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设施统计表(1)
- 格式:xl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均衡发展【小学】各室配备要求定点小学:一、普通教室二、专用教室1、科学教室2、科学器材室3、科学准备室4、计算机教室5、音乐教室6、美术教室7、舞蹈室8、综合实践活动室三、公共教学用房1、图书室2、阅览室3、科技活动室4、心理咨询室5、卫生保健室6、综合电教室或多功能教室7、音体美器材室8、体育活动室(选配)四、运动场五、学生生活用房六、教学点普通教室1、使用面积:2002年以前建设的普通教室标准为中学56㎡/间、小学52 ㎡/间;2002年以后建设的普通教室标准为中学67㎡/间、小学61 ㎡/间。
2、室内设施应设课桌椅、黑板、讲台、多媒体终端、网络接口等,后墙设展示板、图书角,有条件的宜设储物柜,室内要确保布置合理、整洁、卫生3、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初中分别为0.8-0.9米、1-1.1米;讲桌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教室采光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为左采光(一般采光用教室透光面积大的一面为左采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5、教室照明:配备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40瓦荧光灯9盏为宜(指标准教室),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设2盏配有灯罩的40瓦荧光灯,且与黑板平行,两间小教室安装8盏即可。
6、课桌椅:室内学生应每人1席;每间教室内至少配备2种不同型号课桌椅或配备高度可调课桌椅(规格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标准),课桌摆放要规范、适宜。
专用教室一、科学教室1、配备(1)、实验台、讲桌、灯具摆放位置按教室布置要求。
(2)、实验台48座、讲桌1个。
(3)、窗帘、防火沙、铁锨、灭火器等。
2、各种表册(至少完成 2014-2016三个学年度)(1)、(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2)、实验教学计划(3)、小学生实验报告册(4)、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5)、(演示、分组)实验记录3、上墙制度等(1)、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2)、科学实验室管理员职责(3)、室内设备、物品统计表(4)、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姓名一览表4、室门外要规范钉上室牌5、卫生:天面、地面、玻璃、桌椅等要干净整洁二、科学仪器室1、配备仪器要根据标准适当补充,配备目录见附表。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统计表(二)
说明:
1.填报范围为教育部门办公办学校。
2.学校类别:幼儿园、小学、教学点、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九年一贯制、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
3.校舍为学校内全部建筑物。
4.在建校舍建筑面积填规划建设面积,房屋价值填规划投资。
5.照片:2006年以后的新建楼房校舍和塑胶跑道田径场上报新旧对比照片,新建学校、迁建学校除上报单体照片外,另需提供学校整体校貌新旧对比照片。
6.区县、学校分别提供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7.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均衡发展【小学】各室配备要求定点小学:一、普通教室二、专用教室1、科学教室2、科学器材室3、科学准备室4、计算机教室5、音乐教室6、美术教室7、舞蹈室8、综合实践活动室3、公共教学用房1、图书室2、阅览室3、科技活动室4、心理咨询室5、卫生保健室6、综合电教室或多功能教室7、音体美器材室8、体育活动室(选配)4、运动场5、学生生活用房6、教学点普通教室1、使用面积:2002年以前建设的普通教室标准为中学56㎡/间、小学52 ㎡/间;2002年以后建设的普通教室标准为中学67㎡/间、小学61 ㎡/间。
2、室内设施应设课桌椅、黑板、讲台、多媒体终端、网络接口等,后墙设展示板、图书角,有条件的宜设储物柜,室内要确保布置合理、整洁、卫生3、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初中分别为0.8-0.9米、1-1.1米;讲桌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教室采光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为左采光(一般采光用教室透光面积大的一面为左采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5、教室照明:配备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40瓦荧光灯9盏为宜(指标准教室),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设2盏配有灯罩的40瓦荧光灯,且与黑板平行,两间小教室安装8盏即可。
6、课桌椅:室内学生应每人1席;每间教室内至少配备2种不同型号课桌椅或配备高度可调课桌椅(规格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标准),课桌摆放要规范、适宜。
专用教室一、科学教室1、配备(1)、实验台、讲桌、灯具摆放位置按教室布置要求。
(2)、实验台48座、讲桌1个。
(3)、窗帘、防火沙、铁锨、灭火器等。
