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检索表
- 格式:ppt
- 大小:515.50 KB
- 文档页数:10
平行检索表1.具多胚现象——————21.不具多胚现象——————32.叶针型——————苏铁Cacadopsida2.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3.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3无叶舌和叶耳———44.单子叶——————百合liliaceae4.双子叶——————55.有壳斗——————壳斗科Fagaceae5.无壳斗——————66.聚合果——————木兰科Magnoliaceae6.其他果——————7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定距检索表1.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1.叶非扇型2.具多胚现象———苏铁Cacadopsida2.不具多胚现象3.根鳞茎———百合liliaceae3.根无鳞茎4.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4.无叶舌和叶耳5.果为聚合果————木兰Magnoliaceae5.果为其他果6.果有壳斗包裹——壳斗科Fagaceae6.果无壳斗包裹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含羞草科Mimosaceae特征:木本,稀草。
叶1-2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雄蕊多数。
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G 1:1:1-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特征:木本。
叶1-2回羽状复叶或单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5瓣分离;雄蕊10枚;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10 G 1:1:1-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特征:木本、藤本或草本。
单叶、3小叶或1-2回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最上1瓣为旗瓣,两侧各为翼瓣,最下2瓣联合成龙骨瓣;雄蕊为二体雄蕊,即9+1。
心皮1个,荚果。
花称式:↑K(5)C5A(9)+1 G 1:1:1- 百合科Lili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鳞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根据植物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
下面介绍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1.确定检索项:在编制植物检索表前,需要首先确定需要记录
的检索项,包括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这些检索项需要符合植物分类系统的要求。
2.分类编码:根据植物分类系统的规定,为每个分类单位进行
分类编码,通常使用字母或数字编码表示,以防止出现重复或漏项。
3.填写表格:根据已确定的检索项和分类编码,按照一定的格
式填写表格,通常可以使用电脑或手写表格。
4.测试验证: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植物的名称、分类等信息被正确填写和检索。
二、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1.观察植物: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形态、习性、生长环境等信息,找到适合的检索项。
2.查找表格: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找到植物检索表中与之对应
的检索项,并确认其分类编码。
3.检索植物名称:根据已知的分类编码,查找植物检索表中对应的植物名称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植物检索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记录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等信息,对于植物学研究和园艺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制作检索表的基本步骤检索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对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检索。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寻找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制作一个好的检索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检索表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检索表的目的和范围在制作检索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检索表的目的和范围。
这是制作检索表的基础,也是后续步骤的依据。
