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机械手站单站工作实训
- 格式:doc
- 大小:716.50 KB
- 文档页数:17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液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液压机械手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其操作和维修技能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增强对液压技术的理解,我们选择了手工液压机械手作为实训项目。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液压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对液压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液压机械手结构认识:通过实物观察和图纸学习,了解液压机械手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管道等。
2. 液压系统原理学习:学习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等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
3.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步骤,完成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4. 液压机械手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液压机械手的基本动作,如抓取、放置、旋转等。
5. 液压系统故障排除:学习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过程1. 液压机械手结构认识:我们首先对液压机械手的实物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液压系统原理学习:通过学习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我们掌握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后续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3.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步骤,完成了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液压元件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液压机械手操作训练:在掌握了液压系统的基本操作后,我们进行了液压机械手的操作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熟练掌握了液压机械手的基本动作。
5. 液压系统故障排除: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如液压缸动作缓慢、液压马达发热等。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诊断和排除这些故障。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机械手维护实习,了解和掌握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培养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动手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单位为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维护。
实习岗位为机械手维护工程师,负责机械手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实习内容1. 学习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机械手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习机械手的维护方法。
掌握机械手的日常维护流程,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
学习机械手的故障排除方法,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3. 参与机械手的维修和改造项目。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械手的维修和改造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机械手的安全操作规范。
了解和遵守机械手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理解了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习了机械手的维护方法,掌握了日常维护流程,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
学习了一些故障排除方法,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3. 参与了机械手的维修和改造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一些维修和改造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了机械手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和遵守了机械手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了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五、实习总结通过机械手维护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机械手的知识和技能。
我了解了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日常维护流程和故障排除方法。
我还参与了机械手的维修和改造项目,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学习了机械手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了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这次实习让我对机械手的维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以后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搬运、医疗康复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机械手动作原理及控制方法的理解,本次实训选择了机械手动作模拟作为实训内容,旨在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机械手的运动规律、编程方法以及控制策略。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运动规律。
2. 掌握机械手的编程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机械手的动作程序。
3. 熟悉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机械手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训所采用的机械手为气动机械手,主要由气缸、气动阀、气管、连接件、机械臂等组成。
气缸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动阀控制气缸的伸缩,实现机械臂的弯曲和伸展。
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可通过编程进行控制,完成搬运、装配、焊接等操作。
2. 机械手编程本实训所采用的编程软件为PLC编程软件,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语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编程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顺序。
(2)在PLC编程软件中,绘制梯形图或编写指令语句,实现机械手的动作控制。
(3)对编程程序进行调试,确保机械手按照预定动作运行。
3.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在机械手动作模拟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机械手运动轨迹不准确。
(2)机械手动作速度不稳定。
(3)机械手动作存在抖动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试与优化:(1)调整机械臂的连接件,确保运动轨迹准确。
(2)调整气缸的气压,使机械手动作速度稳定。
(3)调整机械臂的支撑结构,减少动作过程中的抖动。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1)安装机械手及气动设备。
(2)连接气管、气管接头等。
(3)安装PLC编程软件。
2. 编程(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顺序。
(2)在PLC编程软件中,绘制梯形图或编写指令语句,实现机械手的动作控制。
(3)对编程程序进行调试,确保机械手按照预定动作运行。
一、前言机械手作为自动化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精准等优点。
在本次实训中,我有幸接触并学习了机械手的基本操作、编程以及故障排除等技能。
以下是我对机械手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机械手相关理论的学习,了解了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等。
