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的长寿秘诀
- 格式:pdf
- 大小:551.58 KB
- 文档页数:2
马寅初长寿之法马寅初先生,浙江山嵊浦口人,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享年101岁。
马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为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遭到了一场错误批判,接着又受到了一些很不公正的待遇。
他在几十年的逆境中,为何能保持健康并达到高龄呢?1.心胸豁达,遇事冷静客观。
他对周围的同志、学生和家人从不呵斥、发脾气,总以一种亲切的态度关心爱护、耐心教育。
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别人。
”他一生做到了“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生命不息,锻炼不止。
马老对体育锻炼十分重视,从十几岁开始,从未间断。
他喜欢的运动有太极拳、太极剑、骑马、游泳、爬山、跑步等,但他选择的坚持时间最长的、收效最大的项目是热、冷水浴。
他每天晚上就寝前洗浴一次,先进热水盆里洗,泡15分钟后出浴,过三四分钟后再进冷水盆里洗一下,用冷水淋浴或用冷水浇也行。
3.生活规律,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他每天按时工作、锻炼和休息。
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从不吃零食,也不吃补品。
在吃食上从不挑拣,从不讲究,只是吃牛奶这一点很提倡。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吃热汤热饭。
每顿饭吃到八、九分饱就停筷。
4.生病时要有与疾病做顽强斗争的毅力和信心。
他91岁高龄时做了直肠癌手术,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马老的养生要诀,有五句话:“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苛无他故,必活百年。
”马老生活很有规律,几十年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化,他都遵循不变。
该吃饭时吃饭,该沐浴时沐浴,该锻炼身体时就锻炼身体。
他的生活规律不变,不仅在顺境中如此,在逆境中也是如此。
马老说:“光明的信仰,钢铁的意志,大海的胸怀,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基因。
”又说:“真诚、爽直的人,便极少有内疚、阴郁的折磨。
”真诚、爽直的秉性,有力地促使马老长寿。
马老“吃食素淡”,是对他简单食谱的概括。
他每天粗茶淡饭,极少荤腥。
马老尤其爱吃燕麦粥,每天早餐必备。
做起来也简单,把50克燕麦片放入250克开水中,冲泡2分钟即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心胸开阔经济学泰斗马寅初活100高寿秘诀
导语: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如何长寿?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下面小编告诉你我国经济学家泰斗100高龄马寅初长寿秘诀,赶快到下文看看吧。
目录:
第一章:心胸开阔经济学泰斗马寅初活100高寿秘诀
第二章:每天垫垫脚尖有益于健康长寿
第三章:延年益寿9步法养宠物能增寿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如何长寿?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下面小编告诉你我国经济学家泰斗100高龄马寅初长寿秘诀,赶快到下文看看吧。
名人养生: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
我国经济学泰斗马寅初,1982年以100岁的高寿逝世。
他一生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竟如此健康长寿,有什么经验呢?
第一,坚持锻炼。
马寅初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放弃。
他年轻时,喜爱的运动很多。
年纪大了,减少了一些项目,但是总能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第二,交换洗冷热水澡。
马寅初家里的浴室,专门装了冷热水管,每天交替淋浴,可使血管一张一弛、热胀冷缩,保持了弹性,这对维持血压正常,防止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好处的。
他通过交换洗冷热水澡,到了七八十岁时,血压还跟年轻人一样。
第三,多吃水果蔬菜。
马寅初长期以来,一直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他还有一个习惯,
生活常识分享。
马寅初的长寿之道文/王厚明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虽然人生坎坷、命运多舛,但性情爽直,热爱运动,有着独特的长寿之道 。
