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一次形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95.50 KB
- 文档页数:20
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一题目1行为科学理论非常注重对人的感情等社会需求的满足。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的补充和发展。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性格有好坏之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性格是长期习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工作分析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特质——因素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之间的协调和匹配。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题目10人是完全被动的,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根据"复杂人”的假设,产生了()管理理论。
A.现代科学管理理论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权变理论正确答案是:权变理论题目12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个性的什么特性?A.独特性B.可塑性C.社会性D.生物性正确答案是:独特性题目13感受性较弱,耐爱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的气质属于()A.抑郁质B.胆汁质C.多血质D.粘液质正确答案是:胆汁质题目1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个性的什么特性?A.稳定性B.整体性C.可塑性D.生物性正确答案是:稳定性题目15"体液说”是()提出来的。
A.希波克拉底B.巴甫洛夫C.荣格D.威特金题目16"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小孩的个性受()影响。
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家庭因素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是:家庭因素题目17"能力三维结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吉尔福特B.威特金C.斯皮尔曼D.加德纳正确答案是:吉尔福特题目18"多元能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一题目1行为科学理论非常注重对人的感情等社会需求的满足。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的补充和发展。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性格有好坏之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性格是长期习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工作分析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特质——因素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之间的协调和匹配。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题目10人是完全被动的,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根据"复杂人”的假设,产生了()管理理论。
A.现代科学管理理论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权变理论正确答案是:权变理论题目12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个性的什么特性?A.独特性B.可塑性C.社会性D.生物性正确答案是:独特性题目13感受性较弱,耐爱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的气质属于()A.抑郁质B.胆汁质C.多血质D.粘液质正确答案是:胆汁质题目1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个性的什么特性?A.稳定性B.整体性C.可塑性D.生物性正确答案是:稳定性题目15"体液说”是()提出来的。
A.希波克拉底B.巴甫洛夫C.荣格D.威特金题目16"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小孩的个性受()影响。
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家庭因素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是:家庭因素题目17"能力三维结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吉尔福特B.威特金C.斯皮尔曼D.加德纳正确答案是:吉尔福特题目18"多元能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国开(专科)《心理学》课程考核答案第一次形考测验1、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2、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信息引起的。
A. 动作B. 声音C. 干扰D. 图像正确答案是:干扰3、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
A. 尼采B. 弗洛伊德C. 艾宾浩斯D. 冯特正确答案是:艾宾浩斯4、睡眠周期可以分为()阶段。
A. 五个B. 三个C. 两个D. 四个正确答案是:四个5、()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A. 前意识B. 无意识C. 以上都不是D. 意识正确答案是:无意识6、()是指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A. 知觉的连续性B. 知觉的组织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恒常性正确答案是:知觉的恒常性7、梦呓大多发生在睡眠的()阶段。
A. 第五B. 第三C. 第四D. 第二正确答案是:第四8、()是指在同一感觉器官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A. 感觉适应B. 感觉分散C. 感觉转移D. 感觉迟钝正确答案是:感觉适应9、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所进行的实验为()。
A. 自然实验B. 模拟实验C. 实验室实验D.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是:自然实验10、元认知学习策略是()A. 人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B. 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策略C. 为了保持信息而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的策略D. 一种高水平的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正确答案是:人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11、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罗杰斯B. 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华生正确答案是:华生1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
