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36.13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数学公式一、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六、认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等用等号.九、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十一、认识位置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十二、加减列竖式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数 + 加数 = 与2、被减数 – 减数 = 差与 = 加数 + 加数 差 = 被减数 – 减数与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另一个加数 = 与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差 + 减数 = 被减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就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就是百位、(表示几个百)读数与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就是写中国数字,写作就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5 比多比字前面就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就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就是相差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求差用减法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
分针指着12就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就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就是几时半。
7、8(-)9、交换加数的位置,与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11、 1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就是1,最小的两位数就是10,最大的一位数就是9。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就是它的相邻数。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与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与也减少几。
19、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就是0。
20、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二、立体图形1、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2、至少要用6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至少要用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至少要用3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一年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一年级小学数学在孩子学习中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环,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数学公式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年级小学的数学公式大全表。
1、绝对值公式:|x|=x (x>0) |x|=-x (x<0)2、平方差及立方差公式:a-b=(a+b)(a-b) a-b=(a-b)(a+ab+b)3、平方和及立方和公式:a+b=(a+b) a+b=(a+b)(a+ab+b)4、互补相减公式:a+(-b)=(a-b) a-(-b)=(a+b)5、几何公式:面积:正方形S=a,长方形S=a×b,圆S=πr;周长:正方形P=4a,长方形P=2a+2b,圆P=2πr;6、三角形公式:求角度A+B+C=180°,求边长a=b+c-2bc*cosA7、勾股定理:a+b=c8、直角三角形余弦定理:a/sinA=b/sinB=c/sinC9、等比数列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 (n>1)10、等差数列公式: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11、指数函数公式:f(x)=ax^n(a,n是常数)12、对数函数公式:y=logax=n(a,n是常数)13、分式公式:加法:a/b+c/d=(ad+bc)/bd;乘法:(a/b)*(c/d)=(ac)/(bd)14、函数公式:y=ax^2+bx+c(a,b,c是常数)15、三角函数公式:sinx=a/c;cosx=b/c;tanx=a/b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学习数学很重要,掌握一年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能够让孩子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在一年级小学,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数学公式大全表来掌握数学知识,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孩子学习数学公式大全表时,需要掌握各个公式的意义、特点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孩子概念性、联想性、辩证性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全集一. 比例公式1、比例公式:若a:b=c:d,则有:ad=bc。
2、比例公式:若a : b = c : d,则有:a + b = c + d。
二. 比率公式1、比率公式:若A:B=C:D,则有两个比率的乘积等于:(A+B)×(C+D)=AC+AD+BC+BD。
2、比率公式乘积的拆分式:(A+B)×(C+D)=AC+BC+AD+BD。
三. 平行线公式1、平行线公式:若两条线互相平行,则其夹角如果相等,则根据夹角定理可知:同旁边分母相等,夹角相同,则分子也相等。
2、平行线公式:若两条线互相垂直,则根据正交定理可知:两条线相交,其对角线的平行线有相等的值。
四. 三角公式1、三角余弦定理: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则有:cos(A)=(b^2+c^2-a^2)/2bc;cos(B)=(a^2+c^2-b^2)/2ac;cos(C)=(a^2+b^2-c^2)/2ab。
2、勾股定理:若三角形的三个边的平方和满足:a^2+b^2=c^2,则有:a^2=b^2+c^2-2bc cosα,b^2=a^2+c^2-2ac cosβ,c^2=a^2+b^2-2ab cosγ。
五. 等差数列公式1、等差数列公式: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有:a1 + a2 + a3 +….+an = an(n+1)/2。
2、等差数列公式: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有:a1 + a2 + a3 +….+an = n/2[2a1+(n-1) d]。
六. 等比数列公式1、等比数列公式:若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有:a1 * a2 * a3 *….* an = an(n-1)/(a1-an)。
2、等比数列公式:若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有:a1 + a1* q + a1* q^2 +….+ a1* q^(n-1) = a1* (1-q^n)/(1-q)。
