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霍金』金展鹏轮椅上展翅高飞的院士
- 格式:pdf
- 大小:705.09 KB
- 文档页数:2
霍金励志故事之轮椅上的勇士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除此之外,他更是一个坐在轮椅上与命运挑战的勇士。
书堆中长大的天才寒风凌冽,法兰克左手拿着试管,快步走向窗口,把窗户又查看一遍。
天气太冷了,他把四个角落都给按严实了。
窗外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到不远处战争的气息,在死亡的恐怖笼罩下,一阵婴儿的啼哭,打破了这寒冷而凝固了的空气。
这天是1942年1月8日。
斯蒂芬·威廉·霍金就出生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那年61岁的爱因斯坦正完成《科学和宗教》等一系列科学论文,正准备到苏联参加犹太人组织的活动。
也许是太忙的缘故,这位科学巨匠并没能预感到他接班人的出生。
小霍金给法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但麻烦事也不少。
带小孩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比写医学理论可复杂多了,尽管伊莎贝尔在众领域颇有研究,但为了做个出色的妈妈,她还是要恶补很多婴幼儿的护理常识。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霍金也一天天长大,偶尔还会做几个鬼脸来逗父母开心。
一晃几年过去了,弹指间,小霍金能走路说话了,但奇怪的是,他和别的小孩不同,常常望着书架上的书默默发一阵子呆,这比玩玩具更有吸引力。
于是父母决定给他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并希望儿子能越过自己。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父母的共性,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各国皆是如此。
后来,霍金有了个妹妹,父母又领养了个弟弟。
从此,霍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人了,比起和同伴玩耍,他更愿意照顾弟弟妹妹。
很快霍金到了学习的年龄了,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小孩一样,只是他房间里的书比别的孩子多得多,他的学业出众,一路直上,终于如愿进了牛津大学。
这是他父母最想看到的结果,也是霍金多年努力的结果。
进入大学后,霍金的父母每每聊天都会不时地讨论到他的就业问题。
霍金自己对此却并不在意,他对未来考虑的并不多,和大多数同年龄段的同学一样,处于迷茫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他的未来,对学术论文也不太花时间。
轮椅上的天才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1942年1月8日,史蒂芬•霍金出生于英国牛津。
1959年,17岁的霍金进入牛津大学读书。
不幸的是,在牛津的最后一年,他发现自己的行动越来越笨拙,经常无缘无故地从楼梯上摔下来,差一点因此失去记忆。
1963年,医生诊断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的霍金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索硬化”,并宣判说,这个21岁的青年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霍金的身体状况确实越来越糟糕,他渐渐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在1985年因肺炎造成的手术中,他甚至失去了讲话的能力——在一段时间中,他飞驰的思想只能封闭在自己的大脑中,无法与人交流。
所幸的是,科技的发达最终使他得以借助电脑和语言合成器,重新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能够在众人面前演讲。
他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
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
平常,他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写作则是以平均一分钟输入10个单词的“慢”速度进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霍金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还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1965年,霍金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75年,教皇在梵蒂冈步下圣坛,将嘉奖“有杰出成就的年轻科学家”的勋章授与霍金,而教皇的前任在多年前曾经严酷地迫害过布鲁诺、伽利略;1985年,霍金被世界上最古老的学术组织——英国皇家学会——吸纳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1989年,霍金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着牛顿曾经就位多年来的教职,被世界公认为是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是对20世纪人类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
霍金最为有名的科研成果是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
1991年1月,他在剑桥大学作了一次题为《宇宙的未来》的演讲,大胆提出了在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及天文学范畴内的一种假说。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现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和“试验课本”均选用了这篇演讲稿。
《轮椅上的霍金》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轮椅上的霍金》,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轮椅上的霍金》,这本书,我觉得这篇文章里的霍金是一个对命运不低头的人,但可惜的是霍金在1963年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了,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1985年的时候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他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
我听了之后很伤心,很难过。
想想还有不屈不挠的张海迪,她在五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学校的大门,可是她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学中学,他还自学了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硕士可是霍金他不能看书,医生曾诊断过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2年,但她一直顽强的活了下来。
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这种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吗?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往往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受挫,甚至往往一蹶不振。
我们有比霍金、张海迪更优越的身体条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的学习,好好的生活吗?愿我们都能真正地向霍金学习,学习他勤于思考的习惯,更要学习他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讲写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然而,他撰写的科学巨著《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的史蒂芬。
霍金。
命运对霍金特被残酷,他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会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瘫痪了40年的霍金在病魔的折磨下,依然顽强的进行科学探索。
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感染了人们。
我感受到了霍金被病魔残酷折磨的痛苦,但他坦然地面对现实,而不惧怕病魔,更加紧进行科学探索,他的思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出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出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很谦虚,一点儿都不骄傲。
霍金太伟大了!他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他做出了比常人更大的成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的学习!现在,我们虽然是正常人,但却没有有感顽强的人格力量,在各个方面都没有能力做一个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轮椅上的巨人】霍金——我的手指还能动---如果人生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霍金的名言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3.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4.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5.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霍金的言论霍金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一起看看他的言论会有何不同凡响吧。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5.活着就有希望。
6.时间有没有尽头?7.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8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9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0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11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12“爱因斯坦错了-----他说‘上帝不玩骰子’。
【爱国奋斗中南人】金展鹏:斯逢盛世奋斗当时来源:新闻中心点击次数:1634次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0日作者:刘瑞扬刘原君杨甲科金展鹏,材料科学专家,“金氏相图测定法”发明人,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金展鹏被称为“中国的霍金”。
疾病剥夺了他四肢的自由活动,却从未停止他教书育人的“脚步”。
1998 年获宝钢教育奖一等奖。
2003年被评为湖南十大新闻人物。
2007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9年获“湖南省师德标兵”称号。
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现已培养博士、硕士50多名。