A. 语义编码B. 动作编码C. 听觉编码D. 视觉编码正确答案是: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13、加涅认为学习结果的类别包括()A. 认知策略B. 言语信息C. 态度和运动技能D. 智力技能正确答案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 态度和运动技能14、催眠师一般借用()方法诱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1——3答案第一篇: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1——3答案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1——3答案形考一1.两种常见的影响决策的效应是(框架效应)和损失规避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4.睡眠周期的第五个阶段称之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5.影响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影响能力6.自我具有(社会性),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差异7.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8.思维的构成成分包括(表象)和概念9.常用的人格测评有一下几种类型:测验法、投射法和(情境测验)10.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形考二1.心理学分为两大领域,下列属于基础理论领域的是(普通心理学)2.韦伯定律说明了(差别感觉阀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3.思维的高度发展与(语言)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4.德国心理学家杜克设计的墙壁蜡烛试验表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5.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三个部分,为(成分、情境和经验)6.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7.单纯的熟悉也能增加人们对特定对象的喜欢,称之为(曝光效应)8.下面的亲社会行为中属于助人行为的是(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9.正是由于(应激)的存在,人们的身体才开始处于活动状态,能够面对各种挑战。
10.马斯洛根据需要层次的不同,将动机分为(匮乏动机与成长动机)11.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2.能力结构的二因素说是由(斯皮尔曼)提出的13.“舌尖现象”发生在记忆的哪一个过程中?(提取)14.从青春期到成年时自我意识走向成熟,形成心理自我的阶段,这段时期又称为(主观化时期)1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16.下列哪一个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构造心理学)17.情绪在各个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两极性),说明情绪在每个维度上都存在两种对立状态.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各种状态(失眠)19.黑猩猩接竹竿试验属于(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说)20.决策者们为了统一意见往往会做出强制性的最终决定,决议形成,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要执行,甚至不允许提出任何怀疑。
题目: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选项A:中间科学选项B:理论科学选项C:应用科学选项D:实践科学答案:中间科学题目:“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选项A:发散思维选项B:形象思维选项C:抽象思维选项D:聚合思维答案:发散思维题目: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虽有感知的原型,却又不限于某个原型,因此具有()。
选项A:直观性选项B:概括性选项C:可操作性选项D:形象性答案:概括性题目:人们遇到歹徒抢劫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迅速作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这属于情绪的()状态。
选项A:应激选项B:狂喜选项C:心境选项D:激情答案:应激题目: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
选项A:敏锐选项B:滞后选项C:不确定选项D:迟钝答案:敏锐题目:“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描述的是人格的()特性。
选项A: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选项B: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选项C: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选项D: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答案: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题目:语言依赖(),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
选项A:思维选项B:感觉选项C:记忆选项D:想象答案:思维题目:在众多人格理论中,提出最早、内容最完整且影响最大者是()。
选项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选项B: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选项C: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选项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题目: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该定义强调从()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
选项A:他人评价选项B:内在感受选项C:社会适应选项D:个人成长答案:社会适应题目:短时记忆的容量是()组块。
选项A:7±2选项B:7±3选项C:7±4选项D:7±1答案:7±2题目:注意的转移和分心是相同的。
《心理学概论》第一次形考答案温馨提示:标注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作业题是随机的,所以可能和我的答案不是完全一致,建议大家用“编辑——查找”的方法来找正确答案!1、()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维系。
选择一项:a. 依恋b. 情绪c. 注意d. 动机2、一般认为,()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选择一项:a. 教学设计b. 教学目的c. 教学策略d. 教学方法3、在所有人中,有()的人会受到失眠的困扰。
选择一项:a. 1/3b. 1/5c. 1/4d. 2/54、()指的是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选择一项:a. 差别感受性b. 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绝对感受性5、尽管神经性厌食症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集中于()的女性。
选择一项:a. 10~12岁b. 12~14岁c. 12~16岁d. 14~16岁6、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前习俗水平b. 社会环境c. 认知情感因素d. 父母抚养的方式7、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明确学习目标b. 给予学生及时和适当的反馈c.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d.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8、加涅把教学的不同层次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科目级b. 单元级c. 要案级d. 课程级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选择一项:对错10、冥想是一种习得的技术,用以集中注意力来将自己带入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选择一项:对错11、催眠就是催眠师用语言暗示完全控制被催眠者。
