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反用机理及反应器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微电解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
1. 微电解的基本原理微电解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解池中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解作用,实现污水处理的技术。
在微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通过这些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2. 微电解的工作原理微电解污水处理系统由电解槽、电源、电极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电解槽,其中的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源连接,形成电解电池。
当电源通电后,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通过电解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3. 微电解的氧化反应在微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为氧化产物。
氧化反应的具体过程如下:3.1 氧化反应的阳极半反应在阳极上,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而氢离子则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3.2 氧化反应的废水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氧化产物。
有机物可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可以被氧化为较稳定的化合物。
4. 微电解的还原反应在微电解过程中,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
还原反应的具体过程如下:4.1 还原反应的阴极半反应在阴极上,水中的氢离子接受电子,还原为氢气。
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接受电子,还原为金属沉淀。
4.2 还原反应的废水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金属沉淀。
金属沉淀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步骤进行分离和回收。
5. 微电解的优点微电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点:5.1 高效去除污染物微电解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微电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
一、微电解技术概述微电解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处理污水的方法。
它通过在电极表面形成微小的电化学反应区域,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等电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微电解的原理1. 电极反应微电解中使用的电极通常为金属电极,如铁电极或铝电极。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表面会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以铁电极为例,当电流经过铁电极时,电极表面的铁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离子,同时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这些电极反应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氧化重金属离子。
2. 水电解反应水电解反应是微电解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当电流通过水时,水分子会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些气体的产生有助于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加速有机物质的降解。
3. 氧化还原反应微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调节电极的电位,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微电解还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三、微电解技术的优势1. 高效降解污染物微电解技术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相比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微电解技术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处理能力。
2. 能耗低微电解技术在处理污水时能耗较低,主要依靠电流的作用,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能源投入。
这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操作简便微电解技术的操作相对简便,只需调节电极的电位和电流即可。
同时,微电解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四、微电解技术的应用领域微电解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场景,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
关于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微电解( micro-electrolysis) 技术, 又称为铁炭法、铁屑法、内电解、铁还原等技术,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它主要是基于金属腐蚀溶解的电化学原理,依靠在废水中形成微电池的电极反应而使废水净化。
该工艺以废铁屑为原料,无需消耗电力资源, 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
其电解材料一般采用铸铁屑与惰性碳(如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也有也有采用铝-炭、铁-铜等其他组合来加强处理效果。
苏联学者于20世纪70 年代初首次将其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由于此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法于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染料、印染、重金属、化工、制药、油分等废水的预处理,在当时是水处理领域里的非常热门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和水量因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COD、盐分和有毒物含量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在不同的废水中各不相同等。
为了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者们又在铁碳微电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随后出现了多元微电解体系以及微电解结合废水处理的其他技术方法,联合应用于各类废水的治理中。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混凝沉淀联合微电解法、Fenton联合微电解法、生物降解联合微电解法等。
一、微电解分类微电解反应体系按投加填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一元、二元及三元(或以上)等体系。
其中,铁屑还原法是常用的一元微电解体系,又称为零价铁法(Fe0)。
铁屑主要由纯铁(Fe)和碳化铁(Fe3C)组成,其中Fe3C 以极细小的颗粒分散在铁屑内,由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可形成无数个微观电池,利用其产生的电池效应实现对工业废水的处理。
