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区牛奶原料奶的收购
- 格式:pdf
- 大小:110.74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牛奶行业的运作模式、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我于2023年7月至9月在某知名牛奶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让我对牛奶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生产流程参观与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参观了牛奶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了从原料奶收购、巴氏杀菌、均质、灌装到包装的全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我掌握了牛奶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操作流程。
2. 市场营销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我协助市场部进行了一项针对牛奶消费群体的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消费者对牛奶口感、品牌、价格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 产品研发与质量监控在产品研发部门,我参与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学习了产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协助质量监控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4. 销售与客户服务在销售部门,我跟随销售团队拜访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收集市场反馈。
此外,我还参与了客户服务热线的工作,解答消费者咨询,处理售后问题。
三、实习体会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牛奶生产、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上级及客户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市场意识与创新能力实习让我认识到市场需求对牛奶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的思考。
四、实习建议1. 加强行业培训企业应定期举办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2. 关注市场动态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
3. 提升品牌形象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此次牛奶行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牛奶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鲜乳收购标准
摘要:
一、生鲜乳收购标准的重要性
二、生鲜乳收购标准的主要内容
三、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四、生鲜乳收购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生鲜乳收购标准的重要性
生鲜乳收购标准对于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鲜乳是未经加工的奶畜原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制定生鲜乳收购标准,可以规范生鲜乳的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活动,确保乳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乳制品的需求。
二、生鲜乳收购标准的主要内容
生鲜乳收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鲜乳的质量指标: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酸度、杂质、微生物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价生鲜乳的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生鲜乳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奶畜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挤奶设备和操作、原料奶的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这些要求有助于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和安全。
3.生鲜乳的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要求:包括收购站的设置、设备和设施、收购程序、贮存和运输条件、销售管理等方面,这些要求有助于规范生鲜乳的市场行为,保障乳品质量安全。
三、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和监管是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和监管,对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同时,鼓励和支持奶业协会、奶制品生产企业等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
四、生鲜乳收购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鲜奶收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鲜奶收购管理工作,提高鲜奶质量,增强鲜奶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制定本制度。
二、收购对象1. 定义本制度所指的鲜奶是指从奶牛、山羊、水牛等乳制品产生的新鲜乳液,从其采集到送达收购站没有进行加工处理的乳液。
2. 作物范围(1)收购站对鲜奶的采购范围灵活多变,能灵活调整收购对象。
(2)收购站对农户和乳品企业的鲜奶实行分类收购。
三、收购质量管理1. 鲜奶主要检测项目(1)外观质量:包括颜色、气味、沉淀物等。
(2)感官质量:通过观察、闻、尝的方式判断奶质的新鲜度。
(3)理化指标:主要包括乳脂肪率、蛋白含量、感官指标、乳酸菌指标等。
2. 检测人员和方法(1)收购站的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奶质有一定的了解。
(2)检测方法应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
3. 发现质量问题处理(1)如果有发现鲜奶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供奶方,并协商解决办法。
(2)对于质量问题的鲜奶,应及时处理或退回,以保障产品安全。
四、收购价格管理1. 价格计算方法(1)根据奶质差异和季节变化,收购站应合理测定奶价。
(2)收购站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计算奶价,保障供奶方的合法权益。
2. 价格变动政策(1)奶价的调整应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收购站应当及时通知供奶方奶价的调整情况。
五、收购流程管理1. 采购计划编制(1)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收购站应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2)采购计划应充分考虑鲜奶的季节性和产地分布等因素,以确保供应充足。
2. 采购执行(1)收购站应根据采购计划,及时进行鲜奶收购,并适时更新采购记录。
(2)收购站应确保有足够的收购设施和人员,以便顺利进行收购工作。
3. 收购记录管理(1)收购站应建立完整的收购记录,包括供奶方信息、收购数量、收购时间等。
(2)收购记录应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填写和管理。
六、供应商管理1. 供应商资质审核(1)对于新的供奶方,收购站应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合法生产经营。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引言生鲜牛乳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大。
为了保证生鲜牛乳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统一的收购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鲜牛乳的收购标准,包括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确保生鲜牛乳的优质和安全。
1. 原料要求生鲜牛乳的质量和口感主要取决于原料的质量。
为了确保生鲜牛乳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以下是对原料的要求:•牛奶来源:原料牛奶应该来自健康的乳牛,乳牛饲养环境和饲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乳脂肪含量:乳脂肪含量应在3.0%-4.0%之间,以保证牛乳的口感滑润。
