生。 A、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赋予了不同的性质 B、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划归不同的法律范畴 C、与案件有关国家之间,一国法律上的概念是另一国家法律上所没有的 D、受案法院法官对同一事实情况依与案件有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法学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单选题:(共23道试题,每题2分) 1.“法律”一词在使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属于狭义上使用的是() B.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在法的分类中,一般法和特别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3.在法的分类中,国内法和国际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4.在法的分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 正确答案是A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5.人类社会最早产生法律的历史时期是() B.奴隶社会 6.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专门案件的活动,称为()C.司法 7.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人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未规定限制连续任职的是()。 D.中央军委主 10.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11.我国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关系 12.下列哪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D.正定县 13.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B.国务院 14.以下那部宪法指导思想存在着严重错误() B. 1975年宪法 1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单一制 16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宪法规定,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年满() B.四十五周岁 18.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对外代表国家的是()。 C.国家主席 1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人民代表大会制 20.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必须年满()。 C.18周岁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1954年宪法

国际金融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注) 1.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永久性德国哦际金融机构,即(A),对国际货 币事项进行磋商。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国际开发协会 D. 世界银行 2. 投资者直接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被称之为(C)。 A. 场外市场 B. 柜台市场 C. 第三市场 D. 第四市场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瑞士法郎外国债券在瑞士发行时投资者主要是瑞士投资者。 B. 外国投资历者购买瑞士国内债券免征预扣税。 C. 瑞士法郎外国债券是不记名债券。 D. 瑞士法郎外地人债券的主承销商是瑞士银行。 4.广义的外汇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C)。 A. 金融资产 B. 外汇资产 C. 外国货币 D. 有价证券 5.如果两个外汇市场存在明显的汇率差异,人们就会进行(A) A. 直接套汇 B. 间接套汇 C. 时间套汇 D. 地点套汇 6.判断债券风险的主要依据是(D)。 A. 市场汇率 B. 债券的期限 C. 发行人的资信程度 D. 市场利率 7.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可采用弹性(D)的汇率制度。 A. 中等 B. 适当 C. 较小 D. 较大 8.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福费廷业务,包买商一般还要请谁进行风险参与(C)。 A. 政府 B. 担保人 C. 金融机构 D. 贴现公司 9.目前的国际货币主要为(A)。 A. 美元 B. 日元 C. 马克 D. 英镑 10. 我国引进外资在中国创办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B)。 A. 出口导向型 B. 出口创汇型 C. 进口导向型 D. 进口创汇型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包括(ABE) A. 现金 B. 活期存款 C. 定期存款 D. 股票 E. 国库券 2.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包括:(AC) A. 产量 B. 就业 C. 物价 D. 利率 E. 汇率 3.净误差和遗漏发生的原因包括(ABCDE )。 A. 人为隐瞒 B. 资本外逃 C. 时间差异 D. 重复计算 E. 漏算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双挂钩须具备以下哪些基本条件(BCE) A. 推行固定汇率制 B.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 C. 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D. 规定货币 含金量 E. 黄金市场与黄金官价一致 5.下列各项中被视为直接投资(ABCDE) A. 派送管理和技术人员 B. 提供了技术 C. 供给原材料 D. 购买其产品 E. 在资金 上给予支持 6.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法正确的有(ABDE)

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汇编

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D ): A、对同一民事关系,相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B、一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国法律的域外同时作用于同一民事关系,法律的域内效力与法律的域外效力产生冲突 C、对同一法律概念,相关国家作出了不同的法律解释 D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2、统一实体规范是指在(CD )中规定的用来确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规范。 A. 国内立法B ?国内判例C ?国际条约D ?国际惯例 3、在判例法国家,权威学者的著作是解决国际私法纠纷的依据。在英国,可以作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的权威著作是(A )。 A、戴西和莫里斯的《冲突法论》 B、戚希尔和诺思的《国际私法》 C、巴蒂福尔的《国际私法总论》 D、萨维尼的《现代罗马法体系》 4、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国际私法进行研究,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存在着 约束各个国家的统一法律,这一学派称之为( C )。 A. 二元论学派B ?民族主义学派C ?国际法学派D ?国内法学派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条冲突规范是(A ) A. 单边冲突规范B ?双边冲突规范C ?选择型冲突规范D ?重叠型冲突规范 6、法院地法这一系属公式主要解决(D )。 A. 有关人的能力、身份、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方面的法律冲突 B. 不动产物权方面的法律冲突 C. 行为方式有效性方面的法律冲突 D.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冲突 7、识别的依据是国际私法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依何种法律进行识别,学者们的主张主要有

