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Structures_FIN_Package_CastUnitDrawing_Ominaisuudet
- 格式:pdf
- 大小:177.31 KB
- 文档页数:8
tekla structures实例-回复下面我将为您介绍Tekla Structures 的实例,并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为您撰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
[Tekla Structures 实例]Tekla Structures 是一款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BIM) 软件,用于设计、建造和维护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
它提供了全面的工具和功能,以帮助构建专业人士有效地创建、管理和沟通复杂的结构模型。
下面我们将以实际的Tekla Structures 实例为例,一步一步介绍如何使用该软件完成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1. 项目准备阶段在开始使用Tekla Structures 前,您需要准备项目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首先,您需要收集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相关文件。
然后,您可以将这些文件导入到Tekla Structures 中,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在项目中,您可以设置项目的单位制、坐标系和其他基本参数。
2. 结构建模接下来,您可以开始使用Tekla Structures 进行结构建模。
首先,您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创建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框架,如柱、梁和楼板等。
然后,您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对象来细化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如楼梯、扶手和钢构件等。
在建模过程中,您可以使用软件的自动连接功能来快速创建连接和连接板。
3. 材料控制和构件列表Tekla Structures 还提供了材料控制和构件列表功能,以帮助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建筑项目中的材料和构件。
通过定义和组织不同的材料和构件类型,您可以轻松地生成构件列表,并进行材料追踪和控制。
通过这些功能,您可以确保项目的材料和构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绘图和图纸输出在完成结构建模后,您可以使用Tekla Structures 的绘图和图纸输出功能来生成建筑图纸和工程图纸。
通过选择适当的绘图标注和视图选项,您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生成不同类型的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的系统设置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使用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的系统设置,可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不升级的情况下,尽量提高Tekla模型的运行速度,最大化的避免因硬件配置不够而引起的中断跳出。
关键词:大型模型系统设置在使用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时,经常会遇到因为模型过大、计算机硬件配置达不到要求而出现Tekla Structures软件中断跳出的现象,致使Tekla模型没有及时保存就自动退出。
这对Tekla用户使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针对这种现象,Tekla公司首先推荐用户升级计算机硬件配置,我们推荐用户使用尽可能高速的CPU处理器和尽可能大容量的内存(推荐8G),并且将操作系统升级为64位的操作系统,以兼容大容量的内存(32位操作系统最多可以使用4096Mb的内存空间)。
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不更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来尽可能的提高Tekla Structures软件运行的稳定性:1. 在Tekla Structures高级选项>速度和准确度中,修改XS_SOLID_BUFFER_SIZE的值,用于定义实体缓冲区的大小。
默认大小为 5000 个实体,以下是有关实体缓冲区大小的一些大致建议:"1Gb 内存 -> 100000"2Gb 内存 -> 200000"4Gb 内存 -> 4000002. 重新开启运行Tekla Structures;3. 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运行后,按下Ctrl+Shift+Esc键,打开任务管理器;4. 在进程中,"右键点击TeklaStructrues.exe进程,将UAC虚拟化(如果有)取消,"设置优先级为高"如果CPU为双核或多核CPU处理,在设置相关性中,选择仅使用一个CPU"检查进程中的映像名称,尽可能的将其他不需要的进程关闭,以节约内存空间。
Tekla-Structures节点设置Tekla Structures系统节点设置一、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1.1.1图1.1.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1.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1.1.3图1.1.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1.1.4图1.1.4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2.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1.1.3图1.2.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Tekla structures软件铁塔建模解决疑难问题根据CAD软件制图和Tekla structures软件制图,发现有如下问题在CAD铁塔放样制图过程中很难解决,或是能解决很麻烦,而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制图过程中很轻松解决。
具体比较如下:1、铁塔主材与基础连接段,如果主材的向心角度很较小,而基础骨架螺栓数量多时,在CAD制图时,只是平面的,无法放样出基础丝杆是否与塔柱钢管、地脚板加强劲板等相碰,或不碰,是否方便现场安装基础螺母等,而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建模时,在三维状态下可以直接看出和测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自动检验校核,确定是否影响安装。