明确目的和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检索表的内容和分类方式。
2. 收集并整理信息收集并整理信息是制作检索表的核心环节。
我们需要收集与目的和范围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分类方式进行整理。
在整理信息时,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来记录和组织信息。
在整理信息时,要注意不要输入重复的信息,以保证检索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设计检索表的结构设计检索表的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呈现信息。
在设计检索表的结构时,可以根据信息的属性和关联关系进行分类和分组。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列表等形式来展示信息,使其更加清晰易读。
同时,还可以使用恰当的标题和段落,使检索表的结构更加清晰和易于阅读。
4. 建立索引和关键字建立索引和关键字是为了方便检索表中的信息。
索引和关键字可以使我们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检索表的使用效率。
在建立索引和关键字时,可以根据信息的特点和属性进行分类和标记,使其更易于查找。
5. 添加筛选和排序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检索表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为检索表添加筛选和排序功能。
这样,当我们需要根据某个属性或条件来查找信息时,可以通过筛选功能快速找到符合条件的信息。
而排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按照某个属性对信息进行排序,使其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比性。
6. 定期更新和维护制作检索表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我们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检索表,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要定期对检索表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7. 测试和优化检索表在制作检索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优化,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1.珠鳞和苞鳞离生,每种鳞具2种子——松科1.珠鳞和苞鳞半合生2.种鳞,叶均为螺旋状互生——杉科(水杉对生)2.种鳞,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柏科松科分属检索表1.叶条形,罕针形,螺旋状排列,或簇生状,均不成束2.叶条形、扁形或具4棱,仅长枝,球果当年成熟——冷杉亚科3.球果腋生,成熟后种鳞脱落,直立;叶扁平,呈4棱形,小枝上有圆形,微凹叶痕——冷杉属3.球果成熟后种鳞宿存4.球果顶生;小枝节间生长均匀,上端不增粗,叶在枝节间均匀排列5.球果直立,大;叶扁平,雄球花簇生枝顶——油杉属5.球果下垂,罕直立,雄球花单生叶腋6.小枝有微隆起的叶枕;叶扁平,短柄,上中脉凹下,下有气孔线7.球果较大,叶内两个边生树脂道,小枝叶枕不明显——黄杉属7.球果较小,叶内有一树脂道,小枝叶枕微隆——铁杉属6.小枝有显著隆起叶枕;叶四棱状或扁棱状,四面有气孔线;或叶条形微扁,无柄,仅上有气孔线;球果的苞鳞极小——云杉属4.球果腋生;小枝节间上端生长缓慢,较粗,叶紧密排列,扁平——银杉属2.叶条形、扁平,柔软;或针形,坚硬,有长枝和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排列,在短枝上呈簇生状;球果当年或翌年成熟——落叶松亚科8.叶扁平,柔软;落叶型;球果当年成熟9.雄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种鳞革质,宿存;叶较窄,宽2mm以内——落叶松属 9.雄球花簇生于短枝顶端;种鳞木质,脱落;叶较宽,2-4mm ——金钱松属 8.叶针形,坚硬;常绿型;球果翌年成熟,熟时种鳞脱落——雪松属1.叶针形,2针、3针或5针为一束,生于叶腋部;常绿;球果翌年成熟,种鳞宿存,背面上方具鳞盾和鳞脐——松亚科——松属杉科分属检索表1.常绿,冬季小枝不落2.种鳞革质——杉木属2.种鳞木质3.叶一种小型,鳞片状,散生;另一种条状,轮生——金松属 3.叶钻型,螺旋状互生——柳杉属1.叶脱落或半常绿,冬季小枝脱落4.叶和种螺旋状着生5.叶三型,主枝是鳞型叶冬季宿存,小枝的钻形及条状形叶脱落——水杉属 5.叶二型,主枝是钻型叶冬季宿存,小枝的条形叶冬季脱落——落羽松属 4.叶和种鳞均对生,叶条形,二列——水杉属柏科分属检索表1.球果成熟后种鳞合生——圆柏亚科2.叶两型,鳞型或刺型;鳞型叶交互对生,刺型叶三枚轮生,叶基下延生长——圆柏属2.叶全为刺型,三叶轮生,基部不下延生长——刺柏属1.球果成熟后种鳞开裂3.种鳞扁平或鳞背隆起,但不为盾形,球果当年成熟——侧柏亚科生鳞叶的小枝扁平,发育中部的种鳞具1-2个种子——侧柏属3.种鳞盾形,球果翌年或当年成熟——柏木亚科生鳞叶的小枝四棱或圆柱形,不排列成平面,发育的中部种鳞具5个种子——柏木属杨柳科分属检索表(单叶互生,稀对生,有托叶,花单性,异株,成柔夷花序,无花被)1.小枝顶芽发达,芽鳞数枚,花序下垂,风媒花——杨属2.小枝无顶芽,芽鳞一枚,花序直立,虫媒花——柳属杨属1.长枝叶背或幼叶密被白色或灰色绒毛2.叶不分裂3.叶柄侧偏,叶缘波状齿,苞片边缘具长毛——毛白杨3.