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我是中国人》课堂实录:一、导入:教师范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通过教师的表演,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把学生引入京剧)二、感知共享师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哪个戏种?生:京剧。
师:课前大家进行了自由构图,请同学把你的构图和同学共享。
生:互相交流。
(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共同探讨构图)师:老师看到有很多同学收集了不少有关京剧的常识,谁愿意同全班同学说说。
生:京剧的角色:生、旦、净、丑京剧原产于北京,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京剧是以西皮腔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为二黄腔。
京剧有四功:唱、念、做、打……三:学习歌曲1、欣赏《贵妃醉酒》。
(通过《贵妃醉酒》和《我是中国人》对比,让学生掌握新的音乐体裁“戏歌”)师:同学们收集到这么多京剧常识。
老师同大家再次走入京剧。
去欣赏由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贵妃醉酒》。
2、初听《我是中国人》师:谈谈听完《我是中国人》的感受。
、生:《我是中国人》既像京剧,又像歌曲。
(通过《贵妃醉酒》和《我是中国人》对比,学生自己总结结论)生讨论并总结:《我是中国人》是戏歌。
3、二次听《我是中国人》(学生自己体会并掌握本课的重点有板无眼)师:通过构图和聆听,发现拍号的特别之处吗?生:1/4 拍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一拍师:每小节1拍是强拍、还是弱拍?生:强拍师:这首歌有弱拍吗?生:只有强拍,没有弱拍。
师:在京剧中强为板,弱为眼。
那这首歌曲的强弱、板眼是怎样的呢?生讨论并总结:《我是中国人》有板无眼师:请同学跟录音拍手体会乐曲的有板无眼。
生:跟录音拍手体会乐曲的有板无眼师:有些孩子用拍手表现出的不是板,而是眼,请再次跟录音体会乐曲的有板无眼,一定要拍出板的感觉。
生:能跟录音真正体会乐曲的有板无眼。
4、播放乐曲旋律,学生跟着哼唱曲调。
(学生自己解决识谱过程中的难点,并唱好装饰音,体会戏歌的韵味)师:在课前构图和哼唱中发现难点了吗?(让同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生:师:哪些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并能准确的唱出呢?生:通过讨论得出此音为倚音。
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语文书,了解语文书的基本结构。
2、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小、学、生”三个生字的读音;能认读词语“小学生”;会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3、通过看图说话、儿歌学习,感受成为小学生是很快乐的。
4、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学习词句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1)教师示范说,学生边听边记。
(2)学生练习说。
2、了解“学生”的意思,认识“小”字。
(1)师叙述:到学校里来读书,学知识的人就是——学生。
板书:学生(2)跟老师读“学生”(齐读,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3)师叙述:在小学读书的学生叫小学生。
板书:小(4)指名读:“小学生”。
(5)师叙述:看看“小”的字形怎样记?出示课文中的题头画,指名说(6)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并点名这格子叫“田字格”,老师边写边说笔画和笔顺。
这种记字的办法真有趣。
让我们学着方方一起来做做动作,记记这个“小”。
拿出右手,跟着老师在手心上来写一写。
3、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1)听老师用上“小学生”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我是小学生)。
谁也会说这句话?(2)现在开始就是一名小学生了,那多高兴啊,谁能面带笑容高高兴兴读这句句子?(自由练读)(3)出示句子,师点着句子带读,生齐读。
这里对于第一次出现的“田字格”,教师只作名称介绍,其他不讲解。
过渡:有两位小朋友也来作自我介绍呢!二、看图说话,巩固词句1、出示课后练习1中的第一幅图(1)教师介绍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2)要求学生学着他们的样子相互介绍。
(指名同桌示范,评议,开双轨火车练说)教师适时点拨:和别人一样,我们说话时可以用上“也”。
2、出示课后练习1中的第二幅图(1)教师介绍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告知学生:大家一起说时,要用“我们”。
(2)教师与学生配合着说一说。
3、四人小组练习:你说,我说,大家说。
任选刚才的三句句子,配上动作说一说。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外貌特征,体会作为中国人的一种骄傲自豪感。
2、了解古代关于中国人的传说故事,发扬民族文化,增强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那么你们听过国歌吗?每当国家有重大政治活动或节日时,都会升国旗,奏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用手机播放国歌,和同学们一起唱国歌。
2、老师:听完国歌,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解释国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重大意义。
同时简述国歌创造的背景以及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
3、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中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是中国人》这一课,板书我是中国人。
二、比一比,说一说1、老师:提问同学们,有谁在旅游是见过外国人?他们有什么外貌特征?我们和他们在外貌、语言、生活习惯上有什么不同?2、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世界上有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和黄种人,并告诉同学们这些肤色的人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而我们中国人大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当然也有些少数民族属于例外。
3、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了不起。
”三、讲一讲,听一听1、我们中国人有着相同的血脉,这是我们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给我们留下的烙印,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2、讲述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弘扬中华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
炎帝和黄帝,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两个帝王,他们勤劳、勇敢、智慧、爱国、爱民,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有一件伟大的功绩,就是发明了医药,在神话传说中,为了发现能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他尝到了一种剧毒的草药断肠草,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流传至今,广为后人传颂。
黄帝凿井、炼石为铜、创造文字、发明车船等传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3、我们的国家是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占大多数,虽然民族不同,但我们都亲如一家,都是中国人。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中国人》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我是中国人》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汉字认读、词语理解、句子朗读、课文背诵等。
具体章节内容为:认识汉字“中、国、人”,学习词语“中国、我是、人”,掌握句型“我是中国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中、国、人”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流利表达“我是中国人”的句子。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中、国、人”的书写与运用,句子“我是中国人”的朗读与表达。
教学重点:词语“中国、我是、人”的理解,课文内容的背诵和爱国情感的激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国旗、地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国旗、地图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激发爱国情感。
2. 讲解:讲解汉字“中、国、人”,学习词语“中国、我是、人”,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3. 示范: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模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4. 练习:分组进行句子“我是中国人”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5. 应用:学生用所学词语、句子进行自我介绍,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我是中国人》2. 内容:汉字:中、国、人词语:中国、我是、人句子:我是中国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汉字“中、国、人”各5遍,并组词。
(2)用“我是中国人”造句。
(3)背诵课文。
2. 答案:(1)略。
(2)例:我是中国人,我骄傲。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汉字、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增强爱国情感。
