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度专题立项课题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397.50 KB
- 文档页数:16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按照新材料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新材料及应用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力图使我国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飞跃,建成我国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技术,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按照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本专题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
智能材料和结构是集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结构系统,可以感知和处理所处环境的信息,实现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本专题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研究方向。
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在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智能结构系统方面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加工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
附件2:第六课题2017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概要一、课题研究目标针对国家铅锌紧缺资源,以青藏高原大陆碰撞三阶段形成的三个铅锌成矿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三江侧向碰撞带沉积岩容矿铅锌成矿系统和北喜马拉雅铅锌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研究,结合深反射地震剖面壳幔结构的探测成果,揭示主碰撞阶段巨厚地壳深熔诱发铅锌巨型成矿的深部过程与发育机制,揭示构造转换背景下盆地卤水循环成矿的关键过程与发育机制,揭示碰撞环境大气降水深循环诱发的铅锌成矿机制,集成大陆碰撞铅锌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模型;开展金顶矿集区0-3000 m“透明化”与深部预测技术研究,实现典型矿集区0-3000m“透明化”,建立铅锌成矿系统三维地质模型;阐明大型矿床成矿过程与矿床定位机制,集成青藏高原大陆碰撞铅锌成矿系统模型,建立成矿和找矿模型。
二、计划完成情况第六课题依据课题任务书和实施方案,2016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51人月和65人月的野外地质调查。
对照课题任务书的年度计划目标和各项主要指标要求(表1),基本完成了第六课题2016-2017年度任务,课题实施进展状态正常。
表1 第六课题2016-2017年度计划目标、考核指标和完成情况三、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1)查明了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的岩浆演化过程通过重点解剖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提出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是由下伏富晶体岩浆储库分异而来。
缓慢冷却的富晶体岩浆储库不断结晶分异,当到达晶体-熔体分离的窗口时(50-70%的结晶度),发生晶体-熔体的分离(Dufek and Bachmann, 2010)。
分离出的富含挥发分和金属元素的高硅花岗质岩浆向岩浆房顶部聚集,在构造挤压下上侵就位形成。
(2)查明了冈底斯正向碰撞带控制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展布的构造系统通过对纳如松多—斯弄多矿集区的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发现,矿区内至少发生了两期大规模的构造活动。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以瞄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从提高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入手,研究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单元产品与集成系统为指导思想。
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节能、降耗、环保、高效制造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制造业,整体提升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按照坚持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坚持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导向,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将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了“现代制造集成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极端制造技术”和“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与预测技术”等四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现代制造集成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立足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工业的基础性、前沿性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的研究,同时针对“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术”以及“高效清洁并充分利用资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技术”等开展研究。
通过本专题的布局,将与863计划相关重点项目和制造业信息化攻关计划形成“探索-开发-应用”的有机集成体系,进而为“十一五”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高技术支撑。
本专题重点研究内容:面向离散制造业,在设计方面,通过基于多领域知识、面向多学科协同优化的新一代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支持产品创新设计;在数字制造方面,通过对制造系统与过程的仿真优化,为制造过程的定量化分析与整体优化提供方法与手段;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强调深化企业资源的智能与优化配置,建立企业间协同管理体系;集成方面,在支持企业群体业务协作的异构系统集成架构和协同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等方面取得突破。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按照新材料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新材料及应用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力图使我国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飞跃,建成我国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M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M材料与器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技术,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按照工程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M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本专题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
智能材料和结构是集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结构系统,可以感知和处理所处环境的信息,实现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本专题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研究方向。
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在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智能结构系统方面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加工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