Yang Mu 等研究发现,铁屑通过电化学附集、氧化还原等作用把硝基苯转化为苯胺、偶氮苯及氧化偶氮苯等易生物降解物质;Chuanbao Wang 等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试发现,纳米级铁粉可将各种卤代有机物还原为简单无害的碳氢化合物。
微通道反应的方法微通道反应法(Microchannel Reactor)是一种在微尺度下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它能够显著提高反应速率、控制反应过程及提高反应选择性。
微通道反应器由一系列微米级通道组成,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脱羧、酰基化、纳米材料合成等。
本文将介绍微通道反应法的原理、优势以及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微通道反应法的原理微通道反应器基于微尺度下的物质传输与反应的规律,通过将反应物在微通道中的流动进行控制,实现高效、快速的反应。
微通道反应器的尺度在微米至毫米级别,相比于传统的宏观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短的质量与热传递路径,进而提高了反应速率与选择性。
二、微通道反应法的优势1.提高反应速率: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很高的传质速率,能够迅速将反应物输送到反应位点,提高反应速率。
此外,微通道反应器还可以通过调整微通道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
2.控制反应过程:微通道反应器中可以精确控制反应物的流速、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条件,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
这使得微通道反应器在多相反应、催化反应和高温高压反应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提高反应选择性:微通道反应器可通过改变微通道的形状和结构、添加催化剂或吸附剂等,实现对反应物的选择性。
这使得微通道反应法在有机合成、催化剂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常见的微通道反应方法1. 连续流动微通道反应(Continuous Flow Microchannel Reaction)连续流动微通道反应是最常用的微通道反应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反应物以连续流动的方式输入微通道反应器,然后根据需要的反应条件,在不同的微通道中进行反应。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节约反应物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合成和高通量反应。
2. 固定床微通道反应(Fixed Bed Microchannel Reaction)固定床微通道反应是一种将催化剂固定在微通道内壁的反应方法。
微电解反应塔是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设备,采用填充在反应器内的铁碳填料,利用铁碳填料中的铁和碳之间的电位差来促进废水的电解反应。
以下是一些微电解反应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铁碳填料:微电解反应塔中的铁碳填料通常由铁和碳组成,其
中铁和碳之间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可以促进废水的电解反应。
2.电解反应:在微电解反应塔中,当废水通过铁碳填料时,由于
铁和碳之间的电位差,废水中的污染物会被电解成为带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会被铁碳填料吸附并形成可沉淀的污泥。
3.氧化还原反应:微电解反应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铁碳填料
中的铁和废水中的污染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更低的价态。
4.吸附作用:微电解反应塔中的铁碳填料还具有吸附作用,可以
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填料的表
面。
5.分离效果:微电解反应塔的分离效果较好,可以将废水中的悬
浮物、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有效地分离出来,形成沉淀或污泥。
6.适用范围:微电解反应塔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废水,如制药、
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的废水。
需要注意的是,微电解反应塔需要合理设计参数,如填料的选择、填料的级配、水流速度等,以保证其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同时,微电解反应塔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更换填料、清洗设备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铁碳微电解的反应原理: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
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
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其中主要作用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当将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和C之间存在1.2V的电极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废水,进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剂。
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度,且阴极反应消耗了大量的H+生成了大量的OH-,这使得废水的pH值也有所提高。
当废水与铁碳接触后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阳极:Fe-2e—→Fe Eo(Fe/Fe)=0.4阴极:2H++2e—→H2 Eo(H+/H2)=0V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O2+4H++4e—→2H2O Eo(O2)=1.23VO2+2H2O+4e—→4OH- Eo(O2/OH-)=0.41V有试验在铁碳反应后加H2O2,阳极反应生成的Fe2+可作为后续催化氧化处理的催化剂,即Fe2+与H2O2构成Fenton试剂氧化体系。
阴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H]能与废水中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染料中间体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如偶氮基团),使其脱色。
通过铁碳曝气反应,消耗了大量的氢离子,使废水的pH值升高,为后续催化氧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催化氧化原理向废水中投加适量的H2O2溶液与废水中的Fe2+组成试剂,它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特别适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
Fenton 试剂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由于HO被Fe催化分解产生•OH(羟基自由基)。
生化性能改善和色度去除的机理微电解对色度去除有明显的效果。
这是由于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机物的发色基团硝基—NO2 、亚硝基—NO 还原成胺基—NH2 ,另胺基类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也明显高于硝基类有机物;新生态的二价铁离子也可使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如羧基—COOH、偶氮基-N=N-) 的双键打开,使发色基团破坏而除去色度,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性。
铁碳微电解技术原理介绍及应用分析1微电解又称内电解、铁碳法、铁屑过滤法、零价铁法等等,被广泛应用到重金属、印染、造纸、皮革、制药废水的处理中。
微电解工艺的原理是将铁屑(铁屑一般为铁-碳合金)和惰性碳粒(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浸没在酸性废水中,由于电极电位差,废水中会形成无数的微型腐蚀电池(微观电池)。
