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加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3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1.二班可能有多少人()A. 16人B. 36人C. 40人2.4.3-0.3=( )A. 4.6B. 4C. 0.94D. 0.233.下面的小数中,最接近1的是A. 1.03B. 0.95C. 0.984.用简便方法计算. 24.9-(4.9+5.5)=()A. 0.9B. 3.17C. 14.5D. 464.65.三位小数减一位小数,差是()位小数.A. 一B. 二C. 三二、判断题6.4.07米+4米7分米=8.77米7.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9.0.7+7-0.7+7的结果是0。
三、填空题10.8.53-3.71=________11.涂一涂.第一排在最后一个黄色正方形的后面,先涂一个________色正方形,再涂一个________色正方形;第二排在最后一个蓝色三角形的后面,先涂一个________色三角形,再涂一个________色三角形.12.把2.6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来多________。
13.计算.10.07-2.88+10.3=________.14.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5.看图回答(1)各买一个上面的商品,一共要多少元?(2)用50元买一把椅子和一个台历架,可以找回多少元?16.找对了再填五、应用题17.妈妈买鞋用去125.4元,买袜子用去13.8元,给了售货员150元,还剩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但是接近,所以二班的人数可以是36人.故答案为:B.【分析】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那么二班人数就应该比一班人数38人少,且比较接近38人,再结合给出的选项即可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答案选项以及对多一些的知识了解情况.2.【答案】B【解析】【解答】解:4.3-0.3=4。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一、单选题1.下列算式中,与23×31的得数相等的是哪一个?A. 23×30+1B. 23×30+31C. 23×30+232.与8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87×100+1B. 87×100-1C. 87×100+87D. 87×100×13.3×8×4×5=(3×4)×(8×5)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A. 倍数B. 因数C.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5.因为2÷0.5=4,所以2是0.5的倍数,0.5也是2的因数。
()6.我来当裁判(判断正误)。
()(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8.被除数+除数×商=418,被除数等于209。
()三、填空题9.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这个数是________.10.计算(3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________,这样计算是根据________。
11.有三个数,这三个数相乘的积是560;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是8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是28.你知道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吗?第一个数是________,第二个数是________,第三个数是________.四、解答题12.同学们去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13.请你给得数相等的桃子涂上相同的颜色。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A.末尾数B.小数点C.最前数2.根据线段图列出的算式是()A.18×3+5B.18×3﹣5C.(18﹣5)÷33.一枝圆珠笔2元1角2分,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2元7角5分,买一枝钢笔要()元(用小数计算)A.4.78元B.4.87元C.0.63元D.0.36元4.看图解答,正确的是()B.32C.48D.545.两个数的和是56.8,如果一个数增加13,另一个数减少15,这时两个数的和是()A.54.8B.57.8C.58.86.5.25-3.5=()A.1.25B.1.75C.2D.1.357.18.9+0.48=()A.0.64B.1.95C.3.6D.19.388.1.7-0.47=()A.12B.7.5D.4.959.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1.82B.3.32C.2.6810.0.6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
A.6.2B.6.82C.5.58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1.比7.86多0.94的数是________,比7.42少1.8的数是________.12.2.85要加上________才能等于3.13.农民叔叔阿根想用20块长2米、宽1.2米的金属网建一个靠墙的长方形鸡窝(如图).为了防止鸡飞出,所建鸡窝高度不得低于2米.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BC的长应是________米.14.直接写出得数。
5.7+2.3=________ 12.5+7.3=________ 9.3-5.1=________11+1.8=________ 4.4+4.5=________ 4.7+2.3=________15.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减去最小的一个,差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50分)16.列式计算:17.我是小小统计员.喜欢宠物狗的人数统计表把上面的数据用不同的颜色在下图中表示出来.18.按图意列式并计算。
2.问题解决第1课时问题解决(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三第1~3题。
学习目标:1.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灵活地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请同学们把这几道题口算在草稿本上。
1.口算4.5+3.6 0.75-0.25 7.8-3 2-0.7 4.5+0.7 0.34+0.66学生完成后指名口答,其余同学判断。
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同学们算得又快又准。