马寅初襟怀坦荡,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虽受了不少身心之苦,但从不多愁善感、阴沉抑郁,对周围的同志、学生和家人从不呵斥、发脾气。
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别人。
”在日常生活和事务中,他心胸豁达,凡事想得开,置烦恼于身外,常以一副对联自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马寅初的生活很有规律,饮食也很节制,既不偏食,也不暴饮暴食,不吃热汤热饭,也不爱烟酒。
马寅初曾对养生之道做过这样的总结:“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苛无他故,必活百年。
”他认为:“光明的信仰,钢铁的意志,大海的胸怀,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基因。
”直言“真诚、爽直的人,便极少有内疚、阴郁的折磨”。
虽然他人生坎坷,但他并没有消沉颓废,反而更热爱生活、珍视健康。
谈及自己的养生经验时,马寅初说:“对我身体益处最大的就是冷热水浴和爬山两项。
”在耶鲁求学时,马寅初曾得到一位美国老人传教“冷热水浴”:先洗一刻钟的热水澡,让周身经络通畅。
然后擦干身体,休息数分钟,再迅速进行几分钟的冷水浴。
因为热水洗澡有利于排污,冷浴能使血管收缩提高弹性,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肌体免疫力。
马寅初按此法坚持冷热水浴几十年,即便去农村考察,他也带着木盆,用泼冷水的办法来代替冷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图/视觉中国)可爬,他就用爬楼梯来代替。
担任北大校长时,北大西迁到海淀之后,他几乎天天爬万寿山,甚至觉得只爬一次不过瘾,往往上下爬个三四遍。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马寅初养成了跑步的习惯。
他不分寒暑坚持跑步锻炼,每天要跑六七千步。
他经常在衣袋里放一些蚕豆,每跑完一定距离,就把蚕豆转移到另一个衣袋里,直到原来的衣袋空了才停下来休息。
除了热冷水浴、爬山和跑步,马寅初对游泳、太极拳、太极剑、骑马等体育运动也很感兴趣。
马寅初的养生之道欧阳军我国著名人口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生于1882年,1982年去世,终年101岁。
他是我国寿命最长的学者之一。
马老的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他一生饱经风霜,历尽坎坷,能得长寿,其养生之道值得学习。
冷热浴健身法马老自青年时期开始冷热浴。
每晚睡觉前准备一热一冷两盆水,热水温度在38~44摄氏度,冷水温度在10~16摄氏度。
洗浴时,先在热水盆中坐15分钟,然后擦干身体,过3~5分钟再坐冷水盆中快速擦洗几分钟(冬天可改用冷水擦身),最后用毛巾把身体擦干擦红,上床睡觉。
这个方法马老坚持了80多年,即使抗战时期在重庆被软禁时,也每天坚持。
马老认为,用热水洗澡,全身毛孔张开,体内废物随着汗水排出,还可使血液畅通,加速新陈代谢;热冷交替,使全身血管一张一缩,保持弹性,可防止血管硬化。
生命不息锻炼不止马老很喜欢游泳。
杭州的浴场、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前苏联的黑海,都出现过他搏水击浪的身影。
登山也是马老非常喜爱的活动。
北京的香山、景山,杭州的北高峰、桃源岭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香山主峰海拔557米,山势陡,山路崎岖,有“鬼见愁”之称。
70多岁的马老初登“鬼见愁”时健步如飞,呼吸均匀,中年的儿子也赶不上他。
年近80岁时,他又一次以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鬼见愁”。
散步也是马老一直坚持的运动。
他每天早晨都要在院子里跑步50圈,每圈60米,相当于3公里的路程。
87岁那年,他的一条腿瘫痪了,不宜外出活动,他就挂着拐杖用一条腿锻炼走路,一日三次,总要走上几千步才肯罢休。
后来连拄拐杖也不行了,他就用手扶着茶几,慢慢挪动转圈。
马老91岁时患了直肠癌。
当时医学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年过八十的老人不能动手术。
马老坚持要手术,最后征得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手术获得了成功。
术后,马老的双腿瘫痪,但他仍不忘锻炼,坐着手推车在院子里转。
科学家认为,长寿与遗传基因有关。
但是芬兰科学家进行的调查表明,对于长寿,运动比遗传基因更重要。
马寅初长寿百岁有绝招作者:曾庆佩陈尉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07期马寅初是中国计划生育史的开创性人物。
早在1957年7月,他就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出了关于节制人口问题的提案,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1993年8月,在马寅初去世十年后,他被授予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马寅初一生饱经风霜,坎坎坷坷,却能长寿百岁,他到底有哪些长寿秘诀呢?从容淡定,乐观开朗无论是在抗战时期痛斥四大家族,还是在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他都是襟怀坦荡,敢怒敢言。