同时,铁屑和投加的碳颗粒又构成了无数的微型电解电极(宏观电池),电位高的碳为阴极,电位低的铁为阳极。
电解电极(宏观电池)与腐蚀电池(微观电池)在酸性溶液中构成无数的微型电解回路,因而被称作微电解反应。
在铁阳极上,纯铁失去电子生成Fe2+进入溶液中,电子在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从阳极流向碳阴极。
在阴极附近,溶液中的溶解氧吸收电子生成OH-。
在偏酸性溶液中,阴极反应生成新生态氢,进而生成氢气从溶液中逸出。
微电解通过氧化还原作用、电化学富集作用、物理吸附作用、絮凝和沉淀作用、电子传递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1)氧化还原作用金属铁、电极反应产生的Fe2+和酸性条件下阴极产生的新生态氢均具有还原性,能与一些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将含硝基有机物还原为氨基有机物,所以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废水中的硝基苯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Fe2+能将偶氮型染料的发色基团还原,因而该技术具有脱色作用,同时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2)电化学富集作用当铁与碳化铁之间形成一个个小的原电池的时候,其周围会产生一个电场,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和带电荷的细小污染物处在原电池电场下时,产生电泳从而在电极上凝聚沉积下来得到去除。
(3)物理吸附作用反应体系中的铁屑比表面积大并显示出较高的表面极性,能够对金属离子起到去除的作用;同时铁屑表面活性较高,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净化废水。
另外体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络合物,能够吸附、共沉、裹挟大量的污染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
(4)絮凝和沉淀作用电极反应产生的Fe2+及部分氧化生成的Fe3+,在碱性且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会生成Fe(OH)2和Fe(OH)3絮凝沉淀。
微电解工艺原理介绍微电解工艺是一种利用微小电流进行材料表面改性和加工的技术。
微电解工艺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精密加工和表面改性,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损耗和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电解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
微电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微电解工艺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电解液中通过施加微小电流实现材料表面的镀覆、腐蚀或改性。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电解液:微电解工艺中使用的电解液含有适量的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学物质,用于实现所需的加工效果。
2. 电解池:微电解工艺通常采用离子交换膜或纳米孔膜分隔正负极反应区域,以防止材料的堆积和电解液的浪费。
3. 电解反应:微电解工艺中,正极反应为阳极腐蚀或阳极镀覆,负极反应为阴极析氢或析氧等。
通过合理调节阳极与阴极的电流密度,可以实现不同的加工效果。
微电解工艺的应用微电解工艺在金属材料的精密加工和表面改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微电解加工微电解加工是利用微小电流对金属材料进行高精度加工的方法。
其具体应用包括:- 针对特定形状的细小孔洞加工,如微针、微孔板等。
- 针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微纳米级加工,如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微纳米管的开口等。
2. 微电解腐蚀微电解腐蚀是利用微小电流对金属材料进行局部腐蚀的方法。
其应用包括: - 对金属材料进行微小孔洞的制备,如微流体芯片、微针刺等。
- 对金属材料进行微细纹理的制备,如微纳米级的表面纹理。
3. 微电解镀覆微电解镀覆是利用微小电流对金属材料进行局部镀覆的方法。
其应用包括: - 对特定区域进行金属镀覆,如微电机的金属零件。
- 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特定材料的覆盖,如合金化处理、防腐蚀处理等。
4. 微电解电化学加工微电解电化学加工是利用微小电流并结合电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其应用包括: - 利用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定向沉积,实现精密加工。
- 利用电解液中的化学物质实现特定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等。
微反应器工作原理微反应器是一种在微观尺度下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它利用微流控技术将反应物料以微滴或薄膜的形式进行加工和流动控制,从而实现反应的快速、高效和精确控制。
微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微流控技术、微观尺度和加工控制三个方面。
微反应器利用微流控技术对反应物料进行流动控制。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型通道和微型阀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技术。
微反应器中的微流控通道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动速度、流动方向和混合程度,从而实现反应物料的快速混合和反应。
微反应器利用微观尺度来增加反应速度和效率。
由于微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料以微滴或薄膜的形式存在,相比传统的宏观尺度反应器,微反应器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短的传质距离。
这使得反应物料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反应,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和效率。
微反应器通过加工控制来实现反应的精确控制。
微反应器中的微流控通道和微阀门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动速度和混合程度,从而实现反应的精确控制。
此外,微反应器还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来实现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微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
首先,反应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微反应器中的微流控通道。
然后,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微阀门来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动速度和混合程度。
在微流控通道中,反应物料会快速混合并进行化学反应。
最后,反应产物通过出料口排出微反应器。
微反应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微反应器可以实现反应物料的快速混合和反应,因此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和效率。
其次,微反应器可以实现对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此外,由于微反应器的微观尺度和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反应物料的用量可以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废物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微反应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微反应器可以用于药物合成、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生物反应等领域。