通过学习,我对机械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实践操作(1)组装与调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动手组装机械手,并对其进行调试。
组装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各个零部件,掌握其功能,了解其安装位置。
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机械手的运动轨迹、速度等参数,使其满足生产需求。
(2)编程与仿真在掌握了机械手的基本操作后,我们开始学习机械手的编程与仿真。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编写机械手程序的基本技巧。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置机械手的运动轨迹、速度等参数,并对程序进行优化。
(3)实际应用在完成编程与仿真后,我们将机械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将机械手与生产线进行连接,并对其进行调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机械手运行不稳定、程序出错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三、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机械手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使我对机械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在组装、调试、编程等环节,我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3. 严谨细致机械手作为一种精密设备,对操作和编程的要求较高。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机械手正常运行。
这种严谨细致的态度对于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了机械手运动实习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机械手设计和操作方面的实际能力。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方法和编程技巧,以及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接受了机械手的基本知识培训,包括机械手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等。
通过理论讲解,我们了解到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特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等行业。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方法。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可以通过 PLC、伺服电机和传感器等来实现。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 PLC 编写程序来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以及如何调整伺服电机的参数来保证机械手的运动精度。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机械手的编程技巧。
机械手的编程主要包括顺序控制、条件判断和循环控制等逻辑操作。
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机械手的抓取、搬运和放置等动作,并使用触摸屏来操作机械手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我们分组合作,每人操作一台机械手,通过编写程序和调整参数来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机械手的运动不稳定、抓取力度不准确等,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请教老师,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最终完成了任务。
三、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机械手运动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 PLC 和伺服电机来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掌握了编写程序和调整参数的技巧。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我们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机械手运动控制方面的知识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机械手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机械手的运动不稳定、抓取力度不准确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工业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于近期参加了工业机械手控制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工业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工业机械手的编程和操作方法;3. 熟悉工业机械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工业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工业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包括机械臂、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机械臂是工业机械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动方式分为旋转、直线和平面运动。
控制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力等信息,执行器则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机械动作。
2. 工业机械手的编程和操作方法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工业机械手的编程软件和操作方法。
编程软件包括运动规划、路径规划、碰撞检测等功能。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操作方法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手动控制是通过控制面板手动操作机械臂,适用于简单操作;自动控制则是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执行任务,适用于复杂操作。
3. 工业机械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工厂生产线,了解了工业机械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工业机械手可以完成焊接、组装、搬运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其他实习生共同完成了多个实验项目。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工业机械手控制实习,我不仅了解了工业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还掌握了编程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我国工业自动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可编程机械手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可编程机械手的编程与调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可编程机械手概述(1)可编程机械手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2)可编程机械手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紧凑、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好、易于编程和操作。
2. 可编程机械手结构组成(1)机械本体:包括机械臂、关节、末端执行器等。
(2)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传感器等。
(3)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伺服系统等。
3. 可编程机械手工作原理(1)机械臂通过关节实现多自由度运动,末端执行器完成各种操作。
(2)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程序和传感器信号,实现对机械臂运动的精确控制。
4. 可编程机械手编程与调试(1)编程: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2)调试:通过调整程序参数和机械手运动参数,使机械手达到最佳性能。
5. 可编程机械手应用案例(1)装配生产线:用于装配小型电子元件、零部件等。
(2)搬运作业:用于搬运重物、危险品等。
(3)焊接作业:用于焊接金属部件。
三、实训步骤1. 实训准备(1)了解可编程机械手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PLC编程软件和调试工具。
(3)了解可编程机械手的操作方法。
