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平移法(也叫化暗为明法):有些待测的长度隐含在物体内部,用刻度尺不能直接 测量,可借助其他工具把待测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例如 ,要测硬币的直径,就可以 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示范题1】(1)(2014·南昌中考)如图所示,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
mm。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点: ①测量的起点对应的读数。 ②测量的终点对应的读数。 ③明确测量结果与起点、终点对应读数的关系。
2.时间: (1)单位及换算:1 h=___min=______s。 60 3 600 (2)测量工具:钟表。 3.误差:
(1)减小方法。
①_________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
③改进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_____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误差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_____的变化。 位置 2.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作为_____的物体。 标准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所选的参照物。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 结论一般_____。 不同
【知识拓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当待测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实现间接测量。选择设计测 量方案时应遵循简便易行、误差越小越好的原则。 (1)累积法(也叫测多求少法):在待测物体的长度很小,而测量用的刻度尺精确度又 不够时,可以先测出若干个和它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除以这些物体的 个数,就得到待测物体的长度。
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如乙图像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3.解决图像题的方法:
【知识拓展】物体运动的其他形式 速度(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改变的运动(或是大小,或是方向)(即a≠0)称为变速运动;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即a=0)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而变速运动又分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和变加速运动(加速度改变)。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
【解析】由测量记录来看,估计值前一位数字“8”的单位是mm,故分度值为1 mm;17.28 cm与其他五个测量结果相差较大,且准确值不一致,因此是错误的;由于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而18.805 cm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两位,不符合要求;因此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该取l1、l2、l4、l5四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又因为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1 mm,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结果应取18.82 cm。 答案:(1)1 mm (2)17.28 cm (3)18.805 cm (4)18.82 cm
t (4)单位及换算:1m/s=____km/h 。
(5)类型。 3.6
v
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_____的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 不变
3.平均速度及测量: (1)平均速度:总路程与总时间的___。 比
(2)测量原理:____。
s v t
【微点拨】 1.刻度尺及测量结果的处理: (1)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但在实际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需去掉错误结果,且所求平均值保留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
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 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 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 ) C.海面 D.海岸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物体);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相关计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 间为16:30-7:30=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v 1=
s 900 km t1 9h 火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 v2=144km/h=40 m/s,火车过桥时通过
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总路程s=v2t2
=40m/s×25 s=1 000 m 则s1=s-s2=1000m-400 m=600 m。 答案:(1)100km/h (2)600m
(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的速度是
km/h,1 h后乘客离此地 km。 h。
(3)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80 km/h,行驶200 km,所经历的时间为 参考答案:(1)地面 静止 (2)100 100 (3)2.5
主题一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使用:
2.长度、时间的估测:常识性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物体的长 度、身体上的有关长度和时间等。例如,人的正常步幅约为 0.5 m,人的一拃约为20 cm,另外,人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 也是估测时间的依据。
=100km/h。
主题四
运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1.s -t图像解读:
(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该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 度越大,如图,v甲>v乙。
2.v -t图像解读:
(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一条水平
(2)(2014·新疆中考)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 D.厘米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点:
①明确1 cm、1 mm的长度。
②明确70 mm、70 cm的长度。
③明确70 nm、70μm各等于多少mm。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测能力。一根头发非常细 ,故70厘米和
144km/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点: (1)确定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 (2)确定火车经过桥梁所通过的路程与桥梁长度和火车长度的关系。
②测量时:四会。 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二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_____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正对 四会记:测量结果有_____和_____ 。 如图,所测量的铅笔的长度为 _________ 。 数值 单位 10.30 cm 紧靠
三、速度和平均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经过的路程,路程___的运动得快。 长 (2)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时间___的运动得快。 短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 运动快慢 (2)定义:___________之比。 路程与时间 (3)公式:____。 s
所以变加速运动并不是针对变减速运动来说的 ,是相对匀变速运动讲的。
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必须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匀变速运动既可能是直线 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加速 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它是一种理想运动过程。
(3)列车运行时刻表问题:正确解读时刻表和计算出列车运行的路程和时间是解题的 关键。 (4)船的速度:假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水的流速是1 m/s,则船顺水行驶的速 度是5 m/s+1 m/s=6 m/s,船逆水行驶的速度是5 m/s-1 m/s=4 m/s。
【示范题3】(2013·泰安中考)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 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主题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参照物的选择与判断: (1)选择原则。
(2)判断。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3.相对静止:如果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 一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即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 都相同。
【示范题2】(2014·益阳中考)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 0开始,把1.00
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 cm即为纸带长度,注意刻度尺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题图知,刻度尺的1 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 值为1 mm;纸带末端所对刻度值为3.90 cm,纸带长度为3.90 cm-1.00 cm=2.90 cm=29.0 mm。 答案:29.0
(2)判断研究物体和各选项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有变化 ;
(3)根据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判断参照物。 【解析】选A。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峙时,我军飞行员相对于海面上的 军舰、海面、海岸是运动的,相对于日本军机是静止的。故选A。
【备选例题】(2013·遂宁中考)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 照物可能是 ( ) B.迎面走来的行人 D.路旁的树木
70毫米太大,70 nm无法用肉眼看到,不符合实际,一根头发的直径70μm=0.07 mm比 较符合实际,故选B。
【备选例题】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 是: l1=18.82 cm、l2=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05 cm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 ; ; ;
第一章
机 械 运 动
一、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及换算。 1 km=103m=___mm=109μ m=____nm; 106 1 m=10 dm=____cm。 100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