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9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错例一: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错误:74辆分析: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本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略了余下的2人。
提示:本题是除数是一位数当中的一道练习,学生能写出这个答案说明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在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查或教师质疑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当学生说至少是74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验算一下,74辆吉普车一共载走了多少人,这时学生会发现只能载296人,那还有2人怎么办?也应该要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辆。
(2)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在计算时是否是整除?这时学生肯定会注意余数2,那对于余下的2人怎么办?从而得出还要加一辆车。
错例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错误:周长100厘米或120厘米分析: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提示:对于空间观念有限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画简易图,使抽象的图形尽量变得直观。
对于审题不清的小马虎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教他们读题时,多圈关键字。
比如此题中的“正方形”,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会有所进步小数减法错题分析一、小测内容:(1)5.9+4.7 (2)5.3+4.7 (3)4.2-3.5(4)9-5.8 (5)4.5-3.7二、错题分析:1、竖式的得数忘记写小数点。
2、减法算成加法。
3、相同数位没对齐。
4、计算方法还没掌握。
本次错题是在学习了小数减法的算法后的第二节练习课学生在计算时所出现的错题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针对以上情况,我又设计了一节小数加减练习课,教学内容主要有这几步:一、分析小测错题情况。
(5分钟)二、游戏:对手大比拼。
(25分钟)规则:同桌进行,每人各抽两张数卡组成一个小数,并计算它们的和与差(要写横式与竖式),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得一个红星,看谁的红星最多。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常见错题及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单元时、分、秒错例1、眨一下眼是1分钟。
(√)错因分析:对1秒时间的长短认识不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1秒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确答案:(×)2、1分=10秒(√)错因分析:误以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一样,都是10。
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60。
正确答案:(×)3、2时=200分(√)错因分析:忘记了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误认为是100。
正确答案:(×)4、小明7:30离家去上学,7:45到校,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45分+30分=75分=1小时15分(√)错因分析:要求小明从家到校所用的时间,就是用到校时刻减去离家时刻,而不是用到校时刻加离家时刻。
正确答案:(×)5、在百米赛跑中,李佳用了11秒,王伟用了13秒,所以王伟跑的快。
(√)错因分析: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错误的认为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好。
其实不然,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用时越短,成绩就越好,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差。
正确答案:因为11秒<13秒,所以李佳跑的快。
6、1时25分+45分=1时70分。
(√)错因分析:时间的计算是相同的时间单位相加减,但是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即满60分就是1时,所以上题中的70分应转换成1时10分,则1时10分与原来的1时相加,结果为2时10分。
正确答案:2时10分。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个小格(√)错因分析:对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不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1个小格是12分钟。
正确答案:(×)8、分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3分钟。
(√)错因分析:分针从数字9走到12是经过了3个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所以是经过了15分钟。
正确答案:(×)9、北京大学1:10上课,每节课2小时40分钟,第一节课1:30下课(√)错因分析:求结束的时间用开始的时间加经过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编错题题型配套教学难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号内容度1填一填毫米的认中不少学生填了 3 厘米 7识分米;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一头对准了 3 厘米 7分米 . 却忽视了另一()厘米()毫米头没有对准 0 刻度线。
23000 米- 2 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中有的学生填了=()千米识( 1000) .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中两个量的单位不同 . 要统一单位 . 但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呢 .要根据要填的量的单位 . 即化成千米再计算;显然这些学生解题方法不对。
3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判断题长度单位低有的学生填了(√);率都是 10。
()练习平时说话不严密 . 考虑问题简单 . 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 .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4 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判断题吨的认识低有的学生填了(√);重。
()“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 . 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 . 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 1千克应该一样重。
546列竖式进位加法低46+ 75计算+7 1511 1个位相加正确 . 十位相加时 . 忘了加上个位进了 16电饭煲: 168 元;解决问进位加法中买电饭煲和电话机需电话机: 259 元;题要多少元?微波炉: 505 元;168+ 259=427 元电磁炉: 320 元。
答:买电饭煲和电话如果你有 500 元. 可以买机。
哪两器?明理些学生会解决由。
. 但一提得多余 . 看来教要注意范学生的解格式。
7先估一估 . 再算一算。
解决退位减法低便宜了( 200)元。
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些学生有 .元?填了估算的果;“先手机:原价 924 元估一估”指口估算 .价 745 元而要填的是算的便宜了()元。
果。
8803-495=算退位减法中803- 495=408些学生在算退位减法 . 个位、十位相减都正确 . 但百位相减 . 忘了被减数已退了 1。
9805-397=397式减法的低把算的果 397 当805算: 805算 . 并算做算的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汇总(答案)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1、
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答: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答:要等20分钟才开门。
2、一列火车本应9:15 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到达?
