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答题规范3
- 格式:ppt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一生物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以及生命演变的学科。
在高一生物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细胞功能以及生物的遗传等内容。
下面是对生物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基本概念1. 生命的特征: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能通过自我繁殖产生后代。
2. 生物分类:生物按照是否具有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按照是否具有细胞壁分为动物和植物。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起到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3.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胶体溶液,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各具不同功能。
4.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核膜具有通道效应,染色质携带遗传信息,核仁参与蛋白质合成。
三、细胞的代谢1. 能量的获取与转换: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代谢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细胞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2.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糖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
四、生物的遗传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由脱氧核糖核酸单元组成,具有双链结构。
DNA的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主要分为mRNA、tRNA和rRNA 三类,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3.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的复制是生物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能够确保基因信息的准确复制和遗传的稳定。
4.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与隐性规律、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二倍体与单倍体规律。
五、进化与适应1. 进化的证据:通过地质记录、古生物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等多种证据可以证明生物是经历进化过程的。
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的是有机生命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和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一生物下册的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遗传与变异、基因工程、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过基因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物种不断进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在遗传学中,我们学习了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基因连锁和自由互换等。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引起的遗传变异,以及基因突变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二、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修改和调控的科学。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如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等。
我们还研究了基因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影响,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医药领域的基因治疗等。
三、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的生活也密切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位、食物链、生物圈等概念。
我们还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问题,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总结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的知识点包括遗传与变异、基因工程、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拓宽我们的科学视野。
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为我们的地球家园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交流探讨。
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1.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篇一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
3、细胞的癌变:在生物体的发育中,有些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能够连续不断的_的恶性增殖细胞。
4、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应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2.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篇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3.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篇三细胞膜的制备1、选材:人或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没有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其他材料: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
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方法和步骤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4.高一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篇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相关概念: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
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的概念,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1.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色盲基因(1)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写出人的色觉正常和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伴X(1)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2)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女性有两个X,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3)具有交叉遗传或隔代遗传现象。
二、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例,说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的特点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与基因型的关系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H和正常基因h位于X染色体。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部分女性患者(杂合子)病症较轻。
(2)具有世代遗传现象。
(3)患病男性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鸡的性别决定(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W)。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Z)。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伴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1.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男性全为患者,女性都正常,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1)“无中生有是隐性”。