在药物合成中,微反应器可以实现对药物合成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药物的纯度和产率。
微电解铁碳反应器1. 引言微电解铁碳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观电解技术将铁和碳进行反应的装置。
该反应器结合了微观电化学和金属材料科学的原理,可以实现高效、低能耗的铁碳反应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电解铁碳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前景。
2. 工作原理微电解铁碳反应器基于电化学原理,利用外加电场促使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工作原理如下:1.阳极氧化:在微电解铁碳反应器中,阳极通常是由纯铁材料制成。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阳极表面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离子。
2.阴极还原:阴极通常是由碳材料制成。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阴极表面会发生还原反应,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
3.溶液循环:为了保持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稳定,微电解铁碳反应器还配备了溶液循环系统。
该系统通过泵将溶液循环流动,以确保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浓度均匀。
4.产品收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铁和碳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通过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和分离。
3. 主要组成部分微电解铁碳反应器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阳极:阳极一般采用纯铁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提高氧化反应效率。
2.阴极:阴极通常采用碳材料制成,如石墨或活性炭。
碳材料具有良好的还原性能,并且价格相对较低。
3.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微电解铁碳反应器中起到传递离子的介质。
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包括氯化钠、硫酸铜等。
4.外加电源:外加电源为微电解铁碳反应器提供所需的正向电压。
通过调节外加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控制反应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5.溶液循环系统:溶液循环系统通过泵将溶液循环流动,以保持离子浓度均匀,并提高反应效率。
6.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和分离反应产物。
常见的收集装置包括过滤器、离心机等。
4. 优势和前景微电解铁碳反应器相比传统的铁碳反应过程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能耗低:微电解铁碳反应器利用外加电场促进氧化还原反应,使反应速率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效率。
微电解原理
微电解是一种利用微小电流进行电解的技术,通常用于微小尺寸的电子器件中。
微电解技术可以实现微小尺寸器件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能耗的特点,因此在微纳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电解的原理是利用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或阴极迁移,从而在
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材料的加工或表面处理。
在微电解过程中,电解液中的离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向电极表面迁移,与电极发生反应,从而在电极表面形成新的物质或改变表面形貌。
微电解的关键是控制电解液中的离子迁移方向和速度,以实现精密加工和表面
处理。
通常采用微小电流和微小电压进行微电解加工,通过精密的电极设计和电解液配方,可以实现对微小器件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如微孔加工、微凹槽加工、微纳米级表面处理等。
微电解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备微小尺寸的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微机械器件等。
通过微电解技术,可以实现对微小器件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微电解是一种利用微小电流进行电解的技术,通过控制电解液中的
离子迁移来实现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
微电解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微小器件的制备和加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
微电解反应器设计一、简介微电解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系统,它可以在微米级别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可控、精确和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工艺参数和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微电解反应器的设计。
二、设计原理微电解反应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电化学反应原理、微流控技术和微纳米加工技术。
首先,电化学反应原理是指当在电极表面施加外加电势时,产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了溶液中物质的转化。
其次,微流控技术是指对于液体或气体等流体的操纵和控制,在微米级别上实现了液体混合、分离和输送等功能。
最后,微纳米加工技术是指利用光刻技术、薄膜沉积和离子束刻蚀等方法,在硅基底板上制造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微型结构。
三、结构组成微电解反应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底板、通道层、顶板和导电层。
其中底板是由硅基材料制成,上面有微通道和微孔,通道层是在底板上加工出来的,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确的尺寸,因此需要采用光刻技术进行加工。
顶板也是由硅基材料制成,上面有微孔和导电线路。
导电层则是在顶板上加工而成的,可以实现电极与外部电源的连接。
四、工艺参数微电解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流速、电势、温度、pH值和反应物浓度等。
首先,流速是指液体在通道中流动的速度,其大小直接影响反应物质转化的效率。
其次,电势是指施加在电极表面的外加电压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控制反应物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温度也是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pH值则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节反应物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反应。
最后,反应物浓度也会对反应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五、应用领域微电解反应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微流控药物筛选、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化学分析等。
在微流控药物筛选方面,微电解反应器可以通过对药物分子的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药物的快速筛选和高效评估。
在生物传感器方面,微电解反应器可以通过对生物分子的电化学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诊断。