叶柄圆柱型,叶缘锯齿,苞片边缘无长毛——大叶杨 2.3-5状分裂;老叶叶背具白毛——银白杨1.叶背无毛或短毛;芽无毛4.叶边缘半透明,叶柄扁形5.叶较小,扁三角形或菱状卵形——钻天杨5.叶较大,正三角形或三角卵形——加拿大杨4.叶边缘不透明,叶柄扁或圆柱形6.叶柄圆柱状7.小枝有角棱——小叶杨7.小枝圆或幼时有棱;叶圆形;芽有粘胶——青杨6.叶柄扁形8.叶柄端具2大腺体,叶卵形大三角,先端长渐尖——响叶杨8.叶柄端无腺体,叶近圆形,先端短或钝9.叶缘具波状或不规则缺裂;树皮灰白色——河北杨9.叶缘具波状浅齿;树皮灰绿色——山杨柳属1.雄蕊两枚2.花序粗大,盛开时密被白色光泽长柔毛——银芽柳2.花序较小,盛开时不被长柔毛3.雄花花丝基部具长柔毛,雌花具两腺体——旱柳3.雄花花丝基部稍具毛,雌花具一腺体——垂柳1.雄蕊3枚以上4.叶宽大,质较厚,雄蕊8-12枚——滇柳4.叶窄长,质较薄,雄蕊3-5枚——河柳桦木科分属检索表(单叶互生,托叶早落,雄花为柔夷花序,雌花为果状,穗状,柔夷)1.坚果小而扁2.树皮多层纸状剥落;柔夷花序;果苞革质,脱落——桦木属 2.树皮鳞状开裂;雄花柔夷花序;果序球果状,果苞木质,宿存——赤杨属1.坚果近圆形3.坚果小,果序穗状,下垂,圆卵形——鹅耳枥属 3.坚果大,果单生或簇生,球形或卵形——榛属桦木属1.叶的侧脉5-8对2.树皮白色;叶三角状卵形;果翅宽于小坚果——白桦2.树皮黑褐色;叶卵形;果翅为小坚果的三分之一——黑桦1.叶的侧脉8-16对3.树皮暗灰色;果穗几无柄,果近无翅——坚桦3.树皮红褐色;果穗有梗,果翅比小坚果窄——红桦榆科分属检索表(单叶互生,叶基常偏斜,叶缘具锯齿,花小,单生或簇生,同株)1.花单性,果实小为坚果,羽状脉——榉科1.花两性或杂性2.果实为核果3.叶基偏斜,侧脉不伸入齿端——朴属3.叶基不偏斜,侧脉直达齿端——糙叶树属2.果实为翅果4.花两性,叶为羽状脉——榆属4.花杂性,叶为三出脉——青檀属榆属1.花在春季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2.种子位于翅果中部3.叶缘常具单锯齿,稀为间生少数重锯齿——榆树3.叶缘常具垂锯齿4.枝条具木栓翅——大果榆4.枝条不具木栓翅——欧洲大叶榆2.种子位于果翅上部5.树皮暗灰色,纵裂;叶背具簇毛,叶柄具短毛——春榆5.树皮褐色,脱落;叶背幼时柔毛,叶柄密生丝柔毛——黒榆1.花在夏秋季开放,树皮片状剥落,叶背幼时被毛——榔榆桑属1.叶缘锯齿,叶先端不为刺芒状2.叶上面近光滑,下面脉上具梳毛,花柱不明显或无花柱——桑树2.叶上面粗糙,下面具柔毛,花柱明显——鸡桑1.叶缘锯齿,叶先端为刺芒状——蒙桑桑科分属检索表(叶常为互生,单叶或复叶,单性花,花状多)1.具枝刺——柘属1.不具枝刺2.雌雄花着生于同一凹陷的肉质花托内成隐头花序——榕属2.不成隐头花序3.雌雄花为柔夷花序;聚花果长圆形——桑属3.头状花序或雄花柔夷花序,雌花头状4.头状花序,雌雄同株——桂木属4.雄花柔夷花序,雌花头状花序,雌雄异株——构属木兰科分属检索表(单叶互生,全缘,单生花或数朵成花序,雄蕊螺旋状,多)1.直立木本;花两性;聚合果或蓇葖果2.叶全缘,蓇葖果3.花顶生;雌蕊无柄;蓇葖果开裂——木兰属3.花腋生;雌蕊有柄;蓇葖果开裂——含笑属 2.叶4-6裂;聚合果不开裂,花顶生,落叶——鹅掌楸属1.攀援木质藤本;雌雄异株;浆果——五味子属木兰属1.花不先叶开放2.常绿,叶卵形,下有密被长毛——山玉兰2.落叶3.叶集生于枝端,椭圆状卵形——厚朴3.叶不集生于枝端,倒卵形,叶柄细长——天女花1.花先叶开或同开4.先花后叶5.花被片大小近相同,白色——玉兰5.萼片3,长度为花瓣之半,花瓣白色,外面略带玫瑰红——二乔玉兰4.花叶同放,花被片不相等,外轮绿色,内两轮紫色——木兰樟科分属检索表(具油细胞,有香气,单叶互生,全缘,雄蕊3-4轮,每轮3,)1.圆锥花序,花两性,常绿2.花被片脱落——樟属2.花被片宿存——楠木属1.伞形花序,雌雄异株,落叶或常绿3.花被片6,雄蕊9,常绿或落叶——胡椒属3.花被片4,雄蕊12,常绿——月桂属樟属1.叶互生2.羽状脉,叶背苍白色——云南樟2.离基三出脉,叶背灰绿色——樟树1.叶互生或近对生3.小枝无毛;三出脉在叶表面隆起——浙江樟3.小枝密被毛,叶对生,三出脉在表面凹下——肉桂金缕梅科分属检索表(单叶互生,花小,头状,穗状或总状,蒴果木质)1.花无花冠2.落叶;掌状叶脉;叶有分裂;头状花序——枫香属 2.常绿;羽状叶脉;叶不分裂;总状花序——蚊母树属1.花有花冠3.花簇生或头状,花瓣4,长条形4.叶较大,7-14cm ——金缕梅属4.叶较小,不足6cm ——檵木属 3.总状花序,花瓣5,蒴果端钝,无皮孔——蜡瓣花属蔷薇科(花两性,整齐;花萼基部多少与花托愈合成碟状或坛状萼管,萼片和花瓣常5枚;雄蕊多数为5倍数,着生于花托或萼管的边缘。
初中生物检索表的编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检索表的作用和用途。
2.掌握初中生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
1.检索表的构成要素。
2.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选取关键词。
2.如何设计表格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检索表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制作检索表以及其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15分钟)
1. 检索表的构成要素:表头、表格主体和表尾。
2. 检索表的编制方法:选取关键词、设定检索范围、设计表格结构等。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结合实际示范如何编制一个初中生物检索表,包括选取相关生物学知识作为关键词、确定检索范围、设计表格结构等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目的和意义。