(2)“有中生无是显性”。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核酸B.细胞膜C.染色体D.DNA 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①T2噬菌体只将自己的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②T2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成分复制出自身DNA和合成蛋白质外壳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T2噬菌体④释放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T2噬菌体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5.如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 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 1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A.31P B.32P C.32S D.35S二、非选择题1.下图所示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的答题规范介绍高中生物的答题规范一、填空题的答题规范1、自然学科都有特定的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一旦犯错必不得分。
对教材上的观点、名词和专业术语甚至黑体字部分要娴熟掌握并运用。
用生物学语言回答下列问题,按生物学习习惯书写 ( 如基因型、遗传图解等) 。
2、果断消灭错别字。
如: 光合作用、 C3(三碳化合物 ) 、神经调理、线粒体、抗利尿激素等。
二、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设计步骤要分段表达,试管、烧杯、水槽等器具均要赐予编号,表达中尽量采纳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言,不可以用含糊的口语,如“等量的”。
不宜说成“同样多” ; “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
别的,题干中所给的实验资料和试剂一般应充足利用,但不可以任意增添实验资料和试剂 ( 除开放性实验外 ) 。
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做到逻辑严实,语言规范、文字精华正确,会做的题能做对、做正确、做完好,防备无谓的丢分。
三、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合适的专用术语 ( 名词 ) ,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争正确、全面。
(2)当不知道填什么或填多种状况都行时,不如推测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观察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当拿禁止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增补。
如生产者 ( 第一营养级 ) ,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
四、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 回答为何 )(1)要明确其观察的知识点,防备思想定势的影响。
必定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2)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3)若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
不要出现“词不达意”或“科学性错误”甚至“答非所问”高中生物大的答题技巧1.归纳归纳就是对题目所供给的资料进行归纳、提炼, 从而找出问题的焦点的过程,找准焦点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2.联想联想就是从问题的焦点出发,找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从而确立问题与知识的联合点。
高一生物考试答题技能高一生物考试答题技能有什么很多的高一学生会觉得生物是比较难学的,但我们只要找到正确的答题技能,还是可以提高生物分数的。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生物考试答题技能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高一生物考试答题技能1.认真审题第一需要高一学生认真审题,其次需要高一学生根据题目中考核的知识点联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做出这些题目。
学生在审题的进程中,需要了解这些题目,考核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需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词,只有抓住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才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做题。
2.找对方法如果学生在做题的进程中发觉有的题目自己不会做。
学生应当在平时学习的进程中,记了一些做题的方法。
如果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应当根据这些关键词找出一些方法,排除一些方法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做出这些题目。
3.排除法有的题目确切需要学生摸索一段时间,如果学生觉得在考试的进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可以直观地同想象中排除一些毛病的选项,会剩下几个选项,再根据高一学生的分析,找出正确的答案。
其实做生物题也需要一些技能,就是不会,学生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得出答案。
4.挑选兼顾速度与准度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常常会包含30-40道挑选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挑选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挑选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挑选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常常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连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降落。
对于这种情形,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乃至看一遍题就可以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触及分析较繁琐,运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困难。
高一生物答题注意事项1.灵活解题。
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干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高中生物的答题规范作为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期末每门学科答题其实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那么生物有哪些答题规范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的答题规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的答题规范一、审题提倡“勾勾划划,手眼脑齐动”,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联系教材知识点,题目设问要求,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找出答案。
戒绝先入为主、想当然、惯性思维等不良习惯。
二、答案1、选择题尽量使用排除法确定答案,对于拿不准的选项,注意:(1)相信第一印象;(2)带绝对意思的选项一般不对。
2、非选择题答案:尽量使用专业术语;;首选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完整;一般应注意根据所给横线长短确定答案字数;答案应写在指定位置;字迹清楚整齐,注意错别字。
三、考试特别注意1、先全面浏览试卷,对题目数量、难度心中有数;2、答题顺序从前到后,先易后难;3、碰到难题不纠缠,其它题目做完后再集中力量攻克之,以保证该拿的分数全部拿到;4、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改变第一答案。
高中生物易错点小结易错点1: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易错分析:不清楚一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Mg、Fe分别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而含P的化合物不止一种(如DNA、RNA、ATP、磷脂等化合物中均含有P),是造成这一知识点错误的主要原因。
需从以下知识点进行记忆: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
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高一生物大题答题技巧高一生物课堂学习是同学们收获学问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给同学们讲解新的学问的少有途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一生物大题答题技巧,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高一生物大题答题技巧1、审题要谨慎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审题不谨慎,看错了一两个字,但是导致结果却是完全不同,所以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要边看边画,特殊是对于里面的关键字和条件都要一一标出来,还有就是做题要留意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也要留意。