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你还记得吗?请大家递等式计算。
2.计算248+365-127368-(254-185)反馈时先说出运算顺序,然后再看每步的结果是否正确。
谁来说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的。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教学例1: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审题和识图(出示例3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电信塔高26.5米,电力塔高25.35米,小山坡的高度18.5米,“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高度相差多少米?)学生说信息时教师用教鞭在图上指出是哪一段。
要求“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高度相差多少米,在图上是指的哪一段?请一学生在课件上指。
(2)尝试解答想一想,要求“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相差多少米我们该怎么解决?(学生独立思考,不回答)小组合作要求:1、独立思考,理清解题思路,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小组内交流,结合算式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1.2.25+1.75=()A. 5B. 4.5C. 3D. 42.4.98+0.62=()A. 1.6B. 8.4C. 5.6D. 0.843.0.58+0.26=()A. 1.6B. 8.4C. 5.6D. 0.844.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3.8米,第二次剪去4.1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米.A. 12.05B. 7.95C. 3.8D. 4.155.被减数是三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 )。
A. 两位小数B. 四位小数C. 三位小数二、判断题6.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把小数末位对齐。
7.两个两位小数相加,和是四位小数。
()8.黑猫警长判案(判断正误)。
(1)12.51-(4.51-3.8)=12.51-4.51-3.8=8-3.8=4.2(2)19.47-(3.47+6.3)=19.47-3.47+6.3=16+6.3=22.39.38+0.62=100。
()三、填空题10.27.36-(7.36+0.5)=27.36-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1.红红买一盒彩笔和一个文具盒共需要________元。
她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________元。
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笔贵________元。
12.比大小,填上“<”、“=”、“>”.①87.5-63.9+25________87.5+25-63.9②10-2.7-7.3________10-(7.3-2.7)13.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________对齐,也就是把________上的数对齐,再按照________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上小数点。
14.学校买足球和篮球共用98.76元,已知买篮球用去38.9元,求买足球用了________.四、计算题15.用简便方法计算.(1)30-(15.6-7.52+6.38)(2)54.8+5.77+4.23-33.12(3)1-0.65-0.35(4)34.54+0.97-4.5416.计算,能简便就简便就计算.(1)13.7+1.94+0.06+5.3(2)7.4+(5.96-3.86)(3)65-0.35+6.93五、解答题17.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18.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4.5千米,剩下的比修好的少13.6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六、综合题19.求未知数x.(1)5.8-x=0.58x=________(2)x-8.7=4.82x=________(3)4.8+x=8.05x=________(4)x+2.67=10.6x=________七、应用题20.小胖要去春游了,他想买桃仁、蛋糕、薯片和牛肉干,他收集了这些食品(同样规格和包装)在超市A和超市B的价格(见下表),他应该选择哪个超市购买这些食品?小胖带了50元,买桃仁、蛋糕、薯片、牛肉干各1份,可找回多少元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2.25+1.75=4故答案为:D.【分析】解答此题依据小数加法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计算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解:4.98+0.62=5.6。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7.4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西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灵活应用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学习难点
如何正确地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学习内容
1.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类似,需要把整数和小数分别进行运算,最后将结果进行合并计算。
例如:2.3+4.6−1.9
先计算小数部分:0.3+0.6−0.9=0
再计算整数部分:2+4−1=5
最终结果为5+0=5
2. 实际问题解决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
例题:
临近考试,小明计算了自己的语文和数学成绩,语文成绩是89.5分,数学成绩是92.3分,如果他的总分满分为600分,那么小明的总成绩是多少分?
解:首先将小明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相加得到:89.5+92.3=181.8
因为总分为600分,所以空着的部分为600−181.8=418.2分
将空着的部分与小明的总成绩相加得到:181.8+418.2=600
所以小明的总成绩为600分。
五、练习题
1.4.5+3.2−
2.6=
2.临近寒假,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些零食。
小明吃掉了1.2盒饼干,0.8
盒薯片,还剩下2.9盒零食,他妈妈给他买了多少盒零食?