2、Tekla structures软件具有自动校核检验功能,在建模时,使用螺栓规格、长度等与实际一致,在三维状态下,可以直接检验出螺栓与相关连接件是否相碰,安装是否方便等?在CAD中很难解决,只有通过1:1大样,若为空间多杆件连接时,根本无法确定。
3、空间结构连接的杆件,若出现相互碰撞、打架和安装死角等现象,在CAD中是无法确定,在Tekla structures三维建模状态下,直接可以看出来,或是通过碰撞校核,软件可以自动检验出来?如:横担与主材连接部位,连接方式和连接杆件特别多而复杂。
4、Tekla structures软件,技术人员可以自定义参数化模型节点设计、可依据个人需求自行定义参数化3D实体模型;可自定义参数化零件、节点、细部等等,可以在同一工程中同一模型或不同模型中使用参数化节点,大大提高了建模的效率和准确度,避免了同样的零件重复绘图。
如:1000KV皖电东送钢管塔工程的标准节点:带颈法兰盘、U型端头插板、X型端头插板、C型端头插板以及相同形状的节点等。
5、大跨越铁塔的井道旋转走梯、塔面旋转爬梯、走道及其内外栏杆连接处,连接面特别复杂,用CAD进行平面放样很难完成,但在Tekla structures三维中很方便就能解决相互的连接关系。
Tekla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要点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Tekla Structures 13.0 培训教程模板编辑器Tekla Structures 13.02007-4-16Copyright ? 2007 Tekla Corporation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1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 (3)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3)定义模板属性 (4)插⼊模板成分和对象 (5)排序 (15)编辑成分属性 (17)规则 (17)⾼度 (20)1.2 将旧格式模板转换为新的格式 (20)转换 assembly_part_list.tpl 模板 (20)编辑模板成分 (22)编辑模板对象 (23)转换 assembly_bolt_list.tpl模板 (26)1.3 将AutoCAD或MicroStation⽂件转换成模板 (28)插⼊AutoCAD⽂件并编辑其内容 (29)将⼀个模板分割成两个独⽴的模板 (32)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2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在这课⾥你将学会如何⽤模板编辑器⼯作。
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个新的⽂本模板,也可以通过转换旧格式模板或AutoCAD图形来新建另外两个图形模板。
什么是模板?模板是Tekla Structures中对窗体及表格的描述,模板可以是图纸中的表格、⽂本块、图签,或是报告中的⽂本。
在模板的使⽤中,TeklaStructures会填充模板的内容。
模板是由模板编辑器进⾏创建和编辑的,模板编辑器是Tekla Structures中⼀个独⽴的应⽤程序。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运⾏模板编辑器在Tekla Structures中,我们可以点击建模或绘图程序中下拉菜单“⼯具”→“模板…”或者直接点击“运⾏模板”的图标创建新的模板1、⾸先,我们将新建⼀个⽤于⽣成报告的⽂本模板,它可以被⽤来创建⼀个构件中各零件的螺栓、垫⽚及螺母的清单。
TeklaStructures线框模式调用方法Tekla Structures线框模式调用方法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如采用本方法造成其它影响,本人概不负责;在使用Tekla Structures进行深化工作时,很多人都习惯使用“线框模式”进行操作;但在新的T ekla Structures版本中,“视图属性”中却把“线框模式”这工项给取消掉了,大家为了找回“线框模式”可是费尽了心思,我也在网上找了好多的资料,并亲身一一进行了实践,方法的效果我也就不一一示范了;下面我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方法,详尽的介绍给需要“线框模式”这一项功能的你,请耐心的查看及对应的操作;一、新建模型使用“线框模式”1、打开“Tekla Structures.exe”文件所在的文件夹;2、找到“options_role_model.lst”文件,以记事本的方式打开;3、将“XS_ENABLE_WIRE_FRAME=TRUE”写入到文档中,保存;4、打开“Tekla Structures”软件,新建模型;5、选择“线框表示”,“修改”;要重新打开视图才能看到模型的线框效果;二、旧模型使用“线框模式”1、旧模型的“视图属性”;2、打开模型的模型文件夹,找到“options.ini”配置文件,以记事本格”写入到文档中,保存;式打开,将“XS_ENABLE_WIRE_FRAME=TRUE3、重新打开软件,打开模型,调取“视图属性”注:以上操作是以T ekla Structures 2016版本进行操作的,但是我安装2016i版本进行这些操作就不行了。
下面附上网上其他人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Tekla(xsteel)20.0以上高版本开启线框模式方法石头哥网站上提供的方法:/doc/2216166701.html,/394.html网站中配有操作视频将此设置写入系统配置文件内即可set XS_ENABLE_WIRE_FRAME=TRUEset XS_FIX_FRAME_OF_FIXED_MODELVIEW=TRUE2、修改配置文件方法set XS_ENABLE_WIRE_FRAME=TRUE 如:我的2016版本的截图3、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调出软件中的线框模式,可以使用低版本的Tekla Structures新建一个模型,保存为标准模型(模板),用高版本的T ekla Structures打开后,会有线框模式的;下次做项目的时候,打开这个模型,另存为新的项目名称就可以了。
TEKLASTRUCTURES官⽅指南01TeklaStructures的基础知识Tekla Structures 2016 Tekla Structures 的基础知识4 ⽉ 20162016 Trimble Solutions Corporation内容1 启动 Tekla Structures (9)1.1 什么是空⼯程 (11)1.2 检查或更改您的 Tekla Structures 设置 (12)2 打开和创建 3D 模型 (13)2.1 打开模型 (14)2.2 创建⼀个新模型 (15)2.3 创建模型的缩略图图⽚ (15)2.4 Edit project properties (16)2.5 保存模型 (19)2.6 保存当前模型 (19)2.7 以其它名称或位置另存⼀个副本 (19)2.8 另存为模型模板 (19)2.9 定义⾃动保存设置 (19)2.10 创建模型模板 (20)2.11 创建新的模型模板 (20)2.12 修改现有的模型模板 (21)2.13 下载模型模板 (21)2.14 模型模板选项 (21)3 熟悉⽤户界⾯ (23)3.1 如何使⽤命令 (24)3.2 缩放和旋转模型 (25)3.3 缩⼩和放⼤ (25)3.4 旋转模型 (25)3.5 平移模型 (26)3.6 查找命令和对话框 (26)3.7 如何使⽤侧窗格 (27)3.8 获取说明 (28)3.9 了解常⽤按钮 (29)3.10 更改功能区的外观 (30) 3.11 改变语⾔ (31)3.12 ⾃定义快捷键 (32)3.13 默认快捷键 (32)3.14 常⽤命令 (33)23.15 渲染选项 (33)3.16 选择对象 (33)3.17 捕捉 (34)3.18 复制和移动对象 (34) 3.19 查看模型 (35)3.20 检查模型 (35)3.21 图纸 (36)4 设置⼯作区 (37)4.1 更改单位和精度 (37)4.2 创建⽹格和轴线 (38)创建⽹格 (39)修改⽹格 (40)删除⽹格 (40)更改⽹格颜⾊ (40)添加单条轴线 (41)在现有轴线之间添加轴线 (41)在两点之间添加⼀条轴线 (41)修改单条轴线 (42)修改轴线属性 (42)移动轴线 (42)伸长、收缩或倾斜轴线 (42)更改轴线标签 (43)关闭轴线伸长 (43)删除单条轴线 (43)使⽤直接修改删除轴线 (43)删除轴线(替代⽅法) (43) 4.3 创建模型视图 (44)移动视图平⾯ (45)创建视图 (45)创建模型基本视图 (46)使⽤两点创建视图 (46)使⽤三点创建视图 (46)创建⼯作平⾯视图 (46)⽣成⽹格视图 (47)创建零件平⾯视图 (49)创建零件的 3D 视图 (49)创建默认零件视图 (50)创建零件的⽆变形视图 (50)创建组件的 3D 视图 (50)创建默认组件视图 (50)创建表⾯视图 (51)沿所选边缘创建表⾯视图 (52)打开视图 (54)保存视图 (54)修改视图 (54)删除视图 (55)在视图之间切换 (55)在打开的视图之间切换 (55)在 3D 视图和平⾯视图之间切换 (56)更新和刷新视图 (56)3更改背景⾊ (56)4.4 定义⼯作区 (57)4.5 将⼯作区域调整到整个模型 (58) 4.6 适合选定零件的⼯作区域 (58)4.7 ⽤ 2 点设置⼯作区域 (59)4.8 隐藏⼯作区框 (59)4.9 坐标系统 (59)显⽰或隐藏⼯作平⾯⽹格 (60)平移⼯作平⾯ (61)设置⼯作平⾯到任意零件平⾯ (61)将⼯作平⾯设置为平⾏于 xyz 平⾯ (61)使⽤⼀点设置⼯作平⾯ (62)使⽤两点设置⼯作平⾯ (62)使⽤三点设置⼯作平⾯ (62)将⼯作平⾯设置为平⾏于视图平⾯ (63)恢复默认⼯作平⾯ (63)更改⼯作平⾯⽹格的颜⾊ (63)5 创建并修改对象 (65)5.1 使⽤上下⽂⼯具栏更改属性 (66)5.2 如何使⽤上下⽂⼯具栏 (66)5.3 显⽰或隐藏上下⽂⼯具栏 (66)5.4 定义上下⽂⼯具栏的位置 (66)5.5 固定上下⽂⼯具栏 (67)5.6 使上下⽂⼯具栏最⼩化 (67)5.7 ⾃定义上下⽂⼯具栏 (67)5.8 创建上下⽂⼯具栏的⽤户配置⽂件 (68)5.9 选择开关 (68)5.10 使⽤直接修改移动对象或调整对象形状 (71) 5.11 如何使⽤直接修改 (71)5.12 直接修改控柄 (71)5.13 直接修改尺⼨ (72)5.14 保存并加载对话框属性 (73)6 捕捉到点或线 (75)6.1 捕捉开关和符号 (75)6.2 捕捉区域、深度和优先级 (77)6.3 使⽤坐标捕捉到点 (77)6.4 输⼊数字位置 (78)6.5 适⽤于坐标的选项 (78)6.6 更改捕捉模式 (79)6.7 使⽤捕捉⽹格对齐对象 (79)6.8 在模型中定义捕捉⽹格 (79)6.9 在图纸中定义捕捉⽹格 (80)46.10 覆盖当前的捕捉开关 (80)6.11 ⽰例:在指定距离上放置图纸对象 (81)6.12 ⽰例:向着捕捉点沿线进⾏跟踪 (83)7 捕捉到线 (85)8 捕捉到延长线 (86)9 捕捉到正交点 (88)10 相对于先前选取的点捕捉 (89)11 创建临时参考点 (90)12 锁定 X、Y 或 Z 坐标 (91)13 选择⽬标 (92)13.1 选择构件和浇筑体 (92)13.2 选择嵌套对象 (92)13.3 选择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对象和构件 (93) 13.4 选择整个参考模型 (93)13.5 选择参考模型对象 (93)13.6 选择参考模型构件 (94)13.7 如果⽆法选择对象 (94)14 选择单个对象 (95)15 选择多个对象 (96)16 选择所有对象 (97)17 选择控柄 (98)18 修改选择 (99)19 复制和移动对象 (100)19.1 复制对象 (101)使⽤线性列阵⼯具复制对象 (101)如何使⽤线性阵列⼯具 (101)如何定义设置 (102)使⽤径向阵列⼯具复制对象 (103)如何使⽤径向阵列⼯具 (103)如何定义设置 (104)使⽤对象排列 (29) 组件复制对象 (105)19.2 通过选取两个点复制 (106)19.3 线性复制 (108)519.4 通过指定到原点的距离复制 (108)19.5 使⽤拖放复制 (109)19.6 复制对象到另⼀个对象 (109)19.7 将所有内容复制到另⼀个对象 (109) 19.8 复制到另⼀个平⾯ (110)19.9 从另⼀个模型中复制 (110)19.10 移动对象 (111)19.11 通过选取两个点移动 (111)19.12 线性移动 (112)19.13 通过指定到原点的距离移动 (112) 19.14 使⽤拖放移动 (113)19.15 移动到另⼀个平⾯ (113)19.16 移动对象到另⼀个对象 (113)19.17 旋转对象 (114)19.18 围绕直线旋转 (114)19.19 绕 z 轴旋转 (115)19.20 旋转图纸对象 (117)19.21 镜像对象 (118)19.22 镜像模型对象 (118)19.23 镜像图纸对象 (118)20 过滤对象 (120)20.1 使⽤现有过滤 (120)20.2 如何使⽤视图过滤 (120)20.3 如何使⽤选择过滤 (120)20.4 创建新过滤 (121)20.5 创建视图过滤 (121)20.6 创建选择过滤 (122)20.7 创建图纸过滤 (122)20.8 创建图纸视图过滤 (123)20.9 可能的过滤值 (124)20.10 过滤的⽰例 (125)20.11 过滤梁和柱 (125)20.12 过滤特定状态的零件 (125)20.13 过滤出使⽤特定截⾯型材的零件 (126) 20.14 过滤构件和浇筑体 (126)20.15 过滤⼦构件 (127)20.16 过滤掉参考模型 (127)20.17 过滤参考模型对象属性 (128)20.18 将过滤复制到另⼀个模型 (128)20.19 删除过滤 (129)621 屏幕截图 (130)22 对模型截屏 (131)23 对图纸截屏 (132)24 ⽤位图格式保存截屏 (133)25 基本任务提⽰ (134)25.1 打开或关闭悬停⾼亮显⽰ (135)25.2 从模型中选择值 (135)25.3 中断对象的选择 (136)25.4 右击选择 (136)25.5 ⾼效地复制和移动 (137)25.6 同时更改多个零件中的某个属性 (137)25.7 如何恢复缺少的⼯具栏 (137)25.8 显⽰或隐藏“不再显⽰此信息” (138)25.9 通配符 (138)26 免责声明 (139)781启动 Tekla Structures当您启动 Tekla Structures 时,将会要求您选择 Tekla Structures 设置。
Tekla Structures 准确建模之浅谈摘要: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对Tekla Structures软件应用方面的一点心得关键词:Tekla;Structures;建模;准确性一、建模前的准备工作1、设计图纸的理解,杆件分段位置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门式钢架厂房设计图中的梁柱构件分段部位比较明显,分段后单根杆件的长度也不长,不需特别考虑。
但有些框架结构、空间桁架结构形式的设计图纸中,部分构件分段部位不是很明确,在建模前,必须与设计单位沟通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以免因构件分段错误而反复修改模型,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2、杆件的编号要明确,开始建模前,为便于在搭建模型中作相应的查找,修改和便于现场安装,准确清晰的设置好杆件的编号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分层分区来进行编号,以保证杆件编号的唯一性。
可参考如下表中编号设置或根据业主要求来定。
