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19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C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O2CO CO2(2)澄清的石灰水(3)C + CO2高温2CO (4)2CO2 + 2Na2O2 =2Na2CO3 + O2【解析】试题分析:有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1)A为氧气、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钙;(2)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3)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C + CO2高温2CO ;(4)物质C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如图A、B、C、D、甲、乙、丙、丁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D是补钙剂,且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2)若A为紫红色固体,写出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写出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答案】Ca(OH)2 CaCO3 H2+CuO ΔCu+H2O 置换反应 Fe3O4+4CO高温3Fe+4CO2【解析】【分析】根据“D是补钙剂”,推测D为碳酸钙,根据“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则推测C可能为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结合图框,根据丙与C反应生成D和丁,则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根据甲、乙反应生成丙和A;乙、B反应生成A和丁,则推测甲、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A、B分别为铜、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往含有AgNO 3、Cu(NO 3)2和Al(NO 3)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请回答:(1)康康认为滤液里可能有AgNO 3、Zn(NO 3)2和Al(NO 3)3。
老师认为他的猜想是错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 Zn+2AgNO 3=2Ag+Zn(NO 3)2【解析】铝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含有AgNO 3、Cu (NO 3)2和Al (NO 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锌过量,则再和硝酸铜反应。
(1)理由是:锌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中无硝酸铜,说明硝酸铜已与锌反应生成铜,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故不可能有硝酸银);(2)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比铜大,故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 3=2Ag+Zn(NO 3)2。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 为常见化肥,E 常作食品干燥剂,M 只含3种元素。
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反应..①.提醒..在施用A 时要注意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中C 和D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等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解析】【详解】(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Δ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互相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
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答案】HCl NaOH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HCl;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生成D,C能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D是碳酸钠;C 是氢氧化钙;ABC均能转化为E,故E可能是水;经检验推断合理。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答案】O2 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详解】(1)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甲反应生成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C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O2;(2)A、B、C、D、X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X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X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X可能是二氧化碳,A、B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上右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 的化学式为______;(2)A 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答案】2CaCl 22Fe + 2HCl =FeCl + H ↑ 置换反应【解析】【分析】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则A 是盐酸,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B 是氢氧化钙,A 和B 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 通电生成E 和F ,则C 是水,D 是氯化钙,E 和F 可能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A 能生成E ,A 是盐酸,则E 是氢气,F 是氧气,B 生成白色沉淀H ,则H 是碳酸钙。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③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完成①转化中,可在Na2CO3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_____(选填序号,A.氧化物B.酸C.碱 D.盐)。
(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⑧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_____;若④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5)①~⑧能够逆向转化的有_____(填序号)。
【答案】复分解反应 BD NaOH+HNO3=NaNO3+H2O 产生白色沉淀 CuCl2+2NaOH=Cu (OH)2↓+2NaCl ②⑤【解析】【详解】(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2)碳酸钠能与盐酸(属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属于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BD;(3)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填:NaOH+HNO3=NaNO3+H2O;(4)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②⑤。
2.A ~E 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 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
请回答:(1)A 物质的名称是____,D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 E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解析】【分析】【详解】(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2.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2.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实际应用为________。
(3)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合金中________含有金属(填“一定”、“可能”或“不”)。
【答案】Na2CO3 CO2 3CO+Fe2O3高温2Fe+3CO2高炉炼铁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解析】【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则A为碳酸氢钠;A加热可分解产生可通电分解的C,则C为水;B、D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经高温可以转化,则H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I是红棕色固体,则I为氧化铁,J为铁。
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详解】(1)B是碳酸钠,D是二氧化碳,故填:Na2CO3、CO2。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2Fe+3CO2,其实际应用为高炉炼铁。
故填:3CO+Fe2O3高温2Fe+3CO2,高炉炼铁。
(3)铁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在沙漠地区缺水,合金为某些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熔合而成的混合物。
故填: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3)X是_____和____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 是一种黑色物质,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2Ca(OH) 2232CO +2NaOH=Na CO +H O 复分解【解析】【分析】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F 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 是酸,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B 、C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 生成C ,B 也能生成C ,则C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详解】(1) 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E 的化学式为2Ca(OH)(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2NaOH=Na CO +H O(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 、Fe 2O 3、CuSO 4、NaCl 、Na 2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1)固体D的化学式是_____,红褐色沉淀H的化学式是_____。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 填名称) 。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 填符号) 。
【答案】铁 Cu、Ag NO3-【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金属M不可能是铁,这是因为铁能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2)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银先于硝酸铜反应,因此硝酸银也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向滤渣和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Mg、Al、Zn、Fe。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u、Ag;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O3-。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D=A+2F ②2E+D=B+2F ③A+2E=C↓+B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
