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记叙文作文讲评教学简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全)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讲评。
2.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3. 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
2. 作文展示: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3. 作文讲评: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详细讲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4. 问题分析: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5. 方法讲解:给出解决作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6.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发表见解,互相学习、交流。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作文讲评的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选取一篇优秀作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其写作技巧。
3. 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作文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优秀作文集:收集历年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相关写作指导书籍,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参考和灵感来源。
作文讲评教案
教案:
1. 目标:通过讲评学生的作文,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准备材料:学生的作文、红色、绿色和蓝色的钢笔。
3. 教学流程:
a. 引入: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然后引入本次讲评的主题。
b. 首先讲评一篇优秀的作文,点评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鼓励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c. 然后讲评一篇一般水平的作文,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如何改进。
d. 最后讲评一篇较差的作文,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指导性的批评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而是要以这篇作文为起点,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 提问: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作文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5. 练习: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技巧和方法,互相批改和改进自己的作文。
6. 结束: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本次讲评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讲评教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互相讨论和批改作文,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记叙文作文讲评课教案篇一:《难忘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教学案例《难忘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教学案例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习作基础上进行的一节作文评价课。
在实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今天,我力求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落实课堂教学的八大效率。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学生作文的沟通合作,高效实现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初步学会运用标准评析(评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在评讲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欣赏同学们文章中的美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能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作文评改课。
老师希望大家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来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和热情。
相信大家今天都会有所收获。
一、导入:1、前几天,老师翻阅了同学们的习作,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你们的作文也把老师带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期。
经过中学一年多的学习,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素养,能够用心感悟生活。
老师从作文中感受到了你们的成功、失败、欢笑、泪水……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评析本次作文,重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难忘的第一次,好吗?【设计意图:一篇优秀的小说一定有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
一堂课如果有一段精彩的导入语,就能一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唤起求知欲望。
此环节主要是教师在浏览全部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总体上对学生的内容进行回顾,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评改产生兴趣,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进了一层。
】二、回顾习作要求1.教师: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
只要肯用心,一字值千金。
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记叙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围绕中心进行详略得当细节描写2、细节描写做到相互对比和呼应二、教学过程1、导入2、出示目标3、知识点回顾: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具体描写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4、引入本课上次题目《发生在的____一件事》作文要求: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写一篇记叙文,800字以上。
5、阅读例文一并回答问题。
例文一发生在宿舍的一件事“可恶。
”我躺在床上,望着宿舍天花板上单调的白色,刺眼的灯光晃过了我的眼,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紧接着一阵酸涩与疼痛向我袭来,我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眼睛的疼痛已经持续了三天了,这种情况在中考前出现过一次,那时好像没这么严重,亦或是母亲的悉心照料使我没受太大的苦头,只记得那段时间,我的眼睛受到了极高的待遇。
如果妈妈在……我抚平了心中泛起的思绪,睡个好觉,但愿明天会更好。
“哗—”风吹起地上的落叶,在我的脚边散开,凛冽的寒风打在我的脸上,冷气包围着我,我裹紧大衣,在风中移动着。
初冬的早晨总是那么冷,偶尔抬起冰冷的手捂一下滚烫的眼睛,希望能在冷热之间找一个平衡。
接着的一整天,我都处于半昏迷状态,数学老师讲的根号和等号,英语老师讲的A、B、C,连同语文老师讲的“之乎者也”搅在一起成了一锅大杂烩。
晚自习结束,我匆匆地回到宿舍,躺下了,渐渐地睡了过去。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争吵,虽然明显压低了声音,但依旧很激烈。
“应该用热水敷……”“应该用凉水,用热水不就热上加热了,用凉水。
”“不对,发烧时不都用热水敷吗?”“用凉水会把她弄醒的……”“好啦,停。
”好象是舍长的声音,“这样吧,今晚用温水,明天再打电话问一下我妈,再决定。
”这个建议好像得到了认同。
一会儿,洗手间中就传来一阵水声,不时夹杂着一句“轻点,小声点”之类的话,而后,我的眼上就感到一阵温暖,就像妈妈敷的一样。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 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丰富作文内容。
- 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互评,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叙事作文的结构安排。
2. 生动细节的运用。
3. 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描写。
2.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事件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叙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展示几篇优秀的叙事作文片段,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作文指导1. 讲解叙事作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 开头: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出主题。
- 中间:详细描述事件,注意细节描写。
- 结尾: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2. 介绍细节描写的技巧,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3. 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三)学生作文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感受。
(四)作文讲评1. 学生自愿朗读自己的作文,全班进行听评。