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错误批判,他诙谐地说:“对我泼冷水,是我最欢迎的!使我获得了一个冷静的头脑,很适宜于做科学研究工作。
” 由此可见马老坚忍不拔、斗志昂扬的精神。
他一生做到了“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无论是当年被打成右派,被撤了大学校长职务,还是后来的平反及荣誉,他都处之泰然。
他对周围的同志、学生和家人从不呵斥、发脾气,总是以亲切的态度关心爱护、耐心教育。
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别人。
”马老能活到百岁高龄,正好证实了美国医学教授威迪安特的研究结论:“古今长寿皆从容。
”生命不息,锻炼不止马老历来重视体育锻炼,他喜欢的运动有太极拳、太极剑、骑马、游泳、爬山、跑步等。
从十几岁开始,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间断。
他在美国哥伦比亚留学时,养成了爬山锻炼的好习惯。
上世纪40年代,他被国民党软禁在重庆歌乐山,仍每天一路小跑,攀登到歌乐山主峰的云顶寺做体操,上下往返10多里路。
50年代,马老兼任许多重要职务,工作繁忙,但每到一地,他都首先打听附近的地势山脉,以便每天早起爬山锻炼。
年过古稀后,马老就在自家的院子里遛达,每日坚持走3 000米,还特意用一个小本子记录走过的圈数。
马寅初的五个长寿秘诀马寅初的五个长寿秘诀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
同时,马老还是一位活到了101岁的老寿星。
马老一生饱经风霜,坎坎坷坷,却能活过百岁,他到底有哪些长寿秘诀呢?1、从容淡定乐观开朗无论是在抗战时期痛斥四大家族,还是在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他都是胸怀坦荡,敢怒敢言。
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错误批判,他诙谐地说:“对我泼冷水,是我最欢迎的!使我获得了一个冷静的头脑,很适宜于做科学研究工作。
”由此可见马老坚韧不拔、斗志昂扬的精神。
马老能活到百岁高龄,正好证实了美国医学教授威迪安特的研究结论:“古今长寿皆从容。
”2、生命不息锻炼不止马老历来重视体育锻炼,他喜欢的运动有太极拳、太极剑、骑马、游泳、爬山、跑步等。
从十几岁开始,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间断。
他在美国哥伦比亚留学时,养成了爬山锻炼的好习惯。
87岁高龄时,马老右腿突然瘫痪,就在房间里双手扶着茶几,步履艰难地转上几百圈,地板上被拖出一条很宽的痕迹。
后来,他的左腿也瘫痪了,便坐在轮椅上活动两上肢。
有一次外面下着细雨,护理人员未推他外出。
他呼喊着要出去:“下点小雨算什么,大风大雨也要锻炼。
”3、生活规律饮食素淡马老生活很有规律,每天都按时工作、锻炼和休息。
他每天早晨必食燕麦粥,将50克燕麦片放入250克开水中,煮两分钟,再冲一个鸡蛋花,慢慢吃下。
此外,马老还一直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甚至每周有两天以水果代餐。
4、热冷交浴运动血管马老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时,一位93岁的老医生教给他独特的健身方法:每晚就寝前,先用热水洗浴,水温以身体能耐受为宜,并在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冷水淋浴或浸泡,冷水温度一般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
如此一冷一热,全身血管一张一缩,锻炼了血管弹性,预防和推迟了动脉硬化。
马老觉得此法很有道理,便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七八十岁时血压仍与年轻人一样。
此外,马老还自行按摩,早上以按摩面部为主,晚上以按摩胸部为主,借以推动血液循环。
马寅初:坦然是我的长寿药作者:项力来源:《祝您健康》 2011年第11期马寅初出生于浙江省嵊县浦口镇一个酿酒作坊主家庭。
因本姓马,又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乡间就此盛传:“五马齐全,必定非凡。
”他后来还真的成了一个“非同凡响”的人。
立志进取为报国马寅初自幼性格倔强,立志进取用以报效国家。
其父本想让他在自家的酿酒作坊里学习经营之道,而他却一心要读书。
新中国成立后,马先生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也担任过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国外汇兑》、《中国关税问题》、《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经济学概论》等。
1957年,他发表了石破天惊的《新人口论》。
马先生那刚正不阿的秉性决定了他不愿讲假话。
在他年近八十高龄之时,维护真理之雄风仍不减当年,他舌战群儒,毫不怯场。
他恪守的名言是:“碎身粉骨不可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一生常作“狮子吼”马先生曾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立法院议员,他经常发表与当时政策不协调的声音。