•总酸度:总酸度应在0.15%-0.18%之间,以保证牛乳的稳定性和新鲜度。
•细菌数量:牛奶中的细菌数量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以确保牛乳的卫生安全。
2. 生产工艺生鲜牛乳的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是生鲜牛乳的常见生产工艺:1.原料检验:对收购的牛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2.杀菌处理:通过高温杀菌方式杀灭牛奶中的有害菌群,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3.过滤和澄清:使用专业的过滤设备对牛奶进行过滤和澄清,去除杂质和不可溶性固体,提高牛乳的纯净度。
4.冷却和储存:将杀菌处理后的牛乳迅速冷却,并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5.包装和封装:将冷却后的牛乳进行包装和封装,以避免外界污染,并方便消费者使用。
3.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生鲜牛乳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原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料牛奶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等,确保原料符合标准要求。
2.生产线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温度控制、时间控制、杀菌效果等,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稳定。
3.抽样检验:定期抽取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反馈和改进: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产品质量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乳制品行业中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乳制品行业中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乳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乳制品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处理废弃物和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乳清、浸渍液、废水等。
这些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果不进行有效利用,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乳制品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来回收和循环利用这些废弃物。
首先,乳清是乳制品生产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
乳清中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乳糖和乳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传统上,乳清被视为废物处理,通常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
因此,乳制品企业应该探索乳清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乳清可以用于生产乳清蛋白粉、乳清酸奶、酸牛奶等乳制品,也可以用于生产乳清酪蛋白、乳清氨基酸等保健品和营养品。
此外,乳清还可以用于生产酸度调整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
乳清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浸渍液是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废弃物。
浸渍液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乳蛋白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传统上,浸渍液通常被视为废物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水体中,带来水体污染。
然而,浸渍液可以被用作生产肥料和饲料的原料。
通过蒸发、濃縮和干燥等工艺,可以将浸渍液转化为干燥的浸渍粉或颗粒,然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和饲料。
同时,浸渍液中的营养物质也可以用于发酵生产酒精、氢气等能源产品。
另外,废水是乳制品行业中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废物。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
传统上,废水通常被处理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
然而,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处理等方法进行分离和处理,以回收和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
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和冷却循环水等用途。
同时,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用作发酵生产生物能源,如甲烷和乙醇等。
伊利牛奶收购标准一、收购对象本次收购对象为符合伊利牛奶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法规要求的新鲜牛奶、奶粉、黄油、奶酪等乳制品。
二、收购目的本次收购旨在满足伊利牛奶在生产、销售及研发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乳制品。
三、收购范围本次收购范围涵盖全国范围内符合收购要求的新鲜牛奶、奶粉、黄油、奶酪等乳制品,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地区:内蒙古、黑龙江、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奶源产地四、收购方式本次收购将采用公开招标、竞价交易、直接购买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收购对象的特点而定。
在收购过程中,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五、收购价格本次收购价格将根据市场行情、产品质量、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收购价格合理、公正。
六、收购时间本次收购时间为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
具体收购时间将根据市场情况及公司需求而定。
七、收购地点本次收购地点为收购对象所在地的伊利牛奶收购站或指定的收购地点。
八、收购标准1. 产品质量标准:本次收购的乳制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法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口感等方面。
同时,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乳制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
2. 交货期标准:收购对象必须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内完成交货。
如有特殊情况需延迟交货,必须提前与公司协商并得到书面同意。
3. 数量标准:本次收购的数量以实际交货数量为准。
收购对象应保证所提供的产品数量真实、准确,如发现数量短缺或存在虚假报告,公司将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4. 验收标准:公司将对收购对象所提供的乳制品进行质量抽检或全面检测。
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存在其他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公司将有权拒绝接收并要求收购对象进行整改。
5. 付款方式标准:公司将在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及时支付货款。
如因收购对象原因导致付款逾期,公司将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原料奶计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乔为仓宋小红陈历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所谓原料奶计价体系,就是由独立的中心实验室、第三方化验机构或者乳品加工厂对原料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分析,根据所提供原料奶奶的总体质量,确定原料奶的收购价格。
计价体系会影响原料奶供应的质量。
根据细菌数、体细胞数、冰点降低(掺水)和抗菌素残留等质量指标来对奶农进行奖罚,会激励奶农改善原料奶质量。
一个国际乳品联合会的研究报告显示,82%的参与研究的国家通过计价体系达到了它们的目标。
这表明计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原料奶供应的质量。