2. 理论学习(1)学习可编程机械手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习PLC编程软件和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编程实践(1)根据实训任务,编写控制程序。
(2)在PLC编程软件中调试程序,使机械手完成预定动作。
4. 调试实践(1)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程序参数和机械手运动参数。
(2)观察机械手运动状态,确保动作准确、平稳。
5. 撰写实训报告(1)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可编程机械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可编程机械手的编程与调试技术。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机器人工作站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显著优势。
为了更好地掌握机器人工作站的相关技术,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实训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机器人工作站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机器人工作站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方法;3. 熟悉机器人工作站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操作流程;4. 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机器人工作站基本原理及组成实训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工作站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我们了解到,机器人工作站主要由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执行机构、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机器人本体负责完成各种动作;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机器人本体运动和执行任务;执行机构负责完成具体操作;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机器人工作状态。
2. 机器人工作站操作技能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机器人工作站的操作技能。
主要包括:- 机器人工作站的操作面板及功能;- 机器人工作站的编程软件及操作方法;- 机器人工作站的安全操作规程;- 机器人工作站的标准操作流程。
3. 机器人工作站编程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机器人工作站的应用,我们学习了机器人工作站的编程方法。
主要包括:- 机器人工作站编程语言及语法;- 机器人工作站编程实例分析;- 机器人工作站编程技巧。
4. 机器人工作站应用领域及实际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机器人工作站的应用领域及实际操作。
主要包括:- 机器人工作站在家电制造业的应用;- 机器人工作站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 机器人工作站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机器人工作站的实际操作流程。
四、实训心得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机器人工作站的相关技术。
2. 团队协作与沟通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提高了团队的整体能力。
机械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机械手是一种具有自动化控制能力的机器人系统,广泛应用于
生产制造领域。
本次实习是在某汽车制造公司的车间中进行的,旨
在了解和熟悉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二、实习目标
1. 了解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学习机械手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3. 掌握机械手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三、实习过程
1. 机械手基本原理和结构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机械手通常由机械臂、夹爪、控制系统等组成。
机械臂通常采用多
关节结构,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灵活的运动操作。
夹爪用于捕捉、
提取和放置物体。
控制系统则负责对机械手进行运动控制和指令传递。
2. 机械手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机械手的操作培训。
首先,我们学习了机械手的开机和关机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性。
然后,我们了解了机械手的坐标系和示教方法,学会了如何通过示教器对机械手进行编程操作。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相关的安全规范,包括操作时的人身安全防护和机械手的紧急停止方法。
3. 机械手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车间的生产线,并观察了机械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机械手可以用于物体的搬运、装配、焊接等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还与相关工程师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不同类型机械手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适合不同生产需求的机械手系统。
四、实习收获。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综合实训ц姓名:学号: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班级:目录第一章机械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技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机的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员的任务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控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动作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机械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装配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的程序外部接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元器件的明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实训小结机械手实训小结机械手实训是我们大二上学期的实践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我们了解了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学会了如何使用机械手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练习,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机械手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例如机械手的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逐渐掌握了机械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机械手的参数。
在第二阶段的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机械手的操作技巧,包括机械手的运动控制、位置校准、重定位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操控机械手,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抓取、移动和放置物体,包括简单的搬运任务和复杂的装配任务。
在第三阶段的实训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际的应用训练,例如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和机械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机械手的参数,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机械手的操作需要很高的精度和耐心,一丝不苟的操作要求对手眼协调和空间感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其次,机械手的编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在开始阶段我对编程不是很熟悉,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实践。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