选择一项:对12、内部感觉可以分为运动觉,平衡觉。
选择一项:对错13、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受器分别称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选择一项:对错14、明适应发生在人从明亮的环境快速移到黑暗的环境的时候。
选择一项:对错15、按适应比明适应慢一般约20至30分钟才能完成。
2015年春成都电大心理学概论-1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2分)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2. 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2分)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3.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2分)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4. 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2分)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5.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
(2分)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2 分评语:6.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2分)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
(2分)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8.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2分)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9.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2分)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10.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
(2分)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2 分评语:11.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心理学概论形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基因和遗传C. 人类社会和文化D. 人类生理和解剖答案:A2. 弗洛伊德是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代表?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猜测法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和动机B. 感知、记忆和思维C. 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D. 个性和人格特质答案:B5.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斯金纳D. 荣格答案:B6.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情绪方面的哪些能力?A. 识别、理解、管理情绪B. 记忆、思维、解决问题C. 社交、沟通、领导D. 感知、观察、判断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障碍的特征?A. 情绪不稳定B. 行为异常C. 思维清晰D. 社交困难答案:C8. 什么是心理测量?A. 心理疾病的诊断B. 心理特征的量化评估C. 心理治疗的方法D. 心理研究的统计分析答案:B9.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C10.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A. 自我实现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行为塑造D. 个人成长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这些领域分别关注人类的心理过程、个体发展、社会互动、心理疾病治疗、生理基础、健康行为以及工作场所的心理学问题。
2. 描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51297心理学概论形考任务一答案形成性考核(一)1.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是,观察法()。
正确答案是:不进行条件控制2.我们头脑中肯定还会有一个手表的表象,这个表象是从许多不同的手表的表象中抽象出来的,包括自己在不同时期使用过的手表,也包括曾经见过的、别人使用过的手表。
这个表象属于()。
正确答案是:一般表象3.作文课中的一题多写,数学作业中的一题多解都是运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发散思维4.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的、有益的幻想称为()。
正确答案是:理想5.眼前飞过的一只小鸟,夜空中掠过的一颗流星,都会引起我们的()。
正确答案是:无意注意6.情绪是由于某一情景的变化而引起的自身状态的感觉。
情绪产生的历程应该是:先有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然后,该刺激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最后,由于机体反应而引起情绪体验。
这是()的观点。
正确答案是:詹姆斯-兰格7.()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分开,用特殊的方法来研究自己的特定对象,并且第一个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正确答案是:赫尔巴特8.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正确答案是:反射9.有些沉溺于宗教狂热的人,声称见到了“观音菩萨”或“耶稣基督”等,心理学认为这种现象属于()。
正确答案是:幻觉10.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是保持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是:人的身体与环境的正常关系11.阿奎那把灵魂分为植物性的、感性的和理性的三个等级。
感性和理性的等级又被区分为认识和欲望的机能。
认识包括五种外部感觉和四种内部感觉,其中()不是他所说的内部感觉。
正确答案是:(选择)嗅觉,肤觉12.记忆中的表象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可以被(),从而成为想象的加工材料。
正确答案是:(全选)移植,缩放,拆分,翻转,粘合13.直觉思维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具有()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选择)跳跃,快速14.人们创造的千手观音、小人国、美人鱼、猪八戒、雷公等,分别运用了()等想象加工方法。
电大本科《心理学》形考任务第一次形考任务1、心理学是一门伪科学。
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2、一个人对某个刺激的差别感觉阈限值越小,说明他对该刺激感觉越迟钝。
错反馈参考第二章。
正确的答案是“错”。
3、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对错反馈参考第二章正确的答案是“对”。
4、心理因素常常会对时间知觉产生影响。
对参考第二章正确的答案是“对”5、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注意的范围。
对反馈参考第三章正确的答案是“对”。
6、注意的稳定性只与人的主体状态有关。
错反馈参考第三章正确的答案是“错”。
7、短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第一站。
错反馈参考第四章正确的答案是“错”。
8、巴特莱特的研究说明了记忆错觉的存在。
对反馈参考第四章正确的答案是“对”。
9、记忆材料的位置对遗忘的进程存在影响。