(完整版)1—6年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1—6年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数学公式的重要性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是数学思想的精华总结和表达方式。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公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框架和解题思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1至6年级小学数学常用公式。
二、1年级数学公式1. 加法公式:- 两个整数相加:a + b = c- 和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零的作用:a + 0 = a2. 减法公式:- 两个整数相减:a - b = c3. 乘法公式:- 两个整数相乘:a × b = c- 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分配率:a × (b + c) = (a × b) + (a × c) 4. 除法公式:- 两个整数相除:a ÷ b = c5. 简单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A = 长 ×宽- 正方形的面积:A = 边长 ×边长三、2年级数学公式1. 加减法公式:- 大数加法:a + b = c- 大数减法:a - b = c2. 乘除法公式:- 两位数乘一位数:ab × c = d- 三位数除一位数:abc ÷ d = e3. 简单的周长公式:- 矩形的周长:C = (长 + 宽) × 2- 正方形的周长:C = 边长 × 4四、3年级数学公式1. 分数公式:- 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 / bd- 分数的减法:a/b - c/d = (ad - bc) / bd- 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bd- 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bc2. 乘方公式:- 一个数的平方:a² = a × a- 一个数的立方:a³ = a × a × a3. 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A = 底边 ×高 ÷ 2- 圆的面积:A = π × 半径²五、4年级数学公式1. 百分数公式:- 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 = 小数 × 100 - 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 = 百分数 ÷ 100 2. 均值公式:- 一组数的平均值:平均值 = 总和 ÷数的个数3. 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A = 上底 + 下底 ×高 ÷ 2六、5、6年级数学公式1.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² = a² + b²2. 二次方程公式:- 一次项系数为0的二次方程:ax² + c = 0- 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3.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数列中的第n项:an = a₁ × q^(n - 1)4.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 × cosA- 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以上是1-6年级小学数学常用公式的完整版。
一年级小学数学公式
1.正数与正数的加法:a+b=a+b
2.正数与负数的加法:a+(-b)=a-b
3.负数与负数的加法:(-a)+(-b)=-(a+b)
4.正数与正数的减法:a-b=a-b
5.正数与负数的减法:a-(-b)=a+b
6.负数与负数的减法:(-a)-(-b)=-(a-b)
7.正数与正数的乘法:a×b=a×b
8.正数与负数的乘法:a×(-b)=-(a×b)
9.负数与负数的乘法:(-a)×(-b)=a×b
10.正数与正数的除法:a÷b=a÷b
11.正数与负数的除法:a÷(-b)=-(a÷b)
12.负数与负数的除法:(-a)÷(-b)=a÷b
13.口诀:大括号内是负就取反,两数相减的叫差,乘除法有规律,双方符号相同,做乘除法不漏,双方符号相异,结果取反要常记。
二年级小学数学公式
1.加减法口诀:正号加正号,结果必为正号;正号加负号,结果负号减;负号加负号,结果必为负号;负号加正号,结果正号减。
2.乘除法口诀:两数相乘,符号相同,结果必为正;两数相乘,符号相异,结果必为负;两数相除,口诀不变,符号也与乘法不同。
3.公式:a+b=b+a;a×b=b×a;a/b=b/a
4.公示率:公示率=(公示价格/原价)×100%
5.折扣:折扣=1-(公示价格/原价)
三年级小学数学公式
1.直角三角形公式:a²+b²=c²
2.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两条边的。
一年级数学公式:1.两个一位数相加的结果:a+b=c(a、b、c都是一位数)2.两个一位数相减的结果:a-b=c(a、b、c都是一位数)3.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结果:a×b=c(a、b、c都是一位数)4.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a÷b=c(a、b、c都是一位数)二年级数学公式:1.三个一位数相加的结果:a+b+c=d(a、b、c、d都是一位数)2.三个一位数相减的结果:a-b-c=d(a、b、c、d都是一位数)3.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结果:a×b=c(a、b、c都是一位数)4.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a÷b=c(a、b、c都是一位数)三年级数学公式:1. 两个两位数相加的结果:ab + cd = ef(a、b、c、d、e、f都是两位数)2. 两个两位数相减的结果:ab - cd = ef(a、b、c、d、e、f都是两位数)3. 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结果:ab × cd = ef(a、b、c、d、e、f都是两位数)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ab ÷ c = de(a、b、c、d、e都是两位数)四年级数学公式:1.分数相加的结果:a/b+c/d=e/f(a、b、c、d、e、f都是分数)2.分数相减的结果:a/b-c/d=e/f(a、b、c、d、e、f都是分数)3.分数相乘的结果:a/b×c/d=e/f(a、b、c、d、e、f都是分数)4.分数除以整数:a/b÷c=d/e(a、b、c、d、e都是分数)五年级数学公式: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结果:abc + def = ghi(a、b、c、d、e、f、g、h、i都是三位数)2. 两个三位数相减的结果:abc - def = ghi(a、b、c、d、e、f、g、h、i都是三位数)3. 两个三位数相乘的结果:abc × def = ghi(a、b、c、d、e、f、g、h、i都是三位数)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abc ÷ de = fg(a、b、c、d、e、f、g都是三位数)六年级数学公式:1.平方的计算:a²=b(a、b都是整数)2.立方的计算:a³=b(a、b都是整数)3.开平方的计算:√a=b(a、b都是整数)4.百分数计算:a%=b(a、b都是百分数)。