波兰采用计价体系后,在1996年约30%的牛奶供应商供应的牛奶细菌数低于40万CFU/ml,而在1995年该数值只有8%。
交付牛奶的细菌数高于300万CFU/ml的供应商由1995年的85%降到1996年的65%。
在丹麦,1972年一级原料奶的细菌数限定值从40万CFU/ml改为20万CFU/ml,这使得一级牧场主的比例从80%降到65%,但6个月后80%的牧场主再次交付一级牛奶。
计价体系在促使原料奶的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计价体系影响着奶农(牛场)的行为,而奶农(牛场)对原料奶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优质优价,奖励能提高原料乳质量的行为,对于不注意挤奶卫生、生奶中掺水造假、混入乳腺炎乳或抗生素乳等降低原料奶质量的行为进行处罚,拒收质量不合格的原料乳。
合理的价格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奶农的积极性,促进奶农生产出高质量的原料奶。
建立以质论价的原料奶计价体系,能够激励奶农不断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更加关注科学饲养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奶牛单产量和原料奶的质量。
高质量的原料奶不仅有助于提升最终产品价值,还有利于国民的公共健康。
一、原料奶标准的制定乳品加工企业制定的原料奶收购标准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⑴满足所生产的产品的标准和加工工艺的要求⑵至少80%的牛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均可满足此标准的要求。
规定一个指标标准,如果指标高于此值,则予以奖励;如果指标低于此值但仍可用于生产,则处罚一定金额。
奶制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采购来源和供应渠道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奶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而奶制品的生产加工离不开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渠道的建立。
本文将就奶制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采购来源和供应渠道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奶制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采购来源奶制品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牛奶、乳制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
这些原材料的采购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场直供:对于奶制品生产商来说,与农场直接合作是一种常见的采购方式。
这样可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控供应链每一个环节。
与农场直接合作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的连续性。
2. 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是奶制品原材料的重要采购来源之一。
通过与批发商合作,生产商可以获得大批量、高质量的原材料,并且能够更加灵活地调节采购量。
然而,批发市场的原材料种类和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商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质量把控能力。
3. 进口渠道:随着国内奶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进口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一些奶制品生产商通过与国外供应商的合作,引进高质量的进口原材料。
然而,进口渠道涉及到较高的成本和复杂的运输环节,生产商需要进行谨慎评估和选择。
4. 其他渠道: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采购来源外,奶制品生产商还可以通过合作社、合同种植等方式采购原材料。
这些渠道的特点各不相同,生产商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来源。
二、奶制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分析为确保奶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连续供应,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非常关键。
下面将对奶制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供应渠道进行分析。
1. 直接供应:与农场直接合作是确保原材料供应的一种方式。
生产商可以与农场签订合同,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享有稳定的供货量。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供应不稳定的风险。
2. 代理供应:通过代理商的渠道采购原材料,可以获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供应选择。
浅谈原料奶中的微生物控制
陈立法;王风波
【期刊名称】《中国乳业》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原料奶中的微生物直接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成品奶的质量,如何有效控制原料奶中微生物的数量是各乳制品加工企业和原料奶生产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几年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同行和牧场管理者参考。
【总页数】1页(P52)
【作者】陈立法;王风波
【作者单位】天津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天津,301700;天津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天津,30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奶站原料奶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J], 魏汉卿
2.原料奶中的微生物控制 [J], 周炜
3.浅谈我区牛奶原料奶的收购 [J], 郭晓辉
4.浅谈非热性杀菌技术在生产原料奶中的应用前景 [J], 孙国庆;康小红;胡新宇;刘卫星
5.浅谈原料奶的卫生质量控制 [J], 刘贤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原料奶供应模式缺点我国原料奶供应模式从过去单一的“进口奶源+国产奶”,逐步演变为“进口奶源+国产奶”,甚至是“进口奶源+国产奶”。
2013年以来,为提高我国优质乳的自给率和竞争力,我国对进口原料奶的需求明显增加。
2015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生鲜乳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生鲜乳整体供应偏紧。
2018年,中国奶牛存栏首次突破1亿头大关,其中牛奶1675万头,占84.6%;其次是奶粉932万头;第三是液态肉、蛋、禽、水产等副产品450万头。
由于我国奶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原料奶油供应持续紧张的局面长期难以缓解。
一、奶业阶段性特点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奶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第一,国内液态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全球奶类消费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第二,国内优质生鲜乳产能利用率低,国内生鲜乳主要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及加工处理自产等方式供应市场。
第一阶段以液态奶为主,其次是奶粉/酸奶/儿童奶粉;第二阶段以鲜奶为主,少量发展低温奶(常温奶)等产品;第三阶段以牛乳为主料的奶粉/酸奶/儿童奶粉等产品占比较低。
我国当前阶段是以奶牛饲养为主,牛奶产量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观念改变;新技术的应用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对乳制品品质要求高;进口原料奶与国产液态奶存在较大差异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国际国内价差过大近年来,国内原料奶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国际市场价差仍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进口原料奶的成本增加,国内原料奶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
自2011年以来,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建立起6个乳品加工基地,其中4个基地在国外,2个在中国。