四、练习与讨论(20分钟)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生物学主题,根据所学知识编制检索表,并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和完善。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检索表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主题,编制一个完整的检索表,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培养其信息检索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提高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植物学-检索表绘制定距检索表与平行检索表不同,每一对相对应性状的描写不是紧紧相连,而是相隔有一定的距离。
但每对性状前面标出的数字(1、2、3等)或字母(A、B、C等)与书面左边的间距是相等的。
此种检索表,由于每对性状在编排时相隔有一定的距离,视分类群的大小,有时隔一页甚至好几而。
因此对于初学者多有不便。
但是只要我掌握检索表的分类原则,熟悉检索表的基本格式,正确运用形态术语,反复练习,一定能够学会使用方法的。
(二)检索的使用方法取得植物或植物的腊叶标本后,如果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植物,应首先在分科检索表中查出所属哪一科,然后再查属和种。
拿上植物后也不要急于在检索表上进行检索,而应该先按下列各项依次仔细观察和描述。
1、植物的性状——木本、草本或藤本,是木本者需区分乔木还是灌木;草本者应区分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是藤本者需知是木质藤本,缠绕茎还是攀援茎等等。
2、茎——植株高度,颜色,被毛与否等。
3、叶——对生,互生或轮生,单叶或复叶,有无托叶,叶的形态,叶缘,叶基、叶尖的形态,全缘还是有裂;叶背、叶面的颜色,被毛与否,叶脉的类型等。
4、花序——花单生或具花序,如为花序时,应区分属哪一类型的花序。
5、花的各部:(1)花被——分化或是同型?单被、双被、重被或是无被。
(2)花萼——萼片的数目,排列的层数,形状、颜色、毛被的有无,分离或结合。
(3)花冠——花瓣的数目,排列的层数以及排列的方式,花瓣的形状、颜色、腺体及毛被有无,分离或结合。
(4)雄蕊群——雄蕊的数目,分离或结合,排列的方式,花药的形态、药室的数目、开裂的方式、花丝的长短、毛被及腺体存在与否。
(5)雌蕊群——心皮离生或合生,心皮的数目,子房着生的位置,子房的室数及胎座的类型,胚珠的数目;几条花柱,离生或合生,柱头的形状。
有无花盘及其它附属体等。
6、果实——果实的类型,有无附属的,种子的形态及特点。
将以上各项特征观察详尽之后,然后在检索中逐项进行检索。
直到查出该植物所属的科、属、种为止。
制作检索表一、教学目标1.知道从比较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2.知道能按照不同的准则将某些事物进行分类。
3.学会制作检索表。
4.通过制作检索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检索表的制作。
难点:学会按照不同的准则将某些事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讨论法。
四、教学设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自制剪贴图等。
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检索表的应用1.出示复合投影片:4位男生外文名称检索表(找班中4位男同学,分别给他们取个外文名,并制成检索表)。
2.请出这4位同学并要求全班同学利用检索表来辨认他们。
3.设问:你是怎样认出他们的?引出课题:如果去除检索表上的分类特征,我们如何根据这4位同学的特征来制作检索表呢。
★新课教学:制作检索表(一)认识分类准则1.出示两不同特征的铅笔并设问:我们可以怎样来区分这两支铅笔?【观察比较后进行交流】2.演示投影片:两支铅笔的分类引导认识什么是分类准则。
【认识分类准则的含义】3.出示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设问:区分这两个几何图形的分类准则是什么?【观察比较后交流,找出区分两个几何图形的分类准则。
】(二)感悟检索表的制作1.演示投影片:4位男生外文名称检索表【请4位同学再次出场,以协助全班同学分析检索表的形成过程】引导分析:老师是怎样将4位同学分类后制成检索表的。
引导讨论:能否制成另一个不同的检索表。
全班同学观察比较,找出不同的分类准则,制成不同的检索表。
小结: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制成的检索表可以是多样的。
(三)实践活动1、活动2.18/2(1)展示4个几何图形的剪贴图,要求学生找出分类准则,记录分类过程,完成检索表。
【学生尝试在书上独立完成检索表的制作。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剪贴图的形式展示出学生的完整的检索表。
【请一位同学交流完成情况,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2、活动2.18/1(1)展示4幅课本插图的剪贴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判断分类准则并完成检索表,并要求讨论能否制成另一个不同的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范例摘要:1.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2.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3.如何编制平行检索表4.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5.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用于快速查找和比较文献或资料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在多个领域或主题中,同时查找和分析相关信息。