六、小结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式,要掌握好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掌握小数的基本运算和整数的基本运算。
通过实际问题来练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小数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小数的性质。
我们将会使用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重点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教材第46页至第48页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小数的性质,并学会如何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小数点后数位的理解和计数单位的掌握,教学重点是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小数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小数的概念,例如购物时找零的情况,让学生们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构成。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小数的性质,并引导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主要包括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0.2 + 0.3 + 0.5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小数的性质,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小数的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至关重要。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目录一年级上册上学了1 数一数2 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 1-5的认识2 0的认识3 比较4 5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 6-10的认识2 6,7的加减法3 8,9的加减法4 10的加减法5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分一分认识图形1 分一分2 认识图形四11-20各数的认识1 认识11-20各数2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五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2 8加几3 7, 6加几六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11减几2 12,13,减几3 14,15减几4 16,17,18减几一年级下期一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2 写数读数3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二位置位置三认识图形认识图形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2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五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六认识钟表认识钟表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进位加法2退位诚法八分类与整理分类与整理一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2 1,2的乘法口诀3 3的乘法口诀4 4的乘法口诀5 5的乘法口诀二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2 认识直角3 认识锐角和钝角三表内乘法(二)1 6,7的乘法口诀2 8,9的乘法口诀四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五测量长度1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2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六表内除法1 分一分2 除法的初步认识3 用乘法口诀求商4倍的认识5 问题解决一万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2 写数、读数3 大小比较4 较大数的估计二千米的认识千米毫米三三位数的加减法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加减法的估算3 三位数的加法4三位数的减法5探索规律6问题解决四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五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六时、分、秒1 时、分、秒2 问题解决七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一克、千克、吨克、千克、吨二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1 一位数乘两位数2 一位数乘三位数3 问题解缺三辨认方向1 东、南、西、北2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 探索规律3 问题解决五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六年、月、日1 年、月、日2 24时记时法七周长1 认识周长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八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初步认识2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 两位数乘两位数2 问题解决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的换算4 问题解决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效的除法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 问题解决3 探索规律四旋转、平移和轴对称1 旋转与平移现象2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五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初步认识2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六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条形统让图四年级上册一万以上数的认识1 万以上数的认识2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3 数字编码4 用计算器计算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2 加法运算律三角1 线段、直线和射线2 角的度量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 三位数乘两位数2 问题解决五相交与平行相交与平行六条形统吐图条形统计图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1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2 探索规律3 问题解决八不确定现象不确定现象四年級下册一四则混合运算1 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2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1 乘除法的关系2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3 问题解決三确定位置确定位置四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分类五小数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性质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 生活中的小数5 小数的近似数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平行四边形2 梯形3 探索规律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问题解决八平均数1 平均数2 条形统计图一小数乘法1 小数乘整数2 小数乘小数第1课时小数乘小数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的估算和连乘3 积的近似值4问题解决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1 图形的平移2图形的旋转3 轴对称图形4 设计图案5 探索规律三小数除法1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3 商的近似值4 循环小数5 问題解决四小数混合运算1 小数混合运算2 问题解决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 梯形的面积4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6 问题解决六可能性可能性一倍数与因数1 倍数、因数2 2,3,5的倍数特征3 合数、质数4 公因数、公倍数第1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第2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分数1 分数的意义2 真分数、假分数第1课时真分数、假分数第2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基本性质4 約分、通分5 分数与小数三长方体、正方体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3 体积与体积单位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5 问题解决四分数加减法1分数加减法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 探索规律五方程1 用字母表示数2 等式3 认识方程4 解方程5问题解决六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一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2 解决问题二圆1 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认识第2课时圆的应用2 圆的周长3 圆的面积三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第1课时认识倒数第2课时分数除以整数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4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2 解决问题3 探索规律四比和按比例分配1 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整理2 解决问题五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1 图形的放大或縮小2 比例尺3 物体位置的确定第1课时物体位置的确定第2课时描述行走的路线六分数混合运算1 分数混合运算2 解决问题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负数2.