分析: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解答:9时15分+25分=9时40分
答:9:40到达。
3、星期六小红9:10 做作业,到9:40 完成。
算一算她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答:9时40分-9时10分=30分
答:她写作业用了30分钟。
4、
5、(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
9时-8时20分=40分
答:上午第一节课用了40分钟。
(2)早上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答:10:02同学们再做眼保健操。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 你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7时30分-10分=7时20分
答:最晚7:20从家里出发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6、
7、
10:55-11:35。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编错题题型配套教学难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号内容度1填一填毫米的认中不少学生填了 3 厘米 7识分米;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一头对准了 3 厘米 7分米 . 却忽视了另一()厘米()毫米头没有对准 0 刻度线。
23000 米- 2 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中有的学生填了=()千米识( 1000) .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中两个量的单位不同 . 要统一单位 . 但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呢 .要根据要填的量的单位 . 即化成千米再计算;显然这些学生解题方法不对。
3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判断题长度单位低有的学生填了(√);率都是 10。
()练习平时说话不严密 . 考虑问题简单 . 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 .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4 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判断题吨的认识低有的学生填了(√);重。
()“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 . 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 . 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 1千克应该一样重。
546列竖式进位加法低46+ 75计算+7 1511 1个位相加正确 . 十位相加时 . 忘了加上个位进了 16电饭煲: 168 元;解决问进位加法中买电饭煲和电话机需电话机: 259 元;题要多少元?微波炉: 505 元;168+ 259=427 元电磁炉: 320 元。
答:买电饭煲和电话如果你有 500 元. 可以买机。
哪两器?明理些学生会解决由。
. 但一提得多余 . 看来教要注意范学生的解格式。
7先估一估 . 再算一算。
解决退位减法低便宜了( 200)元。
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些学生有 .元?填了估算的果;“先手机:原价 924 元估一估”指口估算 .价 745 元而要填的是算的便宜了()元。
果。
8803-495=算退位减法中803- 495=408些学生在算退位减法 . 个位、十位相减都正确 . 但百位相减 . 忘了被减数已退了 1。
9805-397=397式减法的低把算的果 397 当805算: 805算 . 并算做算的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选易错题专项汇总课题学习《周长是多少》一.选择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4米,一面靠墙用篱笆围起来,篱笆至少要()米.A.24 B.12 C.20 D.16【分析】一面靠墙,要使所需篱笆的长度最小,篱笆的长度应等于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与两条宽边的和.【解答】解:8+4×2=8+8=16(米)答:篱笆至少要16米.故选:D.2.下面()图的周长和其他图形的周长不相等.A.B.C.D.【分析】根据周长的含义: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据此依次求出各图的周长,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A、周长:2×4=8;B、周长:2+1×6+2=10;C、周长:3+1×7=10;D、周长:(4+1)×2=10;故选:A.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它比宽长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A.36厘米B.42厘米C.54厘米【分析】根据长是12厘米和长比宽长3厘米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宽,再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2+12﹣3)×2,=21×2,=42(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厘米.故选:B.4.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A.变长B.变短C.没有变化【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所有的线段的和,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则周长不变.【解答】解: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则它的周长没有变化.故选:C.5.绕着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千米.A.5 B.2 C.4 D.3【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500×4=2000(米)=2(千米);答:走的路程是2千米.故选:B.6.用两个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关系是()A.长方形的周长小B.正方形的周长小C.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D.无法判定【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两个图形的周长,由此做出选择.【解答】解:因为,用铁丝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两根铁丝的长度相等,所以,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就相等.故选:C.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A.24cm B.20cm C.10cm【分析】根据周长的含义: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因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邻边的长度和×2,代数计算即可.【解答】解:(4+6)×2=10×2=20(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20厘米;故选:B.二.填空题8.