“中国金”的问世清澈明净的荔江畔,坐落着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荔浦。
1938年,金展鹏出生于此。
不幸的是,在他的童年时期,日军战火肆虐,侵袭了这个美丽的古城。
无数个奔波流离的日夜让金展鹏意识到国家与个人是如此密不可分,“只有祖国强大了,个人才不会被欺负。
”197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经老师黄培云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相图计算及其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
金展鹏异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空闲时间也不放过。
“那个时候就觉得,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金展鹏感到既忙碌又紧张。
当时,学院在每个周末都会放电影,而他的身影却依旧活跃在实验室,因为此时是实验设备最闲的时候。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竟在电梯里被困了一个通宵。
金展鹏的付出与汗水也换来了自己科研方面的成绩。
当时,德国科学家做材料实验,用了52个试样,都没有得到一个想要的相图,而金展鹏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相结合,首创了在一个试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即“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数量级地提高了构建相图的效率。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读《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我若有所悟。
这段话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的心间。
《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主要讲的是:"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事业,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最终,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霍金,他身残志坚、宽容大度、懂得感恩、开朗乐观……他的优点多得数不胜数。
"卢伽雷氏症",面对这样可怕的病魔,他没有低头叹息、悲观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昂头挺胸,正视现实,勇敢地挑战命运。
当年轻的女记者莽撞地脱口而出而触及他内心伤痛的话语时,他没有大声呵斥,火冒三丈,而是面带微笑,用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让全场掌声雷动,令在场人为之倾倒。
霍金,不仅是一个生活强者,还是一个非凡的物理天才。
他撰写了科学着作《时间简史》,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模型,被选为最年轻的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科学讲座的教授。
霍金的一生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
霍金,他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都能做到不屈不挠、开朗乐观、宽容大度……我们呢?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伙伴们闹得不可开交,导致不欢而散的结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可说是众所周知,但有几人能做到?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我们本应当涌泉相报;然而对于父母,我们是变本加厉的索取。
对于生活中或学习上的小挫折,我们选择的是退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成功总在风雨后,让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浇灌那朵成功之花吧!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往往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是呀,无论是谁,都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
《轮椅上的霍金》给我的启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人称为“宇宙之王”。
课文主要讲了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事迹,赞美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人们对霍金的深深敬仰之情。
从霍金的身上让我懂得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勇敢地向命运挑战,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一切灾难;同时还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
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你爱和爱你的亲人和朋友。
【六年级】轮椅上的霍金作文500字
刚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被题目深深吸引了,学完《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被霍金那种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一个常人不能
想象
的坚强和乐观的心战胜病魔,顽强的学习,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折服了我。
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
可在21岁的时候,霍金不幸患上
了肌肉萎缩症,不久完全瘫痪。
在1985年,他又因肺炎做气管手术,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在病魔的折磨下,他的身体已严重变形,既使这样,霍金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力图
像正常人一样顽强地去生活,去迎接各种各样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史上生命的
奇迹。
当时,医生说霍金只能活2年,可他却一直活了下来。
在霍金病重期间,他没有去
算自己剩余的日子,而是开开心心、开朗乐观地生活,觉得命运是可以挑战的,是他却创
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坚强的活了下来,而且是40年,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由此可见,
霍金这40年将是何等的艰辛啊!
从古至今,逆敬成才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司马迁、张海迪等。
他们为了成才经过多
少的坎坷和磨难,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霍金是逆境成才的典范,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要以霍金为楷模,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都要想到霍金,就不能放弃,要坚
持到底,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向命运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金展鹏轮椅上展翅高飞的“中国霍金”前不久,第二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揭晓,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展鹏的故事让无数国人感动。
世界瞩目的“中国金”200多年前,一块铁陨石被切成试片,抛光腐刻后,涂上油墨,敷上纸张,轻施压力,一张清晰的几何图形便呈现出来了。
这就是早期的相图,也是金相学的发端。
通俗而言,“相图”是材料科学工作者设计的索骥图,相图能从理论上解决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设计出性能最好的材料,作为“金氏相图测定法”的创立者,金展鹏在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从而使他享誉国内外。
学金相学专业的他说,相图是金相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进行材料研究和开发的有用工具。
金展鹏1955年从广西荔浦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1960年大学毕业,他对金相学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母校任教。
197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经老师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在瑞典,他有“以1胜52”的美谈。
当时,德国科学家做材料试验,用了52个式样,都没有得到一个想要的相图,而金展鹏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在一个式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德国科学家的难题。
这就是他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这个方法就是后来的测定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
1981年,金展鹏回到祖国。
从飞机上下来,他搬下整整8大箱学术资料。
为了节省空间,他的生活用品一件也没能带回来。
轮椅上展翅高飞的院士生于1936年的金展鹏,是在花甲之年患病的。
1998年春节后的一天,他应邀去作一个学术报告,刚走出家门,便觉步履沉重。
在医院一梦醒来,发现自己除了脖子还能动,四肢已失去知觉。
金展鹏四肢瘫痪,只有脖子还算灵活,由于肌肉萎缩,手指已严重变形。
从此,他的全部生活只有两种姿态――躺或坐。
前几年,每周六他都要坐着轮椅去给学生们上课。
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把课安排在草地上进行。
轮椅上的霍金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他的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地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
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
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
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他的办公室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主人正在睡觉。
”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愿被外人打扰。
此时他一定坐在这间有着高高天花板的舒适小屋里,安静地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
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
每天下午4点,他会在护士的帮助下与研究生们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