二、准确建模要点1、创建轴线轴线是建筑物所以构件存在之根本,有了准确的轴线,才有准确的构件,设计图里的轴线如果是较为简单的轴线,按图输入后,在试图内复核即可;如果设计图里的轴线较为复杂,则需详细阅读图纸,对于不明确处要仔细推敲,依据设计图,详细准确的判断每条相邻轴线的距离,输入正确数据,建立好轴线。
然后,按1:1的CAD图纸导入模型后,进行检查核对,以保证轴线的准确性。
对于门式钢架厂房类建筑物的轴线,还需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创建,如吊车梁的上下平面,牛腿的标高、边柱的中心线及外沿、气楼架底标高等。
复杂的框架及异型结构,细小处建模可用辅助线来定位。
建模时,用轴线还是辅助线来给构件定位并不是唯一的,从大的方面要着手控制,细微处要精心处理。
这样配合好即能保证模型的精确,也不至于使模型显的零碎。
2、创建模型视图零件的搭建总是在各个平面视图中完成的。
因此,必须将常用的视图设置好。
以防因视图名称不清楚把零件位置搭错。
各个视图的属性设置也要分别设置好并保存,以便后续的建模中使用,特别是在多用户模式下建模,给每个视图一个唯一名称就更重要了,如果几个用户的不同视图但视图名称相同的话,其中一个用户可能就会覆盖其他用户的视图名称等,这样就很容易将构件位置搭错。
Tekla Structures 2016自定义组件部件内容1 什么是自定义组件部件. (5)1.1自定义零件 (7)1.2自定义节点 (9)1.3自定义细部 (11)1.4自定义接合 (13)2 创建自定义组件部件. (16)2.1分解组件 (17)2.2创建嵌套的自定义组件部件 (17)2.3示例:创建自定义端板组件 (18)2.4示例:使用加劲肋创建嵌套节点 (21)3 修改自定义组件部件. (25)3.1保存自定义组件部件 (27)3.2修改自定义组件部件对话框 (27)更改自定义组件部件对话框编辑器选项 (28)自定义组件部件输入文件 (29)锁定或解除锁定自定义组件部件输入文件 (29)示例:修改加劲肋细部的对话框 (29)示例:添加包含图片的列表 (30)示例:排列文本框和标签 (32)示例:灰显不可用的选项 (33)4 向自定义组件部件添加变量. (35)4.1创建距离变量 (36)4.2自动创建距离变量 (36)4.3手动创建距离变量 (36)4.4创建参考距离变量 (37)4.5测试距离变量 (38)4.6删除距离变量 (39)4.7示例:将端板绑定到平面 (39)4.8创建参数变量 (41)4.9从另一个对象复制属性 (41)4.10创建自定义组件部件的辅助平面 (42)4.11查看当前变量 (42)4.12显示或隐藏变量 (42)4.13如何避免变量公式中的环式从属关系 (43)4.14变量公式的示例 (44)2变量公式的示例:设置端板材料 (44)变量公式的示例:创建新的组件对象 (46)变量公式的示例:替代子组件 (47)变量公式的示例:通过使用组件属性文件修改子组件. (48)变量公式的示例:使用辅助平面定义加劲肋位置 (49)变量公式的示例:确定螺栓尺寸和螺栓等级 (52)变量公式的示例:计算螺栓组间距 (53)变量公式的示例:计算螺栓排数 (55)变量公式的示例:将变量链接到用户定义的属性 (56)变量公式的示例:使用模板属性计算扶手支柱数 (57)变量公式的示例:将 Excel 电子表格链接到自定义组件部件. (60)5 将自定义组件部件添加到模型. (62)5.1示例:将自定义节点添加到模型 (62)5.2使用直接修改添加自定义零件 (63)5.3使用直接修改移动自定义零件 (64)6 使用密码保护自定义组件部件. (66)7 输入和输出自定义组件部件. (67)8 输入自定义组件部件. (68)9 输出自定义组件部件. (69)10 设置和变量功能 (70)10.1自定义组件部件设置 (70)10.2类型/说明选项卡属性 (70)10.3位置选项卡属性 (71)10.4高级选项卡属性 (72)10.5自定义组件部件的默认属性 (73)10.6自定义零件的默认属性 (73)10.7自定义节点、细部和接合的默认属性 (76)10.8平面类型 (77)组件平面的示例 (78)10.9变量属性 (80)10.10变量公式中的函数 (84)10.11算术运算符 (84)10.12逻辑和比较运算符 (85)10.13参考函数 (85)10.14ASCII 文件作为参考函数 (87)10.15数学函数 (88)10.16统计函数 (89)10.17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90)10.18字符串运算 (90)10.19三角函数 (91)310.20市售尺寸函数 (92)10.21边框条件函数 (93)11 用于自定义组件部件的提示和窍门. (95)11.1创建自定义组件部件提示 (95)11.2共享自定义组件部件提示 (96)11.3更新自定义组件部件的提示到新版本 (96)4什么是自定义组件部件 51 什么是自定义组件部件您可以为您的工程创建自定义节点、零件、接合和细部。
建模注意事项1.建立轴线时,轴线标高要取绝对标高,并且轴线标签与标高值一致。
轴线方向与位置,应与构造设计图或建筑设计图一致。
假如需要拼全模型,则可不需移动直接插入。
同一种模型可以按模块有多种轴线系统。
每一套轴线检查好后,都要另存一种备份,用于误删后旳恢复。
轴线不能反复(同一位置不能有两套同样旳轴线)。
2.零件颜色(等级):按类型:按截面:注:对于1、6、7、8截面,等级取截面外形参数旳第一种值,翼缘取2位数。
如:H250*250*8*13旳等级为822813;T150*300*10*15旳等级为713115 3.状态:按模块辨别旳项目,模块应当按状态辨别;按层辨别旳项目,层按状态辨别,柱按节辨别;传送带项目,每段按状态辨别。
4.分层:梁:按大层分层,夹层一般算在下面层中,(除非这些空间内柱有分节,如有分节,则梁算在上层中);水平支撑:同梁;立面支撑:同上端梁所在层;栏杆铺板:同所支承梁同层;楼梯:同上层梁。
5.材质:一般构件旳材质按设计规定做,其他见下表:6.视图:每个视图旳名称都要与其内容有关;每个设计图中有旳视图都要在模型中有一种与其对应旳视图,并且名称和视图方向与设计图一致;每个模型都要有一种三维视图,取名“3D”;7.参照面:假如客户提供可参照旳“DWG”电子文献,则必须插入模型,做为参照面。
8.工作点与工作线:除非特殊规定,次构件旳工件点必须放到主构件旳工作线上;一般状况下梁旳工作线要放在上表面旳中心线,除非特殊规定按规定做;柱旳工作线一般状况下放在柱中心或者梁工作线旳交点;支撑旳工作线按项目规定放置,如有疑问可与项目经理联络。
9.焊接与归属:在第一遍做旳时候,要用焊接来到达归属旳目旳,在后来修改旳时候可以用“添加到构件”旳方式到达归属旳目旳。
10.数据库:对于型材库,螺栓库,材质库等,由专人维护,其他人不得私自到更改。
11.编号:模型编号由建模人员或项目经理负责,编号设置如有疑问,要确认之后再编。
Tekla Structures 2016模板属性参考内容1 模板属性参考指南 (11)1.1 A . (11)ACN . (11)ACTIVE_DESIGN_CODE (11)ADDRESS. (11)ALIAS_NAME1 ... 3.. (12)ANG_S、ANG_T、ANG_U 和 ANG_V (12)ANG_U_MAX、ANG_U_MIN、ANG_V_MAX 和 ANG_V_MIN (12)APPROVED_BY. (12)AREA . (13)AREA_FORM_TOP、AREA_FORM_BOTTOM 和 AREA_FORM_SIDE. (13)AREA_GROSS . (14)AREA_NET. (14)AREA_PER_TONS (14)AREA_PGX、AREA_NGX、AREA_PGY、AREA_NGYAREA_PGZ 和 AREA_NGZ. (14)AREA_PLAN. (14)AREA_PROJECTION_GXY_GROSS、AREA_PROJECTION_GXZ_GROSS 和AREA_PROJECTION_GYZ_GROSS. (15)AREA_PROJECTION_GXY_NET、AREA_PROJECTION_GXZ_NET 和 AREA_PROJECTION_GYZ_NET.. 15 AREA_PROJECTION_XY_GROSS、AREA_PROJECTION_XZ_GROSS 和 AREA_PROJECTION_YZ_GROSS.15AREA_PROJECTION_XY_NET、AREA_PROJECTION_XZ_NET 