对反馈参考第四章正确的答案是“对”。
10、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错反馈参考第四章正确的答案是“错”。
11、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华生反馈正确答案是:华生12、心理学中通过()来度量感受性的大小。
B. 感觉阈限反馈正确答案是:感觉阈限13、人获得的外部信息中有80%来自()。
B. 视觉反馈;正确答案是:视觉14、()是指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C. 知觉的恒常性反馈正确答案是:知觉的恒常性15、《不可能城堡》是()绘画的例子。
B. 错觉反馈正确答案是:错觉16、一个人想不起来初次与同学见面的情境,但是经过同学提示,终于回忆起来了。
那么这些记忆的信息是被保存在()层面。
D. 前意识反馈正确答案是:前意识17、梦呓大多发生在睡眠的()阶段。
A. 第四反馈;正确答案是:第四18、()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A. 内隐记忆反馈正确答案是:内隐记忆19、()是指视觉器官能够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的编码方式。
A. 图像记忆反馈;正确答案是:图像记忆20、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做了研究。
回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回答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题目9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灵长类动物能掌握一定的手势语,说明它已经有了思维能力。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思想开小差是一种注意的转移。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行为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个人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选择一项:A. 依从B. 从众C. 去个性化D. 服从题目1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选择一项:A. 气质B. 情绪C. 性格D. 能力题目1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选择一项:a. 稳定性b. 独特性c. 整体性d. 社会性题目16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不属于一般能力的有()选择一项:A. 记忆力B. 色彩鉴别能力C. 观察力D. 抽象概括能力题目17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智力是指()选择一项:A. 理解力B. 认知能力C. 特殊能力D. 思维能力题目18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选择一项:A. 刻板印象B. 第一印象C. 光环效应D. 定型题目19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精神分析理论是由()提出来的选择一项:A. 斯金纳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艾利斯题目20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选择一项:A. 访谈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测验法题目21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选择一项:A.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B.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C.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题目2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选择一项:A. 整体性B. 理解性C. 选择性D. 恒常性题目2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选择一项: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题目2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选择一项:A. 释梦B. 放松疗法C. 厌恶疗法D. 系统脱敏法题目2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一项:A. 指向和集中B. 集中和紧张C. 集中D. 指向和选择题目26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选择一项:A. 以上一个也不是B. 不可能的C. 无条件的D. 有条件的题目27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选择一项:A. 实验心理学B. 人格心理学C. 生理心理学D. 发展心理学题目28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不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的有()选择一项:A. 生理需要B. 成功需要C. 安全需要D. 尊重需要题目29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选择一项:A. 提取、编码、存储B. 编码、提取、存储C. 编码、存储、提取D. 存储、提取、编码题目30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1.感觉是人脑对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答案】:错误2.感觉阂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图} 。
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答案】:A3.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A.感觉记忆B.图像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D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负迁移B.倒摄抑制C.正迁移D.前摄抑制【答案】:B5.遗忘最快的记忆材料是().A.事物的形象B.诗歌C.熟练的动作D.无意义音节【答案】:D6.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A.图像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答案】:C7.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图} 。
A.绝对感觉阀限B.差别感受性C.绝对感受性D.最小可觉差【答案】:D8.## 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是指预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答案】:无意注意9.根据学习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答案】:接受学习10.就记忆的材料而言,遗忘最慢的是熟练的动作,遗忘最快的是## 。
【答案】:无意义的材料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
遗忘速率是## ,呈负加速型。
【答案】:先快后慢1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输送到长时记忆系统,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 到短时记忆系统,才能重新被意识,并与当前的刺激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提取回溯13.德国心理学家## ,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答案】:艾宾浩斯14.## 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答案】:注意的广度15.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总是比较长时间的把心理活动保持在完成手术上,而对周围发生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对有妨碍的活动加以抑制;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
