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目次1.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施工技术责任5.施工质量管理6.施工组织设计管理7.施工图纸会检管理8.施工技术交底管理9.技术检验管理10.设计变更管理11.施工技术档案管理12.技术培训管理13.技术信息管理14.附录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检.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管理工作地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检查和考核.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地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地条款通过本标准地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地条款.凡是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地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地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计量法国务院令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工程管理规范GB 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J 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档发[1992]8号建设工程(工程)档案验收办法国档发[1988]4号基本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号[80]5火发字电建[1996]666号火力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DL/T 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80]电技字第26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电质监[2002]3号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2002年版)电建[1995]543号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建质[1995]13号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验若干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849号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电电源[2001]218号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国电网[2000]786号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DL/T 5168-200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3 总则3.01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在原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颁发地《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地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3.02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和国家电网公司所颁发有关地法规.规程及标准.3.03 凡从事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地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地施工企业2(以下简称公司)均应根据本导则地原则要求,结合本公司和所承包工程地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3.04在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为实现合同承诺展开活动.3.05公司应按所承包地工程工程范围(以下简称工程工程)建立工程工程部(分公司.工程处,以下简称工程部),作为派出机构负责组织工程施工,工程部地设置和管理行为应符合《建设工程工程管理规范》地要求.3.06公司对工程工程地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负责.将部分工程工程合法分包给其他企业时,则分包企业应对公司负责;公司负责监管,并负连带责任.3.07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设计.施工.调试.监理和生产各方之间,有关工程建设各种管理工作地职责.权限.程序和方法,按上级规定或承包合同约定执行.4 施工技术责任4.1组织机构和各级技术负责人4.1.1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机构随公司组织形式不同而不同.火电建设公司一般建立四级技术责任制,设置四级技术负责人,实行技术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设总工程师.--工程部(分公司.工程处)设总工程师.--工地(队)设专责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工地设若干名专职工程师(专职技术员),在工地专责工程师领导下分别负责各班组或单位工程工程地技术管理工作.4.1.2送变电建设公司一般建立三级技术责任制,设置三级技术负责人,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设总工程师.--分公司(工程部)设总工程师..施工队(班组)设专职工程师(专职技术员) --4.1.3总工程师.专责工程师为技术行政职务,系同级行政领导成员,受同级行政正职领导.对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拥有决策权和否决权.在技术工作上,下级技术负责人受上级技术负责人领导.4.1.4公司和工程部副总工程师在同级总工程师领导下分管一部分总工程师地工作,在分管工作范围内行使总工程师职权.4.1.5公司及其大中型工程部设技术管理部门,在技术上接受总工程师地领导.各级技术管理部门是各级技术负责人地参谋和助手,也是具体办事机构.技术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若干.4.1.6各级行政领导应支持和尊重技术负责人对有关技术问题地决定.4.1.7各级技术负责人应参加讨论决定本单位技术人员地调动.使用.考核.晋级.奖惩.职称评定和人员配备等事项.参加对技术人员引进问题地讨论,组织对应考人员地技术考核.4.1.8各级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程情况,检查和指导工作;执行3.02地规定;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和实践,做好技术管理工作.4.2各级技术负责人地技术职责4.2.1公司总工程师除履行总则和4.1.3地规定外,尚有以下职责:a)参加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是指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准则。
它涵盖了从施工预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涉及施工技术、质量、平安、成本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电力建设工程能够根据规范、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平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以下是有关于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甲方:______________乙方:工程有限公司一、工程名称:项目二、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三、工程内容:线路施工及配电箱安装四、工程造价:兀(—元)五、双方责任1>在施工前,由甲方负责会同乙方、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图纸及工程概算书进行会审,经会审后工程施工图及工程设计概算书,作为今后施工和编制施工图预算书的唯一依据。
2、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乙方编制的.工程施工图预算进行会审,会审后的工程施工图预算书作为工程竣工结算唯一的依据。
3、乙方必需严格按图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甲方对施工工地必需供应便利,并有专人负责;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及隐藏工程验收。
4、乙方对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应会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问题应由乙方负责。
5、施工设备及材料由乙方材料仓库运到工地的运输费已包括在决算书内。
六、双方全都同意于工程托付合同签订之日起,乙方应日内完工,工程如缓期,所造成停工窝工以及工等损失,由乙方负责。
七、乙方需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责任事故由乙方担当。
八、付款方式:在工程竣工后经甲方.监理、乙方三方共同验收合格后七天内付到合同价格的—%其余—%待质保期(一年)满后一个月内付清。
九、争议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1、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
2、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种方式解决:⑴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⑵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nb∕t 10096-2018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培训材料电力建设工程是指以发电、输电、配电等方式提供电力供应的工程项目。
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导则,并进行培训。
一、培训内容1.电力建设工程的概述:介绍电力工程的定义、范围、目的和重要性。