2. 教师针对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3. 学生之间互相评改,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提出对下次作文课的期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 作文结构是否完整。
- 细节描写是否生动。
- 修辞手法是否恰当。
- 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
2.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 学生互评。
- 学生自评。
记叙文作文讲评实录【背景介绍】上周,曾布置过一篇以”记忆”为题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写人记叙文。
【课前准备】从由小组推荐出习作中有代表性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的文字各5个片段,打印出来,作为讲评材料。
【讲评过程】一、导入上次作文过程中,同学们都深刻地体味了一次“忆”,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大家手中的文章片段,看看他们“忆”的怎么样。
二、小组讨论师:先请大家就所选文章的开头谈谈看法。
习作材料1: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棵老树和一棵小树。
老树枝叶枯黄,根已衰老;小树枝叶茂盛,正在茁壮成长。
这就像我的外婆和我一样,外婆现在年事已高,不能劳累;我正值青春年华,茁壮成长。
习作材料2:又是绵绵的小雨,我来到了外婆的坟前,四周一片寂静。
坟上,已经开出了小小的紫花,那是外婆最喜欢的。
“外婆,我来了。
”我轻轻地呼唤着。
可是,却没有人回答。
我的眼泪一滴滴地落下,勾起了对外婆的回忆。
习作材料3:你是我眼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悄然隐去。
我惋惜这相逢的短暂,但更珍惜这短暂的相逢,因为,你一路燃烧而来,你曾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照亮。
习作材料4:在学校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家里的那串紫色的风铃……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写人记叙文的开头通常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有时留点悬念固然好,但要在其后适当的地方交代清楚,不要让其成为“悬案”。
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写人记叙文究竟怎样才能开好头,最好结合观点举点更有代表性的范例。
这位同学举的例子给大家的小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证明:特定的季候、具体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气氛、特定的形象,怀念之情渗透其中。
我送大家四个字作为对开头要求的概括,那就是(板书):明题激欲。
明题就是揭示主旨,写谁,写什么;“激欲”就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情绪的感染,乃至悬念的设置,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关于写人记叙文开头的写法我们暂且讨论到这里,请大家接着评析主体部分。
习作材料5:一次体育活动,顾老师兴致勃勃地来到乒乓球台旁,要和我们打乒乓球,我们大笑,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不会打。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分析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教给学生如何拟作文题目、选材、如何写好开头结尾、生动描写,把作文写具体。
2.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初步学会运用标准评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合作修改进步习作,(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能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通过自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评议他人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进步习作一篇。
四、教学过程:课前小故事:王安石推敲的故事(一)导入新课推敲的魅力真大啊!这节课我们也来讲评作文,推敲语言。
大家还记得习作要求吗?课件出示,自由回顾。
(二)赏析习作1.总体评价同学们,老师批阅了你们的作文,内心充满了感动。
精彩粉呈的习作内容诠释了你们的成长故事。
最打动老师的是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
你们看,这些同学都榜上有名了!出示课件:优秀作文名单:郝梦婷杨晨曦贾旭阳李科明李婷李洋张颖曹思琦康政进步作文名单:王宝莹李桓伟尚伟付长城张立坤石佳璐郑启洋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些同学吧!批阅中老师还发现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个别同学选材不够新颖,事例不够具体,不过没关系,相信通过我们一起评改,你们一定会茅塞顿开,找到更好的修改办法。
2.分类评析本次习作每个人都有闪光之处,你们瞧这几位同学,他们的题目多妙呀!A.出示:题目妙读一读这几个题目,你认为那个最妙?说出你的理由来。
指名说B.出示:选材新选材典型、新颖是我们习作的一个要求,而这几位同学他们的选材独具强心,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作文叙事讲评教案教案标题:作文叙事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 提高学生的叙事写作能力;3. 学习如何进行作文讲评,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2. 学生作文范例;3. 评分标准和评价表;4. 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叙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故事性强、情节连贯、人物形象鲜明等;2. 提问学生关于叙事作文的经验和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展示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承接、高潮、结尾等要素;2. 解释每个要素的作用和写作技巧,例如:引子要引起读者兴趣,高潮要紧凑悬念等;3. 分析学生作文范例,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改进。
实践(2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故事线索,撰写一篇叙事作文;2. 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结构和要素的运用,鼓励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叙事手法;3. 教师巡视课堂,与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讨论,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讲评(15分钟):1. 随机选取几篇学生作文进行讲评,展示在幻灯片或白板上;2. 分析每篇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学生在结构、语言运用、情节安排等方面的问题;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叙事作文的要素和技巧;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写作一篇叙事作文,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2. 下节课开始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方式:1. 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价表;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以及对学生作文的讲评,旨在提高学生的叙事写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写作,并得到了个别指导和讨论。
作文讲评叙事教案模板范文叙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2) 掌握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熟悉叙事文的常见题材和写作要点。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叙事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 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2)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2)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叙事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和猜测,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学习新知。
1) 分析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叙事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规律;2) 介绍叙事文的常见题材和写作要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叙事文应该如何写作。
3. 操练演练。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叙事素材,让他们进行故事情节的编排和故事情节的连贯;2)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故事的写作,重点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4. 反馈提高。
1) 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叙事作品,进行互评和改进;2) 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在叙事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材,写一篇叙事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叙事文写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故事情节不够连贯,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等。
下节课我将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叙事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写作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叙事作文的结构特点。