负数的应用八可能性1 可能性的大小2 定性描述可能性大小九总复习一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解决问题第1课时问题解决第2课时问题解决第3课时纳税、利息和折扣二圆柱和圆锥1 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第2课时圆柱的体积2 圆锥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 比例2 正比例3 反比例四扇形统计图1 扇形统计图2 統计综合运用第五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一)第2课时数的认识(二)镇3课时数的认识(三)第4课时数的运算第5课时等式与方程第6 课时比和比例第7课时问题解决数与代数部分综合达标测试2 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第2课时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第3 課时立体图形图形与几何部分综合达标测试3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部分综合达标测试综合与实践王老师买新房综合与实践部分综合达标测试小学毕业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重点中学入学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重点中学入学分班考试全真模拟试题思想方法与知识拓展教材知识全解1 类比思想2 数学模型思想3 化归思想4 集合思想5数形结合思想综合能力全解1 图示法2 等量代换法3 分析法4 抓不变量法5 分解法6 凑整法7 转化法8画线段图法9 假设法10 推理法11 组合法12 筛选法13 列表法14 对应法15 综合法16 逆推法17 顺推法18 图解法19 画图法20 分类计数法21 拆分法22 观察法23 计较法。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内容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计算。
(2)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3)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针对这些目标我精心的设计教学,从过程到语言,从教法到学法,我力求让每个环节和细节都更完善,更科学!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两道复习题,一道小数加减法口算,一道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目的一是复习一下关于小数加减的知识,让孩子们对小数加减的方法掌握的更熟练,二是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混合运算做好准备,特别强调验算,以提高孩子的准确计算能力,给孩子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这个环节我觉得设计比较好,效果不错,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新知。
新知的引入我是利用教材上所给的情景《环城自行车越野赛》导入新课,语言上我力求更准确、更简练,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摒弃了以前为追求课堂的热闹和华丽而设计语言的错误做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实用性。
我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自行车比赛吗?这几天郑州正在举行自行车环城越野赛,想不想知道关于比赛的情况?”引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我趁机出示了自行车越野赛资料一览表,接着问:“从表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没想到在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孩子们从表中发现了很多信息,但与本节课关系不是很大。
这时候,我本来应该引导一下:“老师很想知道,运动员还剩多少里程没有走完?你会解决吗?”可是一慌张,我却说:“比赛已经进行了多少里程?该怎么解决?”接下来,当我把算式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算式是一步的,虽然经过引导目标也达成了,但无疑增加了难度,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很遗憾!由此我想到,上课前的精心备课和预设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思维必须是清晰的,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误,而这个失误是不应该出现的`,今后我会努力备课,不断调整,力求使自己的课日趋完善,不断走向成熟。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六章“小数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小数加法计算法则、小数减法计算法则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1节和第2节内容,让学生掌握小数点对齐、按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按位计算。
2.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在课堂上展示一个购物小票,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小数加减法问题。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将以教材第1节和第2节例题为依据,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强调小数点对齐、按位计算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节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减法2. 内容:(1)小数加法计算法则(2)小数减法计算法则(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第4节练习题。
(2)应用题:根据购物小票,计算总价。
2. 答案:(1)略(2)总价 = 商品单价× 购买数量 + 运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计算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出现小数点对齐错误。
今后教学中,需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小数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和重点,即小数点对齐和按位计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08页例3,课堂活动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探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根据例3情境图制作的活动教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教师: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设备。
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
(出示情境图,图上贴有电信塔和电力塔)你们认识这些设备吗?它们有什么功用?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左边的高塔叫电信塔,它是帮我们接收通信讯号的,这座电信塔高26.5 m(在电信塔旁标出塔高);右边的这座是专门用来传输电的电力塔,它的高度是25.35 m(在电力塔旁标出高度)。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教师:大家比一比,是电信塔高,还是电力塔高?为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
教师:为了更好的接收电信讯号,我们把电信塔建在18.5 m的高坡上。
(标土坡高度)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电信塔顶与电力塔顶相差多少米?请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解决方法。
学生在组内讨论。
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解题方法,教师组织其他同学作评价。
学生交流后独立写出算式,教师指名板演。
教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种不同的解法,真棒!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相差的高度吧!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今天我们接触的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虽然算式里出现了小数,但是算法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样,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三、联系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活动:小调查。