2.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和风险评估: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和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现场布置、安全标志的设置、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监督等。
4.电气安全:介绍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对电源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使用合适的电气设备,避免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5.劳动保护:介绍施工过程中的劳动保护措施,包括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紧急救援的方法等。
6.建筑安全:介绍施工现场的建筑安全措施,包括脚手架搭建、楼梯和通道的设置、使用安全的建筑材料等。
7.消防安全:介绍消防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器材,以及如何正确疏散人员。
二、培训目的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风险,并知道如何正确防范和处理。
2.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通过培训,让施工人员熟悉安全管理导则,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3.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通过安全管理的规范和培训,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三、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向施工人员传授有关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实际演练:安排实地考察和演练,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安全操作方法,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3.模拟演练:使用虚拟实境技术进行模拟演练,模拟各种工作场景和突发情况,培养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培训效果评估1.考试评估:设置考试,对施工人员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考察其对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8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建设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提高施工质量,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并实施《2018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施工安全管理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安全放在次要位置,一切工作都要以保障职工安全为前提。
2. 预防为主。
通过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
3. 落实责任。
明确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实现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的有效衔接。
4. 全员参与。
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作业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5. 连续改进。
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计划。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计划,明确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2.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在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 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四、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1. 严格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遵守工程队伍管理制度,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做好现场巡视和安全检查工作。
2.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合理设置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3. 安全生产标准化。
根据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及规范,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万一安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处置。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一、导则的适用范围1. 本导则适用于高压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2、有关定义2.1 电力建设工程指开工前需要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可投入运行的电力设备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施工,包括机组的安装调试以及拉线工程,但不包括现场环境治理。
2.2 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在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科学的施工组织、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充分的安全培训、安全监督、责任者职责等管理措施,维护项目全过程施工安全。
三、组织机构与人员3.1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单位应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紧急救援措施、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组织安全培训等事项。
3.2 电力建设工程人员应具备下列资格:(1) 工程经理:具有本学历、本专业的高级技术职称及电力建设工程高级施工经理资格证书。
(2) 地质勘测人员: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资质以及对比度的勘察、检测和记录实务经验。
(5) 参建者:应按照施工单位《电力建设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规定要求参建单位组织专业和技术管理人员按照本导则规定的要求投入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四、安全技术措施4.1 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法定安全技术标准,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4.2 安全设备:施工单位应依据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组织施工根据电力建设的类型、地理位置以及工程量和施工特点购置合格的安全装备及专用工具。
4.3 安全生产检查:施工单位应依据本导则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的现场工作、作业过程中电气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操作人员的技能及安全行为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1 全员受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工程现场各类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安全作业技能、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规范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检、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检查和考核。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 号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 号计量法国务院令 279 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J 233-90 110 ~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档发 [1992]8 号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国档发 [1988]4 号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火发字 [80]5 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电建 [1996]666 号火力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电建 [1996]159 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996 年版)DL/T 782-2001 110kV 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80] 电技字第26 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电质监 [2002]3 号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2002 年版)电建 [1995]543 号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建质 [1995]13 号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验若干规定国电电源 [2002]49 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 [2002]849 号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电电源 [2001]218 号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国电网 [2000]786号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DL/T 5168-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3总则3.01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在原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颁发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发布关于颁发《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通知国电电源[2002]896号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市、区)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颁发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自1980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其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作为国家电力公司内部标准,现予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印)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前言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于1980年颁布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是20多年来开展技术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制度》对电力建设的发展,对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电力公司委托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在原《制度》的基础上,起草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贯彻了国务院颁布的《公司法》和《电力法》规定的精神;适应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现实;符合国家及有关部委、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有关火力发电和送变电工程建设的现行法规、规程和标准。
本《导则》第二至第十章以《制度》中的九项制度内容为基础,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此外,新增了“总则”“技术信息管理”两章以及附录。
本《导则》是国家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是火力发电和送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002年12月目次关于颁发《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通知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施工技术责任5 施工质量管理6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7 施工图纸会检管理8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9 技术检验管理10 设计变更管理11 施工技术档案管理12 技术培训管理13 技术信息管理14 附录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检、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检查和考核。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06年9月18日?目次1.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施工技术责任5.施工质量管理(1)6.施工组织设计管理(2)7.施工图纸会检管理(3)8.施工技术交底管理(4)9.技术检验管理(5)10.设计变更管理(6)11.施工技术档案管理(7)12.技术培训管理(8)13.技术信息管理(9)14.附录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检、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检查和考核。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计量法国务院令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J 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档发[1992]8号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国档发[1988]4号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火发字[80]5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电建[1996]666号火力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DL/T 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80]电技字第26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电质监[2002]3号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2002年版)电建[1995]543号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建质[1995]13号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验若干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849号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电电源[2001]218号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国电网[2000]786号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DL/T 5168-200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原文没有,增加的新的法律法规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国务院3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令)、电力监管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79)劳总护字45号)、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3 总则3.01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在原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颁发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旨在加
强电力建设施的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建设优质安全的
高效电力基础设施。
本导则下的电力工程范围指的是安装、改造或拆除的电力施工围
护结构、电力装置及其相关的安全附属设施。
本导则适用于电厂、变
电所、输变电网及其它电力建设施的施工安全管理。
本导则要求在施工前,除落实《施工法》规定的措施外,必须进
行安全技术评估,控制施工活动的实施,防止发生事故。
在组织安全
管理活动时,应针对不同施工地段确定整体安全管理目标,确立安全
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施工。
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的施工环境,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
和文明施工管理,限制“三毒”介质(毒气、毒物、电磁辐射)的排放,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及文明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的主要内容有:
安全文明施工法规的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原则的贯彻实施;建立健全
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健全安全文明施工技术规程和操
作规程,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岗位教育培训;建立活动及电气设备的安