平行检索表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情报机构、企业等领域,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
二、平行检索表的结构和内容平行检索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表头:包括主题、作者、出版年份等检索要素,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2.检索词:用于描述文献或资料的内容,通常选取关键词或主题词。
3.文献或资料来源:指明检索到的文献或资料的出处,如书名、期刊名、数据库等。
4.相关信息:包括文献或资料的摘要、全文、链接等,方便用户进一步了解和获取。
三、如何编制平行检索表编制平行检索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检索数据库: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数据库或信息源,如学术期刊、专利、标准等。
2.确定检索词:针对所需查找的主题或问题,选取适当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进行检索:利用检索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或资料。
4.整理检索结果:将检索结果按照表头要求进行整理,填写到平行检索表中。
5.持续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平行检索表,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平行检索表的应用案例平行检索表在多个领域和场景中都有广泛应用,如下所示:1.学术研究:通过平行检索表,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查找和比较相关文献,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2.企业情报:企业利用平行检索表,可以实时跟踪行业动态、竞争对手信息等,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3.专利分析: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平行检索,可以发现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布局等有价值的信息。
五、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和局限性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包括:快速、准确地查找和比较文献或资料;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便于管理和分享等。
检索表的制作与使用一、检索表的作用系统生物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项重大贡献。
1. 使某一类群零碎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提供这一类群的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丰富、系统知识;2. 为标本鉴定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专业学者系统分类学研究的工具;●非分类学专业工作者识别他们研究的对象物种的工具;●初学者识别生物、了解其特征的重要指导;学生使用检索表鉴定标本时,必须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和讨论,才能达到正确的结果。
对这一物种的名称、形态特征都会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和记忆。
二、制作检索表时应遵循的原则艰巨、费时的工作。
收集这一类群所有成员的标本以及描述它们的文献;认真研究、分析、比较,从中选出若干对可靠的对立特征,供制作检索表时使用。
在制作检索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文字简洁细心选择对立的特征,使用互相对立的若干组对句;以电报式文体,用简洁、朴实、直接的语言对该类群成员进行描述;简单明了,能说明差别即可,不应全面概述。
2.陈述明了每组对句第一个句子应为肯定性陈述;第二个句子则为针对第一个句子所陈述的特征的否定性陈述;而且在否定性陈述之后,不应又加上其他肯定性特征陈述。
3.配以必要的插图可使文字描述大为简化;可达到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明了的效果,使检索过程变得容易;只要注意比例,绘制简单轮廓图,不必画出许多无关细节。
4.对比明确关于对立特征的描述,不能使用一些简单、模棱两可的形容词,如:“明显”与“不明显”,“发达’与“不发达”,“长”与“短”,“多”与“少”、“大”与“小”,“粗”与“细”以及“色深”与“色浅”,甚至“较”与“较不”等等。
必须用明确的字眼,即具有对比性,以便于使用者判断。
如:“有”与“无”,“黑色”与“白色”等;也可使用明确的数字,如:“多于8枚”与“少于5枚”,“超过4毫米”与“小于2毫米”;必要时还可选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衡量对比的标准,例如:“触角为头长的4倍”“翅长,超过腹部末端”与“翅短,不达腹部末端”等。