主要基地有:美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与前5个基地相比,我国奶源结构呈现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比重偏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比重偏高2个特点。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都是我国主要进口乳品生产加工基地。
原料奶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原料奶是乳制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发展受到消费者需求、产量变化、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原料奶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现状、趋势和竞争格局,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在全面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也将提出发展建议,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进行预测,希望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原料奶市场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和相关背景。
同时,我们还将阐述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以及概括性地总结原料奶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原料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状况、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对原料奶市场的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技术创新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原料奶市场的竞争格局,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排名等内容。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提出原料奶市场发展的建议,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性地回顾本报告所涉及的核心内容。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原料奶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趋势分析和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为相关企业和经营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
同时,我们也可以对原料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相关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本篇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原料奶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原料奶市场的现状、趋势分析以及竞争格局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原料奶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原料奶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不断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Q/MN-JT/JS18.1-1-2008-0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起草人:马文丽 审核人:王敬辉 审批人:杨文俊 文件实施日期:08.1.6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发布目 录目 录 (2)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3)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技术要求 (4)5 试验方法 (7)6 检验规则 (9)7 运输、贮存 (10)8 原奶优质率计算说明 (10)9 生鲜牛乳拒收规定 (10)10 使用说明 (12)生鲜牛乳收购标准1 目的为了更好的把好集团原料奶质量关,控制原奶质量,避免不合格原料奶进入工厂,给工厂带来损失,同时结合国家标准和各本部的需要,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团内所用生鲜牛乳的技术要求、取样、检验项目及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所用生鲜牛奶的检验和判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QB/T6914 生鲜牛奶收购标准NY/T5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T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504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防疫准则NY/T39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B10766 婴儿配方奶粉ⅡⅢGB18406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乳与乳制品安全要求GB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2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方法 IDF 50C:1995 Manual for Milk and Milk Products Sampling(乳与乳制品取样操作手册)GB/T5009.33-2003及GB/T5413.32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限量卫生标准GB/T5009.46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4 技术要求4.1 原料基本要求——生鲜牛乳a)从健康母牛正常乳房挤下的乳腺分泌物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Q/MN-JT/JS18.1-1-2008-0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起草人:马文丽 审核人:王敬辉 审批人:杨文俊 文件实施日期:08.1.6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发布目 录目 录 (2)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3)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技术要求 (4)5 试验方法 (7)6 检验规则 (9)7 运输、贮存 (10)8 原奶优质率计算说明 (10)9 生鲜牛乳拒收规定 (10)10 使用说明 (12)生鲜牛乳收购标准1 目的为了更好的把好集团原料奶质量关,控制原奶质量,避免不合格原料奶进入工厂,给工厂带来损失,同时结合国家标准和各本部的需要,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团内所用生鲜牛乳的技术要求、取样、检验项目及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所用生鲜牛奶的检验和判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QB/T6914 生鲜牛奶收购标准NY/T5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T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504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防疫准则NY/T39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B10766 婴儿配方奶粉ⅡⅢGB18406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乳与乳制品安全要求GB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2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方法 IDF 50C:1995 Manual for Milk and Milk Products Sampling(乳与乳制品取样操作手册)GB/T5009.33-2003及GB/T5413.32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限量卫生标准GB/T5009.46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4 技术要求4.1 原料基本要求——生鲜牛乳a)从健康母牛正常乳房挤下的乳腺分泌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