我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这门机械手实训课程,我对机械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操作机械手,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机械手的参数,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这门课程对我的专业发展和未来的就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机械手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做好准备。
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本次实习,我选择了液压机械手项目作为实践内容。
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液压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液压机械手的组装、调试和运行测试等环节。
1. 组装:我按照设计图纸和装配说明,逐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在组装过程中学习了液压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掌握了液压系统的布局和连接方法。
2. 调试:在组装完成后,我对液压机械手进行了调试,包括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动作速度等进行调整,确保机械手的动作平稳、准确。
3. 运行测试:在调试合格后,我对液压机械手进行了运行测试,观察其动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
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
1. 掌握了液压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各个液压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2. 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使用液压工具和调试方法。
3. 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调试和测试,我能够发现并解决液压机械手运行中的问题。
4. 加深了对液压系统的理解,了解了液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5. 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实习任务。
四、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液压机械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明白了学习理论的
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报告——PLC对机械手的控制班级:计控0802 姓名:李灵慧学号:1514080216一、课题的意义机械手的控制对于很多场合需求很大,不论是机床使用的小型系统还是流水线上的这类设备,其基本动作要求类似,机械手高效的工作效率,准确的定位精度,以及简单的结构及控制方式是人手不能替代的,机械手的使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用PLC控制机械手的运作,能使我们更加熟悉PLC,更加了解PLC,更容易把课堂上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的作用相结合,以及加深对PLC程序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于PLC的原理与操作都可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系统的主要功能机械手的工作方式有四种。
1、单周期方式:机械手在原位压左限位开关和上限位开关。
按一次操作按钮机械手开始下降,下降到左工位压动下限开关后自停,接着机械手夹紧工件开始上升,上升到原位压动上限开关后自停,接着机械手开始右行直到压到右限位开关后自停,接着机械手下降,下降到右工位压到下限开关(两个工位用一个上限开关)后自停,接着机械手放松原件后开始上升直到压到上限位开关后自停接着机械手开始左行直到压到左限位开关后自停。
至此一个周期结束,要再按一次操作按钮才会开始下一个周期的运行。
2、连续方式:启动后机械手反复运行上述周期的动作过程。
3、单步方式:每按一次操作按钮,机械手完成一个工步。
4、手动方式:按下按钮则机械手完成一个动作,松开按钮机械手则停止。
三、我所做的工作第一天;拿到老师给我们的题目,并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大概的解题思路。
第二天:列出I/O地址分配表,分方式写出PLC的各个程序,并烧录PLC 内运行,检查。
第三天:将各个方式的PLC程序组合起来烧录PLC内部运行,检查,并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第四天: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并检查。
第五天:完成实训报告,并进行答辩。
五、梯形图六、心得体会0000000100020003000400050103010001010102COM1000100110021003COM10040104010701060105PLC下降KM1抓货KM2上升KM3右移KM4左移KM524V380VSB1启动SB2上升SB3下移SB4左移SB5右移SB6抓面板控制按钮方式选择开关单周期方式连续方式单步方式手动方式SQ1SQ2SQ3SQ4。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使学生掌握机械手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技能。
教学重点: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机械手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教学难点:1. 机械手的精确安装和调试。
2. 机械手故障的快速诊断和排除。
教学准备:1. 机械手实训设备。
2. 教学课件。
3. 实训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1. 讲解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包括机械臂、关节、控制器、传感器等部分。
2. 介绍机械手的工作原理,讲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讲解机械手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机械手的安装。
a. 教师讲解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安装,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进行机械手的调试。
a. 教师讲解调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调试,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进行机械手的故障排除练习。
a. 教师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b. 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排除,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组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各自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论讲解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2. 实践操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机电综合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电综合试验实验名称:机械手动作模拟专业年级:机自12-10班姓名:张立峰学号:06122676姓名:张世超学号:03121200姓名:孙培忠学号:14125143姓名:殷猛学号:09123830姓名:葛松学号:05122177实验日期 2015.10.31 ___ _ 实验成绩_______ 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 __________机械手动作的模拟摘要本文通过使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组态模拟和运用SIMEINS S7-200PLC控制系统,采用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监视控制的方法,构建完成机械手动作模拟控制系统。
关键词:组态王6.53;plc;限位开关;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Kingview software configuration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IMEINS S7-200PLC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next-bit machine execution, PC monitor control method, build complete robot motion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Keywords:Kingview 6.53;PLC;Limit switch;第一章绪论1.1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组态软件(推荐选用组态王软件)和PLC(推荐选用SIMEINS S7-200)控制系统连接,采用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监视控制的方法,构建完成机械手动作模拟控制系统。