心理学作业1(第1~第3章)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个体心理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人格、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认知答: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3.观察法答: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4.实验法答: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答: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的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知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答: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答: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答:如果说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的话,那么知觉就是对这些刺激的进一步加工。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头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答:心理学物理家将那些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答:用公式表达是:K=ΔI/I(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为称韦伯率);简单讲,当物理刺激超过一定强度后,人的感觉会越来越麻木。
题目:任何单一的能力都能成功地完成某种任务。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韦伯定律用公式来表示即△I/I=K,其中K是()的常数。
选项A:小于等于1
选项B:小于1
选项C:大于等于1
选项D:大于1
答案:小于1
题目:“心情不好时,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心情好时,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描述的是哪一种情绪情感状态()。
选项A:狂喜
选项B:激情
选项C:心境
选项D:应激
答案:心境
题目:霓虹灯的一闪一熄的刺激,特别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这是()。
选项A:随意注意
选项B:不随意注意
选项C:随意后注意
选项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不随意注意
题目:在气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中,适合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职业的是什么气质类型?()。
选项A:粘液质
选项B:胆汁质
选项C:多血质
选项D:抑郁质
答案:胆汁质
题目:人类早期的思维和婴幼儿个体的思维一般是属于()。
选项A:动作思维
选项B:逻辑思维
选项C:常规思维
选项D:形象思维
答案:动作思维
题目: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现象是()。
选项A:感觉。
《心理学概论》第一次形考答案温馨提示:标注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作业题是随机的,所以可能和我的答案不是完全一致,建议大家用“编辑——查找”的方法来找正确答案!1、()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维系。
选择一项:a. 依恋b. 情绪c. 注意d. 动机2、一般认为,()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选择一项:a. 教学设计b. 教学目的c. 教学策略d. 教学方法3、在所有人中,有()的人会受到失眠的困扰。
选择一项:a. 1/3b. 1/5c. 1/4d. 2/54、()指的是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选择一项:a. 差别感受性b. 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绝对感受性5、尽管神经性厌食症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集中于()的女性。
选择一项:a. 10~12岁b. 12~14岁c. 12~16岁d. 14~16岁6、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前习俗水平b. 社会环境c. 认知情感因素d. 父母抚养的方式7、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明确学习目标b. 给予学生及时和适当的反馈c.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d.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8、加涅把教学的不同层次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科目级b. 单元级c. 要案级d. 课程级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选择一项:对错10、冥想是一种习得的技术,用以集中注意力来将自己带入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选择一项:对错11、催眠就是催眠师用语言暗示完全控制被催眠者。
选择一项:对12、内部感觉可以分为运动觉,平衡觉。
选择一项:对错13、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受器分别称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选择一项:对错14、明适应发生在人从明亮的环境快速移到黑暗的环境的时候。
选择一项:对错15、按适应比明适应慢一般约20至30分钟才能完成。
选择一项:对错16、在鼻腔的上部分布着黏膜状的组织,称为嗅球。
选择一项:对错17、双眼视差是人形成立体知觉的最重要的线索。
选择一项:对错18、学习是一种由经验而引发的行为上的相对持久的改变。
选择一项:对错19、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角色失调b. 角色期待c. 角色领悟d. 角色实践20、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选择一项:对错21、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区域b. 节点c. 边界d. 标志e. 路径《心理学概论》第二次形考答案1、()是一种警觉和唤起的状态,它使个体能够将经历集中于所选择环境的某一方面。
选择一项:a. 注意b. 情绪c. 依恋d. 动机2、()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选择一项:a. 学习b. 意志c. 注意d. 兴趣3、()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选择一项:a. 感觉b. 知觉c. 直觉d. 嗅觉4、()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借助其他科学手段以及仪器。
选择一项: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内省法d. 实验法5、在皮亚杰的理论理任之发展不等同于智力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6、感觉运动阶段是指从出生到三岁婴儿的认知发展阶段。
选择一项:对错7、斯腾伯格认为,人们通常理解的智力包括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智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选择一项:对错6、强化和模仿是语言的机制。
选择一项:对错9、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