教师:调查自己课本的定价后填入表内,再提出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单选题1.平行四边形的()相等。
A. 四个角B. 四条边C. 对边2.在括号里面填适当的数11,9,7,5,3,()A. 1B. 5C. 93.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A. 都比原来大B. 都比原来小C. 都与原来相等D. 无法确定4.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A. 长方形B. 四边形C. 梯形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用木条做一个长方形框架,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围成的面积要变小6.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7.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不但平行,而且相等.8.平行四边形是易变形图形.三、填空题9.补全数列4,5,6,7,________,9……10.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________,这点和垂足之间的________叫做梯形的高.11.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将名称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数一数,________个三角形13.画一画,填一填。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四、解答题14.请你找出下列图形的高.(哪条虚线是图形的高?)15.下面图形中,哪个的平行四边形比较多。
五、应用题16.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6cm,其中一条边长是10cm。
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2.【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规律,这个数列前一项比后一项多2,所以最后一个应该比3少2,是1【分析】要找出数列的规律来解决问题3.【答案】B【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把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比长方形的宽短了,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故选:B.【分析】把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不变、也就是底边不变,但是宽变小了、也就是高变小了,于是由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它的面积变小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
(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
(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
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8、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一)一、单选题1.一根铁丝长10.26米,用去6.4米,还剩()A.4.86米B.3.86米C.16.66米D.16.30米2.4.58+1.6-1.58=()A. 6.18B.485C.4.6D.33.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一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位小数。
A.一位B.两位C.三位4.计算3﹣2.75+时,比较合理的方法是()A.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B.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5.小明和妈妈在商店里选中两双鞋,一双55.5元,一双34.3元,妈妈拿出100元,让小明去付款.帮小明算一算,应当找回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A.100+55.5-34.3B.100+34.3-55.5C.100-(55.5+34.3)D.100-(55.5-34.3)二、判断题6.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7.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把小数末位对齐。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9.小红买一本字典用去10.50元,买一本科技书用去14.80元,付出30元,找回5.7元。
三、填空题10.85+0.46=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12.我的口算.6.5+5=________ 3.7+7.3=________1﹣0.58=________0.9﹣0.5=________1.62+0.38=________7+0.3=________5﹣0.2=________8.1+1.9﹣6=________2.3+0.7=________0.26﹣0.14=________0.25﹣0.15=________3﹣2.8﹣0.2=________ 13.小数加法的意义与________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________的运算.14.计算.12.34-4.54-5.46=________四、解答题15.图书馆有故事书15.42万册,比科技书少5.8万册,科技书有多少万册?16.一本语文书的价格是7.35元,一本数学书的价格是5.90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1.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50元,一块橡皮比它便宜0.05元.买一块橡皮要( )A. 0.54元B. 0.45元C. 0.55元D. 0.44元2.小虎在计算1.39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A. 0.45B. 5.89C. 4.5D. 4.893.3米28厘米-1米7分米=()A. 1.58米B. 5.47米C. 5.37米D. 1.48米4.x+7.06=12.1x=()A. 11.43B. 0C. 5.04D. 9.593二、判断题5.小数加减时要末尾对齐。
()6.0.85加上15个十分之一是1。
()7..()三、填空题8.0.84+0.09=________9.口算.6.4+3.6=________ 0.9-0.09=________ 1-0.05=________0.3+0.5=________ 5.7-0.9=________ 7.3+2.7=________0.3+0.65=________ 3.5-2.5=________ 1.75+0.25=________4.63+2.4=________ 4.7-3=________ 3.6-1.8=________0.06+15=________ 2-0.68=________ 0.28+1.5=________10-0.8=________10.把49.67扩大到原数的10倍,与原数相差________;把49.67缩小到它的,与原数相差________。
11.计算。
5.8-2.7=________ 0.45+0.32=________ 9.03-8.01=________四、解答题12.英买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13.某修路队要修一条长4千米的路,要在4个月内完工,前三个月的工作情况如下表:(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提出一道用两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并解答出来.问题:解答:(2)第4个月再修多少千米就能完成任务?五、应用题14.一根电线,用去32.87米,比剩下的多8.99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0.5-0.05=0.45(元)答:买一块橡皮要0.45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
1. 0.2+0.78=()。
A. 0.32B. 0.98C. 0.23D. 12. 0.99加上( )正好是1.A. 0.01B. 0.001C. 0.11D. 0.13. 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 9.98B. 10.101C. 10.05D. 9.94. 一枝圆珠笔2元1角2分,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2元7角5分,买一枝钢笔要()(用小数计算)A. 4.78元B. 4.87元C. 0.63元D. 0.36元二、判断题。
5.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像计算整数加减法一样,把末尾对齐。
()6.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7. 下面计算正确吗?()8. 小明说“计算小数加法时,要对齐小数点,从个位算起”.()三、填空题。
9. 7.6+3.04=________ 6.17+3.92=________10. 豆豆身高1.42米,小红身高1.53米,她们俩()高,高()米。
11. 小刚、小强、小明三人共买了23.75米彩带,小强和小明共买了11.28米,小刚和小明共买了13.15米,他们三人各买了多少米?小刚:________小明:________小强:________。
四、解答题。
12. 女生有多少人?13. 提出问题再解答。
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五、应用题。
14. 某天早上气温是6.5摄氏度,中午气温升高了3.5摄氏度,晚上气温比中午降低了4.3摄氏度。
提出问题后再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选题。
【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的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0.2+0.78=0.98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