【答案】H2SO4 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根据反应①C+D=A+2F,且D是酸,C为白色沉淀,A为盐,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则F是水,由于F的化学计量数是2,酸是二元酸硫酸,白色沉淀C为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则A可能为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根据②2E+D=B+2F,E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E的化学计量数是2,那么E可能是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则B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铵;将上述物质带入③A+2E=C↓+B检验,推断成立。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A转化为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E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NO3═Ca(NO3)2+H2O+CO2↑(合理均可)硝酸【解析】【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2) 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E 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2CuO + C高温2Cu+CO2↑CuSO4+2NaOH=Cu(OH)2↓+Na2 SO4生成白色沉淀【解析】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B可能是氧化铜,A可能是碳,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C可能是稀硫酸,G俗称纯碱,故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铜都能生成E,故E可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碳酸钠,且与E反应有沉淀,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E与F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颜色的沉淀,故F可能是氯化钡,经推理,该分析结果正确;(1)G的化学式为Na2CO3;(2)反应①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uO + C高温2Cu+CO2↑;(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 SO4;(4)反应②是硫酸铜与氯化钡的反应,故反应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C为难溶性钙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为常见的化肥,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E:_____。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_____。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_____病。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④_____。
【答案】NH3 Cu(OH)2光合作用糖尿 NH4HCO3∆NH3↑+H2O+CO2↑3CuO+2NH3高温3Cu+3H2O+N2【解析】【分析】根据”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N为氮气;根据“A为常见的化肥“,“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结合图框,则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而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因为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葡萄糖酸、氧化亚铜和水,故推测A 为碳酸氢铵,B为氨气、C为水、D为二氧化碳、E为氢氧化铜,F为有机物葡萄糖,H为氧化亚铜,G为氧气,I为铜,甲可能为硫酸铜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NH3;Cu(OH)2。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
(4)反应①为碳酸氢铵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反应④为氧化铜与氨气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uO+2NH3高温3Cu+3H2O+N2。
故答案为(1)NH3;Cu(OH)2.(2)光合作用。
(3)糖尿。
(4)NH4HCO3NH3↑+H2O+CO2↑;3CuO+2NH3高温3Cu+3H2O+N2。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 MgCl2、Na2SO4 MgCl2+2AgNO3==2AgCl↓+Mg(NO3)2 NaNO3【解析】试题分析: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具体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哪种物质;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由③的操作可知,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故(1)B的化学式是BaSO4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MgCl2、Na2SO4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AgNO3==2AgCl↓+Mg(NO3)2(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考点:物质的推断2.下图所示是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关系图回答:(1)F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
【答案】(1)H2O22H2O2H2↑ +O2↑(2) Na2CO3或CaCO3 CO2+C2C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E为氧化铜,F为过氧化氢、D为水、C为氧气;故(1)F的化学式为H2O2,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H2O2H2↑ +O2↑;(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碳酸盐,故Na2CO3或CaCO3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CO2+C2CO。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由H、C、O、Cl、Na、Ca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物质C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2)写出检验物质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制取烧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解析】【分析】【详解】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因此E是水;E能够和C相互转化,因此C是氢氧化钙;C能够和D反应,因此D可能是二氧化碳;C还能够和B反应,B能够和A反应,且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则A和B只能是酸或盐,如盐酸、碳酸钠,因此:(1)物质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重要的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2)物质若D为二氧化碳,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看是否变浑浊,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CO2=CaCO3↓+H2O;(3)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制取烧碱,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A转化为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E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NO3═Ca(NO3)2+H2O+CO2↑(合理均可)硝酸【解析】【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2) 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B、C、D四种化合物,由以下8种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 填名称) 。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 填符号) 。
【答案】铁 Cu、Ag NO3-【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金属M不可能是铁,这是因为铁能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2)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银先于硝酸铜反应,因此硝酸银也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向滤渣和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Mg、Al、Zn、Fe。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u、Ag;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O3-。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D=A+2F ②2E+D=B+2F ③A+2E=C↓+B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
【答案】H2SO4 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根据反应①C+D=A+2F,且D是酸,C为白色沉淀,A为盐,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则F是水,由于F的化学计量数是2,酸是二元酸硫酸,白色沉淀C为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则A可能为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根据②2E+D=B+2F,E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E的化学计量数是2,那么E可能是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则B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铵;将上述物质带入③A+2E=C↓+B检验,推断成立。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C_______E______F_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答案】Fe CaCO3 CO2 C CaCO3+2HCl===CaCl2+H2O+CO2↑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 CaCO3。
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 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E,B→E,B、C、D、E 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
(2)HCl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类别、性质、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等。
2.A、B、C、D、E分别是硫酸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盐酸中的一种物质。
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解析】【分析】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于酸、BaCO3和Mg(OH)2可以溶于酸;4.KOH、K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
根据步骤Ⅰ可判断一定不存在CuSO4,根据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可以将K2CO3反应完,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判断碱性物质一定有KOH;根据实验探究二中(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判断沉淀一定没有BaSO4,一定有BaCO3,可能有Mg(OH)2,猜想③⑥成立;(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沉淀中一定有Mg(OH)2,从而推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Ba(NO3)2、K2CO3、KOH、Mg(NO3)2,一定没有CuSO4和 Na2SO4,而KCl是否存在对实验现象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