一、实例检索表编制:编制玉兰、含笑、荷花玉兰、鹅掌楸、樟树、华东楠6个树种的定距式检索表。
1、玉兰 Magnolia denudata2、含笑 Michelia figo3、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4、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5、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6、华东楠Machilus leptophylla二、检索表编制植物分类检索表1、检索表的编制原理:检索表,英语称“key”,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k)的二歧分类原则来编写的,即是说,对一群植物,选取某一个或几个性状,根据是与否,上与下,这样与那样,将该群植物分成相对的2支,然后又分别对其中的每支用别的一个或几个性状分成2支……,直至分到所要求的分类单位为止,最后把分的过程和所用的性状,按一定的格式排列出来就成了检索表。
2、检索表的种类:按分类等级分:有分科检索表、分属检索表、分种检索表等,分别用于鉴定科、属、种,所用的特征也分别为科、属、种的特征。
一般植物分类文献中均有此3种检索表。
也有将某一地区的植物不按科、属系统而编制成的地区植物检索表,还有运用树木冬季形态编制的树木冬态检索表等。
按排列的格式分,最常见的是定距检索表,此外还有平行检索表和连续检索表。
现以杉科的杉木、柳杉、落羽杉、池杉、水杉为例,按排列的格式列出3种检索表如下:定距检索表1. 常绿乔木。
2. 小枝平展;叶线状披针形,在侧枝上扭转成2列;雄球花簇生枝顶;球果种鳞小,苞鳞大,每种鳞具3枚种子………………………………………………………………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2. 小枝下垂;叶钻形,先端内弯,在小枝上排成5行;雄球花单生叶腋;球果种鳞大,苞鳞小,每种鳞具2枚种子…………………………………………………………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1. 落叶乔木。
3. 小枝、叶、球花、种鳞均螺旋状互生。
1.给以下的十种植物写两种检索表1草本2平行脉……………………小麦2网状脉3合瓣花……………………向日葵3离瓣花4花辐射对称5双悬果………………胡萝卜5角果……………………油菜4花两侧对称………………花生1木本6单性花7蓇葖果……………………梧桐7 瘦果……………………无花果6两性花8常绿……………………荔枝8落叶9梨果………………苹果9核果………………桃2.检索表怎么做例3 在实验台上提供金龟子、蟋蟀、菜粉蝶、胡蜂四种昆虫的标本,试根据其特征编制分目检索表。
析进行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翅、触角、口器的类型和足的特点。
因此先要仔细分析4种昆虫的主要区别特征,列表如下:根据上表中4种昆虫的特征,按照二歧式原则,从翅→触角→口器的顺序,编制昆虫纲4个目的检索表,以等距式检索表为例:1.前翅革质或角质,后翅为膜质 (2)2.前翅角质,翅脉不明显,鳃状触角…………………………金龟子(鞘翅目)2.前翅革质,翅脉明显,丝状触角………………………………蟋蟀(直翅目)1.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 (3)3.翅脉复杂呈网状,棒状触角,虹吸式口器………………菜粉蝶(鳞翅目)3.翅脉简单,不呈网状,膝状触角,嚼吸式口器……………胡蜂(膜翅目)仅供参考欢迎采纳希望帮到你3.求助:怎么编写检索表检索表看着复杂,其实最简单的说,就是把混在一起的生物区别开来,找出他们之间最典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怎样写检索式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信息检索或情报检索,是指将文献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取出所需特定信息的整个过程。
它的全名为信息存储与检索。
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或检索只是名称的后一半,或是"狭义"的信息检索。
潜蝇和果蝇检索表
对于制作潜蝇和果蝇检索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收集样本
获取潜蝇和果蝇样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捕捉,或者从实验室等来源获取。
尽可能收集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的样本,以便更全面地检索和识别。
2. 形态观察
仔细观察收集到的样本,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如体长、翅膀形状、腿的长度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用的信息。
3. 分类整理
根据形态特征,将潜蝇和果蝇分开整理,按照物种或亚种进行分类,并标注名称。
4. 制作检索表
以潜蝇和果蝇为分类目录,按照形态特征制作检索表,如下:
果蝇:
a. 翅膀有纹理→ 1
b. 翅膀无纹理,有黑色纵条→ 2
潜蝇:
1. 头部有角状突起→ 2
2. 头部无角状突起,翅膀黑褐色→ 猪圈潜蝇
3. 头部无角状突起,翅膀褐色→ 蛙潜蝇
根据上述检索表,可以通过观察样本的形态特征逐步确定物种和亚种,得到可靠的分类结果。
编写10种植物检索表简单植物检索表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用于方便地寻找特定植物。
它通常由一系列特定植物的属性或特征来组成,用于分类和分辨各种植物。
