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1 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3.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来源和意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漫画、图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法律法规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侵害自己权益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来源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如何在这些保护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教学难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以便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播放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吗?这些保护的来源和意义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3.2课的内容。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可能会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法律法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案例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这些保护的意义。
3.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讲解和解答,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4.实践演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第13.1课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一、选择题1.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予以明确规定并进行保护。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来看,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①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够成熟②家庭、学校教育存在失误③社会风气不好④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国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从未成年人角度看,是因为()①社会上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利益的现象②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够成熟③未成年人是“中国梦”的实现者④未成年人易受外界不良影响和侵害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3.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象是()A.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B.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农村儿童C.有残疾的儿童D.已满18周岁的在校高中生4.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我国立法已经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
制定这一法律体系的原因是()①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弱②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③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④社会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6.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修改后的《守则》删除了旧版中的“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该举措表明()A.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中小学生无关B.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应该受到无任何约束的保护C.国家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D.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以达到最优化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
下列选项中涉及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是()①预防未成人犯罪法②选举法③义务教育法④继承法⑤刑法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A. ①②③④B. ①④⑤⑥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⑤8.对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的行动有利于()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②净化社会风气③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9.(2023·湖北黄冈)2023年8月,全国禁毒办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23~2023)》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第一章:认识特殊保护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保护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需要特殊保护。
1.2 教学内容:介绍特殊保护的概念和种类,如未成年人保护、妇女保护、老年人保护等。
讨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例如保护弱者、促进社会公平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特殊保护的短片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特殊保护的理解和经历。
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2.2 教学内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易受伤害等。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妇女保护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妇女保护的必要性。
让学生知道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3.2 教学内容:介绍妇女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
讲解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妇女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老年人保护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4.2 教学内容:介绍老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老年人易受忽视、生活质量下降等。
讲解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老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特殊需求人群保护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初一政治下册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教案2018-12-02一、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名称,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2、能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现象和行为。
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未成年人深深的、浓浓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白纸做准备)同学们,请先阅读两则材料进行思考后回答问题:材料一:2002年9月29日,我国公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于是2005年11月15日实施。
其第9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围环境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媒体显示)材料二:2004年1月,我国下发了2004年第2号文件:开展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施的专项治理。
该通知明确规定:网吧自设立以来,两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责令停业整顿;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情节严重或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媒体显示)1、为什么不得在中、小学校园周围环境200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媒体显示)2、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处罚?(媒体显示)从刚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网上的不良影响太多。
例如:网络游戏、恐怖、暴力等有害信息,会影响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附近地方设立网吧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国家之所以这样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
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四种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共同探讨的课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1《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1》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规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提高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3.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便于进行情景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结合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13.1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年新编)《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培养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P37“社会新闻点击”谈谈上述事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影响。
总结归纳:正因如此,要给予成年人特殊保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活动一:阅读材料,深入思考、阅读P36:童工现象2、思考:非法使用童工有什么危害?要解决童工现象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总结归纳:这充分说明未成年享有特殊保护。
同事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关爱未成年人,保障他们的各项权利,只有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有效解决童工现象。
活动二:回顾新闻,引发思考、新闻事件:“南京女童饿死案”2、阅读P38图文,思考:以上举措对未成年人成长有何意义?总结归纳:由此案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撑起了一把法律保护伞,我们未成年人收到法律特殊保护活动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阅读P39图片思考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能切身体会到哪些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举例说明总结归纳: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活动四:学以致用、阅读P39下方材料,互相讨论:你认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支持小王诉求吗?说说理由。
2、查阅资料,完成P40下方表格。
本课小结:略。
第2课时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特珠关爱。
2.培养学生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
3.增强敢于、善于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1.正确认识并区分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
2.能够正确判断、分析法律现象,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知识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杜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认真预习教材,调查、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案例素材。
2.准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闻点击:多媒体播放视频《北京大兴摔童案》说一说: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目的是通过观看新闻事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说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特珠保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的兴趣。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环节一:寻关爱,感悟幸福小明的一天“丁铃铃……”闹钟响了。
小明赶紧起床,妈妈的早餐早已准备好了,鸡蛋、牛奶……丰富又有营养。
小明快速地吃着早饭,妈妈关切地说:”小明,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路上要注意安全……”交流感悟:(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保护?(2)请你再列举几个家庭生活的场景,说说你对家庭保护的感悟。
多媒体展示“家庭保护的定义和内容”教师归纳:家是爱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良好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无尽的关爱。
对父母要心怀感恩,要自觉履行赡养的义务。
进入校园,小明看到了学校公告栏里张贴着“关于校园应急疏散演练”的通知;来到教室,班长发给他一张第二课堂申请表,邀请他参加学校的篮球兴趣小组。
交流感悟:(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保护?(2)校园里还有哪些方面能体现学校保护内容?多媒体展示“学校保护的含义和内容”教师归纳:学校是我们受教育的基地,学校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