1.加法公式:-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加法的零元素:a+0=a2.减法公式:-减法的定义:a-b=c,其中c为使a+c=b成立的数-减法的性质:a-b=a+(-b)3.乘法公式:-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零元素:a×0=04.除法公式:-除法的定义:a÷b=c,其中c为使b×c=a成立的数-除法的性质:a÷b=a×(1÷b)5.整数的加减法:-两个整数相加:a+b=c,其中c为a和b的和-两个整数相减:a-b=c,其中c为a和b的差6.数量的概念:-数量的比较:a>b表示a比b大,a<b表示a比b小,a=b表示a和b相等-数量的排列:从小到大排列一组数7.顺序数的规律:-自然数的顺序:1,2,3,4,...-数字的顺序规律:1,2,3,4,5,6,7,8,9,10,...8.运算顺序和括号:-乘法和除法优先于加法和减法,可以使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9.数学图形的性质:-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两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圆形: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三条边相加等于180度10.图形的比较和分类:-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图形可以通过比较面积来确定大小-图形的分类:根据图形的形状和性质,将图形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常用的公式和规律。
这些知识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理解和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和规律。
一年级数学公式一、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位一、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能够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能够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在“︸”下面确实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确实是求部份,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确实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六、认时刻1.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确实是几时,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确实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确实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认真看分针。
七、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鼓掌,大伙儿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等用等号.九、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信誉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熟悉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十一、熟悉位置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十二、加减列竖式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数+ 加数= 和2、被减数–减数= 差和= 加数+ 加数差= 被减数–减数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差+ 减数= 被减数被减数= 差+ 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 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 在“ ”下面就是求总数 用加法计算。
+ 在“ ”上面就是求部分 用减法计算。
- 5、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 用减法计算。
-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 用减法计算。
-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6、时针短 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分针指着12是整时 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 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来唱凑十歌 九凑一 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 拆小数 凑大数。
拆大数 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 用加法计算。
+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 用减法计算。
- 9、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0、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
变。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而数学公式则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简单的加减法公式:
1. a + b = b + a (加法交换律)
2. a + b + c= a + (b + c) (加法结合律)
3. a + 0 = a (加零公式)
4. a + (-a) = 0 (加负数)
5. a - b = a + (-b) (减法变成加法)
二、简单的乘除法公式:
1. 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
2. a × b × c = a × (b × c) (乘法结合律)
3. a × 1 = a (乘以1不变)
4. a ÷ 1 = a (除以1不变)
5. a × 0 = 0 (乘零等于零)
6. a ÷ 0 = 无解(除以零)
三、其他重要的公式:
1.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宽
2. 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
3.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 π×半径
4.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b=c(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以上是一些一年级数学公式的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数学公式。
但是,这些基础公式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必须牢记在心。
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更好地应对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公式一、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六、认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等用等号.九、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十一、认识位置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十二、加减列竖式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1.数的认识: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或表示数量的。
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以此类推。
-数的大小: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比如:1,2,3,4,5...