当你需要在园林、公园或自然环境中寻找一种植物时,这种表格可以很好地指导你。
下面将为您介绍10种编写植物检索表的简单方法。
1. 根据科目分组:按照植物所属的科目为每一组进行分组。
例如:以百合科为一个分组,所有百合科的植物进行归类。
2. 根据颜色分组:按照植物花的颜色为每一组进行分组。
例如:分别列出红色、蓝色、黄色、紫色等花色的植物。
3. 根据生长环境分组:按照植物生长环境为每一组进行分组。
例如:分别列出光照充足、阴凉、湿润、干旱等生长环境的植物。
4. 根据习性分组:根据植物的特定习性来分组。
例如: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植物、爬行植物等。
5. 根据使用目的分组:按照植物的具体用途进行分类。
例如:列出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
6. 根据地理位置分组:根据植物在特定地理位置生长的习惯来进行分组。
例如:南方植物、北方植物等。
7. 根据果实形状分组:当有部分植物被用于美食或药用时,可以根据其果实形状来分类。
例如:果实为圆形、梨形、葡萄状等。
8. 根据植物高度分组:根据植物高度进行分类。
例如:高超过2米、低于2米等。
9. 根据花期分组:根据植物花期的不同将其分组。
例如:早春开花、夏季开花等。
10. 根据叶形分组:根据植物叶形进行分类。
例如:叶片呈心形、长条形、线性等。
总的来说,编写植物检索表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需要了解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归类方法,就可以快速的创建出一份有用的植物检索表。
有了植物检索表,我们就可以更加快速轻松地寻找到所需的植物,更好地了解咱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式分类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分类阶元的鉴定。
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
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昆虫分类,必须熟练掌握检索表的制作和使用。
检索表的形式,常用的有双项式、单项式(连续式)和包孕式(退格式)三种,其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
现以弹尾目、缨尾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6目昆虫为例,说明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首先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6个目的主要特征,供制作时选择使用:[1]制作双项式检索表如下:1.无翅 (2)有翅 (3)2.腹末有跳器…………………………………………………………………弹尾目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3.口器咀嚼式 (4)口器刺吸式 (5)4.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5.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双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天包含两项对应的特征,所鉴定的对象符合哪一项,就按哪一项所指示的条数继续向下检索,直至检索到其名称为止,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减1.[2]制作单项式检索表如下:1(4) 无翅2(3) 腹末有跳器……………………………………………………………弹尾目3(2) 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4(1) 有翅5(8) 口器咀嚼式6(7) 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7(6) 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8(5) 口器刺吸式9(10)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10(9) 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单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条仅含一项,与其后所指示的特征向对应,所鉴定的对象若符合,就继续向下检索,若不符合,就检索其后号中的序号.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2倍减2.[3]制作包孕式检索表如下:A.无翅B.腹末有跳器…………………………………………………………………弹尾目BS.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AA.有翅B.口器咀嚼式C.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CC.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BB.口器刺吸式C.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CC.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包孕式检索表一般仅在包含种类数较少时应用,且具有层次清晰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