2、各种表册(至少完成 2014-2016三个学年度)(1)、(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2)、实验教学计划(3)、小学生实验报告册(4)、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5)、(演示、分组)实验记录3、上墙制度等(1)、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2)、科学实验室管理员职责(3)、室内设备、物品统计表(4)、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姓名一览表4、室门外要规范钉上室牌5、卫生:天面、地面、玻璃、桌椅等要干净整洁二、科学仪器室1、配备仪器要根据标准适当补充,配备目录见附表。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图书配备简要情况说明篇一:中小学图书资料配备情况统计表篇二:图书阅览室情况说明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总体目标: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配备高质量的图书和报刊资料。
图书人均占有量达标,配齐配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
2阅览室设置达到县局要求。
逐步建成电子阅览室。
3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室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提高“两室”管理水平和档次;实行开架借阅,做到两室”全天开放。
4正常开设阅读课。
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
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使班级成为“书香班级”6大力倡导全体师生读书爱书。
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品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三、组织领导: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四、具体措施:(一)开源节流。
足额配置高质量图书和报刊资料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充实学生读物。
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的标准。
2优先配齐配足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不少于10套)3加强报刊杂志征订力度和图书购买更新力度。
保证用于学生阅读的图书、报刊、杂志数量不低于规定标准数量,并且各部类的图书比例符合中学图书室藏书分类比例要求。
4按照教师、学生阅览室最低馆舍要求设置阅览室。
利用校园网筹建电子阅览室。
5采取有效措施。
发动师生捐赠图书,争取社会力量捐助,不断扩大图书来源渠道。
(二)建章立制。
大力提高“两室”利用效率1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图书配备简要情况说明篇一:中小学图书资料配备情况统计表篇二:图书阅览室情况说明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总体目标: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配备高质量的图书和报刊资料。
图书人均占有量达标,配齐配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
2阅览室设置达到县局要求。
逐步建成电子阅览室。
3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室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提高“两室”管理水平和档次;实行开架借阅,做到两室”全天开放。
4正常开设阅读课。
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
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使班级成为“书香班级”6大力倡导全体师生读书爱书。
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品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三、组织领导: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四、具体措施:(一)开源节流。
足额配置高质量图书和报刊资料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充实学生读物。
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的标准。
2优先配齐配足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不少于10套)3加强报刊杂志征订力度和图书购买更新力度。
保证用于学生阅读的图书、报刊、杂志数量不低于规定标准数量,并且各部类的图书比例符合中学图书室藏书分类比例要求。
4按照教师、学生阅览室最低馆舍要求设置阅览室。
利用校园网筹建电子阅览室。
5采取有效措施。
发动师生捐赠图书,争取社会力量捐助,不断扩大图书来源渠道。
(二)建章立制。
大力提高“两室”利用效率1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
表1-2 中小学校舍现状统计表
1、此表填写到学校单体建筑,每校第一行为学校小计数,第二行开始填写单体建筑,一行一单体,有多少个单体就增加多少行;学校排序与表一相同,规划新建学校不需填写;
2、列1-4只填写学校小计所在行,格式及填写选项与表一列1-4相同;
3、列5每校第一行填写“小计”,第二行始填写单体建筑,填写顺序是: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其他生活用房--教师周转房等各类校舍的具体名称;
4、列6填写格式用数字表示,如“1990”;列7填写选项:土木、砖木、砖混、框架、钢结构;列8填写格式是数字表示,平房填“1”;
5、列10-13填写安全鉴定对应为A、B、C、D各级的校舍面积;列14填写未鉴定并计划拆除的校舍面积(不包含鉴定为D级的校舍);列15填写新建好未鉴定的校舍面积
6、列17-23按单体建筑原设计的功能分类对应填写,各类校舍划分以建标为准;列23包括厕所、浴室、锅炉房、配电房等;列16=17+18+19+20+21+22+23;
7、列24填写选项:加固、改建、扩建、拆除、封存,不作处理就留空;
8、以县为单位分小学(含教学点)初中(含完中初中部)、一贯制、特教各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