2. 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3. 叙事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叙事作文内容丰富、生动。
2. 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叙事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叙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叙事作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讲解1. 叙事作文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 开头:简洁明了,引出主题。
- 发展:叙述事件的过程,注意情节的曲折和细节的描写。
- 高潮:突出事件的焦点,使读者产生共鸣。
- 结局: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2. 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选择熟悉、有意义的素材。
-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 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叙事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仔细检查错别字、语法错误。
- 调整句子结构,使文章通顺。
- 检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点评。
3.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叙事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了解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润色的能力。
3. 通过优秀作文的展示,评价学生的叙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作文讲评教案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要求;2. 分析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3. 引导学生如何改进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的讲解;2.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 作文改进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的理解;2. 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3. 引导学生找到作文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学生作文样本;2. 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的资料;3. 相关作文改进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 引导学生回顾上次作文的写作过程和内容。
二、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10分钟)1. 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2. 强调作文的要求,如字数、格式、语言规范等;3. 让学生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的重要性。
三、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5分钟)1. 选取几篇学生作文样本,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优缺点;2.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内容不充实、结构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当等;3.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指导作文改进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改进作文;2. 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如增加细节描写、合理安排结构、注意语言表达等;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情况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 强调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的重要性;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改进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作文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作文的认识和写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评分标准和要求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让学生感到困惑;2. 在分析学生作文时,要具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建议;3. 指导作文改进方法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于作文讲评的教案教案教案内容:关于作文讲评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文讲评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作文讲评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评价和改进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备课笔记- 批改学生作文的范文和草稿纸- ppt或黑板2. 学生准备:- 自己写的作文- 笔和纸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导入,例如:“你们在写作文时有没有遇到过困惑?你们希望有谁给你们的作文提供建议和意见?”步骤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作文讲评的概念和作用,指出作文讲评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
步骤三:作文讲评的流程(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讲评的基本流程,包括批改、评价和改进三个步骤。
2. 教师可以用ppt或黑板整理出作文讲评的流程图,以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
步骤四:作文批改(20分钟)1. 学生拿出自己写的作文和草稿纸。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范文或评分标准,自行批改自己的作文,标记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步骤五:作文评价(20分钟)1. 学生用红笔或其他颜色的笔在作文旁边写下对作文的评价,可以指出作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也可以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
步骤六:作文改进(20分钟)1. 学生根据批改和评价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改进,写出修改后的版本。
2. 学生可以再次交换作文,让同学们帮忙提供更多的改进意见。
3. 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请教,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指导。
步骤七: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作文讲评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作文讲评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作业:1. 学生以课堂上改进后的作文为基础,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学生可以将修改后的作文打印或手写整洁地交给老师,作为日后评价和继续改进的基础。
五、板书设计:- 作文讲评的流程图- 作文批改、评价、改进- 重要性和作用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作文讲评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作文讲评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能够自主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改进。
“文学类记叙文作文讲评”教学简案【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写一件事或多件事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教学重点】通过范文解剖,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类记叙文的“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教学难点】文学类记叙文行文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的具体技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流程】流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用60分钟完成堂上作文:以“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类记叙文。
2.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作文。
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审阅,重点考察学生在“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挑选优秀范文作讲评引导。
流程二:新课讲授提出问题:记叙一件事很难让人感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吗?记叙几件事容易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写作要点明确:1.文学类记叙文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集中笔墨写一件事;一是简笔勾勒几件事。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只要所写事情是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能围绕一个中心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都可以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叙事基本模式:事件起因(背景渲染)——事件发展(经过叙述)——事件高潮(场面描写)——事件结果(作用和影响)2.内容充实:指的是写进文章里的人物、事件、思想感情都要做到言之有物,要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3.中心明确:就是一篇记叙文中有一个清晰明白而且确定不移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内容。
