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1概述.共5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57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音简介据曹文在《汉语语音教程》,“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由发音器官发生的、表达一定的意想和思议、并能用来跟别人交流的声音。
1而,按刘富华在《语言学通论》,语音是语言符号结构的物质要素,即符号的能指。
2在语言里不正确的发音能影响我们表达一定的意思。
语音是由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构成的。
3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人来说,发韵母比发声母容易得多。
韵母共有6个,声母共有21个。
声母的发音必须注意唇、牙和舌头等的位置。
声母的位置一般是在词的前面。
4据 《现代汉语》,声母的发音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一、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1曹文·汉语语音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6-7页2刘富华·语言学通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77页3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册·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I页4 C. Haryono, I. (2000). Bahasa China Tingkat Dasar. Jakarta : Universitas Dharma Persada. Hal 1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一)、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二)、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三)、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四)、舌尖中音(d、t、n、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五)、舌尖后音(zh、ch、sh、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六)、舌面前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简称“舌面音”。
(七)、舌面后音(g、k、h); 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
又俗称“舌根音”。
二、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现代汉语语音讲义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
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
比如在普通话中有z c s和zh ch sh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桑叶?商业,而在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z c s声母,没有zh ch sh声母。
《现代汉语 . 语音》纲要一概述 1 语音单位的划分:句子 – 节拍群 – 音节 – 音素2 记录语音的工具 –3二元音 1 定义:声带振动 +2 元音舌位图3 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三辅音 1 定义:受到阻碍 +2 普通话辅音:发音部位四声母 1 定义:音节开头的辅音2| g k h|浊音五韵母 1 定义: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2 分类:按韵母内部组成情况分— 单韵母 | 复韵母(前响,中响,后响)| 鼻韵母(前,后)按韵头性质分— 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撮口呼六声调 1 定义: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相对音高或音高变化2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形式3 调类:一种语言中的声调调值的类别4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 | 阳平(35) | 上声(214) | 去声(51)七音节 1 定义:言语里最自然的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2 普通话音节的构造:音节音质成分超音质成分……第 1 层声母韵母声调……第 2 层韵头韵(韵基)……第 3 层韵腹韵尾……第 4 层C V V V/C T (声韵母与元辅音的对应)3 普通话音节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律复韵母内部的组合规则声母跟韵母的组合规则声调跟声韵母的组合规则八音位 1 定义: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单位2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心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3 音位变体:有一些音素不会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而是分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形成互相补充的分布局面。
这样的一些音素可以看成是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4 音位分析对立原则:处于对立关系的音素必须..区分为不同的音位互补原则: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相似原则: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应该具有语音相似性系统原则:一种语言的音位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系统性5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元音音位 | 辅音音位 | 声调音位(调位)6 普通话音位分析的代表性问题的音位分合问题的音位分合问题三个辅音跟另外三组辅音形成多重互补关系九音变 1 儿化韵定义:后缀 + 没有具体意义 + 不自成音节 + 卷舌作用从普通韵母到儿化韵的变化规则[i][y]单韵母,原韵母后加..单韵母,原韵母变成..[-i][-n]韵尾,韵尾脱落,韵腹儿化韵尾,韵尾跟韵腹合并,鼻化并儿化 其他,原韵母直接儿化2 变调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读时,调值发生变化,跟本调的读法不同,称为变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3 “啊”音变4 轻音定义:一个词或一句话里的音节念得短而弱,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轻音的音值普通话的轻音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