全监控体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不断改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本导则发布后,国家电网公司要落实好各项安全规定,组织检查,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管理措施得到贯彻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施工技术管理导则.docx 【模板一】技术管理导则1.引言1.1 目的与背景1.2 读者对象1.3 参考资料2.施工流程管理2.1 施工项目划分2.2 工程计划编制2.3 进度管理2.4 施工组织设计2.5 工程变更控制3.质量管理3.1 质量目标与要求3.2 质量控制计划3.3 检查与测试3.4 质量纠正与预防措施3.5 质量记录与报告4.安全管理4.1 安全规章制度4.2 安全交底与培训4.3 安全监督与检查4.4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4.5 安全记录与分析5.人员管理5.1 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5.2 人员招聘与配备5.3 培训与考核5.4 人员纪律与奖惩5.5 绩效评估与激励6.设备管理6.1 设备选型与采购6.2 设备安装与调试6.3 设备维护与保养6.4 技术更新与升级6.5 设备报废与更换7.材料管理7.1 材料选用与采购7.2 材料入库与验收7.3 材料保管与使用7.4 材料清单与报废处理7.5 材料质量把关与追溯8.财务管理8.1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8.2 资金管理与支付结算8.3 合同管理与索赔处理8.4 盈亏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估8.5 财务报表与财务审计【模板二】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引言1.1 目的与背景1.2 目标受众1.3 参考资料2.施工组织管理2.1 施工经验总结2.2 施工方案策划2.3 施工资源调配2.4 项目进度控制2.5 施工管理沟通3.质量管理3.1 质量目标设定3.2 质量控制计划3.3 施工工艺控制3.4 质量验收与检查3.5 质量问题处理4.安全管理4.1 安全风险评估4.2 安全防护措施4.3 安全教育与培训4.4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4.5 安全监督与检查5.人员管理5.1 人员岗位职责5.2 人员培训与提升5.3 人员激励与奖惩5.4 人员纪律与考核5.5 团队建设与协作6.设备管理6.1 设备购置与配置6.2 设备安装与预备6.3 设备运行与维护6.4 设备故障处理6.5 设备更新与升级7.材料管理7.1 材料选用与采购7.2 材料运输与保管7.3 材料使用与追溯7.4 材料质量把关7.5 材料报废与处理8.项目财务管理8.1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8.2 付款与经费分配8.3 合同管理与索赔处理8.4 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8.5 财务报表与审计--------------------------【附件】:1.施工计划表2.工程变更申请表格3.质量检查报告模板4.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图5.人员考核表格6.设备维修记录表7.材料采购清单8.财务报表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程建设法:指导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体系,审定施工项目的相关规定。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电力建设在国家基础设施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本文特制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本导则旨在为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指导,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以及实际案例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
国家政策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环保指标的重要性。
行业标准为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实际案例则生动地展示了施工技术管理的成败因素及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务必遵循技术管理原则。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求包括以下方面: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实施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做到资料齐全、检索方便;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例如,某电力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某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通过实施5S管理,即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洁(Shine)、清洁检查(Check)、素养(Sustain),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环境卫生。
总结本导则的核心观点和要素,强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施工技术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和进度。
因此,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技术管理原则,执行相关政策和标准,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发布关于颁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通知国电电源【2002】896号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各省(市、区)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颁布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自1980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其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作为国家电力公司内部标准,现予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印)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前言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于1980年颁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是20多年来开展技术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制度》对电力建设的发展,对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电力公司委托华北电力集团在原《制度》的基础上,起草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贯彻了国务院颁布的《公司法》和《电力法》规定的精神;适应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现实;符合国家及有关部委、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电力发电和送变电工程建设的现行法规、规程和标准。
本《导则》第二至第十章以《制度》中的九项制度内容为基础,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此外,新增了“总则”“技术信息管理”两章以及附录。
本《导则》是国家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是火力发电和送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指导行文件。
2002年12月目次关于颁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通知前言1.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施工技术责任5.施工质量管理6.施工组织设计管理7.施工图纸会检管理8.施工技术交底管理9.技术检验管理10.设计变更管理11.施工技术档案管理12.技术培训管理13.技术信息管理14.附录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火电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图纸会检、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技术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检查和考核。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电力协会全文共4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电力协会篇1甲方(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甲乙双方根据约定,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确保施工中人身、建筑和设备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及范围:承包方承建的安装工程中所有劳务开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号(以批准开工报告为准)竣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号第二条安全目标:消灭重大事故,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第三条甲方安全责任1.开工前甲方应对乙方承担本工程安全施工的能力进行审核,将本单位安全管理要求、本施工区域设施、设备等情况对乙方进行全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或资料。
2.甲方应要求乙方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报甲方备案。
对乙方在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所制订的施工安全措施,甲方应审查并督促实施。
3.甲方指派专人负责联系、检查与协调乙方执行有关安全工作规定。
4.甲方有权对乙方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制止、纠正并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
5.甲方有权对乙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工作规程的抽考。
6.施工中发生的甲方事故,由甲方负责调查、统计上报。
第四条乙方安全责任乙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承担由于自身管理不善,或因乙方施工人员过失,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和工程质量事故、工地火灾以及一切人为责任事故的全部责任,而不应为此增加甲方费用或延迟施工进度。
乙方应切实履行以下安全责任:1.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承包工程劳务要求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应真实、合法、有效。
