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课件: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1)
- 格式:ppt
- 大小:791.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晚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⑤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第4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注意问题:毛泽东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
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一、主要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评价:①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②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