(ABCD)。 A: 依法院地法识别 B:依准据法识别 C:用分析法学和比较法的方法识别 D: 按不同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法律进行识别 8、经冲突规范援引某国法律作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准据法,而该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采取(ABD )方法确定准据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 A. 以法院地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 B. 按多法域国家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 C?当事人协商确定准据法 D. 法院地冲突规范专门针对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规定了应以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 9、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始于( C )。 A. 鲍富莱蒙离婚案 B. 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C. 福果继承案 D. 特鲁弗特继承案 10、甲国法院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根据甲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乙国法,而根据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丙国法,根据丙国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甲国法,甲国法院适用甲国的实体法审结案件,这在国际私法上称为(C )。 A. 反致 B. 转致 C. 间接反致 D. 循环反致 二、名词解释 1、法律域外效力 法律域外效力又称法律的属人效力,是指一国法律对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不论该人位于本国境内还是位于本国境外,都具有拘束力,都发生法律效力。 2、公共秩序保留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本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而外国法的适用于本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答: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通用塑料有:PE,PP,PVC,PS等;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 ,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 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工程塑料有:PA,PET,PBT,POM等;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主要由高聚物组成(含量很高,可达95%以上),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如:PE、PP、PTFE。 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复杂组分塑料则是由合成树脂与多种起不同作用的配合剂组成,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如:PF、SPVC。 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状物质。可以分类两类 1)人造纤维:又称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改性制得。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蛋白质纤维等 2)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和纺丝的方法制成。如:涤纶、尼龙、腈纶、丙纶、氨纶、维纶等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有时还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等)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聚合物加工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取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设法保持取得的形状(即硬化),流动-硬化是聚合物工过程的基本程序。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定构的过程,也就是使聚合物结构确定,并获得一定性能的过程。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范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答:晶态聚合物:Tm~Td;非晶态聚合物:Tf~Td。 对于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来说,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Tg,当结晶度达到40%以上时,晶区互相连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相,因此在Tg以上仍不会软化,其最高使用温度可提高到结晶熔点。熔点(Tm):是晶态高聚物熔融时的温度。表征晶态高聚物耐热性的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范围是Tg~Tm 答:T>Tm 分子热运动自由能大于内能,难以形成有序结构 T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2018年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网络教育本科2018春《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X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是只研究()的文学。 ( D ) A. 形体艺术 B. 造型艺术 C. 表演艺术 D. 语言艺术 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 B ) A. 抽象性 B. 评价性 C. 科学 D. 认识性 3. 提出两种尺度的论述来理解“美的规律”的是() ( D ) A. 鲁迅

C. 沃伦 D. 马克思 4. 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本身的标志是() ( A ) A. 形象 B. 思想 C. 题材 D. 语言 5. ()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 C ) A. 哲学性 B. 思想性 C. 情感性 D. 科学性 6. ()是作家在生活实践中累积的原始材料。 ( B ) A. 题材 B. 素材

D. 语言 7. ()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 A ) A. 结构 B. 思想 C. 题材 D. 语言 8. 主观虚拟性属于()的基本特征。 ( B ) A. 典型 B. 意象 C. 形象 D. 物象 9. ()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 B ) A. 形象 B. 主题 C. 题材

10. 文学作品类型“四分法”是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 ( D ) A. 杂文 B. 韵文 C. 报告 D. 散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包括三大学科,即() ( ABC ) A. 文学理论 B. 文学批评 C. 文学史 D. 艺术理论 2. 文学本质论有() ( ACD ) A. 再现论 B. 反映论 C. 客体论