1.2实验要求(1)阅读本实验参考资料及有关图样,了解一般控制装置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
(2)调研当今电气控制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用于指导设计过程,使设计成果具有先进和创造性。
(3)认真阅读实验要求,分析并进行流程分析,画出流程图。
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概述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现代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和实地操作等多个环节,全面提升了对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系统学习了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分类。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
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模拟操作
在模拟操作环节,我们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进行操作练习。
通过模拟操作,我们熟悉了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编程、调试和运行等基本操作。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常见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为实地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地操作
实地操作阶段是我们实训的重要环节。
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分组进行了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地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实际运行状况,掌握了实际操作技巧。
此外,我们还结合理论学习,对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生产需求、成本预算、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和应用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发展动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机械手实训报告文件编码(OO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P L C 实训指导老师:黄勤陆黄永晶学生:曾丽宋馨月付筱蒋亚婷刘雪敏关键词:PLC、机械手目录一、实训目的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基本的气路、电路识图及布线和制图;能正确分析自动生产线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掌握自动线的安装、编程和调试技能;学会自动线运行过程的监控、故障检测和排除技能;具备机电设备设计、维护和管理能力。
二、实训内容机械手的模块组成:P1C、硬件组成、程序系统1、PLC图1 S7-200外形图CPU 226 CN24V DC6ES7216-电源2AD23-0XB824V DC输入24V DC输出6ES7216-100230V AC电源2BD23-0XB824V DC输入继电器输出图2 S7-200参数表每次物理特性196 x80 x62mm196 x80 x62程序存储16384bytes24576bytes10240输输无无4 6256 (128 输入/128输出)64 (32输入/32输屮、7个模块7个模块246个6,每个30KHz4,每个20KHz2个20KHz (仅限于16384bytes24576描过程要完成工作原理: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
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
在2、电磁阀图4电磁阀SY5320-512D-01外形图电磁阀原件参数:三位五通中央封闭先导式电磁阀?接管口径:1/4英寸线圈电压:DC24V?L型插座式,带指示灯及过电压保护回路?导线长300mm?带手动操作方式:旋具压下回转锁定式工作原理:中封是一种控制方式,另外还有中泄,中压三种。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我们对工业机器人操作和编程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内容(1)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3)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案例2. 实习过程(1)实习前期,我们接受了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分类、性能指标等。
(2)实习中期,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掌握了常用的运动控制指令和逻辑控制语句。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工业机器人的实际操作练习,学会了如何调试和优化机器人程序。
(3)实习后期,我们参观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应用现场,了解了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组装、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实习收获(1)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场景。
(2)学会了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具备了编写和调试简单程序的能力。
(3)了解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和搭建过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实习体会(1)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装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多机遇。
(3)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了解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和应用。
这为我们今后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感谢学校和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专题3—机械手站单站工作实训
一、工艺流程
1、视频文件
2、工艺过程分析:见图。
3、讲课时按图1中(1)绿色部分(2)土黄色部分(3)蓝色部分的顺序逐步递进。
4、如何实现自动循环往复?
自动循环往复是指机械手在成功卸料回位后,再次自动开始下一次新的“送料、取料、卸料、回位”过程,对应状态转移图,即从“状态M2.1”转移到“状态M0.5”;因此其转换条件应为:“M2.1线圈得电”+“逆转限位I1.5”。
如图。
5、如何实现停机?
正常停机时,希望机械手能停在正常的回位状态(机械手手臂缩回、上升、逆转、松开状态),这样在开始下一次工作时,则不需要再次的复位。
因此,在每一次卸料、回位过程结束时,增加停止标志位(采用常闭触点),即将其作为“循环往复”的一个条件。
如图。
当M2.2常闭触点闭合时,能实现自动循环往复,若M2.2常闭触点断开时,自动回位停机。
停机程序如下图。
2、梯形图
(1)每一网络,均是基于基本的“启保停”程序;
可提高编程效率,可采取复制方式。
(2)要了解选用的电磁的类型,来决定输出线圈的控制信号,对于单控电磁换向阀,要用到置位、复位指令;
(3)为了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平衡性,减少冲击,避免位置传感器损坏等影响,在每一步状态转换间增加了时间继电器约束;
(4)为避免双线圈输出,输出采取集中输出方式,并采取子程序调用方式,如图。
(5)起停分析
按下“开始”按钮:M0.6得电,开始机械手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M2.2线圈得电,常闭断开,M0.6无法得电,机械手运行停止;
再次按下“开始”按钮:M2.2线圈断电,常闭闭合,M0.6再次得电;
三、增加传送带运行功能
1、工艺流程分析及梯形图。
(1)启动变频器
传送皮带处“入料检测光电”检测到有物料,变频器启动正转(也可以设定按下“启动”
按钮后,变频器启动正转);
注意:为保证变频器启动后持续运行,应采用“置位”指令;另外加正脉冲触点。
(2)变频器停止
通过主程序中的“停机标志位”M2.2的常开触点实现
2、通过子程序方式实现。
3、思考
(1)上述设计中,启动变频器后,在停机前,无论是否有物料过来,电机持续运行,能量损耗大,加大了皮带磨损,如果改进?
设:当有传送带上有物料时,以RH频率运行;当传送带入料处没有检测到物料超过10秒时,以RM频率运行,再过5秒仍然没有物料,那么电机停止。
机械手开始工作或下一次循环开始
(M0.6得电),且传送带物料检测处
无物料时(I2.4常闭闭合),启动定时;
检测到有物料时定时器复位。
第10秒到15秒以中速运行。
15秒以后停止运行。
(2)自己根据现场调试,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3)由于物料检测信号没有接入到仓储站系统,将来如何通过通信方式实现不同物料分检到不同料仓?
(4)如何在目前单站程序基础上过渡到双站自动功能?
(5)如何实现触摸屏控制与显示功能?
适用于以下实验平台,接线看程序定义
由于文档页数限制,机械手站另起文档,详细请移步到作者文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