花坪小学的操场长120米,宽50米,小明沿着操场跑了两圈,他一共跑了680米.【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求出一圈的长度,列式为:(120+50)×2=340(米),然后再乘2即可求出他一共跑了的米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20+50)×2×2=340×2=680(米)答:他一共跑了680米.故答案为:680.9.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沿着边剪去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余下图形的周长可能是40厘米、48厘米或52厘米.【分析】(1)是从一个角上剪去一个长方形,剪去的两条边的长度等于又露出的两条边的长度,它的周长不变.(2)是从1条边上剪去一个长方形,周长比原来增加了4×2=8厘米.(3)虽然也是从1条边上剪去一个长方形,但是周长比原来增加了6×2=12厘米.【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在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周边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有以下三种方法:有三种不同的剪法(1)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10×4=40(厘米)(2)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10×4+4×2=48(厘米)(3)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10×4+6×2=52(厘米)答:余下图形的周长可能是40厘米、48厘米或52厘米.故答案为:40、48、52.10.两个边长是3厘米正方形纸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6厘米.【分析】两个边长是3厘米正方形纸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所以同时减少了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两个边长是3厘米正方形纸拼成一个长方形同时减少了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周长减少了3×2=6(厘米).答:周长减少了6厘米.故答案为:6.11.学校的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为110m,宽是90m,这个足球场的周长是400米.【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10+90)×2=200×2=400(米),答:这个足球场的周长是400米.故答案为:400米.12.把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边长是3米.【分析】把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就是铁丝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知道a=C÷4,由此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边长是12÷4=3(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边长是3米;故答案为:12,3.13.在一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9厘米,周长是36厘米;剩下的小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周长是30厘米.【分析】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最短边,即是9厘米,再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剩余小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15﹣9)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宽)×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9厘米最大正方形周长:4×9=36(厘米)剩余小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15﹣9=6(厘米)剩余小长方形周长为:(9+6)×2=15×2=30(厘米)答:这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9厘米,周长是36厘米;剩下的小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周长是30厘米.故答案为:9,36,9,6,30.三.判断题14.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8厘米×.(判断对错)【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解答.【解答】解:4×4=16(厘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大小都一样.×(判断对错)【分析】由题意可知: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则长与宽的和一定,反过来讲,若长与宽的和一定,则长与宽的值是不唯一的,可以举例证明.【解答】解:若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都为10,则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可以分别为8和2、6和4…,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是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的;所以说“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是错误的.故判断为:×.16.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其它图形没有周长.×.(判断对错)【分析】根据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解答】解:由周长的定义可知: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其它图形如: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周长.故答案为:×.四.计算题17.活学活用,解决问题.一个篮球场长28m,宽15m,请你算一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解答】解:(28+15)×2=43×2=86(米).答: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86米.18.在这个正方形地毯的四周镶一条花边,这条花边多长?【分析】这条花边的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可得解.【解答】解:3×4=12(米)答:这条花边长12米.五.应用题19.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观察图形可得:上面的12厘米加上下面的10厘米,正好比长方形ABCD的长多了一条中间小正方形边长,小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ABCD的宽相等,由此可得:12+10=22厘米就是这个长方形ABCD 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2+10)×2=22×2=44(厘米)答: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44厘米.六.操作题20.