(2)学唱爱国歌曲,如《歌唱祖国》。
(3)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布局;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的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思想情感。
2.读准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学会5个生字,学习5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日(日字头)、爪(爪字头)、口(方框儿)。
教学重点:1.巩固汉语拼音,读准生字“是”、“星”的读音。
2.认识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3.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1.生字“我”、“爱”、“国”的书写及记忆。
2.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1.投影片1框录像录音多体媒软件2.卡片若干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音节:(出示卡片):小朋友,谁来读一读这些音节?(1)读这些音节要注意什么?(读准后鼻音)(2)这三个音节叫什么名称?(整体认读音节)2.认读笔画名称:(出示卡片):这些笔画,你会读吗?3.认读熟字:(出示卡片):这两个字,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读读?二.揭示课题: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类型的课文叫──(出示卡片)(指名读──集体读)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要看懂图,学会生字,还要学词学句。
三.指导看图:1.映示灯片,我们先来看看图,怎样看图呢?(应该有顺序地看图)2.好,先来看图的后面有什么?(天安门)那图的前面呢?(五星红旗)3.天安门在什么地方?(北京)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什么样的?旗面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上面有什么?(一颗大的、四颗小的、金黄色的五角星)师讲述:是啊,红色象征着革命,黄色象征着光明,一颗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的五角星,象征着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
当1949年10月1 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各旗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我们伟大的中国。
4.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解放军叔叔就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来到旗杆下,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祖国的天空。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我是中国人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是中国人》一年级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中、国、人" 等生字的认识,会用这些字组词、造句。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感受各民族的特色。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复习、讨论、表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巩固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感受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是中国人”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表演展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巩固知识游戏复习生字: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中、国、人”,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生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读出这些字。
”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依次认读生字。
如果有学生读错了,教师及时纠正,并让其他学生再次认读这个字。
接着,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采用抢答的方式,教师出示一个生字卡片,学生快速举手抢答,说出这个字的读音。
组词造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中、国、人" 三个字,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用这三个字组词,看看谁能组出最多的词语。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师把学生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如“中间"中国”“中心"国家”“国人"人民”等。
然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例如,用“中国" 造句可以是“我热爱我的祖国——中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节《我是中国人》,详细内容为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以及简单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增强国家意识。
2.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等基础知识,以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从而引出本课主题《我是中国人》。
2. 讲解课文(1)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语,并让学生正确书写。
(3) 详细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以及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 让学生模拟升国旗仪式,感受国家的庄严和神圣。
(2) 组织学生讨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爱国?4. 例题讲解(1) 分析课文中的例句,让学生学会使用“我是中国人,我自豪”等表达方式。
(2) 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5. 随堂练习(1)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造句练习。
(2) 组织学生进行生字、词语书写比赛。
(1)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爱国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国旗、国徽、国歌图案及名称。
2. 黑板右侧:课文重点生字、词语。
3. 中间部分:课文《我是中国人》,以及爱国主题相关标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作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用“我是中国人,我自豪”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我是中国人》一课。
该课文主要围绕“我是中国人”这个主题,通过描绘小朋友在不同场合表达自己是中国人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我是谁”,第二部分“我是中国人”,第三部分“我们的祖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我”、“是”、“中”、“国”、“人”等,并能够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与书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提高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引导他们说出“我是中国人”。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家人、老师、同学等,用“我是中国人”进行自我介绍。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引导学生模仿造句。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如“我是学生”、“他是老师”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中国人》2. 生字词:我、是、中、国、人3. 课文内容概括:我是谁、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生字词造句,至少五个。
答案示例:我是小学生;他是我的朋友;她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大家都喜欢中国。
2. 课后阅读:让学生课后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中国人》优秀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我是中国人》章节中,深入探讨和解我国国旗、国徽以及我们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国旗、国徽构成及象征意义,学习表达自己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旗、国徽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旗、国徽认识及象征意义,表达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出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旗、国徽实物或图片,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国旗、国徽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我是中国人”。