2、联系素材许多大题都是通过课本里面的学问或相关题型演化出来的,所以平常要多做一些根底题来积累素材,还有就是考试的时候看到大题,首先要想出题目的考点是什么?然后再通过考点练习课本的素材,这样答题会更快一些。
生物大题该如何做?生物大题的4个答题技巧3、答题要精确有时候考试要靠试验步骤,所以答题的时候步骤要写精确,还有就是要运用生物的专用术语,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语言标准。
4、了解试验许多生物大题都是试验题,所以你平常对于课本里的试验最好都要全部了解清晰,弄懂里面的原理和设计的目的,以及步奏,这样对于答题的试验题就不虚了。
如何提高高一生物听课效率预习是关键针对如何提高高一生物听课效率,高一同学们应当能够看到预习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而想要做到当堂懂,生物预习同样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同学们有一个好的预习,那么在生物课堂上听课的时候才能够听得快,学的也快,理解的也快,因为预习过,所以高一同学们能够很好的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而且因为已经看过或者是说学习过一遍了,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听教师讲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比拟轻易的理解这些生物学问点了,所以预习是很关键的一点。
随时开动脑筋想要做到当堂懂,还有一点也是高一同学们须要做到的,那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要做到随时开动自己的脑筋,教师讲什么,就要想什么,教师讲到哪里,就要转到哪里,同学们只有让自己的思维不停的去运转,不停的去理解教师讲的学问点,才能够有一个好的理解提高高一生物听课效率,当然了一节课随时保持这种状态是很累的,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课间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刚好的获得休息,从而为下一节生物课堂的学习做好打算。
高一生物的考场答题技巧高一生物复习要注意十点误区误区一误认为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是无丝分裂。
其实,变形虫分裂过程中有核膜解体、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成等过程,是典型的有丝分裂。
误区二误认为在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
其实,在生物体内有些反应是不需要酶的,例如“水的光解”,只需光和叶绿素分子,没有酶的参与。
误区三误认为试管婴儿是从试管中培养出的婴儿。
其实,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即在体外的一定培养液中让精子与卵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进行分裂,发育成一个多细胞胚,再将这个胚移植到母体培养,最终发育为成熟的胎儿。
误区四误认为动物都具有线粒体。
其实,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不含线粒体,因为它们长期适应寄生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缺乏游离氧气的环境中,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误区五误认为腺体都是内胚层发育而来。
其实,汗腺、皮脂腺、乳腺、气味腺、垂体等腺体均由外胚层发育而来,肾上腺、精巢、卵巢等腺体却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误区六误认为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
其实,原核细胞内有核糖体,只是无其他细胞器的明显分化而已。
误区七误认为人体的体液只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其实,脑脊液、胸腔液、心包液,消化液、汗液和尿液等都是体液。
误区八误认为酶都是蛋白质。
其实,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酶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绝大多数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②有些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③有些酶是由核酸组成的。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误区九误认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充当生产者。
其实,已发现自然界中大约有500个种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当它们捕虫时则以狰狞的消费者面貌出现。
误区十误认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其实,多倍体应是“由合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由其花粉经离体培育法获得的新植株,体细胞内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由于不是合子发育而来的,所以不是三倍体,而是单倍体。
1.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转化因子是DNA。
2.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S存在于蛋白质中,P几乎全存在于DNA中。
3.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5.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两条链反向平行。
(2)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排列在主链的外侧。
(3)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6.在DNA分子中,含G—C碱基对越多的DNA分子相对越稳定。
7.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A+G=T+C。
8.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DNA的任何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9.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而在整个DNA分子中比值为1。
10.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NA复制需要DNA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做原料以及酶和能量。
11.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12.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3.RNA主要有三种: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14.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条件是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
15.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条件是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
16.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3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17.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
18.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识别和转运。
19.中心法则的要点: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然后由RNA决定蛋白质的特异性。
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体现者。
高一生物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一节: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物质进出的控制等功能。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二节: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其中包含多种蛋白质。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通过脂溶性物质和小分子量水溶性物质,但对大分子量水溶性物质有限制。
细胞膜还参与细胞的识别、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第三节: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液等。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分别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蛋白质合成和处理、物质运输等功能。
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构成,参与细胞形态维持和物质运输等过程。
细胞液是细胞质中含有溶质的液体,是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第四节: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包含遗传物质DNA和一系列蛋白质。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通过转录、翻译等过程参与蛋白质合成,进而调控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和细胞的分裂等活动。