1940年他到陆军大学演讲抗战财政问题,说道: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上下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但现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不出钱、不出力,还囤积居奇发国难财。
马先生说到这里,更公开点名,他把“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称之为“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还说“必须把孔祥熙、宋子文撤职,把他们不义的家财拿出来充作抗战经费”。
孔、宋都是蒋介石一帮的人,当时位居高官。
因为马先生的这些言论,当局就以“立法议员外出考察”名义暗地将马先生幽禁在贵州的山沟里,后经各界人士的营救及美国总统特使的要求,马先生才在1942年8月20日被释放。
《新人口论》的遭遇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解放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为601938035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到1300万人,增殖率为20‰。
名人养生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 大家对于马寅初了解吗?他是一位活到100岁高寿的名人,他一生的功绩也是非常多的,每天都是非常的劳累,但是他依然活到了100岁,这有什么秘方呢?马寅初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位名人吧。
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马寅初是我国的马寅初,他也是一位高寿的人,一直活到100岁,他的一生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也是非常的坎坷的,但是依然能够健康长寿,这有什么秘诀呢?第一,坚持锻炼马寅初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放弃。
他年轻时,喜爱的运动很多。
年纪大了,减少了一些项目,但是总能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第二,交换洗冷热水澡马寅初家里的浴室,专门装了冷热水管,每天交替淋浴,可使血管一张一弛、热胀冷缩,保持了弹性,这对维持血压正常,防止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好处的。
他通过交换洗冷热水澡,到了七八十岁时,血压还跟年轻人一样。
第三,多吃水果蔬菜马寅初一直都喜欢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个星期中有两天都是吃水果来代替吃饭的,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的特别,但是它的保健作用却是很大的。
第四,心胸开阔、无私无畏、开朗乐观这一点,在马寅初身上是很突出的。
无论是在重庆痛斥四大家族和蒋介石之流,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之时,他的坦荡襟怀,敢怒敢言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寅初的养生之道冷热水浴马寅初在北洋大学求学时,由于经济比较困难,营养跟不上,再加上课业繁重,身体一直比较虚弱。
到了耶鲁大学后,马寅初决定要好好锻炼身体。
当时,耶鲁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否则学业成绩再好也不能毕业。
马寅初就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一个手段,一有时间就往游泳馆里跑。
渐渐地,他的游泳技巧越来越娴熟,身体素质也逐渐好起来。
此后的数十年中,游泳成了马寅初的一项爱好。
无论是度假还是出访,他总不忘抽出时间到当地的游泳胜地去“体验”一下。
冷热交替洗澡强身锻炼体魄防止老化作者:华沙来源:《金色年代》2013年第04期用冷热水交替洗浴、浸泡身体的方法称为“冷热水交替浴”。
冷热水浴有较强的锻炼身体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等具有很强的功效。
它是“冷热水效应”在人的生理上的体现运用,是养生的科学方法。
马寅初的养生秘诀马寅初青年求学时因经济条件差,营养不佳导致身体一直不好。
他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期间,遇见了一位鹤发童颜的93岁老医生,并得到了他坚持一生的健身法——冷热水浴法。
老医生告诉他具体方法是先用热水洗澡,水温以身体能耐受为限,洗后在热水中泡15分钟。
出浴后用毛巾将身体擦干,三四分钟后再用冷水浸浴或冷水淋浴,令体温与冷水相当。
马寅初身体力行,体质逐渐由弱转强,身体抵抗力大大提高,三年耶鲁大学期间几乎未生过病,后来定居北京,他还特地让水管工在家中的浴室安装冷热水管,坚持每天用冷热水交替洗浴,冰雪天也不除外。
马寅初多难而长寿,后来一直活到101岁,与这一养生法是分不开的。
贴士:长者冷热水浴讲究循序渐进原则平时习惯于洗热水澡的老年人,洗热水浴后,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洗冷水澡,要循序渐进。