要做到中心明确——始发于题目——只有先明确题目所蕴含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本次作文题目为“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就有两个关键性的词语:“常”、“那句话”,需要明确:什么是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一定要交代清楚;二是老师为什么常说那句话?或老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常说那句话?老师常说的那句话有什么深刻用意?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对我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抓住了题目的中心,才有可能在写作中落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记叙文写作讲解示范课教案教案标题:记叙文写作讲解示范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具有连贯性和生动性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2. 记叙文范文及相关练习题。
3.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到的是什么内容,提醒他们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请学生简要概括一下记叙文的特点是什么。
二、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呈现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事件、高潮、结尾。
2. 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特点,并给予范例说明。
3. 强调记叙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如使用生动的细节、适当的描写、恰当的过渡等。
三、示范写作(15分钟)1. 提供一篇记叙文范文,并请学生阅读。
2. 分析范文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3. 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改进范文,使之更具连贯性和生动性。
4. 指导学生进行示范写作,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话题,如一次有趣的经历或假想的故事。
四、学生练习(20分钟)1.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
2.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3. 收集学生的作文,并选取几篇进行点评和展示。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记叙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2.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结构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记叙文作品,扩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写作能力。
2. 提供更多的记叙文范文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记叙文作文讲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撰写一篇精彩的记叙文作文。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针对记叙文的教学资料和案例;b. 板书工具和笔记工具。
2. 学生准备:a. 笔记本和笔;b. 教材和参考书。
三、教学步骤:1. 概念讲解(10分钟)a. 教师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作者心情和思想的一种文体;b. 学生通过参考书和教师的讲解,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结构解析(15分钟)a. 教师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开头+故事情节+结尾;b. 教师给出记叙文结构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和特点。
3. 技巧讲解(20分钟)a.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细节、运用对话、运用比喻和象征等;b. 教师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巧妙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记叙文的表达。
4. 练习与互动(30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记叙文写作经验和技巧;b.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话题撰写一篇短篇的记叙文;c.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修改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作文展示与点评(15分钟)a.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评价;b.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在练习与互动环节中进行了实际的写作训练,并通过作文展示与点评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课后的反馈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进步。
初中记叙作文点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2.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自我评价和修改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作文的自我评价和修改。
教学难点:1. 记叙文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
2. 作文的深度和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初中生记叙作文作为示例。
2. 学生准备自己的记叙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写作经验。
二、讲解记叙文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以示例作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等方面的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积极思考和提问。
三、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记叙作文与示例作文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学生按照记叙文写作技巧的要求,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四、作文点评和分享(15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记叙文的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教师定期组织作文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记叙文写作技巧、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作文点评和分享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作文讲评课教案教案标题:作文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讲评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评价标准和要素。
3. 指导学生识别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样本作文。
2. 学生准备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解释作文讲评的概念,以及它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 教师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如何通过讲评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作文。
-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改进的潜力。
2. 介绍作文评价标准(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常见的作文评价标准,例如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和文采等。
- 教师解释每个评价标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 分析样本作文(15分钟)- 教师将一篇样本作文投影到黑板或屏幕上,全班一起分析。
- 教师引导学生检查作文的内容是否清晰、结构是否连贯、语言是否准确和丰富。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在样本作文中发现的问题,并讨论如何改进。
4. 学生自我评价(10分钟)- 学生将他们的作文与样本作文进行比较。
- 学生用作文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
- 学生标出问题并说明如何改进。
5. 学生互评(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交换给同桌进行互评。
- 学生根据作文评价标准给对方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探讨作文改进的可能方法。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讲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讲评能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 教师鼓励学生定期进行作文讲评,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改进自己的作文,并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分配更多的作文讲评任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践。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讲评小组讨论,以促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作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评价标准对同伴的作文进行有效评价。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 学生能够通过作文讲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评价标准:- 内容: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充实。