铁碳微电解的反应原理: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
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
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其中主要作用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当将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和C之间存在1.2V的电极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废水,进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剂。
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尤其是印染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度,且阴极反应消耗了大量的H+生成了大量的OH-,这使得废水的pH值也有所提高。
当废水与铁碳接触后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阳极:Fe-2e—→Fe Eo(Fe/Fe)=0.4阴极:2H++2e—→H2 Eo(H+/H2)=0V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O2+4H++4e—→2H2O Eo(O2)=1.23VO2+2H2O+4e—→4OH- Eo(O2/OH-)=0.41V有试验在铁碳反应后加H2O2,阳极反应生成的Fe2+可作为后续催化氧化处理的催化剂,即Fe2+与H2O2构成Fenton试剂氧化体系。
阴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H]能与废水中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染料中间体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如偶氮基团),使其脱色。
通过铁碳曝气反应,消耗了大量的氢离子,使废水的pH值升高,为后续催化氧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催化氧化原理向废水中投加适量的H2O2溶液与废水中的Fe2+组成试剂,它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特别适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
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由于HO被Fe催化分解产生•OH(羟基自由基)。
生化性能改善和色度去除的机理微电解对色度去除有明显的效果。
这是由于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机物的发色基团硝基—NO2 、亚硝基—NO 还原成胺基—NH2 ,另胺基类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也明显高于硝基类有机物;新生态的二价铁离子也可使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如羧基—COOH、偶氮基-N=N-) 的双键打开,使发色基团破坏而除去色度,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性。
微电解反应器微电解反应器介绍微电解反应器的概念及其作用微电解反应器是一种小型化的电化学反应器,它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电化学反应。
它通常由微流控系统和电极构成,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传感、分析化学、能源转换等。
与传统的大型电化学反应器相比,微电解反应器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微电解反应器的作用是通过在微观尺度下进行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例如,在生物传感中,可以使用微电解反应器来检测生物分子或细胞,并将其转换为可测量的信号。
在分析化学中,可以使用微电解反应器来分离和检测特定的分子。
在能源转换中,可以使用微电解反应器来将太阳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可存储或可用于其他目的的能量。
构建微电解反应器需要哪些关键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和可重复使用的微电解反应器需要一系列关键技术。
以下是其中一些关键技术:1. 微加工技术:由于微电解反应器通常需要在纳米或亚微米尺度下进行操作,因此需要使用微加工技术来制造微流控系统和电极。
这些技术包括光刻、电子束曝光、离子束刻蚀等。
2. 电极设计:电极是微电解反应器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影响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电极材料、形状和尺寸,并考虑到它们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流体力学:由于微流控系统通常是由微型通道组成的,因此需要考虑流体力学效应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这包括流速、液体表面张力、毛细效应等。
4. 控制系统: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重复使用的微电解反应器,需要一个精确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反应条件。
这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的控制。
5. 数据分析:最后,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反应结果。
这可能涉及到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等。
如何利用微电解反应器进行生物传感?生物传感是利用生物识别元素(如酶、抗体或DNA)与目标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和测量生物分子的方法。
微电解反应器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
微电解反应器1. 引言微电解反应器是一种先进的化学反应器技术,它在微尺度下利用电解化学原理实现反应过程。
相比传统的反应器,微电解反应器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热效应低等优势,为化学合成、能源转化、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电解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2.工作原理微电解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在微尺度下利用电解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反应。
微电解反应器通常由两个电极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极通常为惰性材料,如铂、金等,用于提供电压和催化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产生反应所需的物质,当施加电压后,电解质中的分子或离子会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所需的产物。
3. 应用领域3.1 化学合成微电解反应器在化学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微电解反应器的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高效的化学反应。
此外,微电解反应器还能够控制反应环境,提高产品的纯度和选择性。
因此,它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等领域,例如有机合成中的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等。
3.2 能源转化微电解反应器也在能源转化领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它可以用于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等。
微电解反应器的小尺度使得电化学反应的传质效率更高,可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此外,微电解反应器还可以与其他能源转化设备集成,形成多功能的能源转换系统。
3.3 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领域,微电解反应器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减排等。