选择一项:对错10、皮亚杰认为,8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选择一项:对错11、洛伦兹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
选择一项:对错12、年龄越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越强。
选择一项:对错13、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14、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15、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1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近因效应。
选择一项:对错17、梦境体现了人们潜意识中想要实现的愿望。
选择一项:对错18、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一般多表现为身体或精神的不适,如()饮食状体欠佳等,但均未到到疾病状态、无阳性体征。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胸闷b. 头疼c. 失眠d. 心神不安e. 疲乏无力19、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定向性与顺序性b. 连续性与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A、差异性20、按照来源不同,焦虑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期待焦虑b. 惊时焦虑c. 等待焦虑d. 原始焦虑21、心理咨询的原则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伦理性原则b. 时限性原则c.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d. 保密性原则e. 感情限定原则22、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阶段包括以下()。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感知运动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形式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心理学概论》第三次形考答案1、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2、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3、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近因效应。
选择一项:错4、安全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最低级、最强烈的需要。
选择一项:对错5、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
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
选择一项:对错6、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附,它是婴儿和关怀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联系选择一项:对错7、个人应激源是指个人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生活琐事,如疾病、亲人死亡或失业、迁居,婚姻问题、人际纠纷等。
选择一项:对8、弗洛伊德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选择一项:对错9、噪声对人的免疫系统没有影响。
选择一项:对错10、小道消息传播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集束式。
选择一项:对错11、社会化历程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幼儿期b. 青年期c. 儿童期d. 成年期12、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角色实践b.角色领悟c. 角色失调d. 角色期待13、社会动机的作用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放大功能b. 调节功能c. 激活功能d. 指向功能14、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路径b. 节点c. 边界d. 标志e. 区域15、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自我实现需要b. 安全需要c. 生理需要d. 社交需要e. 尊重需要16、在所有人中,有()的人会受到失眠的困扰。
选择一项:a. 1/3b. 2/5c. 1/5d. 1/417、()指的是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选择一项:a.感受性b. 绝对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差别感受性18、尽管神经性厌食症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集中于()的女性。
选择一项:a. 10~12岁b. 12~16岁c. 14~16岁d. 12~14岁19、()是一种警觉和唤起的状态,它使个体能够将经历集中于所选择环境的某一方面。
选择一项:a. 注意b. 情绪c. 依恋d. 动机《心理学概论》第四次形考答案1、社会化历程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成年期b. 幼儿期c. 儿童期d. 青年期2、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角色实践b. 角色领悟c. 角色失调d. 角色期待3、社会动机的作用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激活功能b. 调节功能c. 放大功能d. 指向功能4、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路径b. 区域c. 标志d. 节点e. 边界5、在皮亚杰的理论理任之发展不等同于智力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6、感觉运动阶段是指从出生到三岁婴儿的认知发展阶段。
选择一项:对7、斯腾伯格认为,人们通常理解的智力包括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智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选择一项:对8、强化和模仿是语言的机制。
选择一项:对错9、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
选择一项:对错10、皮亚杰认为,8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选择一项:对错11、冯特被誉为近代心理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选择一项:对错12、洛伦兹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
选择一项:对错13、年龄越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越强。
选择一项:对错14、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15、在所有人中,有()的人会受到失眠的困扰。
选择一项:a. 1/3b. 1/5c. 2/5d. 1/416、()指的是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选择一项:a. 差别阈限b. 差别感受性c. 绝对感受性d. 感受性17、尽管神经性厌食症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集中于()的女性。
选择一项:a. 14~16岁b. 12~14岁c. 10~12岁d. 12~16岁18、()是一种警觉和唤起的状态,它使个体能够将经历集中于所选择环境的某一方面。
选择一项:a. 情绪b. 注意c. 动机d. 依恋19、()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借助其他科学手段以及仪器。
选择一项:a. 内省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