和 AREA_PROJECTION_YZ_NET. (15)AREA_PX、AREA_NX、AREA_PY、AREA_NY、AREA_PZ 和 AREA_NZ. (16)ASSEMBLY_BOTTOM_LEVEL (16)ASSEMBLY_BOTTOM_LEVEL_GLOBAL (16)ASSEMBLY_BOTTOM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16)ASSEMBLY_BOTTOM_LEVEL_UNFORMATTED (17)ASSEMBLY_DEFAULT_PREFIX (17)ASSEMBLY_PLWEIGHT (17)ASSEMBLY_POS. (17)ASSEMBLY_POSITION_CODE (17)ASSEMBLY_PREFIX (19)ASSEMBLY_SERIAL_NUMBER (19)ASSEMBLY_START_NUMBER (19)ASSEMBLY_TOP_LEVEL (19)ASSEMBLY_TOP_LEVEL_GLOBAL (19)ASSEMBLY_TOP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20)ASSEMBLY_TOP_LEVEL_UNFORMATTED (20)axial1、axial2 (20)1.2 B . (20)BOLT_EDGE_DISTANCE (20)BOLT_EDGE_DISTANCE_MIN (20)BOLT_FULL_NAME (20)BOLT_MATERIAL_LENGTH (21)BOLT_NPARTS. (21)BOLT_SHORT_NAME (21)2BOTTOM_LEVEL_GLOBAL (22)BOTTOM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22)BOTTOM_LEVEL_UNFORMATTED (22)BOUNDING_BOX_xxx (22)BUILDER. (23)1.3 C . (23)cambering. (23)CANTILEVER. (23)CAST_UNIT_BOTTOM_LEVEL (23)CAST_UNIT_HEIGHT_ONLY_CONCRETE_PARTS (24)CAST_UNIT_HEIGHT_ONLY_PARTS (24)CAST_UNIT_HEIGHT_TOTAL (24)CAST_UNIT_LENGTH_ONLY_CONCRETE_PARTS (24)CAST_UNIT_LENGTH_ONLY_PARTS (24)CAST_UNIT_LENGTH_TOTAL (25)CAST_UNIT_POS (25)CAST_UNIT_POSITION_CODE (25)CAST_UNIT_PREFIX (25)CAST_UNIT_REBAR_WEIGHT (25)CAST_UNIT_SERIAL_NUMBER (25)CAST_UNIT_TOP_LEVEL (25)CAST_UNIT_TYPE (26)CAST_UNIT_VERTICAL_POSITION_CODE (26)CAST_UNIT_WIDTH_ONLY_CONCRETE_PARTS (26)CAST_UNIT_WIDTH_ONLY_PARTS (26)CAST_UNIT_WIDTH_TOTAL (26)CATALOG_NAME. (26)CC. (27)CC_CROSS. (27)CC_EXACT. (27)CC_EXACT_CROSS (27)CC_EXACT_LONG (27)CC_LONG. (27)CC_MAX. (27)CC_MAX_CROSS. (27)CC_MAX_LONG. (28)CC_MIN. (28)CC_MIN_CROSS. (28)CC_MIN_LONG. (28)变动. (28)CHECKED_BY. (29)CHECKED_DATE. (29)CLASS. (29)CLASS_ATTR. (29)CODE . (29)COG_X, COG_Y, COG_Z (29)comment (评注) (29)CONN_CODE_END1、CONN_CODE_END2 (30)CONNECTED_ASSEMBLIES (30)CONNECTED_PARTS (30)CONNECTION_CODE (30)CONNECTION_DSTV (30)CONNECTION_ERROR (30)3CONNECTION_RUNNING_NUMBER (31)CONTENTTYPE (31)COVER_AREA. (31)CREATED_BY. (31)CROSS_SECTION_AREA (32)CURRENT_PHASE (32)CURVED_SEGMENTS (32)CUSTOM.ELEMENT_WEIGHT (32)CUSTOM.HC_xxx (32)CUSTOM.MESH_xxx (33)CUSTOM.REBAR_SHAPE_COUPLERS (34)CUSTOM.WALL_xxx (35)1.4 D . (36)DATE . (37)DATE_APPROVED (37)DATE_CHECKED. (37)DATE_CREATE (37)DATE_END. (37)DATE_ISSUE. (37)DATE_LAST. (38)DATE_MODIFY (38)DATE_PLOT . (38)DATE_START. (38)DELIVERY. (38)DESCRIPTION. (38)DESIGNER. (39)DesignGroup. (39)DIAMETER. (39)DIAMETER_1,DIAMETER_2 (39)DIAMETER_X. (40)DIAMETER_Y. (40)DIM_A ... DIM_G、DIM_H1、DIM_H2、DIM_I、DIM_J、DIM_K1、DIM_K2、DIM_O、 DIM_R、DIM_R_ALL、DIM_TD、DIM_X、DIM_Y .. (40)DIM_A_MAX ...DIM_G_MAX、DIM_H1_MAX、DIM_H2_MAX、DIM_I_MAX、DIM_J_MAX、DIM_K1_MAX、DIM_K2_MAX、DIM_O_MAX、DIM_R_MAX、DIM_TD_MAX、DIM_X_MAX 和DIM_Y_MAX . (40)DIM_A_MIN ...DIM_G_MIN、DIM_H1_MIN、DIM_H2_MIN、DIM_I_MIN、DIM_J_MIN、DIM_K1_MIN、DIM_K2_MIN、DIM_O_MIN、DIM_R_MIN、DIM_TD_MIN、DIM_X_MIN 和DIM_Y_MIN . (41)DRAWING_USERFIELD_1 ... _8.. (41)DR_DEFAULT_HOLE_SIZE (41)DR_DEFAULT_WELD_SIZE (41)DR_PART_POS. (41)1.5 E . (41)ECCENTRICITY_X 和 ECCENTRICITY_Y (42)EDGE_FOLD、EDGE_FOLD_1 和 EDGE_FOLD_2 (42)END_X, END_Y, END_Z (42)END1_ANGLE_Z. (42)END1_ANGLE_Y. (43)END2_ANGLE_Z. (43)END2_ANGLE_Y. (43)END1_CODE, END2_CODE (43)END1_SKEW, END2_SKEW (43)41.6 F . (44)fabricator. (44)FATHER_ID. (44)FINISH. (44)FLANGE_LENGTH_B (44)FLANGE_LENGTH_U (44)FLANGE_SLOPE_RATIO (44)FLANGE_THICKNESS (45)FLANGE_THICKNESS_1 和 FLANGE_THICKNESS_2 (45)FLANGE_THICKNESS_B (45)FLANGE_THICKNESS_U (45)FLANGE_WIDTH. (45)FLANGE_WIDTH_1 和 FLANGE_WIDTH_2 (46)FLANGE_WIDTH_B (46)FLANGE_WIDTH_U (46)FOLD_ANGLE. (46)1.7 G . (46)GROUP_TYPE. (46)GRADE. (47)GUID. (47)1.8 H . (47)HAS_CONNECTIONS (47)HAS_HOLES. (47)HEAD_DIAMETER (47)HEAD_THICKNESS (47)HEIGHT. (48)HEIGHT_1 ... 