先从洗温水澡开始,逐步把水的温度降低,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采用“先热后冷”的长寿洗澡法。
建议先洗热水浴,再洗冷水浴,洗完冷水最好再回到热水中泡一会儿,防止受寒生病。
冷热交替浴原理:热水浴时,毛孔扩大,通过大汗排出体内脏的东西,并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神舒服;一冷一热,使全身血管一扩一缩,锻炼了血管弹性,使之不易硬化,推迟了人的衰老,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温馨提示:哪些人不适宜进行冷热水交替浴?长期体弱多病者有较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较严重皮肤病患者较严重关节炎人群喜剧大师卓别林和冷水浴卓别林年轻时有哮喘病,吃了不少药都不能根治。
后来他听说冷水浴对哮喘病有很好的疗效,就开始坚持冷水浴。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根治了哮喘病。
直到晚年,卓别林依旧坚持把洗冷水浴当作是强身健体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使他的身体很健康,一直到88岁高龄才去世。
马寅初养生有道孟祥海【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1页(P55)【作者】孟祥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马寅初先生一生历经三个时代,跨越两个世纪,既是教育家,又是经济学家。
1982年5月,以101岁高龄辞世。
马老长寿来自三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是基础。
马老早年练过骑马和游泳,而坚持时间最长,受益最深的是爬山。
抗战期间,他在歌乐山的重庆大学商学院工作,每周回家都要去爬山。
在被蒋介石软禁时,他仍每天爬几百米到山顶锻炼。
解放后在北大任教,他爬香山的鬼见愁峰和万寿山。
1960年被撤职搬回城里住,他爬景山,有时嫌爬一次不过瘾,就多爬几个来回。
而且,他的爬山与常人不同,他要求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爬到。
除爬山外,马老还坚持跑步、散步。
他每天早上在院子里跑50圈,坚持了16年。
87岁时,一条腿不能走路了,爬山跑步都做不到了,他就改为走步。
每天早晨起床后,拄着拐杖,拖着一条不听使唤的腿,艰难地行走五六千步。
再后来,他的两条腿都不能走动了,就请家里人搀扶着或者架着走。
二、热冷水浴是法宝。
马老在美国留学时,从一位90多岁的美国医生那里学来的冷热水浴健身法,坚持了一辈子。
晚上就寝前,先进热水盆洗泡15分钟,然后间隔3~4分钟再到冷水盆洗一下。
马老坚持此法70多年。
他曾多次对人介绍说:“这种洗法有三个好处:一是先用热水洗,毛孔张大,可排出体内的脏物;二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作用旺盛,精神爽快;三是全身血管先因洗热水而扩张,后因洗冷水而收缩,一张一缩,渐有弹性而不会硬化。
”他76岁时在协和医院检查身体,除体重超标外,其他各脏器功能都很正常,血压和30岁的壮年一样标准。
三、心胸开阔是关键。
马老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在重庆痛斥四大家族和蒋介石之流,还是在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进行辩论,他的坦荡襟怀、敢怒敢言的性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马寅初都做的血管操防癌导语:冷热浴被称为“血管操”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大半生经历坎坷却能活到百岁。
这和他科学的心态和生活冷热浴被称为“血管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大半生经历坎坷却能活到百岁。
这和他科学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当年,任大学校长的马老被撤职,当他的儿子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只是“噢”了一声。
数十年后,当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又是"噢"了一声。
这种修养、气度,实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除了心态,马寅初还有一个法宝,就是“血管操”。
他早年在美国读书时,体质孱弱,时常患病。
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有幸结识了一位93岁但仍鹤发童颜的医生。
这位医生告诉马寅初,要想健体强身,洗冷热浴也叫“血管操”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马寅初于是便照此方式热冷水交替洗浴,多年坚持不辍,并深得其益,具体方式如下。
先用热水冲淋全身,再将水温逐渐调至冷水,待洗至差不多时,再将水温调至热水,彻底冲净全身的肥皂泡沫和污垢。
如遇夏季天热,可用冷水再冲一下;而秋凉以后,冷水冲毕,再用热水冲淋。