通过微电解反应器,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减少环境的污染。
此外,微电解反应器还可以利用电解反应产生的电能,实现废水处理设备的自愈力和节能减排效果。
4. 发展趋势4.1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解反应器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流体的精确控制和微观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因此,在微电解反应器中引入微流控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4.2 材料与催化剂的创新微电解反应器的性能也受到材料和催化剂的制约。
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在污水处理中,微电解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下面将介绍微电解的原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原理介绍微电解是利用电解的原理,通过在电极间加上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微电解系统通常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
阳极通常采用氧化性材料,如钛、铁等,而阴极通常采用还原性材料,如铜、银等。
电解质通常采用酸性或碱性溶液。
2.微电解过程在微电解的过程中,阳极上产生氧化反应,而阴极上产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共同作用,在电极间形成电位差,促进污水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重金属离子被还原沉淀,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3.微电解的优势微电解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高效:微电解能够高效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灵活性:微电解系统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进行调节和优化。
●成本低: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微电解的设备和操作成本较低。
4.微电解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微电解在污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机废水处理:微电解能够有效降解各种有机废水,如污水中的有机溶解物、悬浮物、胶体物质等。
●重金属去除:微电解可以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沉淀,实现对重金属的去除。
●水质改善:微电解可以改善污水中的水质,提高其可回用性。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回用要求的过程。
●微电解:一种利用电解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有机物质:指含碳且含有机基团的化合物,如有机溶解物、脂肪、蛋白质等。
●重金属离子:指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高的原子量的金属的离子形式,如铅离子、汞离子等。
微反应技术微反应技术是一种在微观尺度上进行的化学反应分析方法,其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微反应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微反应技术的原理微反应技术是利用微流控芯片等微纳米尺度设备对微量样品进行反应和分析的方法。
与传统的宏观反应相比,微反应技术具有时间短、反应效率高、试剂消耗少等优点。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反应器设计:微反应器通常由微流控芯片构成,通过微型通道和微阀门等微结构来实现反应的控制和调节。
微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流体的混合、传质等问题,以实现高效的反应过程。
2. 微流体控制:微反应技术利用微流体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微量液滴、颗粒等进行精确的操控和控制。
通过调节微流体的流速、压力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
3. 微反应条件优化:微反应技术可以通过微观尺度的反应条件优化来实现更高的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可以通过微流体的混合和传质效应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均匀性,从而实现更高的产率和纯度。
微反应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化学合成: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对有机合成反应的快速优化和高效控制。
通过微反应器和微流体控制,可以实现多步反应的连续流程化合成,提高产率和纯度。
2. 生物分析:微反应技术在生物分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微流控芯片来进行DNA测序、蛋白质分析等。
微反应技术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使得生物分析过程更加快速和精确。
3. 医药研发:微反应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微反应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合成和筛选的高通量化,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4. 材料科学:微反应技术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微反应技术制备纳米材料、薄膜等,实现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精确控制。
三、微反应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反应技术也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微反应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多功能化:未来的微反应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的设计和实现。
微电解原理
微电解原理是一种基于微电解电池的技术,利用电解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从而实现能量转换和储存。
该原理与传统的电解过程类似,都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中的化学物质,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电解液中产生新的物质。
微电解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治理、能源转换、化学合成等。
在环境治理中,微电解原理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废气,通过电解将污染物氧化,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在能源转换中,微电解原理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储存和利用。
在化学合成中,微电解原理可以用来实现电化学反应,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实现更高效、环保的化学反应。
微电解原理的关键在于电解液的选择和电解材料的设计。
电解液应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化学稳定性,以保证反应的进行和电解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而电解材料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其电化学活性和耐久性,以提高反应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微电解原理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能源环境的紧迫问题,微电解原理将成为解决能源、环境等领域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