-数的顺序:1比2小,2比3小,以此类推。
2.数的拆分与组合:
-数的拆分:每个数都可以用多种方式拆分,比如:4可以是1+3、
2+2、4+0,其中加号表示相加。
-数的组合: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加,比如:1+2=3,3+4=7
3.加法公式:
-加法公式:a+b=c,表示将a和b两个数相加得到c,其中a、b、c
都是数字。
-加法交换律:a+b=b+a,交换加法中的两个数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
-加法结合律:(a+b)+c=a+(b+c),改变加法中的数字顺序不会改变结果。
4.减法公式:
-减法公式:a-b=c,表示用b从a中减去得到c,其中a、b、c都是
数字。
-减法的性质:a-b=c等价于a=b+c,可以通过交换加法和减法的顺序
进行变换。
5.数字的排列组合:
-数字的排列:由给定的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不同的数字组合。
比如:1和2可以组成12和21
-数字的组合:由给定的数字,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数字。
比如:1和2可以组成1、2、12
6.各数字的计算:
-0的性质:任何数加上0仍然等于它本身,比如:3+0=3;5-0=5
-1的性质:任何数与1相乘或相除仍然等于它本身,比如:
7×1=7;8÷1=8
-2的性质:任何数乘以2相当于将这个数加上它本身,比如:
3×2=3+3=6;4×2=4+4=8。
一年级数学公式: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3.乘法公式:a*b=c4.除法公式:a/b=c5.数字序列求和公式:(a+b)*n/2=s二年级数学公式:1.计算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2.计算面积公式:面积=长*宽3.一年中的天数公式:一年=365天4.一周中的天数公式:一周=7天5.分数加法公式:a/b+c/d=(a*d+b*c)/(b*d)三年级数学公式:1.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边1+边2+边32.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高度)/23.平均数公式:平均数=(数1+数2+...+数n)/n4.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2*(长*宽+宽*高+高*长)四年级数学公式:1.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2.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3.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边长*边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高度5.分数减法公式:a/b-c/d=(a*d-b*c)/(b*d)五年级数学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ax + b = c2. 多元一次方程公式:ax + by = c3.题目解答步骤:理解题意->寻找信息->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4.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r*r或π*d*d/45.简单概率公式:概率=有利结果数/总结果数六年级数学公式:1.升级降级转化公式:升级数=续数-原数2.升级后的数公式:升级数=原数+升级数3.升级率公式:升级率=升级数/原数4.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公式:斜边长=√(直角边1²+直角边2²)5.比例公式:a/b=c/d以上是一到六年级数学中的部分公式,只列举了常见的和基础的公式。
实际上,数学的公式众多,每个年级都有其特定的公式和定理。
学习数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要求学习相应的公式。
1年级数学公式(全部) 1年级数学公式(全部)一、算数运算1. 加法公式:a + b = c2. 减法公式:a - b = c3. 乘法公式:a × b = c4. 除法公式:a ÷ b = c二、数与数的关系1. 大于号:a > b2. 小于号:a < b3. 等于号:a = b4. 不等于号:a ≠ b三、分数1. 分子:分数中上面的数,表示数量;2. 分母:分数中下面的数,表示分母的数量;3. 通分:分数化为分母相等的分数;4. 约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四、小数1. 小数点:小数的整数与小数部分的分隔点,常用"."表示;2. 百分数:以100为基准,表示百分比,用"%"表示;3. 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4. 小数的加减乘除。
五、图形1. 正方形:四边长度相等,每个角都是90度;2. 矩形:四边长度相等,对角线相等,每个角都是90度;3. 圆形:平面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4. 三角形:三根边长不相等,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
六、时间1. 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日、周、月、年;2. 时间的计算:加减法。
七、货币1. 币种: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等;2. 币值:面值的数字,如1元、5元、10元等;3. 币的加减法。
八、量和单位1. 度量衡单位:长度、重量、容积、面积、力、速度等;2. 单位换算:长度、重量、容积、面积、时间、温度等;3. 量的加减法。
九、简单方程式1. 等式:表达式中的两个数或代数式之间的相等关系;2. 方程式:带有未知数的等式;3. 求解方程式:将未知数解出来的过程。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公式的全部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都是在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需要同学们进行练习和巩固。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公式的应用技巧,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也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数学能力。
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3.乘法公式:-a×b=c4.除法公式:-a÷b=c5.简单的加减法公式:-a+b-c=d6.大于和小于符号:-a>b-a<b7.等于符号:-a=b8.数列求和公式:-S=n(a+b)/2这里,S代表数列的和,a代表数列的首项,b代表数列的末项,n代表数列中的项数。