在医学界,这种“冷热浴”又被称为“血管操”。
我们用冷热水交替沐浴时,每次洗浴先洗热水,热水可以使汗毛孔扩大,流出的汗液可以将体内的污垢排出,另外血管受热扩张后血液得以充分流通,有利于新陈代谢;然后再进行冷水浴,冷水温度一般要和体温接近,冷水使扩张的血管收缩,如此反复热冷刺激血管扩张与收缩,增强了血管的弹性,不至于硬化。
从这以后,马寅初就照此方式热冷水交替洗浴,40多年坚持不辍。
爱登山用“豆子”量步数马寅初的另一个健体之道就是登山。
20世纪40年代,他曾被软禁在重庆歌乐山。
他每日攀登歌乐山的主峰云顶寺,上下往返10多华里,只需60分钟,久而久之在原本无路的山间踏出了一条小径。
小跑步速登山,他80岁以前一直都是这样。
马老过了80岁以后,就不再到远处去登山了,只在京城内的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小练。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
马寅初的长寿之道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及教育家,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生于1882年6月24日,于1982年5月10日去世,享年101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
那么,马老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点:
勤动脑利于长寿。
马老在大学读书时,就勤于钻研,因学业成绩优异被保送留学美国,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1915年回国后,就任北京大学教授。
他曾先后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经济和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坚持写作,笔耕不辍,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勤用脑使他长寿。
登山健身益寿。
马老极喜欢爬山运动。
每到达一地,马老首先打听附近的地理山势,以便早晨爬山选择登山路线。
他在四川时常常爬山,后来到了北京仍坚持爬山,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冷水浴有助长寿。
马老一生坚持冷水浴达70年。
由于长年坚持冷水浴,以至他在76岁时,到协和医院做全面检查,结果除了体重超重外,内脏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很正常,和30岁的年年人差不多,这与他长年坚持冷水浴是分不开的。
体育锻炼不可缺。
马老平时非常重视身体锻炼。
1956年,他的一条腿不幸瘫痪,他每天拄着拐杖,拖着瘫痪的腿坚持行走五六千步。
后来病情严重,拄拐也无法迈步时,他就每天围着茶几转上几百圈,
坚持锻炼了7年。
1972年,两条腿都瘫痪后,他仍以惊人的毅力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进行上肢的锻炼。
五马奇人寅初的长寿秘诀(101岁)五马奇人寅初的长寿秘诀(101岁)五马奇人寅初(101岁)的长寿秘诀“盛世人瑞”马寅初先生,生于清光绪八年五月九日午时,生时适逢马年、马月、马时,又姓马,可谓“五马奇人”。
马寅初先生一生坎坷。
在解放前,因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四大家族”的罪恶行径曾被捕入狱;解放后又屡经浮沉。
可令人惊异的是,他竞活了101岁。
这在居住于大城市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中,可说是罕见的。
探究其长寿之秘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每日做健身“血管操”马老寿臻百岁,与他每日做“血管体操”有密切关系。
马老的血管操做起来颇为简单,即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
或交替盆浴,热水温度为42℃-46℃,冷水温度为16℃-20℃。
做“操”时先冷后热,交替5-10次,每次持续2-3分钟,最后以热水浴结束。
马老说这种血管体操可以达到清洁皮肤、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身心爽快的效果。
医学专家认为,热水洗浴后再用冷水洗浴,全身经过一热一冷的刺激,血管一张一缩,不仅能增进血管的弹力,延缓血管硬化,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患。
另外,用冷水洗浴还能提高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身体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易合并鼻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腺炎、中耳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等疾病,人们称之为“百病之源”。
如果能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就可防止“引狼入室”。
可见,马先生的“血管操”确实是一个长寿健身之妙法。