如图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按要求先画一画,再填空.(1)在图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2)在剩下的图形里再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分析】(1)在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3厘米,剩下部分的长是3厘米,宽是5﹣3=2厘米;(2)在剩下的图形里再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剩下图形的宽.据此解答.【解答】解:如图:(1)5﹣3=2(厘米)在图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2)在剩下的图形里再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故答案为:3,3,2,2.七.解答题21.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分析】先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出铁丝的长度,再除以4就是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8+6)×2÷4=28÷4=7(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22.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菜地(如图),长8米,宽4米,现在要给其它三面围上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的篱笆?【分析】当长方形的菜地的长边靠墙,所需篱笆较少,可得篱笆的长为:2个宽+1个长.【解答】解:8+4×2,=8+8,=16(米);答:至少要围16米的篱笆.23.一个长方形公园的长是480米,宽是256米,沿着公园四周有一条小路,小路大约长多少米?【分析】求小路的长,就是求这个长方形公园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可列式求解.注意估算.【解答】解:(480+256)×2,=736×2,=1472(米),≈1500(米);答:小路大约长1500米.24.李叔叔用篱笆围了一场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地用来养鸡,四周围上篱笆.篱笆有多少米?如果两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菜地的长8米,宽5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篱笆的长;(2)如果两面靠墙,要求篱笆至少所用的米数,也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和一个宽靠墙,需要的篱笆的米数最少.由此解答.【解答】解:(1)(8+5)×2=13×2=26(米)(2)8+5=13(米)答:篱笆长26米,如果两面靠墙,篱笆至少要13米.25.从一块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花布剪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花布.(提示:画图帮助理解)(1)剪下的正方形花布周长是多少?(2)剩下的长方形花布周长是多少?【分析】(1)从长方形中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进而解答即可;(2)用“80﹣50=30”求出剩下桌布的宽,长即为原来长方形花布的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画图如下,(1)如果在这块布上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花布,正方形花布的边长是50厘米,周长是50×4=200(厘米)答:剪下的正方形花布周长是200厘米.(2)剩下的周长:(50+80﹣50)×2=80×2=160(厘米)答:剩下的长方形花布周长是160厘米.26.王大爷利用一面院墙,用篱笆围成一长方形养鸡场(如图),养鸡场长14米,宽8米,篱笆一共长多少米?【分析】要求篱笆的长度,需要看篱笆包括几个部分,在图中,篱笆是三面,是由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两条宽组成的,即篱笆的长度=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14+8×2=14+16=30(米).答:篱笆一共长30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高频错题+实例讲解01填空题。
(分)1、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2、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3、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4、()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5、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
全天营业()小时。
6、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7、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
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8、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9、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8000米-2千米=()米10、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02判断题。
(分)1、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2、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3、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4、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5、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6、小刚的体重是35吨。
()7、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8、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9、1200千克-200千克=1000。
()10、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03选择题。
(分)1、小红的身高15()。
A、米B、分米C、厘米2、10张纸厚约()A、1毫米B、1厘米C、1分米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A、100厘米B、280厘米C、208厘米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十大重点题十大易错题【易错题1】600×5=300【错因分析】口算时积的末尾添“0”不足,认为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思路点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都是先转化成表内乘法,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和乘数末尾个数同样多的“0”。
这道题中6乘5得30,要在30的末尾添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一共有3个“0”。
正确解答:600×5=3000。