4.. (48)HIERARCHY_LEVEL (48)HISTORY. (49)HOLE.DIAMETER (49)HOLE_TOLERANCE (49)HOOK_START, HOOK_END (50)HOOK_START_ANGLE, HOOK_END_ANGLE (50)HOOK_START_LENGTH, HOOK_END_LENGTH (50)HOOK_START_RADIUS, HOOK_END_RADIUS (50)1.9 I . (50)ID. (50)IFC_BUILDING. (50)IFC_BUILDING_STOREY (51)IFC_ENTITY. (51)IFC_SITE. (51)INFO1、INFO2 (51)INNER_DIAMETER (51)INSTALL_ACTUAL (51)INSTALL_PLAN. (52)IS_CONCEPTUAL (52)IS_FROZEN. (52)IS_ISSUED. (52)IS_ITEM. (53)IS_LOCKED. (53)IS_POLYBEAM. (54)IS_POUR_BREAK_VALID (54)51.10 L . (54)LAST. (54)LAST_APPROVED_BY (54)LAST_CHECKED_BY (54)LAST_CREATED_BY (54)LAST_DATE_APPROVED (54)LAST_DATE_CHECKED (55)LAST_DATE_CREATE (55)LAST_DELIVERY (55)LAST_DESCRIPTION (55)LAST_INFO1. (55)LAST_INFO2. (55)LAST_MARK. (55)LAST_TEXT1...3.. (56)LENGTH. (56)LENGTH_GROSS. (56)LENGTH_MAX . (56)LENGTH_MIN . (56)LOCKED_BY. (56)LONG_HOLE_X (56)LONG_HOLE_Y (57)LOT_NUMBER. (57)LOT_NAME. (57)1.11 M . (57)MAIN_PART. (57)MAJOR_AXIS_LENGTH_1 ... 2. (57)MARK. (58)MATERIAL. (58)MATERIAL_TYPE (58)MESH_POS . (58)MINOR_AXIS_LENGTH_1 ... 2. (58)MODEL. (59)MODEL_TOTAL. (59)MODULUS_OF_ELASTICITY (59)MOMENT_OF_INERTIA_X (59)MOMENT_OF_INERTIA_Y (59)moment1、moment2 (59)MORTAR_VOLUME (59)1.12 N . (60)NAME. (60)NAME_BASE. (61)NEUTRAL_AXIS_LOCATION_ELASTIC_X (61)NEUTRAL_AXIS_LOCATION_ELASTIC_Y (61)NEUTRAL_AXIS_LOCATION_PLASTIC_X (61)NEUTRAL_AXIS_LOCATION_PLASTIC_Y (61)NORMALIZED_WARPING_CONSTANT (61)NUMBER、NUMBER#1、NUMBER #2 (62)NUMBER_IN_PHASE(X) (62)NUMBER_OF_TILE_TYPES (62)NUMBER_VISIBLE (62)1.13 O . (62)OBJECT. (62)OBJECT_DESCRIPTION (63)OBJECT_LOCKED (63)6ORIGIN_X、ORIGIN_Y、ORIGIN_Z (63)OBJECT_TYPE. (64)OWNER. (64)1.14 P . (64)PAGE. (64)PART_POS. (64)PART_PREFIX (65)PART_SERIAL_NUMBER (65)PART_START_NUMBER (65)PCS. (65)PHASE. (65)PLASTIC_MODULUS_X (65)PLASTIC_MODULUS_Y (66)PLATE_DENSITY (66)PLATE_THICKNESS (66)PLOTFILE . (66)POISSONS_RATIO (66)POLAR_RADIUS_OF_GYRATION (67)PRELIM_MARK (67)PROFILE. (67)PROFILE_DENSITY (68)PROFILE_TYPE (69)PROFILE_WEIGHT (69)PROFILE_WEIGHT_NET (69)PROJECT_COMMENT (70)PROJECT_USERFIELD_1 ... 8. (70)1.15 R . (70)RADIUS. (70)RADIUS_OF_GYRATION_X (70)RADIUS_OF_GYRATION_Y (70)REBAR_MESH_LEFT_OVERHANG_CROSS (71)REBAR_MESH_LEFT_OVERHANG_LONG (71)REBAR_MESH_RIGHT_OVERHANG_CROSS (71)REBAR_MESH_RIGHT_OVERHANG_LONG (71)REBAR_POS . (71)REFERENCE_ASSEMBLY (71)REFERENCE_MODEL (73)REFERENCE_MODEL_OBJECT (73)ROUNDING_RADIUS, ROUNDING_RADIUS_1 ... 2. (74)ROW_IN_PAGE. (74)1.16 S . (74)SCALE1...5. .. (74)SCHED_FAB_DATE (74)SCREW_HOLE_DIAMETER_X (74)SCREW_HOLE_DIAMETER_Y (75)SECTION_MODULUS_X 和 SECTION_MODULUS_Y (75)SHAPE. (75)SHAPE_INTERNAL (75)SHEAR_CENTER_LOCATION (75)shear1、shear2 (75)SHOP_ISSUE. (76)SHOPSTATUS. (76)SIMILAR_TO_MAIN_PART (76)SITE_WORKSHOP (76)7SIZE. (76)SORT_OF_E_x_Cw_PER_G_x_J (76)SUPPLEMENT_PART_WEIGHT (77)START_X. (77)START_Y . (77)START_Z . (77)STATICAL_MOMENT_Qf (77)STATICAL_MOMENT_Qw (77)STIFFENER_DIMENSION (78)STIFFENER_DIMENSION_1 ... 3 (78)STRAND_DEBONDED_STRANDS_1...5.. (78)STRAND_DEBOND_LEN_FROM_END_1...5.. (78)STRAND_DEBOND_LEN_FROM_START_1...5. (79)STRAND_DEBOND_LEN_MIDDLE_TO_END_1...5. (79)STRAND_DEBOND_LEN_MIDDLE_TO_START_1...5 (79)STRAND_N_PATTERN (79)STRAND_N_STRAND (79)STRAND_POS. (79)STRAND_PULL_FORCE (79)STRAND_UNBONDED (80)SUBTYPE. (80)SURFACING_NAME (80)1.17 T . (80)TANGENT_OF_PRINCIPAL_AXIS_ANGLE (80)TEXT1...3. . (80)THERMAL_DILATATION (81)THICKNESS. (81)THREAD_IN_MATERIAL (81)TILE_NUMBER. (81)TILE_VOLUME (81)TIME. (81)TITLE. (81)TITLE1...3. .. (81)TOP_LEVEL . (82)TOP_LEVEL_GLOBAL (82)TOP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82)TOP_LEVEL_UNFORMATTED (82)TORSIONAL_CONSTANT (83)TYPE. (83)TYPE1. (83)TYPE2. (83)TYPE3. (83)TYPE4. (84)1.18 U . (84)USER_PHASE. (84)USERFIELD_1 ... _8 .. (84)1.19 V . (84)VOLUME. (84)VOLUME_GROSS. (84)VOLUME_NET. (84)VOLUME_NET_ONLY_CONCRETE_PARTS (85)VOLUME_ONLY_CONCRETE_PARTS (85)1.20 W . (85)WARPING_CONSTANT (85)8WARPING_STATICAL_MOMENT (85)WEB_HEIGHT . (85)WEB_LENGTH. (85)WEB_THICKNESS (86)WEB_THICKNESS_1,WEB_THICKNESS_2 (86)WEB_WIDTH. (86)WEIGHT. (86)WEIGHT_GROSS. (87)WEIGHT_M. (87)WEIGHT_MAX . (87)WEIGHT_MIN . (87)WEIGHT_NET . (87)WEIGHT_NET_ONLY_CONCRETE_PARTS (88)WEIGHT_ONLY_CONCRETE_PARTS (88)WEIGHT_PER_UNIT_LENGTH (88)WEIGHT_TOTAL. (88)WELD_ACTUAL_LENGTH1、WELD_ACTUAL_LENGTH2 (89)WELD_ANGLE1,WELD_ANGLE2 (89)WELD_ASSEMBLYTYPE (89)WELD_DEFAULT. (89)WELD_CROSSSECTION_AREA1、WELD_CROSSSECTION_AREA2. (89)WELD_EDGE_AROUND (89)WELD_EFFECTIVE_THROAT、WELD_EFFECTIVE_THROAT2 (90)WELD_ELECTRODE_CLASSIFICATION (90)WELD_ELECTRODE_COEFFICIENT (90)WELD_ELECTRODE_STRENGTH (90)WELD_ERRORLIST (90)WELD_FATHER_CODE (91)WELD_FATHER_NUMBER (91)WELD_FILLTYPE1, WELD_FILLTYPE2 (91)WELD_FINISH1,WELD_FINISH2 (91)WELD_INCREMENT_AMOUNT1、WELD_INCREMENT_AMOUNT2. (91)WELD_INTERMITTENT_TYPE (91)WELD_LENGTH1 ... 2 (92)WELD_NDT_INSPECTION (92)WELD_NUMBER. (92)WELD_PERIOD1 ... 2 (92)WELD_POSITION (92)WELD_POSITION_X (93)WELD_POSITION_Y (93)WELD_POSITION_Z (93)WELD_PROCESS_TYPE (93)WELD_ROOT_FACE_THICKNESS、WELD_ROOT_FACE_THICKNESS2. (93)WELD_ROOT_OPENING、WELD_ROOT_OPENING2 (93)WELD_SIZE1,WELD_SIZE2 (94)WELD_SIZE_PREFIX_ABOVE (94)WELD_SIZE_PREFIX_BELOW (94)WELD_TEXT. (94)WELD_TYPE1, WELD_TYPE2 (94)WELD_VOLUME. (94)WIDTH. (94)WIDTH_1,WIDTH_2 (95)1.21 X . (95)xs_shorten. (95)2 免责声明 (96)91 模板属性参考指南您可以在图纸和报告模板中使用模板域。
如何利用Tekla Structures 进行铁板的套料1、Tekla Structures的套料模块是一个需要付费的附加功能,使用前你必须确认自己的软件具有此功能,并且安装时已安装此模块。
2、安装没有问题后,先打开一个Model。
如下图:3、打开Model后,点击文件——输出——CNC——创建数控文件。
如下图:4、在弹出的NC文件窗口中,先选中创建文件中的复选框,再单击“编辑”。
如下图:1、选中这里2、再点编辑,进入下一个对话窗口5、在弹出的NC文件设置窗口中,在“文件位置”中输入要创建的NC文件的保存位置,在下面的“截面类型”小窗口中,如果只是创建铁板的套料,则可以只把B类型设为Yes,其它只设为No,点击“确认”。
设置创建的NC文件的保存位置如只用铁板,只需把B项设为Yes6、返回NC 文件窗口中,选中“全部的零件”的单选框,然后点击左下角的“创建”,就开始创建NC 文件了。
完成后,点击右下角的“关闭”,关闭窗口。
7、点击文件——输出——CNC——套料设置,弹出套料设置的窗口,在这里只需设置转换用文件保存位置即可,完成后,点击左下角的“OK”关闭窗口。
在这两个地方设置文件保存位置即可。
8、点击文件——输出——CNC——定义套料任务,在弹出的窗口中,先设置DSTV文件的保存位置,然后再设置要创建的文件名。
如下图:指定文件文件保存位置9、在下方的Available DSTV 窗口中添加要套料的文件到下面的窗口中。
(该窗口中列出的文件即是我们刚才创建的全部NC 文件)。
全部选好后,点击右方的Start 按钮就开始套料。
完成后,依次显示部件的名称、视图及所处的套料图纸号。
然后再点击左下角的Next ,就可以开始套料了。
这三个窗口,依次显示部件号、视图及所处套料图号。
10、点击NEXT后,弹出的Plate Nesting 窗口如下:1.设置套料板件间距等参数,具体说明见附图1.2,点这里设定铁板规格。
tekla structures实例-回复【Tekla Structures实例】一款全面的BIM软件Tekla Structures是一款专用于建筑、工程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软件。
它的强大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其成为许多建筑和工程专业人员的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回答以下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Tekla Structures的使用和优势。
第一步:安装和配置Tekla Structures在开始使用Tekla Structures之前,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软件。
用户可以从Tekla官方网站上获得最新的软件版本。
安装过程相对简单,用户只需按照安装向导进行操作即可。
安装完成后,用户需要对软件进行配置。
Tekla Structures提供了一套默认设置,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配置。
例如,用户可以选择使用特定的单位制度(公制或英制)、设置材料数据库和加载相关插件等。
第二步:创建模型在Tekla Structures中,模型是一个关键概念。
模型不仅包括建筑的结构元素,还包括建筑物的其他细节,如管道、电缆和设备等。
创建模型的第一步是导入建筑的设计图纸或通过光栅图提取。
Tekla Structures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功能,以帮助用户创建精确的模型。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基于对象的建模(OBM)来创建建筑元素,如柱子、梁和楼板。
用户还可以通过绘制工具创建自由形状的对象,如楼梯和平台等。
第三步:编辑和修正模型一旦模型创建完成,用户可以使用Tekla Structures的编辑和修正功能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移动、旋转和缩放工具来调整和改变模型的位置和尺寸。
用户还可以使用剪切、延伸和切换工具来修改模型中的结构元素。
此外,Tekla Structures还提供了模型检查和冲突检测功能,以帮助用户发现和解决模型中的错误和冲突。