二、早餐必食燕麦粥马老长寿的另一条重要秘诀,是每天早餐必食燕麦。
燕麦粥的吃法很简单:将50克燕麦片放入250克开水中,煮2分钟即成,再佐以熟鸡蛋1只,长期坚持不懈。
据专家们研究,燕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氨基酸。
其中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含量都比其他粮食高出很多倍。
燕麦还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钙、铁、蛋白质等,这些有效成分对防止老年性疾病具有特殊功能,对防止血脂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调整性腺功能、延缓衰老等功效都极为显著。
强身技术之三:马寅初教授的健身法作者:黄亨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心职业技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寅初教授,由于养生得法,活过了百岁。
马寅初教授有什么养生秘诀呢?马老从青年时期一直到晚年都坚持浴身锻炼,他每天晚上就寝前总要洗浴一次,从未间断。
具体做法是:先用热水洗,水热的程度以身体能够忍受为限度,洗好后就在热水中躺15分钟,然后出浴,用毛巾将身体擦干,这样必定出一身大汗。
过三四分钟,再进行冷水盆浴,用冷水浇,使体温与冷水温度相当。
除此而外马老还常到河湖海中去游泳。
在杭州的浴场、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原苏联的黑海,都曾出现过他搏水击浪的身影。
除浴身锻炼外,马老还非常喜爱登山运动。
北京西郊的香山主峰,海拔557米,山势陡峭,山路崎岖,被人们称为“鬼见愁”,可70多岁的马老初登“鬼见悉”却健步如飞,呼吸均匀,中年的儿子还赶不上他。
在他将近八旬的一个金色的秋天,他又一次以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鬼见愁”。
近90岁时,他双脚近乎瘫痪,便拄着拐杖在庭院里练习走步。
1972年,马老身患直肠癌,91岁时进行了手术治疗,竟神话般地活了下来,成了世界上高龄手术成功的罕见人士。
手术出院后,不能下地活动了,还坐着手推车在庭院里绕圈活动。
可见,马老的一生,是生命不息、锻炼不止的一生。
马老非常注意营养。
喜欢杂粮,从不偏食、不择食。
他食欲旺盛,消化力强,不饮酒,不吸烟,他经常性的饮料就是一杯凉开水。
马老尽管有时身处逆境,历经浩劫,但铁骨铮铮,信念坚定,坚持真理,思想上总是向前看,乐观愉快,终于事业树丰碑,寿命超天年。
强身技术之四:武术大师吴图南的养生法1987年,当人们拜访104岁的吴图南老先生时,发现他依然手不颤抖,思维敏捷,还能背整段古诗古文。
要不是那飘飘美髯,别人很难相信他的真实年龄。
吴老是蒙古族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郁文大学讲师、国立体育专科学校教授。
经济学家们的养生经作者:马寅初来源:《晚晴》2011年第09期中国国现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生于1882年,一生饱经风霜,但却安享百岁高寿,他有些什么长寿秘诀呢?马老常说:“没有健康的身体,工作和学习都谈不上,身体好是一个先决条件。
”他认为,锻炼的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来选择,不要生搬硬套。
马老曾学过太极拳、太极剑,但由于都不爱好,后来就不练了,只保留了太极拳的运气方法,在爬山锻炼中结合运用。
马老坚持时间最长的健身项目是冷热水浴,冷水、热水交替洗,使血管一张一弛,保持弹性。
在饮食上,马老一直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周两天以水果代餐。
薛暮桥生活中装点糊涂薛暮桥先生,一生奋斗在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制建设阶段,他都曾亲身参与设计。
薛老2005年以102岁高寿辞世。
他长寿的秘诀是:生活中的“不明白”和学术上的“明白”。
在许多社交场合,薛老往往记不起人家的名字。
但他对于建国以前部分解放区和建国以来国家各个时期的经济统计数据,却如数家珍。
薛暮桥和孙冶方都是曾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家。
1983年,孙冶方去世,薛暮桥促成设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而当有人提议也设立一个“薛暮桥奖”时,薛老却坚持拒绝了。
很多人认为薛老生活上“不明白”,其实薛老这样的人才是活得明白。
陈岱孙永葆童真陈岱孙先生自1927年哈佛归来,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执教70载,桃李满天下。
岱老逝于1997年,安享98岁高龄,这与他淡泊名利、操守坚贞不无关系。
岱老的寓所在北大燕南园静谧幽深的一角,绿竹掩映,野花飘香,很有情调。
岱老习惯性地坐在靠门的旧沙发上,以悠远和缓的声音与晚辈们娓娓而谈。
聊到年轻时围猎追击野猪的逸事,岱老笑意陶然,竟有孩童般夸耀的神气,身上自有一份童真,让人不禁想起“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句话。
有人问到岱老的“养生秘笈”,岱老言:“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