【易错题2】用竖式计算240×7=【错因分析】错误解答:错误解答错在简便算法计算时,忘了将三位数末尾的0落下来。
【思路点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正确解答:【易错题3】比较大小:500克○5千克【错因分析】错误解答:>错误解答错在只关注了数的大小,却忽略了单位,未统一单位就比较大小。
【思路点拨】质量单位不同时,要先将两个单位统一,再比较大小。
5千克=5000克,500<5000,所以500克<5千克。
正确解答:<【易错题4】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共重860克,倒出一半的水后,连杯共重460克,杯子里原来的水重多少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错因分析】错误解答:860-460=400(克)460-400=60(克)答:杯子里原来的水重400克,这个杯子重60克。
杯子重和水重放在一起,有些同学就搞不清了,没有理清题目中“倒出一半的水”的意思。
【思路点拨】倒出一半水,少了860-460=400(克),因此一半的水重400克,整杯水重400×2=800(克);杯子重860-800=60(克)。
正确解答:860-460=400(克)400×2=800(克)860-800=60(克)答:杯子里原来的水重800克,这个杯子重60克。
【易错题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错因分析】错误解答:4+6=10(厘米)10×2=20(厘米)答:它的周长是20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第一单元时、分、秒题号:01题号:02题号:03题号:04题号:05题号06: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题号:01题号:02应对策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要从问题入手,分析题目中相关的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问题,要先求连接问题和条件的“中间量”,问题中含有“大约”“大概”等表示估计的词语,一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强化训练1.估算:17+22≈ 28-16≈ 648-255≈ 151+78≈2.爸爸妈妈带小明去故宫玩,门票价格成人:268元/人,儿童:134元/人,爸爸准备600元买门票,够吗?第三单元测量题号:01错题记录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错因分析起始端不在0刻度,却把末端刻度当作物体长度。
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起始端刻度不是0该怎么办?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测量的结果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强化训练题号:02错题记录判断:1.一枚别针长34厘米。
()2.一只鸡重3000千克。
()3.1瓶牛奶重250千克。
()错因分析没有形成毫米、分米、千米的直观表象,不能结合所给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应对策略联系生活经验,充分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表象,同时注重积累常见物体长度的相关知识。
强化训练1.热水瓶高4()。
2.一个书架高长2()。
3.汽车每小时行45()。
题号:03错题记录统一单位再计算:7千米+5000米=()千米 1米+78厘米=()厘米6000千克+3吨=()吨 7000千克-5吨=()吨错因分析忽略了单位的不同,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
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在含有单位的计算中,一定要考虑单位名称是否统一,并通过训练养成先统一单位再计算的习惯。
强化训练1.23厘米+27厘米=()分米 2.1吨-300千克=()千克3.3000米+7000米=()千米 4.6厘米-2毫米=()毫米题号:04错题记录设计合理方案:三年级35人准备租车出游,一人一座。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实验小学的跑道1圈长400米, ()正好是1千米。
A.2圈B.2圈半C.3圈2.计量黄河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A.千米B.米C.吨D.千克3.如图, 根据前面三个钟面时间的规律, 可知第四个钟面应该是()。
A. B. C.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长是宽的3倍, 它的周长是()厘米。
A.48B.16C.185.图中有()个正方形。
A.4B.5C.16.一枚图钉长约10()。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7.一个乘数是39, 另一个乘数是7, 它们的积比()小一些。
A.280B.210C.2408.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 ()正好是1千米。
A.1圈B.2圈C.2圈半9.小华有4支钢笔, 12支铅笔, 铅笔是钢笔的()倍。
A.16B.3C.4D.1210.下面图形中没有周长的是()。
A...B...C....D.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4个□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光明路小学操场是长方形的, 长100米, 宽60米, 沿着操场的边跑2圈, 一共跑320米。
()3.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积最大是140。
()4.小狗的身高是50米。
()5.时针走一圈就是一天。
()6.一袋盐重500克, 两袋盐重1吨。
()7.一件大衣, 现价相当于原价的, 也就是现价比原价降低。
()8.一个蛋糕吃了, 还剩。
()9.钟面上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3”经过了10秒。
()10.一个车间1月用电840度, 2月比1月多用电80度, 则2月用电920度。
()三.填空题(共10题, 共43分)1.减数与差相加, 结果等于(), 可验算()法。
2.填空。
2分=()秒 4时=()分9分=()秒6时=()分3.在括号里填上“>”“<”或“=”。
2时()1时59分 1分40秒()100秒90秒()2分 8分()8时1时()100分96分()l时30分7分()70秒 1时()30分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43×4的正确得数是()。
A.162B.182C.1722.一个乘数中间有几个0, 积的中间也有()。
A.1个0B.2个0C.几个0D.无法确定3.一节火车车厢可装货6()。
A.克B.千克C.吨4.一个因数是19, 另一个因数是3, 积的近似数是()。
A.30B.60C.455.估计702×6的积大约是()。
A.4500B.3600C.42006.4个加上6个, 再减去得()。
A. B. C. D.7.长江的长度大约是 6300()。
A.千米B.米C.分米8.在一座桥梁旁, 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如图), 被污渍遮挡住的字母应当是()。
A.kmB.kgC.tD.L9.一根彩带长280米, 第一次用去156米, 第二次用去44米, 总共用去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280-156+44B.156+44C.280-(156+44)10.一个数减去339, 差是478, 这个数是()。
A.707B.817C.917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千克、吨、千米和米都是质量单位。
()2.小红家距奶奶家180千米, 她最好步行去奶奶家比较好。