- 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过渡自然。
- 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文采。
- 格式:规范、整洁。
2. 作文讲评方法:- 优点点评:找出作文中的亮点,给予肯定。
- 不足指出:针对作文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 修改建议: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修改方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讲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评价标准- 教师详细讲解作文评价的标准,并举例说明。
3. 小组讨论- 学生分为小组,对教师的示例作文进行评价,讨论评价方法和标准。
4. 作文展示-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文,小组进行评价。
5. 评价反馈-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和评价,给予点评和指导。
6. 修改作文- 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
7.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收获,强调写作和评价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
- 小组互评:小组成员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
-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和评价进行点评。
2. 评价标准:- 作文内容:是否符合评价标准。
- 评价方法:是否运用了正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 评价效果: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学生反思:- 通过作文讲评,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叙事教案模板叙事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够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2) 能够分析叙事文的要点和情节;3) 能够运用叙事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能力目标。
1)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2) 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叙事文的写作。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2)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叙事文的情节分析和写作技巧的掌握;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叙事短片或阅读一篇优秀的叙事文,引发学生对叙事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模块讲解。
1) 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通过教师讲解和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2) 叙事文的写作技巧,通过教师讲解和多种写作技巧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细节、展开情节、设置悬念等。
3. 练习与合作。
1) 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分析一篇优秀的叙事文,找出其中的要点和情节;2)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叙事文的创作,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写作质量。
4. 展示与分享。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叙事文创作成果,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学生的叙事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出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播放叙事短片、展示优秀叙事文;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叙事文;3. 教师讲解,对叙事文的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进行讲解;4. 学生展示,学生小组展示叙事文创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小组合作方面还需要加强,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文学类记叙文作文讲评”教学简案
顺德国华纪念中学余卫兵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写一件事或多件事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教学重点】通过范文解剖,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类记叙文的“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教学难点】文学类记叙文行文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的具体技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流程一:课前准备
1.学生用60分钟完成堂上作文:以“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类记叙文。
2.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作文。
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审阅,重点考察学生在“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挑选优秀范文作讲评引导。
流程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记叙一件事很难让人感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吗?记叙几件事容易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写作要点明确:
1.文学类记叙文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集中笔墨写一件事;一是简笔勾勒几件事。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只要所写事情是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能围绕一个中心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都可以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叙事基本模式:事件起因(背景渲染)——事件发展(经过叙述)——事件高潮(场面描写)——事件结果(作用和影响)
2.内容充实:指的是写进文章里的人物、事件、思想感情都要做到言之有物,要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3.中心明确:就是一篇记叙文中有一个清晰明白而且确定不移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内容。
要做到中心明确——
始发于题目——只有先明确题目所蕴含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本次作文题目为“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就有两个关键性的词
语:“常”、“那句话”,需要明确:什么是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一定要交代清楚;二是老师为什么常说那句话?或老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常说那句话?老师常说的那句话有什么深刻用意?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对我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抓住了题目的中心,才有可能在写作中落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中心来选取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表达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
流程三:互动点评
(一)范文引路(写作要点引导,见《妈妈常说的那句话》)
(二)技法点拨
根据本次学生作文写作实际,提供两篇范文(一篇是写一件事的,一篇是写几件事的),但在“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方面都可提供值得借鉴的写法。
(师生互动,结合两篇范文,揣摩如何落实“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教师则从“示范、欣赏、质疑和突破”四个方面着力,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的基本技巧。
)【见学生原创习作一】
※明确技法一:“细节刻画”法
在完整写出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最能突出中心的细节,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描写,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
【见学生原创习作二】
※明确技法二:“一线串珠”法
以物或感情、思想(主题)作线索,串起几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出自己对这几件事的思考和感悟。
流程四:巩固训练
1.效果反馈:让学生谈一谈对范文点评的感受和体会,并结合自己的文章,说说自己如何对自己的
作文进行修改。
2.写作运用:要求学生使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技法,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以“XX常说的那句话”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类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