微电解反用机理及反应器研究进展姜国保(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摘要】微电解技术主要是通过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微电池,利用其产生的电池效应来实现废水处理的目的。
本文从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絮凝沉淀作用、微电场作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微电解技术的作用机理,为实际运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微电解反应器的类型与应用状况。
并对微电解技术以及微电解反应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电解反应机理反应器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micro-electrolysis mechanism and reactor Abstract:Mainly through of the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is that with different electrode potential of metal and metal (or metal) to form micro-battery,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is battery effect .This article discoursed the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s mechanism of action from the electrode reaction,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flocculation precipitation reaction and electric micro-field reaction four aspects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ctual motion .Summarized the main micro-electrolysis’s reactor type and applic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electrolysis reactor’s development is fo recast.Keyword:Micro-elect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Reactor Development direction引言:微电解又称内电解、零电解等。
微电解技术首次应用在印染废水的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为世界环保界所关注。
微电解技术主要应用机械工业中产生的价格低廉的废铁屑为原材料,有利于实现废物的合理利用,达到可持续的目的,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技术[1]。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印染、化工、电镀、制药、造纸[2-11]等领域废水的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其它水处理技术相比,微电解技术具有运行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普遍适应性强等诸多特点。
但是,该技术处理废水的机理一直没有的到统一的认识,在实际运行当中缺少理论支持。
笔者从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絮凝沉淀作用、微电场作用四个个方面论述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作用机理,为实际运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述了微电解反应器在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现存的问题以及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微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工业铸铁屑为原料,基于金属腐蚀电化学原理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电化学综合作用,达到处理多种废水的目的。
微电解技术主要利用铸铁屑表面化学成分不均匀性以及金属组织不均匀性构成的微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
将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铸铁屑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直接接触,在传导性好的电解质溶液(含Cu2+、Cr6+、Ni+等废水)中通过形成的宏观原电池及微观原电池产生的电池效应达到废水的处理目的。
微电解的具体作用机理有以下几种:1.1电极反应铸铁屑主要由纯铁(Fe)和碳化铁(Fe3C)组成。
其中Fe3C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在铁屑内,由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因此可形成无数个微原电池。
在废水中电极反应如下:阳极(Fe): 2Fe→2Fe2++4e-,Ф(Fe2+,Fe)=0.44V阴极(Fe3C):4H++4e-=[4H]→2H2, Ф(H+,H2)=0.00V当废水中有溶解氧存在时:O2+2H2O+4e-→4OH-,Ф(O2,OH-)=0.40V1.2氧化还原作用上述微电解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H]、HO·、Fe2+等具有很强的氧化或还原能力。
这些物质能迅速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羟基取代反应、脱氧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等诸多氧化或还原反应。
从而破坏污染物质分子结构,改变其周围环境,达到治理废水的目的。
1.3絮凝沉淀作用废水中的Fe2+被氧化为Fe3+,H+也被大量消耗,溶液PH值逐渐升高。
在适合PH值条件下,微电解反应体系中将产生大量Fe(OH)2、Fe(OH)3等性能良好的絮凝剂。
这些良好的絮凝剂对废水中的胶体颗粒物、不溶性悬浮物等均具有良好的絮凝沉淀效果,以此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1.4微电场作用铸铁屑与废水接触式时,碳的电位高为阴极,铁的电位低为阳极。
它们之间可形成无数个微原电池,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电场。
此时分散在废水中的胶体粒子、极性分子、细小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通过静电力、表面能的作用被凝聚和富集,形成大颗粒后沉淀去除。
另外,李天鹏[12]等研究将微电解反应体系分为一元、二元、三元(或以上)等体系。
一元反应:利用铸铁屑中纯铁和碳化铁形成的无数微电池,产生电池效应实现对废水的处理。
二元反应:向一元微电解反应体系中投加另外一种金属(如Cu)或非金属(如C)或在填料表面镀上适当比例的另外一种还原电位高的金属(如Ni、Ti、Pd),形成二元微电解反应体系,使宏观电池及微观电池的数目成倍增加,达到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
三元(或上):继续向二元微电解反应体系中投加金属或非金属,构成三元(或以上)微电解反应体系,可使电子受体成倍增加,且污染物向电极表面的传质速率明显加快,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文善雄[13]等研究将微电解作用机理概括为:电场作用、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铁离子的络和作用、物理吸附(在弱酸性溶液中,由于铸铁屑是一种多孔性的物质,与其他的微碳粒一样,都具有较强的活性,能吸附多种金属离子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电子传递作用(铁是生物氧化酶中细胞色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Fe2+、Fe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电子传递。