()3.在米、分米、厘米、毫米中,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4.正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5.10千克水加入1千克盐后, 盐占盐水的。
()6.飞机每小时飞行80m。
()7.一堆苹果, 运走了总数的, 那么剩下的是运走的2倍。
()8.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完全相同。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米, 它的周长也增加2米。
()10.分针走5分钟就是走了一圈的。
()三.填空题(共10题, 共29分)1.这支铅笔长()厘米()毫米。
2.张叔叔是个出租车司机, 上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596千米, 本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980千米, 这辆出租车本周行驶路程为()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错题汇总一一、填空题1.在()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长约21()。
),厚7()。
(2)一辆货车载重7((3)自行车每小时行驶7((5)一桶水重7()。
)。
(4)课桌高7()。
(6)一个茶杯高约1()。
(7)一头蓝鲸重约()。
(8)爸爸的身高170()。
(9)龙青公路长55()。
)。
(10)播放《新闻联播》用时30(2.240 秒=()分350 千克+650 千克=()吨200 毫米=()分米500 毫米=()厘米80 秒=()分()秒 2 时5 分= ()分700 米+1300 米=()千米47 分+()分=1 时2 米=()厘米3 千米+20 米=()米1 分米—4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3.从一个长8 厘米,宽6 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4.用4 个边长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用2 个边长是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6.用两个长8 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7.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和是34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8.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都是12 厘米,它的周长是(),一个正方形与它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9()÷6=4……(),这个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填(),那么被除数填()。
10. ÷=5……6,最小是(),这时是()。
11.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是6,那么余数最大是(),如果余数是6,那么除数最小是()。
12.“学科学长智慧学科学长智慧……”照这样的规律排列,那么第 50 个字是()。
13.三(1)班共有 43 位同学去坐船,每条船限做 5 人,他们至少需要()条船,还空()个座位。
14.师生35 人去乘车,每辆车限坐4 位乘客,一共需要()辆车。
一、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B、分米C、厘米2、10张纸厚约()A、1毫米B、1厘米C、1分米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A、100厘米B、280厘米C、208厘米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B、582C、418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B、11:45C、11:35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A、3800千克B、3吨9千克C、3吨900千克7、一桶水重()A、20千克B、200千克C、2000千克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B、50圈C、5小格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2小时50分B、2小时10分钟C、1小时50分钟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B、6:00C、3:00二、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三、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
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 )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 )毫米8000米-2千米=()米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
编号错题题型配套教学
内容
难
度
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
1
()厘米()毫米填一填毫米的认
识
中不少学生填了3厘米7
分米;
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
一头对准了3厘米7
分米,却忽视了另一
头没有对准0刻度线。
2 3000米-2千米
=()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
识
中有的学生填了
(1000),
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
中两个量的单位不
同,要统一单位,但
要统一成什么单位
呢,要根据要填的量
的单位,即化成千米
再计算;显然这些学
生解题方法不对。
数”。
26 森林里举行冬季运动
会,参加百米赛跑决赛
的选手有豹子、狼、狐
狸。
在比赛中,如果豹
子、狼、狐狸分别用了1
/10分钟、1/9分钟、
1/8分钟,那么()是
冠军,()是亚军,()
是季军。
解决问
题
分数的初
步认识
难(狐狸)是冠军,
(狼)是亚军,(豹
子)是季军。
学生会运用比较分数
的大小来解答,但忽
视了在赛跑决赛中,
谁用的时间最少,谁
就是冠军。
27 估一估,用分数表示图
中画斜线的部分。
估计是(/)填空分数的初
步认识
中估计是( 1/3 )
用分数表示必须弄清
楚这根小棒平均分成
了几份,斜线的部分
是几份。
显然这根小
棒分成了3份,但这3
部分大小不均,应再
分,用1/5表示较合
理。
28 判断:
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6。
()判断可能性中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
6。
(×)
不大于6的数有哪些,
包括6吗?不大于6
的数包括小于6和等
于6,所以
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
6。
(√)
29 一辆快客往返于A、B、C
三个车站,请你想一想,
需要准备几种不同的车
票?解决问
题
数学广角难3种。
学生只考虑去,没有
考虑回。
需要准备6
种。
30 有三位男生、两位女生。
(2)如果每位男生与每
位女生握一次手,共握
几次手?解决问
题
数学广角中共握10次手。
每位男生与每位女生
握一次手,其实就是
三位男生、两位女生,
一男、一女搭配,有
几种搭配方法,3×2
=6种
31 从4、5、6、7这4张卡
片中选择两张,可组成
几个不同的数?解决问
题
数学广角难可组成6个不同的数。
学生只考虑从4张卡
片中选择两张有6种
选法,没考虑两张卡
片又可组成2个不同
的数,如4和5可组
新课标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