2. 讲解:(1)介绍国旗、国徽构成及象征意义。
(2)讲解身为中国人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画国旗、国徽。
(2)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口语表达练习。
4. 例题讲解:以“我心中国旗、国徽”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身为中国人自豪感,并进行小组内展示。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身为中国人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国旗、国徽构成及象征意义。
2. 身为中国人自豪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国旗、国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国旗、国徽是鲜艳红色,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五颗黄色星星象征着民族团结,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国旗、国徽认识及表达自豪感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口语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一名中国人”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解祖国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中国人》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国家名称,了解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如“中、国、人”等;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国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难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国旗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家的名称,进而引出课题《我是中国人》。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如“中、国、人”等。
c.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b. 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中国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出生字词。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如“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5. 随堂练习:学生仿照例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中国人》2. 生字词:中、国、人等3. 重点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你心中的中国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出生字词。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加深对国家的了解。
b. 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民族;学习简单的国家象征和民族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知道它们是国家的象征。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民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民族。
难点:理解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含义,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图片,地图,民族服饰和乐器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简单解释它们的含义。
2. 讲解: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民族,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制作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所学知识简单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民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和民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中国人》2. 板书内容:国旗、国徽和国歌我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民族及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图片,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2)介绍自己的家乡和民族,要求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国旗:五星红旗,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齿轮和麦穗,表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
(2)示例:我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的主要民族是壮族。
我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喜欢唱山歌、跳竹竿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对我国的国家象征和民族文化有了初步了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中国人》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
具体包括:认识国家名称、了解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学习生字词和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朗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 生字卡片:用于认读生字。
3. 画纸、彩笔:用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的国家,进而引出课题《我是中国人》。
2. 新课内容展示: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讲解课文。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跟读生字词,教师指导正确书写和运用。
4.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
5. 实践活动:学生绘制“我是中国人”主题画,展示并分享创作过程。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中国人》2. 生字词:按顺序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课文内容概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它们造句。
2. 答案示例:以“中”字为例,造句:“我是一名中国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组织学生参加“我是中国人”主题演讲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2. 爱国情怀的培养3. 朗读能力的提高4. 实践活动的组织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1. 在新课内容展示环节,通过课件和生字卡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字词。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二)学习课文(第二课时)
1.认识“五星红旗”和“天安门”。
①观察书中图画,说一说:五星红旗是怎样的?
②你看到了怎样的天安门?
③音乐,律动。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国旗升。
④“天安门”、“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
你还知道我国的标志有哪些?
(适当补充介绍:国徽、国歌)
⑤创设情境,模拟升旗仪式的情景。
引导学生注视着国旗徐徐上升,在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小结: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光荣地喊出:“我是中国人”(板书)。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后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旗、国徽,认真地唱国歌。
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①仔细观察图画上人物的打扮:
·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想一想:从小朋友不同的打扮上,你认出来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的?能说几个就说几个。
·说一说:认识自己的民族,用“我是()族”说话。
·小结:我国是一个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
②他们背着书包去干什么?
他们背着书包去上学。
对,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我们上学了。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书上的图画、模拟升旗仪式、音乐律动等多元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让学生知晓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