第一次金融作业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金银都是币材,金币、银币同时流通) 3.有限法偿: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再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4.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取得这种资格的货币,在金属铸币流通时是本位铸币,后来是不对现的中央银行的银行券。 5.格雷欣法则: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形成的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国家法律评价的货币金属的价值低于其实际价值,则这种金属货币就会被收藏、融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 6.商业信用:工商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7.消费信用:金融机构和商家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8.银行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具备如下两个特点:a.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b.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9.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 二、简答 1.答: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它的特点是直接为商品流通服务,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最简单的方式。它不仅在各国国内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也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之中,对于推动商品交易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但商业信用有一定的局限性:a.企业信用能力有限b.信用提供的范围有限,一般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 c.提供的数量和期限有限 (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它具备如下两个方面:a.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b.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银行信用的特点是:a.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具有良好的信誉)b.可广泛动员社会资金c.以货币为标的物,投向不受限d.可以创造信用。所以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就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 2.答:信用三要素为:(1)债权人和债务人(2)时间间隔(3)信用工具

中央电大国际私法任务的答案

国际私法02任务000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卷,共 40 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82条规定:“有双重或者()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A. 无 B. 多重 C. 相同 D. 不同 2. 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其中一个是内国国籍,这种情况下国籍的确定方法 是()。 A. 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 B. 以当事人住所地国家的国籍为其国籍 C. 由法院确定当事人的国籍 D. 以内国国籍为其国籍 3. 最惠国待遇是指施惠国给予受惠国或与之有确定关系的人或事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或 与之有同于上述关系的人或事的待遇。 A. 受惠国 B. 第三国 C. 同盟国 D. 其他国家 4. 美国甲公司、日本乙公司、中国丙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合资设立一家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该企业()。 A. 具有美国国籍 B. 具有日本国籍 C. 具有中国国籍 D. 不具有国籍 5. 姜之建,男,中国公民,16周岁,随其父母定居日本,春节回国探望其祖父母,在北京 某商场为其祖父母买电饭锅一只。其行为()。 A. 有效 B. 无效 C. 经其父母同意后有效 D. 经其祖父母同意后有效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土木工程概论第一次作业

[填空题] 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砖 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mm 4、卵石的粒径大于()mm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 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个等级 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 9、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 )年的历史10、地基处理的振冲 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 11、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 ) 12、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基础 13、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米的基础 14、板按受力形式可分() 15、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的梁 16、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 17、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参考答案: 1、木 2、粘土 3、2.5 4、5 5、碳酸钙 6石灰+粘土 7、4 8、硅酸盐水泥 9、7000 10、潜水电机 11、深层搅拌法 12、扩展 13、5 14、单向板和双向板 15、1/4 16、简支梁 17、圈梁 [判断题]

1、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正确 2、中国古长城属于砖石结构。() 参考答案:正确 3、我国长江三峡的建设属于隧道工程项目。() 参考答案:错误 4、土木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参考答案:正确 5、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 参考答案:正确 6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参考答案:错误 7、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 参考答案:正确 8、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价格低等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9、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 参考答案:正确 10、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 参考答案:正确 [多选题] 1. 土木工程包括() A:房屋建筑工程B:机械工程C:铁路工程D:通信工程 参考答案:AC [单选题] 2. 古埃及金字塔属于() A :砖石结构B:钢结构C:砌体结构D:钢筋混凝土结构 参考答案:A [多选题] 3. 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 A:增强建设效果B:减轻自重C:承重D:排泄洪水 参考答案:ABD [单选题] 4?以下著作中不属于土木工程著作的是() A:《考工记》B:《史记》C:《营造法式》D:《论建筑》参考答案:B

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练习-1【题目后面的数字代表对应的章节】1.名词解释 货币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融1: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宽泛) 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狭窄) 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流通各因素所作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信用货币1: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3: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3:,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而退出流通, 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 有限法尝3: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尝3:货币具有无限的偿还能力 流通手段2: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

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也叫延期支付标准) 2.简答 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1) 答: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有哪些职能?(2) 答: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简述金本位制的发展过程。(3) 答: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3) 答: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练习-2 1.名词解释 信用1:借贷行为的集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商业信用2: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赊销商品或者是预付款项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2: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指以货币为主要金融工具。通过银行体系吸收社会存款,再对企业、个人贷款的一种融资机制。 政府信用2:国家信用就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国际信用2: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别国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2: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用。 2.简答 高利贷的特点? 答:高利率:违反平均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贷)。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无直接联系。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现代信用的形式及其优缺点?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