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模型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步:生成报表和图纸在Tekla Structures中,用户可以根据模型生成各种报表和图纸,以满足项目需求。
TeklaStructures初级教材7钢结构细部Tekla Structures 11.0 基本培训May 3, 2013Copyright ? 2005 T ekla Corporation目录7钢结构细部 ............................................................................ 7-37.1自动连接.................................................................................................... 7-3 运行自动默认连接................................................................................... 7-47.2关于创建节点标准的概要 ..................................................................... 7-5规则组 ........................................................................................................ 7-5框架条件.................................................................................................... 7-5规则设置.................................................................................................... 7-6连接节点.................................................................................................... 7-67.3研究创建的节点....................................................................................... 7-8端板7-8管状节点板节点....................................................................................... 7-97.4创建新的自动连接规则组 ................................................................... 7-12创建工业建筑节点的规则组 ............................................................... 7-12梁到梁的腹板连接................................................................................. 7-13梁到柱子腹板的连接 ............................................................................ 7-18梁到柱子翼缘的连接 ............................................................................ 7-207.5运行自动连接 ......................................................................................... 7-227.6创建钢楼梯.............................................................................................. 7-23 定义楼梯梁和踏步................................................................................. 7-25根据踏步定位楼梯、定义楼梯平台 .................................................. 7-28删除支架,创建螺栓并定位 ............................................................... 7-32连接平台.................................................................................................. 7-337.7创建支柱.................................................................................................. 7-377.8创建扶手.................................................................................................. 7-40 TEKLA STRUCTURES BASIC TRAINING 7-27钢结构细部本课程中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将使用默认自动连接/自动默认规则创建节点。
Tekla Structures 钢结构节点指南产品版本 21.03 月 2015©2015 Tekla Corporation内容1 钢结构节点属性 (3)1.1 钢结构节点中的零件 (4)1.2 加劲肋 (5)1.3 腋 (8)1.4 槽口 (9)1.5 BCSA 槽口 (13)1.6 螺栓 (17)1.7 梁切割 (23)1.8 双板 (26)1.9 角度 箱形 (29)1.10 焊缝 (33)1.11 通用选项卡 (34)1.12 设计和设计类型选项卡 (34)1.13 分析选项卡 (37)2 Joints.def 文件 (38)2.1 使用 joints.def 文件 (38)2.2 示例:Tekla Structures 如何使用 joints.def 文件 (40)2.3 joints.def 文件中的通用默认值 (41)2.4 joints.def 文件中的螺栓直径和螺栓数量 (43)2.5 joints.def 文件中的螺栓和零件属性 (44)joints.def 文件中的节点板节点属性 (45)joints.def 文件中的对角支撑节点属性 (48)joints.def 文件中取决于截面的螺栓尺寸 (49)3 节点设计中的 Excel 电子表格 (51)3.1 Excel 电子表格节点设计中使用的文件 (51)3.2 节点设计中的 Excel 电子表格的示例 (52)3.3 在 Excel 节点设计中显示节点状态 (56)4 免责声明 (57)21钢结构节点属性在 Tekla Structures 模型中创建零件框架后,需要将这些零件连接起来以完成该模型。
本节介绍了许多不同的 Tekla Structures 节点共有的属性。
钢结构节点中的零件 网页 3另请参见加劲肋 网页 4腋 网页 8槽口 网页 9BCSA 槽口 网页 13螺栓 网页 17梁切割 网页 23双板 网页 26角度 箱形 网页 29焊缝 网页 33通用选项卡 网页 34设计和设计类型选项卡 网页 34分析选项卡 网页 36钢结构节点属性3钢结构节点中的零件1.1钢结构节点中的零件使用零件选项卡可以定义 Tekla Structures 为节点创建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