第五节: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基因信息的表达,产生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和遗传病的发生。
第六节: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本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的有序分裂,包括有核期、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期等阶段。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特殊分裂方式,用于产生配子。
第七节: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过程,是生物种族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变异是指个体间或个体内遗传物质发生的随机或有目的的改变,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第八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物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要素。
生物必修二遗传题解题技巧
在解决生物必修二遗传题时,可以遵循以下解题技巧:
1. 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所给的条件,特别注意隐藏条件。
2. 确定题型:判断题目类型,是正推还是逆推,是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或者是连锁遗传问题。
3. 写出遗传图解:对于复杂的遗传问题,写出详细的遗传图解有助于理清亲代和子代的遗传关系。
4. 逻辑推理:根据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5. 答案规范:答案要规范、准确,条理清晰。
6. 检查验证:得出答案后,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推理过程,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此外,解决遗传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遗传规律和概念,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等。
同时,也需要不断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高一生物下册第2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社会的开展,人类文明的提高,团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开展和运用。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终身物下册第2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处置您所遇到的相关效果,加油,查字典生物网不时陪伴您。
1.在探求遗传实质的进程中,迷信发现与运用的研讨方法配对正确的选项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②1903年萨顿研讨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停止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归结法②假说—归结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归结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归结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归结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归结法③类比推理[答案] C[解析] 了解〝假说—归结法〞与〝类比推理〞的区别,C为正确选项。
2.经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失掉结果如下表,假设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与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结果是( )杂交组合?亲本?后代雌??雄?灰色?白色Ⅰ?灰色?×?白色?82?78Ⅱ?灰色?×?灰色?118?39Ⅲ?白色?×?白色?0?50Ⅳ?灰色?×?白色?74?0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C.3/4是灰色D.1/4是灰色[答案] A[解析] 由表中四组杂交信息可知:假定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Ⅳ中灰色(♀)的基因型为AA,Ⅱ中灰色(♂)的基因型为Aa,交配结果都是灰色;假定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Ⅳ中灰色(♀)的基因型为XAXA,Ⅱ中灰色(♂)的基因型为XAY,交配结果仍都是灰色。
3.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陈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答案] C[解析]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清楚的平行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大批的DNA,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陈列,这也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还表如今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高一生物大题的4个答题技巧高一生物大题的4个答题技巧1、审题要认真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审题不认真,看错了一两个字,但是导致结果却是完全不同,所以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要边看边画,特别是对于里面的关键字和条件都要一一标出来,还有就是做题要注意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也要注意。
2、联系素材很多大题都是通过课本里面的知识或相关题型演变出来的,所以平时要多做一些基础题来积累素材,还有就是考试的时候看到大题,首先要想出题目的考点是什么?然后再通过考点练习课本的素材,这样答题会更快一些。
3、答题要准确有时候考试要靠实验步骤,所以答题的时候步骤要写准确,还有就是要使用生物的专用术语,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
4、了解实验很多生物大题都是实验题,所以你平时对于课本里的实验最好都要全部了解清楚,弄懂里面的原理和设计的目的,以及步奏,这样对于答题的实验题就不虚了。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有哪些(一)走近细胞一、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较小(1?10um)较大(10--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核物质集中在核区。
无核膜,无核仁。
DNA不和蛋白质结合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有核仁。
DNA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壁有。
但成分和真核不同,主要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代表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二、生命系统的层次性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细胞组织分泌器官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运动、循环消化、呼吸病毒系统(动)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泌尿、生殖多细胞神经、内分泌非生物因素Ⅰ号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费者Ⅱ号分解者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代虎克○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高一生物答题模板及技巧高一生物答题模板各位同学知道吗,如果知道,这有助于提高大家的成绩。
如果不知道,请往下看。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答题模板及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生物答题模板及技巧1.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准确掌握生物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直接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作出判断,确定符合题干的选项。
这种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适用于基础知识类试题。
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
2.淘汰排除法。
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人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3.对比推理法。
对比推理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评判的方法。
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应该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
4.图文转化法。
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5.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这样有时会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