9.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A=1/2×底×高-正方形的面积:A=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A=长×宽-圆的面积:A=π×半径×半径10.周长公式:-三角形的周长:P=边1+边2+边3-正方形的周长:P=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P=2×(长+宽)-圆的周长:P=2×π×半径11.十进制转换公式:-小数转换为百分数:百分数=小数×100%-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分子÷分母-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百分数÷100% 12.时钟公式:-一小时有60分钟:1小时=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钟:1分钟=60秒钟-一小时有3600秒钟:1小时=3600秒钟13.计算平均数的公式:-平均数=总和÷数量14.求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公式:-对角线长度=边长×√215.正负数的加减法公式:-同号两数相加:同号数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数相加:大数减小数,符号取大数的符号16.位置与方向公式:-左:在数轴上表示为负数-右:在数轴上表示为正数-前:正方向-后:负方向-上:正方向-下:负方向。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数+ 加数= 和2、被减数–减数= 差和= 加数+ 加数差= 被减数–减数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差+ 减数= 被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5、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2、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3、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14、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5、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16、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7、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18、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19、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一年级数学公式一、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六、认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等用等号.九、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十一、认识位置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十二、加减列竖式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加数+ 加数= 和
2、被减数–减数= 差
10 + 20 = 30 - 10 =
和= 加数+ 加数差= 被减数–减数
30 = + 20= -
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
30 - 10 = 30 - 20 =
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
20 = + 10 = -
差+ 减数= 被减数
20 + 10 =
被减数= 差+ 减数
30 = +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1表示:9表示:7表示: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0表示:40表示:500表示:900表示: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238读作:四百六十二写作: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80里面有()个十900里面有9个()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5、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
()比()多()()比()少()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
比6大3的数是()比20小12的数是()
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同学们,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10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2+1 10+20=20+10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20里面由()个一。
1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三位数()最大的四位数()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
100的相邻数是:()和()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56前面的数是()99后面的数是()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1
19、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20、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二、立体图形
1、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2、至少要用6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至少要用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至少要用3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圆的。
6、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7、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8、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9、圆柱上下有两个平平的面,这两个面的大小相同。
三、练一练
1、○△○△△○△△△_________________
2、(2)
3、6、9、12、()(3)19、17、15、13、()(4)1、3、2、6、3、9、()、()(5)12、5、13、5、1
4、
5、()、()(6)1、4、7、10、13、()(7)10、1、9、2、8、3、7、4、()、()(8)5、10、15、20、()(9)2、
6、10、14、18、()(10)5、50、6、51、
7、52、
8、53、()、()(11)5、8、11、14、17、()(12)2、3、5、8、13、()(13)4、8、12、16、()(14)1、6、2、7、3、8、4、
9、()、()(15)1、2、3、5、8、13、()(16)3、4、7、11、18、()(17)20、3、19、6、18、9、17、12、()、()(18)*1、2、4、7、11、16、()
3、20前面的数是(),15后面的数是()
1、画比多2个。
2、画和一样多。
4、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① 18的前面是(),后面是()。
②与15相邻的数是()和()。
③比12大,又比17小的数有()。
1、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
2、小明种了3盆花(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
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最少呢?
3、10个一是()个十。
4、20里有()个十,有()个一。
20里有()个十和()个一。
5、5比()大1,比()小1。
6、10里面有()个一。