2.乙方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临时用电规范》、《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登高﹑动火﹑破土﹑下罐(坑)﹑起重等有关安全施工制度及其他安全生产规定、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应知应会重点内容一、技术员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术标准和文件资料1、《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电电源[2002]849号)2、《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号)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气专业采用国标)、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其中电气专业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土建专业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05)]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房屋建筑部分(建设部2000年发布实施)6、《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本标准以电建质监[2005]57号文发布,替代1994年版旧版本7、《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6年版(建议2001年版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及其条文解释参考使用)8、《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1995年实施,土建6篇、安装7篇)9、《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18号)10、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11、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有关文件(制度、规定、办法等)注:以上标准、文件的引用文件也应学习、了解。
二、需要掌握的非本专业的技术知识1、一般焊接知识可从《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中了解。
2、可从《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篇)》DL5031-94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了解。
3、承压部件的强度计算知识可从《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中了解。
4、简单机械制图知识5、法定计量单位的代表符号三、几个需引起注意的管理工作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项目部要有实施办法和相应记录,各工地要有本专业的实施计划和实施记录,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落到实处。
电建施工的技术宪法
---学习《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1 关于《技术导则》
1.1 《技术导则》的地位
二00二年底,国电公司接连颁发了二本导则。
一本是《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简称《施设导则》),一本是《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简称《技术导则》)。
国电公司终结了执行逾二十年的旧《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俗称九项技术制度),以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二个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今后恐怕只能在各自辖区颁发制度、规定、导则,不再能够像原国电那样发布专注于电力建设的全国性的号令,因此二本导则对于火电施工弥足尊贵。
原国电组织委托华东公司和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组织委托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编制牵头单位考虑到了二十年的技术进步,广泛收集了先进施工企业的成功经验,可操作性强。
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有幸参编,成为跻身于全国一流火电施工企业的标志。
《技术导则》作为行业内部标准,为施工企业提出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是电建施工的技术宪法。
1.2 对《技术导则》的需求
恰如一夜春风吹,万树千树梨花开。
用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战略决策,呼唤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宏波巨澜,知识的膨胀几乎在以分秒计算,即使一贯以可靠性自矝的电力行业也披挂时髦、粉墨登场。
贵州电建施工企业抓住“西电东送”的历史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跨入全国一流的门槛。
贵州电力的跨跃式发展,三个公司都面临着多个工程同时施工的局面,从而为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很多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调整到工程技术岗位上来,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工程技术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因此,管理制度,特别是《技术导则》应当成为新、老技术人员的必修课。
2 《技术导则》形式的变化
2.1 名称的变化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前身是《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名称上从《制度》变为《导则》,也就是从“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前进为“引导性的准则、法则(法律条文)”;阐明了《技术导则》更加原则、更加权威,具有行
业法规的地位。
2.2 章节的变化
2.2.1 增加了前言
《导则》在前言中,评价了《制度》的历史作用,指出了重新起草的必要性,声明《导则》贯彻了适用法律、法规,简述了内容的变化,规定了《导则》的性质和地位。
2.2.2 内容的变化
《导则》前言述及:‘本《导则》第二至第十章以《制度》中的九项制度内容为基础,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此外,新增了“总则”“技术信息管理”两章以及附录。
’
2.2.3 编排贴近国标要求
《导则》设立了:‘1 范围’,表明其调整对象的范围和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表明其贯彻的适用法律、法规。
3 《技术导则》内容的变化
3.1 总则
共7条。
阐述时间上的继承和发展、空间上的联系和制约、技术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
3.2 施工技术责任
3.3 施工质量管理
3.4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3.5 施工图纸会检管理
3.8 设计变更管理
3.11 技术信息管理
4 关于附录
4.1 三个附录
《导则》有3个附录,即附录A(规范性附录)《导则》的用词说明;
附录B(资料性附录)《导则》的称谓说明;
附录C(规范性附录)各级技术负责人安全、环保工作职责。
4.2 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4.2.1 二类附录的定义
在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给出了这二类附录的性质和区别:
4.2.2 二类附录的共性
a) 二类附录均为可选要素,即在一项标准中不是必需的,有话则长、无话则散。
b) 附录的(规范性或者资料性)性质应通过下述方法加以明确、区分:
----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
----前言中的陈述;
----目次中和附录编号下方标明。
4.2.3 二类附录的差别
附录的性质、作用不同:
规范性附录----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属于必须遵守的。
资料性附录----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包含要声明符合
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属于可遵守可不遵守的参考资料。
4.2.4 二类附录的使用
a) 大到施工组织总设计,小到作业指导书,都可选用这二类附录,即应用已有的附录模块(有电子版本将感到特别方便),砌筑施工技术文件。
b) 使用时,区分二类附录的规范性或者资料性,既可有的放矢地针对作业给出正文的附加条款,也可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正文条款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c)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大公也好、小我也罢,签约时运用附录将获得无穷的乐趣。
4 学习《技术导则》
4.1 几乎涉及所有部门的篇目
1 范围
3 总则
4 施工技术责任
5 施工质量管理
7 施工图纸会檢管理
8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
10 设计变更管理
4.2 主要涉及某些部门的篇目
6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9 技术检验管理
11 施工技术档案管理
12 技术培训管理
13 技术信息管理
4.3 应知应会
法律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惩戒违法,毋庸说是预先给出行为的准则。
学法的目的是守法,我们绝不追求远远高出法律要求的宁静澹泊,我们赞赏刚刚不触犯法网的“酷毙”;因此要懂法、要关注律令的变化、要有驾驭电单车压线行驶的能力。
当管理从确保符合性上升到关注有效性的阶段后,有关管理的理论应当去准备那个叫做“效率”的壳,这将是羽化前的最为华美的服装。
“效率”高举的大纛名曰风险管理,质言之,在损失和投入中搏弈:
不管—出事--损失VS重点管—出小事—小损失+小投入VS全管—不出事—大投入买单还是买双!
我们的风险管理在于:4.1 所列篇章应当均知;4.2 所列篇章通读+相关部门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