微电解出水中新生态的铁离子能参与这种电子传递,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2.微电解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2.1设计新型科学的微电解反应器微电解技术虽得以在工程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反应器本身的缺陷,致使在工业废水中常常存在:工程放大后,处理效果下降;日常维护及运行成本高;能耗高;处理效果低等问题。
普通的微电解反应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使反应过程的混合、传质、扩散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增加总的投资费用。
然而微电解技术正因为它的低能耗、高效率才被得以广泛应用的。
所以改进现有的微电解反应器,设计出新型科学的微电解反应器势在必行。
现在也有一些新型的微电解反应器。
这些反应器较普通的反应器无论是能耗还是在板结问题上都有新的进展。
如磁混凝微电解反应器[14]、曝气固定床微电解反应器[15]、滚筒式固定床微电解反应器[16]、立式分级膨胀床微电解反应器[17]。
以上都是新型的固定床微电解反应器。
相比较而言,滚动床处理效果较好,但动力消耗大;立式分级膨胀床反应动力效果较好,但其设计复杂。
另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流化床微电解反应器。
如铁碳微电解流化床反应器[18]、转鼓式微点解流化床反应器[19]、卧式分级搅拌微电解流化床反应器[20]、气升式微点解环流反应器[21]等。
这些新型流化床微电解反应器各有特点,混合动力各不相同。
分级搅拌混合效果好,有效防止了死角;下部曝气可促进流化效果;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动力设备简单、维修方便。
综上,各种新型的反应器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也客观存在一些缺陷。
磁混凝微电解反应器、曝气固定床微电解反应器、滚筒式固定床微电解反应器等,能有效防止板结,但高能耗不可避免;铁碳微电解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器、转鼓式微点解流化床反应器、卧式分级搅拌微电解流化床反应器等,综合处理效果好,但是存在设计复杂、安装维修不方便等缺陷。
所以,今后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动力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维修方便的微电解反应器是我们研究与研发的重要方向。
2.2微电解工艺与其他工艺联动将微电解技术与其它工艺联用不仅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而且相对运行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例如一些生物法处理废水时常常面临BOD5/COD cr过低的情况,此时用微电解工艺做预处理,将大大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
徐续[22]等采用微电解与Fenton 法结合的工艺及进行化工废水的处理。
实验表明,进水PH值为2-4时,控制好Fenton 进水的H2O2和Fe2+浓度,总停留时间3h后,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90%,苯胺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70%,COD cr去除率可达65%以上,BOD5/COD cr可由0.1升至0.3以上。
贾丹[23]等对采用微电解—UASB—SBR工艺处理企业排放的高浓度酸性糠醛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活性炭和废铁屑为阴、阳极的微电解预处理糠醛废水,COD cr的去除率达到30%,再利用厌氧一好氧法进一步处理微电解出水,COD cr、BOD5总去除率达到99%以上。
王茹[24]采用铁炭微电解一Fenton一PACT法处理染料中间体生产废。
实验表明,在进水COD cr为8000mg/L左右时,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其中COD cr去除率超过89%。
3.结语铁碳微电解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多行业废水的处理工程。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去除多种废水中的多种污染物。
该工艺投资费用低,工艺过程简单。
不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污泥产生量低。
并且该工艺是“以废治废”的“环境友好”型工艺,具有极为宽广的工业应用前景。
铁碳微电解工艺的普适性强,能处理多种废水。
今后微电解工艺有可能成为处理各种工业废水的一大核心工艺;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动力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的微电解反应器行业也将成为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资料[1]李旭东杨芸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66[2]罗旌生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染料生产废水[J]水处理技术,2005,31(11 )[3]张胜田微电解工艺处理染料工业废水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 9)[4]任拥政铁碳微电解对造纸黑液的脱色处理[J]水处理技术,2006,32 ( 4 )[5]张文艺微电解一混凝一SBR法处理焦化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 7)[6]陈凌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镀锌废水[J]当代化工2008,37(5)[7]陈欣义铁碳微电解处理电镀前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J]广东化工2008,35(9)[8]吴少杰铁屑滤料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含铬废水试验[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9]杨健微电解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39(5)[10]夏静芬铁炭微电解法处理草甘磷农药废水的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 0(5)[11]史敬伟杨晓东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6,3 5 (4)[12]李天鹏荆国华周作明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9,29(10)[13]文善熊等浅谈微电解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6,26(5)[14]朱又春林美强用于废水微电解一磁混凝净化处理装置中微电解反应嚣[P]C N:2498143Y 2002--7—3[15]陈启松催化微电解装置[P]C N:2448821 Y,2001—9—19[16]罗斌华刘巍处理陶瓷合酚度水的铰发微电解装置及方法[P]CN:101244854A 2008~I-20[17]王健全朱诚立式膨胀床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器[P]CN:291334 5Y 2007-6-20.[18]詹津奇詹伯君铁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P]CN:2564554Y,2003-8-6.[19]曲久辉刘海宁一种转鼓式擞电解度水处理反应装置[P]C N:1789155A 2006—6—21[20]傅雁卧室截电解催化氧化反应器[P]CN:25139823 2002-10-2[21]梅凯王珊连续铰碳微电解流化床设备[P]CN:2010986133 2008—8 — 13[22]徐续操家顺常飞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二级A/O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工程实例[J]给水排水,2004, 3 0 ( 5 )[23]贾丹微电解—UASB—SBR法处理糠醛废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27(11)[24]王茹铁炭微电解-Fenton—PACT法处理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J]环保科技20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